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墓:顺陵花费了武则天多少心思

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墓:顺陵花费了武则天多少心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69 更新时间:2023/12/22 20:48:43

武则天在母亲顺陵的建设上花费了多少心思?

在接近大唐权利顶峰的道路上,武则天在不断追封自己的先祖,特别是前后七、八次追封自己的母亲。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是武则天十分爱戴自己的母亲;二是她要提升妇女的地位。透过这两层因素,我们还可以看见隐藏在这种行为背后的一个不可逆转的政治大势:武则天已经权倾天下。

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武则天不大可能像高宗李治与中宗李显那样,直接下令把儿女的墓葬按皇陵修建。

可当我们追踪中国皇帝陵墓史时看见,武则天对母亲顺陵的修建成为皇陵史上的个案。

670年,武则天之母杨氏死亡,高宗李治为皇后武则天的恋母之情所动,追尊了自己的丈母娘。正因为这次追封,武则天堂而皇之地按照王礼把母亲埋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杨氏入葬的时候,整个墓园已经基本修建完毕,其平面呈长方形,夯筑了高大结实的城墙,东墙长291米,南墙长286米,西墙长294米,北墙长282米,四面城墙各辟一门,南门外建有两个阙门,两门相距20多米,墓园的面积达到83070平方米。杨氏墓葬的斜坡墓道已经长达29米,宽2米,墓道的两壁绘有壁画。整个陵园已经很有皇陵的味道了。

武则天母亲顺陵远景

需要指出的是,从683年的十二月(高宗驾崩洛阳),到684年的八月(高宗入葬关中梁山上的乾陵)前后,武则天开始对父母的墓葬续建。这种行为伴随着武则天执政的全过程,这在中国帝王陵墓史上堪称一个特例。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对咸阳塬上母亲陵墓续建之初,武则天按照礼法,从山西文水把父亲的灵魂迎到咸阳塬上安魂,取意和母亲合葬。

顺陵石走狮

690年,太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江山社稷的操盘手。生为人女,又拥有执掌之力,她越发牵挂已经作古多年的父母。那年9月,她追尊父亲武士彟为“太祖孝明高皇帝”,其文水的章德陵改称为昊陵;她的母亲杨氏也随称“太祖孝明高皇后”,咸阳塬上的明义陵随之改称为顺陵。

经过多年的续建之后,顺陵已经完全拥有了皇陵的规模和气势,其外城南北长达1264米,东西宽达866米,整个陵园面积扩大到1094624平方米,面积是670年杨氏入葬时的13倍。陵墓封土在不断地封培之后,底部边长达到了49米,高度达到了13米。

和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献陵相比,杨氏顺陵墓冢的封土稍微小了一点,而整个陵园面积却近乎献陵(面积为554510平方米)的两倍。

大体到了702年,顺陵的续建基本结束。当年的正月,武则天在顺陵的外城中部立了一块石碑,武三思撰写了碑文,唐睿宗李旦亲自书丹,碑文记载了杨氏的功绩,字体篆隶相兼,字迹娟秀匀称。这块碑石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碑石之一(明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关中地震,顺陵碑毁断成7块)。

虽然顺陵依照帝陵规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而武周政权结束之后,顺陵成为李唐继承者发泄怨愤的工具。

713年,李隆基一即位,就削去武士彟孝明高皇帝的帝号,仍旧称他为太原王,孝明高皇后杨氏也还称太原王妃,顺陵即被改称为王妃墓。

顺陵封土

透过杨氏顺陵的命运变迁,我们不由得慨叹:陵墓也成为大唐政治交锋关口的玩物。

一千多年的风雨过去了,2004年,陕西省考古部门对唐顺陵进行钻探调查,人们依然惊异于顺陵的皇后陵墓规模。

200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顺陵陵园进行了全面勘察,这次调查共清理石刻基座8处,新发现石虎2个、石羊头1个、石人头1个、石马1个、牵马人2个。这次调查,基本搞清楚了顺陵陵园的完整石刻配置与布局,专家判断整个陵园原来应该有石刻26对即52件。

顺陵北门石马

调查资料发现,顺陵石刻的布局从南向北、自东向西依次为:外城南门有华表1对、獬豸1对、石人3对和走狮1对;内城南门有石人8对、石虎2对、石羊2对与石人1对;外城东门、西门与北门各有蹲狮1对,北门有石马并牵马人共4对。

