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死后李家怎么样了?李渊是不是李广的后代?

李广死后李家怎么样了?李渊是不是李广的后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72 更新时间:2024/1/7 14:36:34

李渊是不是李广的后代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西汉著名将军李广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间相差了600多年,不少朋友好奇李广和李渊是什么关系,李渊到底是不是李广的后人?李广虽然是一代名将,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达成封侯的心愿。到了唐德宗时期,李广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是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李广为李氏增添了不少光彩,而他的后辈也是十分争气,从他的十六世孙李暠开始,李家人逐渐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提起汉将军李广名字,在今天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广是汉朝初期的著名将领,是陇西李氏的代表性人物,他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代,一生戎马,始终在抗击匈奴的最前线。李广爱兵如子,武艺精湛,素的部下爱戴,也让匈奴闻之色变,有“飞将军”的美誉。

司马迁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极度推崇他的品格高尚;唐朝诗人卢纶用“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赞美他的勇武;另一大诗人王昌龄则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叹他对国家防务的中流砥柱作用!

可以说,汉将军李广以其高尚品格和赫赫军功,受到了当时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甚至于对手匈奴的一致认可与尊崇。

(一)李广之死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一代名将,却总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从汉景帝时期,参与平定七国之乱时一战成名开始,到后来数十年奋战在抗击匈奴第一线,勇冠三军,屡建奇功,但始终是未能得到论功行赏的的待遇,很多时候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以至于后来数十人皆因军功而封侯,唯独李广被排除在外!为此,唐代大诗人王勃曾为他发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旷世慨叹。

即便如此,李广并没有因为未被封侯而自怨自弃。在公元前119年,在汉武帝发起对匈奴决定性战役——漠北之战的时候,仍抱着年迈之躯主动请缨,并出任前将军,配合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本部。

汉军在知道匈奴单于的确切驻地后,卫青就派李广从东路绕远道包抄匈奴,自己则率军正面追击。应该说这又是对李广的又一次错误安排,东路包抄,迂回绕远,而且尽是沙漠,缺水少草,是一个劳苦功不彰的差事。

李广无奈之下领命前往,在行军过程中由于地形不熟、缺乏向导,导致行军受阻,未能配合卫青捉住匈奴单于。为此卫青迁怒与李广,并要将李广贻误战机之事上报汉武帝,李广实在不堪再忍受刀笔吏侮辱,羞愤中拔刀自杀,一代飞将军魂断在了曾经戮战70余场的塞北大漠。汉朝百姓与百官听闻这个消息,无不为之落泪!

(二)李家的悲剧

李广死后,李家的悲剧才刚开始。首先是其子李敢为其父之死报怨,悲愤之余打伤了当时声誉如日中天的大将军卫青。虽然卫青自感理亏,没有惩罚李敢,可是刚愎自用、骜不驯的霍去病咽不下这口气,借甘泉宫狩猎的机会,射杀了李敢,父子两人就这样先后殒命。

李广自杀、李敢被杀之后,作为陇西李家并没有因此迁怨于汉朝天子,依然承袭祖训,以武功保卫汉家江山。其中李广的长孙李陵颇有李广遗风,他武功超群、爱惜士兵、谦让下士,在对匈奴的作战中也多有奇功,在当时军中素有影响。

公元前99前,汉武帝派李陵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右贤王,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在拼尽全力之后,在退无可退、援兵无望的前提下,为保军队有生力量,李陵被迫投降匈奴。李陵败降之后,汉武帝暴怒,并迁罪李家,把李陵祸灭三族。大史学家司马迁也因为李陵仗义执言,遭受了宫刑大辱。而李陵在归国无望的情况下,在匈奴娶妻生子,最终客死漠北。至此,以李广为代表的陇西李氏家族在汉朝功消罪起,陷入低迷。

(三)再度崛起

直到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再度崛起,公元400年,李广第十六世孙李暠,也称李皓,建立了西凉王朝,也就从这一刻起,李广后裔迎来了为王向帝的趋势。

关于李暠,《晋书

凉武昭王传》记载:“皓,字元盛,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世为西州右姓。”传说,李暠身材高大,膀阔腰圆,相貌奇伟,饭量极大,喝酒海量,具有拔山盖世的气度。而且李暠生性聪敏,待人宽和,通经博史,文武全才,志向高远。

