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陈执中生平简介 陈执中是怎么死的

北宋宰相陈执中生平简介 陈执中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02 更新时间:2023/12/23 18:02:34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参知政事陈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〇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〇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皇祐元年(一〇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逾年辞节,以司徒致仕。嘉祐四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七《陈公神道碑铭》)。谥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北宋宰相陈执中生平简介

赋御沟柳诗

陈恭公执中以卫尉寺丞知梧州,驿递上疏,以乞立储贰。真宗嘉其敢言。翌日临朝,袖其疏以示执政,叹奖久之,召为右正言,然为王冀公所忌。一日,真宗赋御沟柳诗,宣旨自宰相两省皆和进。恭公因进诗曰:“一度春来一度新,翠光长得照龙津。君王自爱天然态,恨杀昭阳学舞人。”(《东轩笔录》卷三)

仆射厅

陈英公执中,初以左正言谪为中允,监永州酒税,郡守常以谏官待之。间日,具肴膳就其所治以延款之。英公即座,周视居宇,忽于榱桷楣间注目久之,顾侍吏曰:“见一牌否?”左右对以无睹,郡守而下皆曰:“未尝有牌。”陈笑而杂以他语。及归家,人怪而询之,公曰:“宛见一金字牌,书仆射厅字。”公由是益自负,既而两正台府,竟践此位。虽以司徒致政,然在仕之时,官为端揆。(《括异志》卷一)

获贼擢升

陈公执中知青州、兼一路安抚使,索民钱数万贯修城,民间苦之。会贼王伦起沂州,入青州境,执中遣傅永吉掩击,尽获之。上闻之,嘉永吉以为能,超迁阖门使,入见,上称美其功。永吉对曰:“臣非能有所成,皆陈执中授臣节度,臣奉行之,幸有成耳。”因极言执中之美。上益多永吉之让,而贤执中,谓宰相曰:“陈执中在青州久,可召之。”遂以执中参知政事。(《言行龟鉴》卷八)

行文不当忤二公

陈恭公拜集贤殿大学士,时贾文元公昌朝当国,张方平草麻,有“万事不理,繁胡广之能言;四夷未平,赖陈平之达识。”贾公深恶之。韩魏公知定州日,作阅古堂,自为记,书于石后,又画魏公像于堂上。宋子京知定州,作乐歌十阕,其词曰:“听说中山好,韩家阅古堂。画图真将相,刻石好文章。”魏公闻之不喜。(《东轩笔录》卷十一)

枢府不得人

陈执中在枢府建排墙头,夏赞使人。上叹枢府不得人,于是王鬷、张观与执中皆罢。(《醴泉笔录》卷上)

深得帝宠

陈恭公在真宗时,自疏远小臣始建储嗣之议,仁宗德之。庆历中,由参知政事拜相,仁宗召翰林学士张方平谕曰:“卿草陈执中麻,当令中外无言,乃善。”故有“纳忠先帝,有德朕躬”之语,仁宗称善,世亦无敢议者。(《东轩笔录》卷十一)

仁宗宠遇

陈恭公初相,张安道为学士,仁宗召至幄殿,面谕曰:“善为草麻辞,无使外人得有言。”盖恐其物望未孚也。安道载其请建储之事云:“纳忠先帝,有德朕躬。”上览称善。及恭公薨,墓碑未立,时论者犹未一,上赐额曰“褒忠之碑”,特命安道为之。故安道首言“‘褒忠碑’者,皇帝神笔;表扬故相岐国公执中之遗烈也。”于是遂无议之者。(《石林燕语》卷五)

不用临坑推人

至和中,陈恭公秉政,会嬖妾张氏笞女奴迎儿杀之。时蔡襄权知开封府,事下开封穷治,而仁宗于恭公宠眷未衰,别差正郎齐廓看详公案。时王素为待制,以诗戏廓曰:“李膺破柱擒张朔,董令回车击主奴。前世清芬宛如在,未知君可及肩无?”廓知事不可直,以简报王曰:“不用临坑推人。”(《东轩笔录》卷十)

不欺为先

世传陈执中作相,有婿求差遣,执中曰:“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竟不与。故仁宗朝谏官累言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而仁宗注意愈坚。其后,谏官面论其非,曰:“陛下所以眷执中不替者,得非以执中尝于先朝乞立陛下为太子耶?且先帝止二子,而周王已薨,立嗣非陛下而谁?执中何足眷?”仁宗曰:“非为是,但执中不欺朕耳。”然则人臣事主,宜以不欺为先。(《青箱杂记》卷二。又见《宋朝事实类苑》卷六)

