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早有预谋的吗?这是一场作秀?

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早有预谋的吗?这是一场作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5 更新时间:2024/1/23 6:23:04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赵匡胤早有预谋吗?宋太祖赵匡胤,这位大宋朝的开国皇帝,一生缔造了两个历史谜案:生前,他演绎了“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死后,又留下了“烛影斧声”的悬案。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公元960年的元旦,正值后周君臣在宫中同贺新年之际,忽然传来北方镇、定二州的紧急军事报告,大意是:辽国军队南下,进攻周朝,形势十分危急,如果不马上增加军队,辽国军队必将长驱直下,后果不堪设想。

小皇帝与皇太后只好请当时担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北方边境抵御入侵的辽兵。初三,军队驻扎在开封东北的第一个驿站陈桥。当天夜里,士兵们聚集起来,喧嚷着:“皇帝这么年幼无知,他如能够治理朝政?”此时赵匡胤正醉卧帐中。

次日的黎明,闹事的将士们手执兵器来到赵匡胤帐前,声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惊醒披上衣服,未来得及应酬,将士们就把象征皇权的黄袍裹在他身上,众人也都拜在庭中,欢呼万岁。然后众人又硬拥他上马,返回开封,取代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陈桥兵变历来被看作是“千古疑案”,疑点颇多。历来的看法大致有以下: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陈桥兵变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赵匡胤精心策划的。据《涑水传闻》等书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末之知也。”古诗写道:“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当时军队来到陈桥已有兵变之说,未见黄袍,已有天子之说,怎么可能不是预谋呢?

其次,所谓的“醉卧不省”不过是为掩人耳目。赵匡胤是率军出征的主帅,刚刚出发上路,怎能在军帐中“醉卧不省”?他再爱喝酒,也不能对军国大事如此掉以轻心,看来,“醉卧不省”乃是给人们以他对兵变一尢所知的假象。

据宋人笔记记载,赵匡胤早年曾为自己的功名前程占卜,“自小校以上至节度使,一一掷之,皆不应。忽日:‘过此则为天子乎!’一掷而得圣篓。”这段在宋代广泛流传的轶闻足见身为天子赵匡胤的夙愿。而在陈桥驿,他兵权在握,当天子易如反掌之时,反而会不念及早年愿望,一醉了之?这是否有太多的做作?

再次,《宋史杜太后传》中记载,杜太后知道儿子称帝后,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这分明表示赵匡胤早有称帝野心,黄袍加身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好事。

当然认为赵匡胤称帝并不是预谋的也大有人在。证据在于:《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国志》等史书皆记载有镇、定二州急报:北汉勾结契丹入寇。况且,并不存在谎报军情配合兵变的情况,因为镇、定二州节度使不是赵匡胤集团的人,不能制假。清赵翼认为,五代诸帝,多由军士拥立,相拥成袭。因此,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可能的。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是怎么死的?烛影斧声是不是赵光义弑兄的掩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酒局,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酒局

    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就是大路为什么评选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为第一名的原因。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为十大酒局之冠军: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

  • 为何赵匡胤死后继承的不是他儿子而是他弟弟赵光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是不是真杀了赵匡胤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十一年,便于976年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不过在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按理来说,把皇位传位给弟弟确实是比较罕见的,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到奇怪的。真正让人觉得非

  • 为何赵匡胤死后继承的是他弟弟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赵光义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起“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十一年,便于976年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不过在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按理来说,把皇位传位给弟弟的确是比较稀有的,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到乖僻的。实在让人觉得非常奇怪的是赵匡胤的奇怪去

  • 北宋一将军,曾舍命保护赵匡胤,最后皇帝为何赐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张琼,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如果某人曾经救过皇帝的性命,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他,即使他犯下什么过错,基本不会有性命之忧。北宋初期的一位将军,他曾经舍命保护赵匡胤,为此差点被敌人杀死,但当他遭受同僚的诬陷时,赵匡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只说了“赐死”两个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此

  • 关于赵匡胤的哪里人,历史上一直有哪两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哪里人宋太祖赵匡胤大宋王朝的创建者。他的父亲是河北涿州人,后来迁至河南洛阳,赵匡胤就是在河南的夹马营出生的。后来赵匡胤长期居住开封,死后埋葬在永昌陵,永昌陵在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关于赵匡胤的哪里人,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河北涿州,一种是河南夹马营。可是根据我们中华民族关于祖籍的认知,赵匡

  • 宋太祖赵匡胤把关羽赶出庙堂,导致大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太祖

    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常平村人。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唐朝开始悬挂关公神像,关羽已经被神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深远,关羽忠孝仁义、智勇两全,简直就是战神的代表。后来又成了财富的代表,无所不能的神。但是这些表象没有遮盖住宋太祖赵匡胤的眼睛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忽略了一个人,15年后成为他的天下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赵光义,宋朝,

    如果说,“陈桥驿兵变”反映的是赵匡胤的无畏胆略和敢作敢为,那么,接下来的“杯酒释兵权”体现的则是他的深谋远虑和举重若轻。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由节度使、禁军统领一跃而成了皇帝。“兴亡以兵”、军权等于皇权这个道理,赵匡胤本人是有着极其深刻的体验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五代十国旋

  • 赵匡胤称帝陈桥兵变之后,如此对待前朝符太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

    自唐灭亡以后,各藩镇纷纷自立为帝,战乱不断。后周的世宗皇帝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此时传闻契丹将南下攻打后周,一时间主政官员没有辨别真伪,就派赵匡胤北上御敌,赵匡胤到了陈桥驿就发动了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朝,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那赵匡胤是如何对待前朝遗孀的呢?周恭帝继位时,才年仅七岁,年纪

  • 为什么赵匡胤会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原因竟然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宋太宗,宋太宗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刚刚知天命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消息传出,文武百官一时震惊不已。行伍出身的赵匡胤一向体魄强健,这过去的九个月中,他多次频繁出游,最远的甚至到达了西京洛阳。而且,此前也没有他生病求诊的记载。如此突然的驾崩不免让人心生疑虑。另一件事更加重了人们的疑心。当赵匡胤驾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