据史书记载,李暠在北凉段业(十六国时凉王)时,任敦煌太守,在此期间深受汉族世家与地主阶层的信赖和支持,凝聚了一大批实力豪强,在这些豪强的拥护下,脱北凉而自立,自称凉公,改元建初,成为西凉的开国皇帝。

西凉建立之后,始终处在北凉的打压之下,为了对抗悲凉,实现自保,李暠与江南的东晋政权和好,并接受了东晋司马氏的封号。与此同时,他注重发展农业,并在玉门、阳关一代屯田,提升军粮自足。在他所辖的西凉一代,一度出现了繁荣安定的良好局面,这在十六国时期极为罕见,也算承袭了李广一族勤政爱民的基因传承。

但是西凉总因地处偏远,国力衰微,在存国21年后被北凉战败灭亡。即使北凉灭亡,但是李暠的陇西李氏却没有离开中国的政治舞台,并且在后来的南北朝时期日趋繁盛,成为影响力巨大的世家贵族。

据史料记载,李暠生有十子,其中次子李歆为西凉后主,他又生有八子:勖、绍、重耳、弘之、嵩明、崇产、崇庸、崇佑。而李歆的三子重耳(字景顺),西凉亡国后,逃亡南朝刘宋,之后又回归北魏,并历任弘农太守、安南将军、豫州刺史等职。李重耳生李熙,李熙生李天锡,李天赐生李虎,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位高权重,而这个李虎恰恰就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

李暠一支我们暂且不表,再说一说寄居匈奴的李陵一脉。李陵投降匈奴后,虽然让李广一族在汉室蒙羞,但是李陵本人在匈奴过的还算惬意,不但封王,而且多有妻妾,以致他在北国子子孙孙繁衍昌盛。

根据《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李穆传》记载:“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李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以二兄贤(李贤)、远(李远)并为佐命功臣,而子弟布列清显,穆深惧盈满,辞不受拜。”这个李穆是北周名将,后被隋文帝杨坚封为太师,位列三公。而他的先祖就是李陵,也就是李广之后,也可谓李广出类拔萃的后世子孙。

再如《宋书 索虏传》记载:索头虏姓托跋(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之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变其一也。以及《南齐书

魏虏传》: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从此可见,南北朝时期的《宋书》、《南齐书》都将拓跋氏认定为汉代降将李陵之后,设若真是如此,那么北魏的拓跋氏则是李广后人,如此显耀,应该是李广、甚至李陵生前万万料想不到的荣耀。

(四)建立大唐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李虎一脉。我们前面讲到了,李虎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一作李皓)四世孙,同时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少时倜傥有大志,喜好读书而不存章句,特别善于射箭,轻财重义,雅尚名节,因此深得关陇集团首领贺拔岳的器重。此后,他跟随贺拔岳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并被委以重任。贺拔岳死后,李虎又追随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功高至伟,在西魏政权中权重一时,成为当时的”八柱国“之一。北周代替西魏后,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

李虎之后,其三子李昞世袭唐国公,在北周出任柱国大将军、少保、都督八州诸军事、安州总管。李昞性情至孝,深沉有识量,为政简素,颇有时誉。李昞之后,其子李渊再度世袭唐国公。李渊在大随一朝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姨母)垂爱,在隋炀帝时期也建树颇丰,深受重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升任太原留守。

面对大隋朝的土崩瓦解,李渊父子相时而动,在晋阳起兵,并一路直取长安,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自此中国最伟大的封建王朝大唐应运而生。此后李世民开了贞观之治,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文治武功在封建王朝时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可以说,李广自公元前119年自刎身亡,到公元618年大唐建立,在700多年后他的死后哀荣达到了巅峰。更让李广在天之灵欣慰的是,大唐帝国一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较长的封建王朝,如果单纯比较西汉而言,它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如此相比,李广可能要笑对当年的汉武大帝了。

可以说,伴随着李广一脉在南北朝时期的崛起,以及隋唐时代的鼎盛,李广的后世子孙也繁衍生息,人丁大盛。以西凉国君李暠一脉来算,他有十子,加之名门望族,妻妾成群,十子之后,后代应该迅猛递增。再后来李暠后代中的一支李渊创建大唐,凭借皇家优势,加以近三百年的国运,李氏家族的人数已是遍地开花。