同时,通过试掘发现顺陵外城南门乳阙的形制为长方形,内夯土外包砖;周围散水,东西长34.5米,南北宽28.5米。乳阙的规模非同一般。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高宗为何把武则天立为皇后:武则天如何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治,武则天,唐朝

    大体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狭隘、阴狠的女人。我们解读武则天登上皇后位置的密码时,应当认为高宗李治深深地爱着大气、聪慧的武则天,这是她战胜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情敌而成为皇后的关键因素。武则天入宫之后,高宗明媒正娶的王皇后和红极一时的萧淑妃成为她公开的情敌。生于628年的王皇后有着深远的家族历史,是唐代名门之

  • 解密神龙政变:女皇武则天是如何被人赶下台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神龙政变,张柬之,

    神龙元年,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地现象发生了,说出来你都难以置信,皇帝与当朝宰相竟然都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二老当国,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算是旷古奇闻,其几率比中彩票还要小,他们是81岁的武则天和80岁的张柬之这两个活宝。为什么说几率极其低呢,因为古代能活七十就已经是古稀了,活过80的皇帝总共就没几个,

  • 揭秘: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传奇奋斗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一、胆识过人的美女 武则天自幼聪慧伶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而且美貌异常。十四岁时,被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太宗去世后,按惯例到长安的感业寺出家为尼。武则天不甘心就这样在青灯古佛中打发一生,巧妙利用在宫中时与太子李治的朦胧恋情,又重返皇宫,当了高宗李治的妃子。她的美貌和才情使得李治对她非常着迷,在宫中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一生究竟有多少个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让我们对武则天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武则天这位拥有卓越政治才能的女皇更是心生敬意。然而电视剧的剧情是片面的,对某些武则天生活的细节并没有详细述说。一代女皇武则天与男宠之间的事与非是怎样的呢?而武则天要立男宠的目的又是为何呢?武则天的开始。武则天,14岁时入宫,被赐名“武媚娘”,初为唐

  • 女皇武则天为巩固地位曾凶狠的造“人肉腌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则天是14岁因美貌被唐太宗选入宫中受宠。据说在宫里的时候,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就喜欢上了武则天,可是唐太宗一死,伺候过唐太宗的女人就不能再留在宫里了。于是,武则天到感业寺为尼。后来,唐高宗真把武则天接进了宫——自己

  • 唐太宗好色召武则天进宫 才有了后来的一代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但与一般的好色之徒不同的是,他绝不会因为女人而影响自己的事业。他不仅在战场和政坛上是强者,在经营女人方面也是高手。对于女人,他并不一定要求是处女或年轻女子,但人必须长得有质量。别人的妻子也好,十来岁的少女也罢,只要他看上的,一律没收,而且他并不担心什么非议。但他不强抢

  • 唐高宗李治因哪句话义无反顾立武则天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高宗,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强的女人。入宫后,她在唐太宗那里并吃不开。她因性格太过刚烈,不怎么受宠爱,政治上更是靠边站,只得到了一个才人的头衔。出于对权利的追逐,武则天另辟渠道,主动向太子李治示爱,二人私下里产生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李治即位,是为高宗,而武才人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

  • 解密:女皇武则天如何培养史上第一酷吏来俊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来俊臣,酷吏,

    武则天,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了。武则天,可谓大名鼎鼎。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提起武则天,在许多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们印象里面主要有两点——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同时又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到目前为止)。据说,为了坐稳皇帝的宝座,为了排除挡住通往权利道路顶峰的障碍,武则天曾

  • 为什么武则天立侄子武承嗣来做继承人行不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武承嗣,唐朝

    武则天曾在决定将帝位传给唐李后人还是武氏后人上颇为周折,她打算将帝位传给侄子,却一度阻力重重、左右为难。最后,一代女皇还是将帝位传给了儿子,而不是侄子,这是为什么呢?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权势空前强大。武则天与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

  • 武则天生母杨牡丹真的与外孙子乱伦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杨牡丹

    武则天之母杨氏(579-670),号太贞夫人,出身于关陇望族,系隋朝宰相杨达之女。她是在武士彟的原配夫人去世后,由李渊作主、桂阳公主(杨氏的堂嫂)撮合,以近40多岁的年龄嫁到武家的,生有三女,长女嫁给了贺兰越石,三女嫁给了郭姓,次女就是武则天。母以女贵,杨氏生前先后被封为代国、荣国、郑国夫人等,享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