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首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 居然是她?

中国首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 居然是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1/21 4:02:30

话说,北魏的开国之君拓跋珪是一个牛人,同时也是一个很变态的人。

说他牛,那是因为他善于抓紧时机,因势而起,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

说他变态,那是他喜欢吸毒,经年服食寒食散,刚愎自用、猜忌多疑,以杀人为乐。

最最变态的是,他崇拜汉武帝,尤其崇拜汉武帝死前杀钩戈夫人的理论,为自己的王朝立下了一条“子贵母死”的规矩,即:后宫妃嫔中,包括皇后,谁的儿子册封了太子,谁就必须死。

因为这条规矩,他的子孙的出生率就受到了极大影响。

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得到,有了这条规矩,任何一个后宫妃嫔,包括皇后,谁都不可能怀着轻松的心态给北魏的皇帝生儿子,因为生了儿子,就可能会被册封为太子,而儿子被册封为太子之日,就是自己被赐死之时。

这太可怕了!

北魏皇宫的妃嫔小心翼翼地生活和生产着,谁都不敢率先生第一个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被册封为太子的可能性最大。

但,就象歌词里唱的: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不管怎么样,总会有一个人先生下儿子,而生下了儿子,又被册封为太子后,则总会有一个无辜的女人含泪告别人世。

就这样,北魏的君主传了一代又一代,传到了第九代。

第九代宣武帝元恪原本和第一任皇后于氏生过一个儿子元昌。

于皇后刚生下儿子那会儿,后宫里的女人弹冠相庆,以为自己没事了。

哪料,元昌在三岁那年夭折了。

一下子,后宫的气氛又蓦然紧张了,大家都不愿意和宣武帝同房。

可叹宣武帝空有三宫六院数千妃嫔,却要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

所幸,有一个姓胡的女人视死如归,挺身而出,公开表态说:“天子岂可独无儿子,怎可为了一己之生死而令皇家没了嫡传的血脉呢?”


这话传到宣武帝的耳中,宣武帝感激加感动,不管不顾,排除万难,使劲宠幸,终于使她有了身孕。

在怀孕期间,胡氏每夜都当着众人在佛前庄重起誓:“但愿所怀是个男孩,即便因为当上太子而杀了我,也在所不辞!”

佛也许真被感动了,保佑她顺利地出下了儿子元诩

宣武帝乐坏了,加封胡氏为充华嫔。

元诩三岁那年,被册立为太子。

按照祖训,胡氏该上路了。

但宣武帝宁愿自己遭受天收雷劈,也不肯按祖训处死胡氏。他铁了心要除废除 “子贵母死”的规矩,保护好胡氏,不让这个伟大的女人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元诩五岁那年,虽然天也不收,雷也不劈,但宣武帝却病故了,死时才三十三岁。

宣武帝一死,他唯一的儿子元诩便继承了帝位,则胡氏就翻身做了主人,成了北魏的皇太后。

由于皇帝年龄太小,胡太后就临朝称制,掌握了北魏大权。


胡太后没什么文化,见识也很少,指望她治理好国家,机率接近于零。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胡太后领略到了权力的魔力,便一发不可收拾,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兴建宫殿、佛寺,蓄养男宠、面首,挥霍无度,把北魏政府搞得乌烟瘴气,纲纪大乱,民不聊生。

胡太后胡搞恶搞了十四年,孝明帝元诩长大成人了,开始想收回母亲的权力

权力的魔力使人疯狂,一旦与之有染,就不能自拔。

为了维持现有的权力,胡太后打算杀死亲生儿子元诩。

不过,她迟迟没有动手。

因为,一道巨大的难题摆在她面前:孝明帝元诩是宣武帝元恪唯一的儿子,且孝明帝元诩本人还没生育有儿子,孝明帝元诩一死,立谁为君?

也算是天遂人愿,不久,孝明帝元诩的潘嫔怀孕了!

胡太后喜形于色,坐等着皇子出生,然后动手弑掉孝明帝,再立幼帝,继续执政,号令四方。

可是,胡太后失望了。

苦等了九个月,潘嫔生产了,生下的却是个公主!

胡太后急疯了。

继续等孝明帝元诩有了儿子再动手?

