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介女流武则天打下的江山却不比任何男皇帝少

一介女流武则天打下的江山却不比任何男皇帝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2/14 6:36:34

自高宗显庆初年开始,已安定多年的唐朝边境,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突厥向唐朝西域侵扰,使西域少数民族不得安宁。东部与唐朝关系官切的新罗,受到高丽和白济的包围,频频向唐朝求救。武后和高宗奋太宗贞观讨伐四方之威猛,对突厥和高丽用兵。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以十年努力,使唐朝边事大为改观,其武功超过了贞观之时。

这期间,是武则天为皇后辅佐高宗到垂帘听政阶段。因高宗才智平庸,加上身体多病,朝廷内外大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就是说,包括对外用兵的大事,高宗悉“委以”太后。武则天深受唐太宗的影响,内治与外武,皆不同凡响。

网络配图

贞观年间,东突厥为太宗征服,贞观至高宗初年在塞内塞外分置六都督府和两都护府进行管辖。但是西突厥仍称霸西域,威胁着唐朝的西部安宁。永微二年(651年),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击破唐朝的射匮可汗,在碎叶自称沙钵罗可汗,在那里设牙帐,侵扰大唐西部领域,向唐朝示威。

显庆元年(656年),任葱山道行军总管的老将程知节受命讨伐西突厥。击其歌罗、处月二部,斩首千余。副总管周智度进攻骑施、处木昆等部,也取得了胜利。同年十二月,程知节又率部达鹰娑州(今新疆焉耆),前军总管苏定方破西突厥别部鼠尼施。然而,副大总管王文度畏敌如虎,竟矫诏“以程知节恃勇轻敌,委王文度为之节制”,从而篡夺了兵权主管,力主防守,延宕不进。后又杀死前柬投降的突厥人,分其财物,苏定方屡劝不从。造成将士离心,无功而返。高宗、武后查得实情,把王文度治罪除名,程知节以“逗留”不进免官。

西突厥尚未平定,武后与高宗则大胆起用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再率燕然都护府任雅相等将领,再讨西突厥。

苏定方,名烈,定方为其字。冀州武邑(今河北)人,自十五岁随父亲行武,骁勇而有志。贞观初年在唐朝名将李靖部征讨突厥,屡立战功。永徽年间晋升中郎将。前次出兵突厥,他为前军总管,已取得胜利。当王文度杀降取物时,他说:“如果这么做,我们就成了强盗,还有什么名目再征战杀敌啊!”而当王文度按师不进时,士兵纵终日骑在马上不动,披着铠甲结成阵势,非常疲苦,许多马匹都被冻饿而死了。他要求主动出战,向程知节说:“出师就是为了讨伐敌人的,今天却守在这里不动,如果敌人来攻就等着失败。皇上以公为大将,怎么能让副将说了算呢?请逮捕王文度,飞表上奏。”[

《新唐书》,卷111,《苏定方传》。]但程知节了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武后与高宗调查得知了前方将帅的表现,才特受苏定方为主帅,再度出师征讨西突厥的。

网络配图

苏定方果然不负所望,以他的勇气、谋略和智慧,取得了讨伐西突厥的重大军事胜利。当他率领大军近逼西突厥时,沙钵罗倾其全军而迎,拥有十万军队。大兵在今天的额尔齐斯河的西岸列阵,绵亘十里。苏定方自为前驱,只率精兵万余靠近了敌营。沙钵罗自以为兵超苏定方十倍之数,乃长驰直进,企图围歼唐军。苏定方令步兵据南原,枪刺尽向外,待敌深入而击,自率骑兵在北原列阵候敌。

沙钵罗欺定方兵寡,挥军攻南原的步兵阵地。而几次冲击,苏定方布置的步兵阵地坚如磐石。苏定方看见敌军气馁了,便率骑兵向敌阵冲锋。其军队无不奋勇争先,敌军挡不住唐军的攻势,大溃而逃。苏定方挥师全力追击,赶了三十里,斩获数万人。第二天继续进攻,西突厥军队和群众纷纷投降,沙钵罗仅率数百骑西窜。

苏定方兵进伊犁河西部的邪罗斯川,迫追沙钵罗。此时北风疾吹,大雪纷飞,很快平地积雪二尺。诸将请求雪晴再追击敌人主帅,苏定方则说:“敌人正恃大雪相阻,必以为我军不能前时,一定会在附近休整。我军正好借机猛进,必要擒拿敌首。如等待天晴,敌人也会远窜,想擒获就困难了。吃些苦头,建立大功的时候到了!”于是挥军踏雪速行,所到之处,突厥纷纷投降。到了双河,离沙钵罗牙帐二百里时,苏定方命部队列阵推进。追不多久,正好遇见沙钵罗与残部射猎寻食。苏定方乘其不备,纵兵攻击,再斩获沙钵罗部众数万,沙钵罗再度逃走。不久,即被投降唐军的土人执送唐营,西突厥宣告灭亡。沙钵罗可汗被押送长安,为高宗免死封官,病死于长安。

