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与狄仁杰何关系?死后武则天痛哭

武则天与狄仁杰何关系?死后武则天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22 15:55:07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举明经。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后又封为梁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不畏权贵著称。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

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

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励大臣们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狄仁杰的勤勉施政,又对狄仁杰给予厚望,成为武

则天心目中选拔高管的标准版本。

狄仁杰不负皇帝的褒奖,忠于皇室,为李氏、武氏均能竭心尽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后人评价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难怪狄仁杰故去,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网络配图

观过知仁见孝友

狄仁杰从小就见识不凡,出语惊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在默默无名时要语出惊人,引人注意,方能得到名人的推荐与关注,才能获得提拔,一展所长。

初唐虽有科举,但受魏晋南朝影响,推荐式的人才选拔,依然大行其道。如大诗人李白便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狄仁杰虽没有李白的张扬个性,却也知道如何出人头地。

他是山西太原人,祖、父都做过官。幼年时父亲做夔州长史,《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

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幼年时他家中有门客被杀,官吏来查,大家都接受了讯

问,只有狄仁杰在那里读书,置之不理。官吏责怪他,他说,正和书里的圣贤对话,哪里顾得上你。这就是见识不凡,出语惊人。且不论他的见识言论对与不对,但

这种风度是很为当时人所推崇的。

所以,在他中了明经科举,做了一个小官员汴州判佐后,就有朝廷大吏、大画家阎立本赏识他了。“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

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果不其然,“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

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同府法曹郑崇质,该当出使

远方,但其母老而患病。狄仁杰说,“伯母有病,怎么可以让她为万里之外的儿子忧心?”于是请求长官让他代郑崇质出使。

青年成长时期的狄仁杰,聪明,获大人物赏识,德才兼备。既能得到上级(阎立本)的高度赞誉,又能为同事(郑崇质)分忧解难,由此,打下了他的事业基础。

身陷囹圄斗酷吏

网络配图

自然,人生当中总会有低潮,成长道路上总会有风险。狄仁杰在官场上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于酷吏来俊臣。

他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转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

章事,当上了宰相,位极人臣。但福兮祸之所伏,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未几,为来俊臣诬构

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协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既承反,所

司但待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冤,置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察。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以告变。则

天召见……故得免死。”这是狄仁杰生死一线之际。他被酷吏来俊臣构陷而入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

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他说:大周革命,什么都想换新的,我是唐朝旧臣,心甘情愿被杀戮,说我谋反没错。但狄仁杰并未坐以待毙。他向看守

讨得了笔砚,偷偷写了密信藏在棉衣里,跟来俊臣下属王德寿说,“现在天气热了,请交给我家人抽出衣服中的棉絮。”他儿子收到衣服,取得密信,向武则天鸣

冤。武则天召见了狄仁杰,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说,“要是不承认,这时已经被打死了。”于是武则天免了狄仁杰的谋反死罪。

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出狄仁杰的智慧与城府,不是品行高尚,却不知见机行事之辈。他以退为进,被捕后先承认罪名,在对方放松警惕之后,再想出办法,为己脱罪。这等人生低谷中的从容不迫,值得学习。

天下桃李皆仰慕

狄仁杰这一生了不起之处,还在于他能推荐、提拔、任用其他了不起的人物。

狄仁杰选拔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有一次,武则天让宰相各举荐一个人来做尚书郎。就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郎中、员外郎这些官职,相当于今

天国务院内各司司长,地位很重要。狄仁杰推荐的,是自己的儿子狄光嗣。后来狄光嗣果然当上了地官员外郎(户部司的副长官),非常称职。武则天很高兴:“你

就像古代祁奚一样,能举自己儿子为官。”

狄仁杰也能冒着风险举荐人才。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来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狄仁杰却别具慧眼,认为李楷

固是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一定能感恩效节。这个提议也被武则天接受了,授以官爵,委派他专征契丹。果然,李楷固大败契丹余众,得胜而归。武则天为此设宴

庆功,宴会上,武则天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

因为狄仁杰知人善任,而武则天也充分信任他,在短短几年之内,他推荐的人遍布朝野。因为他为国举贤,并无私心,而且所推荐的确实都是人

才,所以很多人后来一直任职到玄宗朝,位登台阁,成为朝廷精英。《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

至公卿者数十人。”

网络配图

狄仁杰推荐人才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他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

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于是张柬之

再被提拔为秋官侍郎(刑部副长官),很快就当上了宰相。

也就是这个张柬之,在后来武则天病重的时候,联合了桓彦范、崔玄、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完成了所谓的

