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为何烧牡丹仙子?武则天与牡丹仙子传说

武则天为何烧牡丹仙子?武则天与牡丹仙子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53 更新时间:2023/12/26 5:29:05

武则天又名武媚娘,生于重男轻女并讲究等级制度的封建朝唐朝,却能成为一代帝王,让千万男人拜到在她的石榴裙下,除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外,其淫威也可想而知。

传说武媚娘是由婆罗门女转世,当上大周皇帝后,某一年冬天,她雅兴大发,带着众臣和妃嫔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小桥、长廊等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而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又见那皑皑白雪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

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看得是心醉神迷,众人又争先给她敬酒,她不知不觉就有几分醉意,看看四周,却感到有些美中不足,原来上苑里除了红梅开花是真的外,其余的都是假花开放,于是,她趁着酒兴,连忙草拟了一道圣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又叫宫女拿到花苑里焚烧,以报花神知晓,写好后,她就回到寝宫休息去了。

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大家赶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对策,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姐妹们,咱们不能从!”

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残暴,又都犹豫起来了,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说:“好姐姐,你听我的话,咱们还是顺从了吧,武则天杀人如踩死个蚂蚁,何况咱们这些娇弱的花体呢?”不少仙子接着说:“姐姐,开也是这一次,不然会大祸临头的。”

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耐我何?”

这时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仙子的决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正懊恼昨天不该写什么圣旨,看来今天要在众人面前出丑了,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陛下,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咋晚写出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她连忙率领满朝武百官来到上苑,观看稀罕之事,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族,绚丽多彩,争芳斗艳,灿烂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洁的白雪衬着绿叶,随风摇曳,时俯时仰,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武则天面对众卿,正得意忘形间,却见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大胆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

说罢,愤然而去,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牡丹仙子看着一大片牡丹将毁于一旦,禁不住滴滴泪垂,悲愤万分,正当午时,大火燃尽,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内侍禀报武则天:禀万岁,牡丹已焚烧成灰,武则天怒气未消,恶恨恨地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牡丹贬到洛阳邙山呢?原来她常去洛阳,到过邙山,她知道沟壑交错,偏僻凄凉,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头之恨。

话说牡丹仙子受之劫难,连忙上天庭到玉帝御座前告状,玉帝听了牡丹仙子对武则天各种罪状的控诉,甚是恼火,连忙下了一道圣旨:“女主武氏,雌鸡司辰,有违阴阳之序;父子同嫁,有违人伦之道;逼花齐放,有违四时之序,即令阳寿剥尽,谴回天庭,待罪发落。牡丹仙子,正直不阿,册封为花王,被焚牡丹花悉令复活。”

玉帝刚颁下圣旨,武媚娘就不治而亡了,传说如果武媚娘不得罪牡丹仙子的话,还可以多享受十年的人间富贵。

话说武士们把掘出的牡丹根扔到了邙山岭上,遵照玉帝的旨意,由太白金星携带天庭神水得以全部救活,并开得更加鲜活灿烂,其它花卉也自觉形秽,不敢再与牡丹花争奇斗艳了,就这样牡丹在洛阳繁盛了,这种牡丹在武则天的烈火焚烧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洛阳人赞它为“焦骨牡丹”。

后来经过千百年来洛阳人的精心培育,花儿更红更艳了,后人又起名叫“洛阳红”,就这样,洛阳成了名副其实的花王之都。

标签: 武则天唐朝牡丹仙子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有着怎样的私生活?为何说她私生活很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称帝以后,先是定纪元为“天授”,后来又用“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帝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没有一位皇帝如此豪气干云,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武则天不仅在政治上豪奢专断,而且在生活上也显露出惊人的一面,她像男性皇帝一样纳妾封宫,成天与面首鬼混在一起,让男侍陪寝,过着荒靡淫荡的

  •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什么要弄死自己的五个亲哥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媚娘家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两个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武媚娘家有两个亲哥哥,加上大伯家的三个哥哥,一共有五位哥哥,可在武媚娘掌了权,当了皇后以后,这五个人不仅没有沾上光,甚至连小命都丢了。关于武媚娘弄死兄长的原因,史书上的解释是几位兄长待武则天亲生母亲杨氏甚薄,则天借机报复,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女

  • 揭秘:武则天五个哥哥私底下到底教了她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什么叫好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坏人,但是,举凡符合我的心思,对我好的人,就是好人,举凡让我看了讨厌,不符合我的心思的人,肯定是坏人,实际上这正是大众对好坏善恶的解读,也是皇权专制得以在中国延续三千年之久的思想基础。理性的思维在判别一个人的时候,是依据这个人所做的事情,

  • 武则天是怎样清理官员内部产生的腐败现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

    在武则天时期,官员队伍也曾出现过冗滥现象,但武则天同时也运用各种手段对官员进行淘汰,甚至对不称职者毫不留情,大开杀戒,毋庸讳言,这种清洗主要是在政治范围内进行的,但对官吏队伍的整肃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众所周知,酷吏问题是武则天时代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以往大多数研究者只看到武则天对酷吏的信任重用一面

  • 为什么说是武则天重启乾陵地才宫“乱”了大唐龙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乾陵,唐朝

    67岁那年,武则天如意当上了皇帝,但之后乱上加“乱”,广蓄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这些面首(情人),野史称后宫“面首三千”。最不敢恭维的是,李世民李治父子同玩武则天一个女人,武则天更风流,与女儿太平公主一起,母女共享一个男人薛怀义。这大概是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的绝版景观吧。但这些只能算是武则天的生活问题,

  • 武则天是出身山西小门户吗?武则天身世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唐朝,山西

    说到武则天的出身,我们首先会面临一个籍属问题。我们中国人填履历表,往往要填写籍贯。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个问题自然也避免不了。根据名人效应的原则,一个人只要出了名,愿意攀附他做老乡的人就多了,而他的故乡也就在众说纷纭中变得暧昧不明起来,甚至成为各地方争夺文化资源的一个聚焦点。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

  • 武则天为何要里无字碑?无字碑背后有何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唐朝,无字碑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直到最后建立大周朝。登上帝位之后,武皇一方面消灭异己,一方面却也励精图治。在她统治时期,整个社会倒也安定,而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民间有很多。武则天本人也从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即使死了,也要留下一块无字碑,千百年来引得人们纷纷猜测。唐高

  • 揭秘:武则天当皇帝是早有预谋还是顺其自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唐朝,皇帝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 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 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就服侍太宗。 当时太宗的御厩里,有匹名马,叫“狮子驄”

  • 徐有功是谁?他是怎样当众顶撞女皇武则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有功,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篡唐天下以后,遭到了李唐宗室和忠唐大臣的激烈反对,他们一次次发起兵变。武则天面对这样严峻的政治局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任用酷吏,诬构大狱,偏离法规,接连诛杀所谓不法的唐朝旧臣和宗室贵族,以此来震慑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然而却又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多次纠正

  • 武元衡和女皇武则天是什么关系?对武元衡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元衡,武则天,唐朝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建中四年时,武元衡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武元衡的主要成就有他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赠道者》。元和八年,征还秉政的时候,在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死,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