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第一女陛下庾文君:早武则天四百年,因内乱忧愁而死

中国第一女陛下庾文君:早武则天四百年,因内乱忧愁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3/12/20 12:49:40

东晋建政初期,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主政令,王敦专征伐,兄弟俩类似“张昭周瑜故事”,皇室有点跛脚。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皇族人丁单薄,“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仅此而已。司马睿孙权差远了,堂堂皇帝陛下,年纪也不小了,竟以王导为“仲父”,可怜可叹!

比司马睿更为可怜可叹的,是他的儿媳妇,明帝的皇后庾文君。《晋书列传》显示,此女也有陛下之尊称,咸和年间,“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以女性被称陛下者,前无古人,后来者武则天,比她晚了370年。

庾文君,河南鄢陵人,十余岁时,随父亲庾琛南渡,居会稽。一说其成长于江南,恐怕有误,永嘉五年,她已然年方二八。当然,庾文君也确实有江南女子的风韵,《晋书》赞她“性仁慈,美姿仪”,《太平御览》赞她“令仪淑美”。就是说,她不但容颜娇美,性格贤淑,坐卧行止,亦无一处不优雅。

当时皇室最佳的联姻方案,应是“王与马,共枕席”。然则庾文君太出类拔萃了,尽管她比太子司马绍(晋明帝)大三岁,元帝仍然聘她做了太子妃。永昌元年(322),王敦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兵变,与江南大族沈充组成联军,很快攻下建康。司马睿无力翻盘,只好媾和,委屈加窝火,一命呜呼。明帝即位后,被迫给予王敦“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覆上殿”的待遇,政局稍稍稳定,便册封庾文君为皇后,“以后兄中领军(庾)亮为中书监”。

晋明帝与王敦,属于冤家对头。王敦有大功于朝廷,但是其人“心怀刚忍”、“敢肆狂逆”,仗着手中握有枪杆子,从来不把皇帝当回事儿;晋明帝颇有勇略,王敦忌惮,曾要挟元帝废太子,未能得逞。君臣彼此不待见,明帝尚能隐忍,王敦先坐不住了,竖起大旗造反;明帝也不是吃素的,微服察看军情,亲自指挥战斗,结果,王敦病死军中,叛军也被击败。

斯役,“流民帅”苏峻因功崛起。

南宋的赵构曾讥笑东晋的几个皇帝苟安江南,不思进取,他固然缺乏资格,但也不无道理。东晋君臣之间常常窝里斗,从晋元帝到晋成帝,历三代仅区区八年,流民问题尚未解决,王敦又闹过两次,哪有工夫恢复中原!晋明帝倒也想励精图治,可惜身体不帮忙,在位三载,即英年病逝。

成帝司马衍即位时才五岁。按惯例,要么母亲以皇太后身份出来帮衬,要么托孤。知妻莫如夫,明帝大概其了解庾文君无心政治,也就选择了托孤,临死前任命的顾命大臣依次是: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丹杨尹温峤等。明帝不愧谥号为“明”,确实很精明,以同族的司马羕为首辅,与大舅子庾亮一起护航幼帝,王氏家族的势力势必得到抑制。但是,他千算万算,却始终没有算到问题会出在大舅子庾亮身上。

庾亮极不安分,他觊觎司马羕的首辅地位,私下里联合同样不甘心的王导,二人一拍即合,剑指司马羕。由于其时政出尚书,印把子在司马羕手里,负责朝廷宿卫的左、右卫将军分别是司马宗和虞胤,这两位也都是司马羕的人。庾亮没辙,遂与王导商量,将皇太后庾文君推上前台。

《资治通鉴》载曰:“群臣以帝幼冲,奏请太后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太后辞让数四,乃从之。”那么多顾命大臣都健在,有必要效法邓绥吗?庾文君丝毫没有权力欲,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拗不过大家的“好意”,勉为其难,临朝称制,发布的第一道诏书: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共同辅政。谁在背后搞鬼,不言而喻。事已至此,司马羕只能下野,其马仔也相继换了岗位。

庾亮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解除苏峻兵权,征为大司农。苏峻原本并无反意,曾上表曰:“昔明皇帝亲执臣手,使臣北讨胡寇。今中原未靖,无用家为,乞补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鹰犬之用。”但是庾亮一根筋,不给任何商量的余地,逼得苏峻闹了心病,终于决定不再给朝廷打工了。

