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女帝武则天称帝后为何诛杀多位至亲之人

一代女帝武则天称帝后为何诛杀多位至亲之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87 更新时间:2024/2/12 6:01:21

相信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对武则天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武则天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和波澜壮阔的一生,身为一个女子,她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公元690年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武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数千年来皇帝都是男性这一传统只有她一个人曾经打破过。她的事迹和生平经历也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但是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武士彟,生于公元577年,字信明,并州文水即现在的山西文水县人。他是唐朝的的开国功臣,为唐朝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大臣,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也就是武则天的祖父武华曾经担任过隋朝时期东都洛阳的郡丞一职。可以说他们一家的身份都非常显赫和尊贵。武士彟在隋朝大业末年担任了鹰扬府队正的职位,他帮助了当时的唐高祖李渊筹集兵马起义,因此李渊对他是非常感激和尊敬的。在李渊推翻隋朝的统治建立唐朝之后,武士彟于贞观年间担任工部尚书兼荆州都督的职位,之后又被封为应国公。武士彟一共娶了两个妻子,起先娶相里氏为妻,生下了武元庆和武元爽。之后又娶了杨氏为妻,生下了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和郭孝慎夫人武士等三个女儿。武士彟于635年因为听闻自己的好友李渊病逝,内心十分悲痛,此后便一病不起,于5月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武则天登基为帝之后追封他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

这样看起来,其实武则天的出生还是非常高贵的,她日后能够成为皇帝除了她自己的原因之外,她的家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武则天母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因此有关于她的生平经历和身份一直是后人所关注的焦点。而她的母亲虽然在历史上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人物,但是因为她毕竟是武则天的亲生母亲,因此在史书上也会提到一些有关于她的事情。据记载,她的母亲姓杨,名字已经不可考证。她的身份也是非常显赫的,父亲是隋朝的皇室成员杨达,她的伯父是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后嫁给了唐朝的开国重臣武士彟为妻。

在历史的记载中,杨氏除了生下武则天之外,还干过另一件让人叹为观止的事情,就是和自己的外孙乱伦。据史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和杨氏乱伦的是她的大女儿的儿子贺兰敏之。他原本姓贺兰,之后被武则天赐姓而改姓武,为的是继承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的香火。

贺兰敏之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整天想的都是如何占有貌美的女子的身体。唐高宗和武则天曾经为他们的太子选择了司农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为妃,结果被贺兰敏之看到之后,因为十分垂涎这位太子妃的容颜,于是便把她强奸了。之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有一次到她的姥姥家来拜访,他看到其中一个宫女长得十分标致,于是完全不顾她是太平公主的人强行据为已有。不知道是因为贺兰敏之太过饥渴还是杨氏太过孤寂。这两个原本是长辈和晚辈关系的人竟然混在了一起,还做出了乱伦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说起来武则天一家在这方面的关系都是十分混乱的,她的姐姐武顺和武顺所生的女儿贺兰氏曾经共同侍奉国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而武则天自己也和她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纠缠不休。

武则天姐姐

武则天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最知名的女性人物之一。关于她的传奇经历和生平事迹是后人争相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对象。有关武则天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数不胜数,不管是抬高还是贬斥她都体现了人们对她的高度关注。纵观武则的出生和家庭,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出身非常尊贵和显赫,她的父亲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曾经官至吏部尚书。而她的兄弟姐妹也都不是“寻常”人物,比如说她的姐姐武顺。

武顺,出生于公元623年,字则或者明则,出生在太原寿阳。她一开始嫁给了鲜卑人,曾经担任越王府法曹一职的贺兰越石为妻,生了一个儿子贺兰敏之和一个女儿贺兰氏。但是她的丈夫贺兰越石却先她去世了。之后她也没有再嫁,而是靠着她的妹妹当时身为的皇后的武则天而自如地出入宫中。