网络配图

高宗、武后命于西突厥故地天山北路建北庭都护府,统辖昆陵、濛池二都护和二十三个都督府。龙朔二年(661年)在天山南路分置十六个都督府,及八十州,一百一十个县,军府一百二十六个,皆隶属安西都都府。

这次对西突厥的用兵,是贞观以后,高宗朝取得的首次军事胜利。从而解除了西突厥在唐朝西境的威胁,恢复了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对巩固西部边联,维护国家统一,发展中原和西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商业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大唐东部的朝鲜半岛上,是高丽、百济和新罗的三国鼎立。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却受到高丽和百济的联合进攻,唐太宗晚年曾钦征高丽,但却无功而返。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十三年为啥没能生出一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关于这个问题小编早就写过,但是还有人不明白,老问我,我再说一遍。说这个问题之前讲讲关于武则天影视的良心剧,小编首推范爷的《武媚娘传奇》。这部剧的长处并非所谓还原唐人穿露胸装,而是用最大篇幅讲了李世民和武媚娘的一段情。后世历史为尊者讳,将这段情抹杀了。而在当时,李治和武媚娘两位当事人为了自己二人能够名

  • 逼迫武则天退位的大臣下场如何?多死于女人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做皇帝?答案是为了拥有权力。权力真是个好东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富有天下,也可以随意杀戮,操持生杀大权。为此,在历代的皇位争夺中,男人想做皇帝,女人也想做皇帝。但女人坐上皇位的几千年来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经过多年酝酿后,罢黜李旦,宣布改唐为周,

  • 女皇武则天是如何顺利毒杀唐高宗的小情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有一个姐姐,嫁给了贺兰氏,很早就守寡了。武则天得幸于高宗之后,就把姐姐接到了身边,姐姐还带来了一儿一女。后来,风流的姐姐不守规矩,和高宗勾搭成奸,还买一送一,饶上了外甥女贺兰氏。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姐姐韩国夫人很快就死去了,但小外甥女魏国夫人仍然不知天高地厚,她觉得自己好歹年轻,十几岁的花季少女

  • 武则天搞定唐高宗的“杀手锏” 瞬间让你倒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病榻偷情,主动迎合太子李治一看到武则天英姿飒爽的形象,马上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就是史料中所说的“悦之”,一见钟情。那么,武则天怎么处理和太子之间的感情呢?必须注意到,太子喜欢武则天的时候,唐太宗已步入晚年了。武则天明白,皇帝行将就木,要为自己的前途打算了。可以肯定,以武则天的性格,她必定会积极促成这段

  • 武则天最惧怕的两个官人是谁?让她知错就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俗话说:“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食色性也,你去挑战人家的个性,难免令人产生厌恶情绪。男人好色风流,女人也一样。屁股决定本性,一旦坐到很高的位置,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武则天当了女皇,也充分暴露了她好色的本性,先后宠幸冯小宝(后赐名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等人还将自己的后宫制度化,设立了“控鹤监”

  • 乾陵玄机:乾陵阴气重暗示了武则天夺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陵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依照唐太宗“因山为陵”的葬制,乾陵建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梁山共有三峰,北峰最高,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乾陵就在北峰之上。关于乾陵的选址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网络配图据说,唐高宗登基后

  • 武则天处死唐玄宗生母的手段 杀人于无形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唐玄宗生母窦氏是唐太宗生母窦太皇后从兄窦抗的曾孙,祖母是高祖第二女,太宗的异母姐襄阳公主。窦氏是李旦为相王时作为宫人选入相王府的,但是,旦非常喜欢她,与之相爱。当武则天废中宗立旦为睿宗时,窦氏被立为德妃。不过李旦对当皇帝并没有兴趣,只想做一个清静无为的人。所以,他与皇后刘氏、德妃窦氏在一起并不感到寂

  • 武则天为何没有传位于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太平公主可以说和自己的母亲一样,喜欢参与朝政中的事情,太平公主一共拥有两段婚姻,第一段是与当朝的官员薛绍,但是这段婚姻并没有维系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来在薛绍死之后,她的母亲就将她嫁给了武士集团中的一个侄子。网络配图武则天因为亲手捏死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所有对于太平公主十分宠爱。在见证了自己母亲的辉煌之

  • 揭秘女皇武则天晚年钟情“三阳开泰”背后的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三阳开泰”,也称“三羊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本意是指“冬去春来”。更加通俗明白的解释是,《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网络配图中国古代阳与羊同

  • 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则天为何会忌惮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古人说:食色性也,这话在普通人身上体现得并不明显,普通咱普通人杂事太多,能一人吃饱饭不行,还得全家都不饿肚子,在这种太多顾虑的情况下,食、色在我们的本性中,就被其它杂性给掩盖了。要说最能纯粹体现这句话的,应该是在封建社会的皇帝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网络配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古话说了:“普天之下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