咸和三年(328年),苏峻率领军队攻占建康,“纵兵大掠,侵逼六宫”,估计没少祸害女人。女陛下庾文君也遭遇到惊吓与骚扰,愁死了。“后见逼辱,遂以忧崩,时年三十二。”

标签: 庾文君晋朝

更多文章

  • 李义府为何得罪众权臣,公开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义府,唐朝

    “笑里藏刀”古之贤相,居庙堂之上,领百官辅君王,忧国忧民,以社稷之治为己任。然古之奸相,虽高高居于庙堂之上,党同伐异,排除异己,谄媚君上成其为政之术。为奸者,阴险狡诈,笑表于面,而诈藏于心,善常出于口,而恶常存于腹。奸者为相,社稷之乱,国家之害,百姓之祸。享誉四海,国富民强的大唐王朝,虽贤相辈出,君

  • 武则天素来爱才,但为什么奇才陈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子昂,唐朝

    初识陈子昂,就是那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曲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这是一声怀才不遇的千年叹息。天涯从此寂寞,尘世无比孤独。其实,陈子昂刚开始的仕途还是比较顺利的。他24岁考中进士,就得到武则天的召见,因文采出众受到赏识,被提升为麟台正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究竟有多少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武则天的开始。武则天,14岁时入宫,被赐名“武媚娘”,初为唐太宗的才人,而且并不怎么受待见,所以在太宗当朝时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么一个小人物。然而,聪明的武则天并不甘心就这么在唐太宗死后与一般后宫妃子一样,就此一生在感业寺中度过。于是她早早开始秘密接触皇储

  • 中国女皇武则天挑选男宠有什么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

    在漫长的历史中,女性的地位和男性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古代,对女人的要求就特别的严格,男人做的很多事女人都不能做。到了现代才好起来,提倡男女平等,尽管是这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观念守旧,不能接受男女平等这一说法。你可能觉得如果在古代的时候女人权力大的话可以破除这一规定和观念吧。其实并不是这样,就算

  • 狄仁杰去世武则天罢朝3日,他的遗物中写了那几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狄仁杰,唐朝

    提及中国古代的神探必定绕不开三个人,首先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包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一心为民伸冤,其次就是唐朝的狄仁杰,有着“东方福尔摩斯”之称,另外还有宋慈,法医学的鼻祖,真正的刑侦高手,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在全世界的医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三个人里面狄仁杰

  • 武则天晚年想到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会将皇位还给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女皇帝,也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她就是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唯一一位统治大权的女皇,在那个女子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一个女子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很不可思议了。但是在历史上,他并不是唯一的女皇,其中还有一个女皇帝,叫陈硕贞,然而他却不是大统一的女皇,他只见了一个短暂的王朝,

  • 开创贞观之治和武周之治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中国历史五千年,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叫出不下于几十位的皇帝,而其中的女皇帝我相信很多会第一个想到武则天,武则天本名武瞾又称武媚娘,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登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她登基时已经67岁了!而且她也特别长寿,驾崩时都已82岁。历史学家对其褒贬不一,其中对武则天的负面评价占绝大多数,我们也应该主

  • 程咬金墓碑出土,学者:难怪武则天不敢害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程咬金

    1976年以后,专家们响应国家号召,对陕西昭陵附近的唐初名臣陪葬墓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986年,唐朝名将程知节的墓穴被开启,他的墓志铭也重见天日。而他的墓志铭,补充了《旧唐书》以及《新唐书》的缺憾,最终重塑了历史。说道程知节,或许很多读者都会感到陌生,但要说起程咬金,或许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在

  • 除了武则天是女帝以外 我国居然还有三个人当过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公元528年,当时的北魏由胡皇后把持朝政,因其荒淫无诞,怕事迹败露,居然杀死了孝明帝,趁机把潘妃所生的皇女当成皇子立为皇帝,但是文武百官还是察觉到异样,胡皇后为了稳定朝局,便立刻杀死那个皇女,另立只有三岁的元钊为帝。所以那个皇女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但是因为是在胡皇后操纵之下登基为皇,并没有什

  • 神龙政变之后的武则天是怎么度过晚年的 她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公元705年对于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来说终将不再是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已是81岁高龄的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还是倒下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虽已知自己命不久矣,但还是幻想着希望做些事情来让自己能多活几年,继续统治着这万里河山。她先是在正月初一宣布改元神龙,后大赦天下,规定凡不是非扬、豫、博三州谋反案以及各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