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攻取长安之战背景:为何李渊会选择反隋?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背景:为何李渊会选择反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78 更新时间:2024/1/31 23:52:53

隋末危机

隋炀帝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

由于军阀割据四方,民不聊生,下层百姓纷纷起而反抗,农民战争遍布全国。在反隋斗争中,各地起义军逐渐汇集成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三大反隋主力转战中原、河北和江淮地区,极大地动摇了隋朝统治基础,造成了隋王朝总体崩溃形势。在这种形势下,统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策划起兵的新动向,分崩离析,各自寻谋出路。

李渊兴起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任命唐国公李渊为河东宣慰大使,留守太原,赴山西镇压农民起义。李渊升任太原留守以后,一些山东世族子弟为逃避征辽东兵役,纷纷投靠李渊,河东地方官吏中一些人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也和隋朝统治者同床异梦,这些人不断向李渊劝进起兵,建立新王朝。李渊次子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主要策划者,晋阳县令刘文静向李世民分析当时的形势说:“现在炀帝远在江淮,李密围攻洛阳,各地起义军不下数万,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有人起来倡呼,取天下易如反掌。太原有许多豪杰,可以集兵10万,加你所带的数万军队,乘虚进入关中,号令天下,就可以成就帝业。”

于是李世民秘密做起兵准备。李渊与突厥作战失败,隋炀帝准备把他召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治罪,李世民乘机劝说李渊起兵:“现在隋炀帝无道,百姓困穷,太原城外已是四战之地,如果你只知道效忠隋朝,那么既有不能平定农民起义之忧,又有被隋炀帝治罪之惧,恐怕要祸及自身了。不如顺民心,兴义兵,就能够转祸为福。”裴寂、许世绪、武士彟等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命刘文静假造隋炀帝诏书,伪称要征发太原、西河(今山西汾阳县)、雁门(今山西代县北)等地20至50岁男子,集合到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东征高丽,搞得人心慌恐,更加剧了反抗隋朝的情绪。

晋阳起兵

李渊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招集到一万余人。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渊招兵买马,准备告发,先杀李渊。李渊、李世民则先发制人,伪称王威、高君雅引突厥兵入寇,在晋阳宫杀死这二人,史称“晋阳事变”。晋阳事变是李渊集团公开起兵的开始,然后北联突厥贵族势力,依靠关陇、河东地主集团的力量,宣称尊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传檄郡县,起兵晋阳。

西河郡隋将得知李渊起兵的消息,在城内拒守。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率兵攻打西河,并派太原令温大有参谋军事。西河郡兵微将寡,郡丞高德儒闭门守城。李世民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军队秋毫无犯,士民非常高兴。李建成仅仅用了9天时间便攻下西河,杀死高德儒。李渊命令开仓赈饥,招募士兵,把军队分为三军,李渊为大将军,李建成封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封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将军府、都督府各置官属,统成了强有力的军事机构,力量更加壮大。

七月,李渊命李元吉留守太原,亲自率军3万,在西突厥兵协助下,向长安进发。长安代王杨侑派虎牙郎将宋老生、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抵御李渊。李渊南下逼进霍邑(今山西霍县),正赶上连雨,军队缺乏粮食,李渊、裴寂准备返回太原,李世民哭谏,他说:“现在正是收获季节,田野到处都是菽谷,何必担心粮食不够?如果遇到抵抗就班师撤兵,恐怕将士解体,大势已去。”李建成支持李世民的主张,也反对退回太原,李渊才同意与隋军在霍邑交战。战斗开始之前,李渊、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太原兵初战不利,李世民从城南率骑兵直冲隋将宋老生阵,从背后夹击隋军。李渊与李世民合击,隋军腹背受敌,遭到惨败,宋老生被杀,霍邑被攻克。随后李渊相继攻克临汾郡和绛郡(今山西新绛县),进逼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关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武装孙华和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太守萧造投降李渊。