(五)李姓为首屈一指的中华大姓

李唐之后,李氏家族流入民间,并逐渐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中华大姓。

据2016新版百家姓排名,李姓已经排名跃居第1位,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一亿余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9%。根据相关统计,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万激增到近9500万,增幅近19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李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而在李姓人口的全国分布中更是实现了遍地开花的状态,可以说李姓在中国已经是盛极一时。

当然,我们不能说今天的李姓都是李广的后裔,但是终盛唐一朝,李广的后裔已经是人丁繁盛,加之后续近千年的繁衍生息,李广的后世子孙已经是千万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最尊荣的大姓孔家,这一殊荣,在中国历史上也堪称绝无仅有。

李广作为陇西李氏集团的一员,他承袭祖上戍边使命,武艺超群、亲民爱兵、百折不挠、无怨无悔,虽然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落得个羞愤自刎的结局,但是其后世子孙中却人才辈出,丰功伟绩标榜史册。这可能印证了一句俗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李广虽然难封,但却流芳百世!

标签: 汉朝李广唐朝李渊

更多文章

  • 李渊53岁后还生了30个孩子,对李世民来说确实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渊在称帝的时候已经53岁,他在那之后还一共又生了17个儿子和13个女儿,总共30个孩子,李渊的真的是老当益壮啊!我们知道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大的,李世民虽然通过玄武门之变把皇位继承权拿到手,但是面对这么多的

  • 李密和李渊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李密为什么会输给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密,李渊

    还不知道:李密和李渊的差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也可以说是一个各地群雄纷争的时代,这一时期里,出现了很多历史上很强大的人物,比如李密。李密出身很高,是瓦岗军的首领之一,自称为魏公,他带领的瓦岗军屡次击败隋军,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但是我们

  • 为什么刘邦和李渊可以统一天下 而曹操却只能三分天下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刘邦

    还不知道:曹操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运气往往会成就人生梦想。与刘邦和李渊相比,曹操的运气实在好不到哪里去。刘邦在秦末乱世中一路走来,用了不到七年时间建立西汉王朝。李渊在隋末风雨中由太原出发,也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在长安城

  • 李渊临死前给李世民出了一个损招 李世民对此头疼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损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炎黄子孙在海外的聚居地往往有“唐人街”的存在,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众多,独以“唐”为荣自然是因为大唐的繁荣富强以及其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唐朝的繁荣离不开开国之君李渊的奠基,然而在历史上,他的风头全部被儿子李世民给盖了过去。毫

  • 李渊22个儿子中争夺太子之位的人只有三人 其他儿子都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渊

    对李渊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也是一个拥有众多子嗣的君主,高祖李渊一生中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除了李世民、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阳公主为嫡出外,其它皆为庶出。有意思的是,在这22位子嗣中,却只有三位在争夺太子。那么,高祖李渊其他的儿子都

  • 李渊混得到底有多差 三个儿子争夺皇位朝中重臣无人支持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玄武门之变

    很多人都不了解玄武门之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坐天下时要么害怕被儿子篡权,要么害怕功臣造反。这始终都是一柄双刃剑。李渊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开国之君了,手里拿着最好的牌,结果晚年不但被儿子篡了权,还彻底成为儿子的背景。李渊为什么会混得这么差呢?为什么三个儿子争皇位却没有什么朝

  • 从玄武门之变看,李渊父子的真正为人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他治下海内升平四夷宾服,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然后自古皇帝皆无情,走上漫漫帝王路,鲜血从来不止敌人的,也包括自己的血亲苦肉,弑兄,逼父退位,君不君,臣不臣,皆在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

  • 曹操比刘邦李渊怎么样?为何曹操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操,刘邦,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苦秦久矣的农民纷纷响应,刘邦率领起义军率先攻入咸阳,灭亡秦朝。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由一个秦朝的地方小吏成为一个强大王朝的建立者。隋朝末年,隋炀

  • 李渊晚年剩下了30多个子女 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唐朝

    还不知道:李渊的子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唐朝,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强大的王朝,曾出现万国来朝拜的盛况。在整个漫长的唐朝历史中,李世民的功绩确实卓著。但是是要说开创唐朝的巨大功绩,那就要说说他的父亲李渊了,李

  • 李渊为何50岁才当上皇帝?却能生下30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唐朝,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强大的王朝,曾出现万国来朝拜的盛况。在整个漫长的唐朝历史中,李世民的功绩确实卓著。但是是要说开创唐朝的巨大功绩,那就要说说他的父亲李渊了,李渊之所以能灭掉隋朝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