可能是因为丈夫早死,她一个人生活比较寂寞和孤单,于是武顺便找了宫中的男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这个男人不是一般的男子,而是当时的天子也是她的妹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换句话就是她跟自己的妹夫私会,事情还不仅如此,她的女儿贺兰氏也跟从了自己的母亲,她们母女两人一起服侍李治。这件事情被武则天知道之后,自然是勃然大怒,相传武则天原本准备杀了她,但是后来想到她毕竟是自己的姐姐,虽然她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但是要亲手弑姐还是做不到。于是武则天便打算将她送出宫去,在送走武顺之前,对她撂下狠话:如果不是因为她是自己的姐姐,可能早就杀死她了。武顺听到这番话之后,内心既悲痛又懊悔,于是当晚就在寝宫自尽了,时年四十三岁。

武则天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当即痛哭,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便在武顺死后追封她为韩国夫人。

标签: 一代女帝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乾陵为何刀枪不入 千百年来完好如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的乾陵

    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刀枪不入1300年还完好如初呢?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网络配图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

  • 武则天乾陵之谜:女皇武则天的惊天秘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

    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对夫妻两代帝王的陵墓,乾陵。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无字碑?乾陵被盗过么?以及乾陵“藏宝500吨”猜测是否有科学依据?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探索武则天乾陵之谜,挖掘女皇武则天的惊天秘闻吧!幽宫重启之日,石破天惊之时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

  • 武则天为了当皇上竟然做的这么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为了当皇上竟然做的这么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用传奇二字都不足以概括,她的一生可谓是多姿多彩,曾经几次险象环生,大起大落,最终她站上了权力的顶峰。有人说她幸运,其实不是,武则天为了登上帝位,她的所作所为不禁让人捏了把冷汗,这个女人竟然能把事做得这么绝!网络配图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

  • 武则天的立嗣猜想 谁最有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当朝期间,一直为接班人问题而头疼。一方面,她作为篡位者,一直将自己的儿子视为政敌,杀死了两个,贬谪了一个;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这两位侄子的父亲被她流放于偏远地带,二人均忧虑而死——长期的两难抉择,武则天建立了不世伟业,不仅破天荒地当了女皇,开创了自己的王朝,而且令

  • 李治是怎么死的?武则天杀李治的可能性大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治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经典的后宫上位史,我们且看这位千古女皇是如何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才人成为唐朝大帝的。武则天的上位史可谓是精彩绝伦,先是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武才人,后来唐太宗病重,武氏自知太宗可能时日无多了,于是迅速找好下家。网络配图在和太子李治侍疾时,两人顺利搭上

  • 武则天立嗣之谜:武则天最想让谁继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候选人:武承嗣 最初的时候,武则天确实倾向于武承嗣。为此,她将反对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宰相岑长倩、格辅元诛杀。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这两位侄子的父亲即武则天的异母兄武元爽与武元庆,曾在武则天幼年时欺负武则天母女,武则天当权后,将他们流放于偏远地带,二人均忧虑而死。网络配图可以

  • 揭秘历史上的武则天一生睡了多少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7岁的时候才即位,是中国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知人善任,重用了很多有才能的人,还推行了很多有利国家发展的政策,对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先是嫁给了李世民,后来又成了李世民儿子李治的女人。那么历史上

  • 武则天乾陵揭秘:守陵石像为何都没有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的陵墓有众多无头石像守护,这一现象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为什么武则天的陵墓里会有这么多的无头石像,是人为还是灾祸?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考古学家怎样解释这一现象。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在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皇陵。其中最为蜚声中外的要数武则天和她丈夫合葬的陵园——

  • 武则天解密:武则天晚年做的最荒谬的事情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宠幸男宠,从登基后一直未绝。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岁,之前的大多数时光一直忙于政治斗争,帝位稳固后,武则天终于开始享受“爱情”生活。有历史记录的武则天公开宠幸的第一个男宠,是僧人薛怀义,俗家名叫冯小宝,原本是洛阳城一个卖药的,早在武则天做太后时(公元685年)他就得到了武则天的宠幸,而后飞黄腾达

  • 中国历史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造过什么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女皇帝武则天

    作为中国历史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的造字举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和她的身份一样,举世瞩目。武则天一共造了20个字(其中“月”字有两种写法)。赵跟喜把这20个字,编成一首诗:“天地日月星,载初授证圣。国臣正年月,万君照人生。”其中“天、地、证、国”四字是从古字借用的。“天”直接用篆体。“证”在《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