标签: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隋朝

更多文章

  • 李渊攻取长安经过:李渊是如何入主国都大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渊,长安,大兴,

    隋末诸侯纷争,战乱连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自太原出兵。八月,在霍邑之战大捷后,乘隋军主力在洛阳附近与瓦岗军大战之机,即沿汾水(今汾河)挺进,连下临汾、绛郡(治今山西临汾南、新绛),进至龙门(今河津东南)。隋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领兵数万屯河东(今永济西南),阻挡李渊军。此时司马刘文静引突

  •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的影响:该如何评价李渊攻取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隋朝,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经过激烈战斗,617年十一月初九,李建成部将雷永吉等先登入城,诸军相继到达,攻克了长安。李渊在长安迎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自任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

  • 李渊为何要在晋阳起兵?晋阳起兵有何历史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晋阳起兵,隋朝,唐朝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杨广弑父杀兄登基执政后,又穷兵黩武征伐高丽,并大兴土木,修宫殿,凿运河,修驰道,把社会经济推向绝境。史称“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掬为茂草”。广大人民“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最终演变为全国各地风起云

  • 李渊晋阳起兵有这怎样的经过?晋阳起兵概况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晋阳起兵,隋朝,唐朝

    首先,李渊听从刘文静等人的建议,制定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的战略。当时天下虽然群雄并起,但许多人并无大的志向,只图据地自保,或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李渊的起兵战略,以入关夺取长安为军事目标,以开创帝业,最终取代隋为政治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又强调以“废皇帝(指隋炀帝)而立代王”为策略。第二,募

  • 李渊是怎样称帝的?为何说他当皇帝是被逼迫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皇帝,唐朝

    李渊据说是西汉名将李广和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之后裔。因为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妈,所以身为“官二代”的李渊仕途一直很顺,北周时历任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大业十一年(615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在拜山西河东慰

  • 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有哪些 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高祖李渊,李渊的女儿

    李渊一共有十八位女儿,分别是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平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李澄霞、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安定公主、常乐公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李渊和窦皇后所生,和李世民是一母同胞

  • 关于李渊起兵胜利后不立即称帝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

    李渊与刘武周谁先起兵刘武周比李渊更早起兵。刘武周担任太守的护卫长官,其间与太守的妾室偷情。可是被太守发现了,刘武周惶惶不可终日。其实刘武周心里早就想趁天下大乱杀死太守。那时正在闹饥荒,尽管官府的粮食很充足,但吝啬的行政长官不肯分给百姓。李渊(右)影视形象刘武周就派人到街上到处说太守的坏话,做足了舆论

  • 李渊晋阳起兵真相是什么?李渊父子为何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李世民

    公元617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李渊父子的“晋阳起兵”。它就像一记劈裂天空的绚丽闪电,一举刺破隋帝国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道穿越浓云的熠熠曙光,瞬间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清晨。这个令天地变色、令历史改辙的大事件有诸多人物参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他们是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

  • 李渊起兵造反:为何李渊起兵反隋为是名正义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

    李渊起兵时间一个朝代之所以覆灭,必定有着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当然也将由一场根本性的战役来结束它。我国隋朝的覆灭便是遵循着上述的道理,隋朝覆灭,非一日之寒,而是由日积月累的内因外患而导致的,而隋朝也是由晋阳起兵而终结的。作为晋阳战争的领导者,李渊起兵时间具体是怎样的?李渊起兵时间是一种随意性行为还是经过

  • 要想知道李渊和杨广的关系 必须从这件事说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渊,杨广

    李渊和杨广的关系:源于外公独孤信独孤信是武川镇,是西魏时期威震四方、信誉卓著的一代名将。军中号为‘独孤郎’。独孤信的祖辈上出美女,他在血统上自然也有传承,而且繁衍能力 也很好,生育了六子七女。儿女们自然能也继承了父亲高贵的血统和俊美的长相,个个出落得像模像样,特别是七个女儿简直是一群凤雏天仙,女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