“唐室中兴”。史书认为:“柬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之推荐也。”唐室中兴或许没有狄仁杰什么功劳,可是狄仁杰做到的这一点:“天下桃李皆仰慕,域中豪杰

尽归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标签: 狄仁杰

更多文章

  • 没有谁比武则天更惨 一个尼姑逆袭成一代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本来是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如果她一直在感业寺的话,那她老死也就是个尼姑。但是她没有屈服黑暗的命运,反而是抓住仅有的稻草,绝地反击。首先,她利用李世民忌日一周年李治入感业寺祭奠的机会,与李治狭路相逢,对上了暗号,然后韬光养晦,蓄势待发,李治则派出自己的贴身老师崔婕妤入寺营救武则天。网络配图虽

  • 武则天昏庸的晚年 荒唐的将弊政之土地兼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

    唐高宗在位时期,因为江南土地兼并造成矛盾,浙江就曾发生了农民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一个叫陈硕贞的女子,自号文佳皇帝。虽然仅过了一个月就被镇压,但土地矛盾已经凸显。武则天即位初期,为了稳固统治,采取了削减赋税,减少劳役等政策,经济得到了稳定和发展,但是另一件事情,却成为武周朝土地兼并的催化剂。武则天能够

  • 揭秘:一代女皇帝武则天的三大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冤案一:“骨醉”王皇后和萧淑妃这段资料在有影响力的正史中首出于《旧唐书》而非最初的《唐会要》,记载自相矛盾,先是记载了武则天带着李治的圣旨对二人‘下令缢杀之’,后来多了‘骨醉’这段记录‘补充条款’。其实当初读到这里就觉得像是被后人添加删改所致。有人提到了《太平御览》,《太平御览》在很多方面是照抄前代

  • 武则天称帝时多少岁 武则天在哪里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在李治称为唐朝的皇帝之后,武则天先是成了李治的昭仪,后成了李治的皇后。在李治驾崩之后更是登基为帝,那么武则天称帝时多少岁呢?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在十四岁的时候便被唐太宗招入宫中成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十二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才人。

  • 武则天第一男宠 他的死竟成了千古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说到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几个女人,武则天肯定是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她以一个女人之身,在古代男权社会竟然打败男人,成为一代女皇,让多少男人都臣服于她脚下,所以她的才能不得不令人佩服。但是武则天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不管是在政治上的心狠手辣还是在与众多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都是这么多年备受争议的。网络配图今天我

  • 武则天弑女真相:残杀亲生女儿或是被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安定思公主是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最短命的公主,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出生刚满月即已夭折。她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她究竟是怎死的,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大多数人认为,安定思公主是被母亲武则天为争坐皇后之位而掐死的,因为这在《资治通鉴》和《新唐书》中都有绘声绘色,就像亲眼见了似的详细记载。网络配图据

  • 出色女人:武则天为何能抓住皇帝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在中国的历史上,武则天是惟一的一位女皇帝,而且是一位相当优秀的女皇帝;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能与皇帝合葬的女人;她死后,在乾陵立了一块中国惟一的无字大碑,她所占的“惟一”实在太多了。这样的女人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很有雄才大略。在无数杰出的古代女性当中,在数不清的争权夺利的帝妃皇后当中,能占得到一个“惟

  •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的对比 对推古天皇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推古天皇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分别是日本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两人在位期间的各项改革举措也都分别给日本和中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政绩显赫的两个女皇帝还是有明显的不同。推古天皇故居推古天皇和武则天在很多方面都不同。第一,推古天皇从属于延续至今的日本天皇血脉,本来就是钦明天皇的公主,被同父异母的敏达天皇纳为

  • 武则天曾想立侄子为太子 这个人让她彻底死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武则天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身为一个女人,执掌朝政长达半个世纪。这里就有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了。武则天在位时,天下是姓武呢,还是姓李?武则天是个有野心的人,她是想过让天下归于她武家的,但野心再大,也是有所畏惧的。登基之初,武皇帝开始考虑立储君。该立李氏还是武氏?这个问题把她难住了。

  • 武则天的墓被挖过17次为啥还能完好无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

    众所周知,武则天死后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了梁山(不是水浒传那个梁山)上,作为一个知名的帝王陵,千年以来定会成为各种盗墓贼的“眼中钉”,包括一些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光有记载的就有十几次之多!网络配图武则天的墓绝对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宝藏以及什么样的历史之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