不行,再等,恐怕会节外生枝。

胡太后决定瞒天过海、偷龙转凤,对外诈称是皇子降生,大赦天下,改元武泰。

胡太后的想法是,除掉孝明帝,刻不容缓。

而除掉了孝明帝,就用这个小公主冒充皇子,先继承皇位作为过渡,然后再从孝明帝的堂侄辈里选个小王子来顶替。

说干就干,胡太后毒杀了孝明帝元诩,以女充男,立潘嫔生下的皇女为帝。

这种背景下,潘嫔生下的皇女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虽然她对外的身份是男皇帝,但事实上就是女皇帝。

不过,这位女皇帝的在位时间并不长。

胡太后自料纸难包火,这种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因此下诏书宣称:“潘嫔实际上生的是女儿。原临洮王元宝晖的后代元钊,是孝文帝的嫡系后代,应该做皇帝。文武百官各进二级官位,宿卫进三级官位。”宣布迎立临洮王三岁的世子元钊即位。

胡太后的做法激怒了大军阀尔朱荣

尔朱荣上表章抗言说:“皇后生女,称为储君,疑惑朝野,表面悲哀,实则庆幸,宗庙之中,祖先被欺,天下百姓,离心离德,致使朝廷危如累卵,国家毁于一朝,选君于婴孩之中,寄治乳抱之日,必然导致奸臣逆竖把持朝政,乱臣贼子破坏纲纪,他们便可随心所欲地指影以行权力,借形而弄诏令,这就是蒙住眼睛捕捉麻雀,塞着耳朵盗取铜钟。”

不日,尔朱荣率大军杀向京师洛阳,声称要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处死了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随后又制造了史上有名的“河阴惨案”,敲响了北魏王朝的丧钟。

标签: 武则天宣武帝元诩

更多文章

  • 仙人都比不上:武则天的诗写得有多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诗词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手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政治局面,武则天超凡的政治才干也因此名留青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诗歌朝代”的皇帝,武则天的文学修养和诗歌水平也足以名列大唐顶尖诗人之列。 由于各种原因,武则天现在存世的诗作大约有四十余首。 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就当属《如意

  • 武则天的男宠貌美如莲花:妖男掌权败坏朝纲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李显

    武则天当皇帝之后,曾经在宫内包养过不少男宠,其中以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最为知名。张昌宗,是唐朝定州义丰(今天河北省安国)人,与自己的兄弟张易之并成为“二张”,都是武则天的男宠,当时被世人称为莲花六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太平公主把张昌宗带进宫内,推荐给了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后来,张昌宗又向

  • 武则天乾陵成为历史上最难挖的皇帝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乾陵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3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陵者就有17人之多。然而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

  • 大唐秘史:哪位大臣将武则天送上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裴炎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

  • 武则天为何怕猫?武则天怕猫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我国古代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心狠手辣,蛇蝎心肠,天不怕地不怕,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女,可是这位女皇帝却怕一只小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可爱的小猫。她为什么会怕猫呢?这里有什么故事吗?据史书记载,武则天被唐高宗立为皇后之前,与原先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有过争宠的斗争,武则天取胜后,

  • 武则天是如何让李世民临幸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不得不说武则天也是个非常的神奇的女子,因为武则天既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封的才人,也是其子唐高宗李治的昭仪,后又入主正宫,被册封为皇后。所以武则天作为父子共用的妻子,她究竟把自己的初夜给了谁?是先夫李世民,还是后夫李治?如果是李世民,那武则天又是如何让李世民临幸她的?武则天第一次究竟给了谁?这虽然是千古之

  • 一代女皇 武则天情史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女皇,武则天

    最近有一部非常热门的古装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因为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和精致华丽的服装道具而引起了很多观众的追逐和喜爱。在这部电视剧中,几乎所有姓李的男人都对演员范冰冰所饰演的武媚娘爱得深沉,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纠缠是本剧的重点描述对象。但是电视剧毕竟是给人看的,其中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真

  • 揭秘武则天的男宠:尼姑庵恰遇和尚偷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 一代霸主:从唐朝疆域看武则天的武功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霸主,唐朝,武则天,武功

    东征西伐,使唐朝疆域达到极点自高宗显庆初年开始,已安定多年的唐朝边境,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突厥向唐朝西域侵扰,使西域少数民族不得安宁。东部与唐朝关系官切的新罗,受到高丽和白济的包围,频频向唐朝求救。武后和高宗奋太宗贞观讨伐四方之威猛,对突厥和高丽用兵。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

  • 武则天为什么能肆意屠杀李唐皇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长孙无忌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李淳风、袁天罡便算出武媚娘就是“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箴言的主人公,太宗曾想杀之,袁天罡道留下此人尚可保留李唐一脉,若杀之,再出现更暴戾者,恐怕要杀尽李氏,太宗遂听之。果不其然,武则天专权以后,将李唐皇族杀得只剩下李治一脉,但问题是,李唐皇族号称铁血皇族,名人名将辈出,唐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