解宾王其人

执中好阅人,而解宾王最受知,初为登州黄县令,素不相识,执中一见,即大用,敕举京官,及后作相,又荐馆职,宾王仕至工部侍郎,致政,家雄富,诸子皆京秩,年七十余卒。宾王为人方颐大口,敦庞重厚,左足下有黑子,甚明大。(《青箱杂记》卷二)

失于夷考

陈恭公当国时,曾鲁公由起居注除待制群牧使。恭公弟妇,王冀公孙女,曾出也。岁旦拜,恭公迎谓:“六新妇,曾三除从官喜否?”王固未尝归外家,辄对曰:“三舅甚荷相公收录,但太夫人不乐。责三舅曰:‘汝第三人及第,必是全废学,丞相姻家备知之,故除待制’。”恭公默然。未几改知制诰。盖恭公不由科举,失于夷考也。(《耆旧续闻》)

不乐躁进之士

陈恭公执中为相,事方严少和裕,尤恶士大夫之急进。庆历末,有郎官范祥上言解盐利害,朝廷遂除祥陕西提刑兼制置盐事,祥诣中书建白曰:“提点刑狱而兼利权,殆非典故,乞纳敕别候差遣。”恭公曰:“提点刑狱乃足下资序合入,制置盐事乃国家试才,比已降敕陕西都运司,以解盐事尽交与提刑司管勾,而足下之意将如何也?苟有补于朝廷,固不惜一转运使也,若靖言庸违,自有责,岂可预欲侥求?”祥以言中其隐,震慑而去。至和初,王荆公力辞召试,而有旨与在京差遣,遂除群牧判官。时沈康为馆职,诣恭公曰:“某久在馆下,屡求为群牧判官而不得,王安石是不带职朝官,又历任比某为浅,必望改易。”恭公曰:“王安石辞让召试,故朝廷优与差遣,岂复屑计资任也。朝廷设馆阁以待天下之才,未尝以爵位相先,而乃争夺如此,学士之颜视王君宜厚矣。”康惭沮而去。(《东轩笔录》卷九)

恨不早识此人

陈恭公执中素不喜欧阳公,其知陈州时,公自颍移南京,过陈,拒而不见。后公还朝作学士,陈为首相,公遂不造其门。已而陈出知毫州,罢使相,公当草制,陈自谓必不得其美辞,至云“杜门却扫,善避权势以远嫌;处事执心,不为毁誉而更变。”陈大惊喜,曰:“使与我相知深者,不能道此,此得我之实也。”录寄其客李师中曰:“吾恨不早识此人。”(《言行龟鉴》卷二)

功成身退

陈恭公再罢政,判毫州,年六十九。遇生日,亲族往往献《老人星图》以为寿,独其侄世修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遂身退,扁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上表纳节。明年,累表求退,遂以司徒致仕。(《东轩笔录》卷八。又见《言行龟鉴》卷五、《宋朝事实类苑》卷十)

范蠡游五湖图

陈恭公判毫州,遇生日,亲族多献老人星图,侄世修独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随身退,扁舟五湖。”公即日纳节,明日致仕。(《谈苑》卷四)

必报陈氏

蔡持正之父黄裳,任陈州录事参军,年逾七十,陈恭公自元台出为郡守,见其老不任职,挥之令去,黄裳犹豫间,恭公云:“倘不自列,当具奏牍窜斥。”黄裳即上挂冠之请,以太子右赞善大夫致仕,今之通直郎也。卜居于陈,力教二子持正与硕,苦贫困,粥不继。久之,持正登第。黄裳临终,戒以必报陈氏。其后持正登政路。恭公之子世儒,以群婢杀其所生坐狱,而世儒知而不发,持正请并坐。神宗云:“执中止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持正云:“五刑之赎三于,其罪莫大于不孝,其可赦邪!”竟置极典。世儒子后以娶宗女补武官。或云:大将陈思恭即其孙。思恭子龟年,尝为东宫春坊。(《挥麈后录》卷六)

陈执中是怎么死的

陈恭公执中事仁宗两为相,悉心尽瘁,百度振举。然性严重,语言简直,与人少周旋,接宾客,以至亲戚骨肉,未尝从容谈笑,尤靳恩泽,士大夫多怨之。惟仁宗尝曰:“不昧我者惟陈执中耳。”及终也,韩维、张洞谥之曰荣灵,仁宗特赐曰恭。薨后月余,夫人谢氏继卒,一子才七岁,诸侄俱之官。葬日,门下之人惟解宾王至墓所,世人嗟悼之。梅臣作挽词两首,具载其事,其一曰:“位至三公有,恩加锡谥无。再调金铉鼎,屡刻玉麟符。已叹鸾同穴,还悲凤少雏。拥途看卤簿,谁为毕三?”其二曰:“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富贵人间少,恩荣殁后隆。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东轩笔录》卷十二。又见《宋朝事实类苑》卷十)

礼官请谥“荣灵”

陈执中死,礼官以前事不正,谏请谥“荣灵”(宠禄光大曰荣,动不成名曰灵)。(《醴泉笔录》卷上)

改谥

故相陈岐公,有司谥荣灵。太常议之,以荣灵为甚,请谥恭。以恭易荣灵,虽差美,乃是用唐许敬宗故事,适足以为累耳。钱文僖公始谥不善,人有为之申理而改思,亦是用于故事;后乃易今谥。(《梦溪补笔谈》卷三)

谥号之争

大内都知张惟吉请谥,礼官以吉前持温成丧,不当居皇仪殿。一夕争之至明,时宰阿谀顺旨,惟吉顿足泣下,缘此得谥“忠惠”。陈执中以不正谏前事,至死礼官谥曰“荣灵”。

标签: 陈执中宰相北宋

更多文章

  • 宋仁宗老师兼当朝宰相,陈执中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执中,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执中,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陈执中在宋仁宗朝时期可谓是风云人物,两次拜为宰相,他既是仁宗皇帝的老师,也是仁宗皇帝最亲信的大臣之一。宋仁宗的爱妃张贵妃死后,御史们纷纷反对追封皇后,作为宰相的陈执中也明知道此事不合礼仪,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不容更改的,因此在这件事上既没有像一

  • 文彦博为什么要给张贵妃送礼?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彦博,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文彦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文彦博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一生经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为官五十多年,后人都称赞他为贤相。然而文彦博在宋仁宗时期,却被唐介弹劾,说他能够成为宰相,是因为他向张贵妃进献蜀锦。然而实际上文彦博能成为宰相,并不

  • 北宋官员文彦博私交权贵,包拯为何视为不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彦博,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文彦博,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清官。年轻一代称赞他清廉。包拯擅长破案。他不怕权力。因为他心系百姓。事实上,包拯几乎一半的职业生涯都是致力于司法工作。例如曾担任过殷、法院监督等司法相关职务,但他善于破案,当场破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

  • 北宋宰相庞籍生平简介 庞籍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籍,宰相,北宋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北宋宰相。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

  • 北宋宰相庞籍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庞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籍,宰相,北宋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北宋宰相。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

  • 庞太师庞籍女婿介绍 历史上存在庞太师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太师庞籍,庞妃

    庞籍在原著《三侠五义》中有两个女儿,一个是飞燕一个是惜燕。其实他还有一个女儿,就是历史上仁宗皇帝的皇后庞妃。因为后来进宫做了娘娘,所以与庞籍便是主仆关系了,便不再称是自己的女儿了。仁宗皇帝酷爱美人,常常在民间挑选一群年龄合适的女子进宫选秀,所以仁宗的后宫是名副其实的佳丽三千。而庞籍家里有三个女儿,大

  • 历史上的庞太师是什么样的?庞籍为何被写成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太师,庞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庞太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史上真实的庞太师,名庞籍,年轻有为,文治武功,忠心不二,是难得的好臣子。要是他知道以后的编剧们都这么诬蔑他,哎,可怜的老人家。文学人物庞太师的原型不是“庞籍”而是另外一个人“张尧佐”。庞籍(庞太师)(988年—1063年4月

  • 司马光为何要把庞籍的妻子当做母亲一样孝敬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司马光

    司马光刚刚20岁就一举考中进士甲科,旋即被任命为奉礼郎、大理评事等。他无论在哪里,都显得训练有素,“居处有法,动作有礼”。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极有希望的政治新星。枢密副使庞籍看上了他,就想当一回伯乐。他认为玉不琢,不成器,要有大出息,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就力荐他出任并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庞籍,执法严密镇守边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籍,北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庞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许多北宋题材的影视剧中,都会出现一位奸臣,他不仅与包拯为敌,还迫害杨家将,此人就是庞吉,人称“庞太师”。在北宋历史上,有一位叫庞籍的人,他名字读音与“庞太师”的相同,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庞太师”的原型。不过,

  • 北宋梁适生平简介 北宋梁适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梁适,宰相,北宋

    梁适,字仲贤。公元1000年(宋咸平三年)出生于东平。其父梁颢为翰林大学士,以父荫为官。梁适生平简介梁适,字仲贤。公元1000年(宋咸平三年)出生于东平。其父梁颢为翰林大学士,以父荫为官。宋仁宗宝元年间出任兖州知府,当时兖州有铁冶莱芜监,役民开矿冶炼,由于赋役沉重,从事此行业者多破产。梁适到任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