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这个女人竟然企图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帝?

唐朝这个女人竟然企图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4 更新时间:2024/2/14 6:05:10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谯王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新都公主、定安公主后母,唐殇帝李重茂嫡母。李显为太子时(公元680年至683年),韦氏因姿色美艳,被立为太子妃。公元683年(弘道元年),韦氏生下一个儿子李重润,也是李显的长子。另外又生下四个女儿,即永泰、永寿、长宁、安乐四位公主。

公元684年(嗣圣元年),李显登基,韦妃立为皇后。同年,被武则天罢黜,改为庐陵王,韦氏一直跟随他到了房州,途中韦氏生下一个女儿,为安乐公主。李显与韦氏在房陵被幽禁期间,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李显每当听到武则天派使者前来的消息,就惊惶失措地想要自杀,韦氏制止他说:“祸福并非一成不变,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

网络配图

李显曾经私下对韦氏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韦氏的家族在中宗被废除后,境遇惨痛。父亲韦玄贞配流放钦州而死,母亲崔氏被钦州首领宁承兄弟所杀。兄弟韦洵、韦浩、韦洞和韦泚全部死于容州。两位妹妹,逃窜获免。公元698年(圣历元年),武则天将李显召还东都。公元699年(圣历二年),武则天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

公元701年(大足元年),韦氏的独子邵王李重润和女儿李仙蕙、女婿武延基一起议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随后在九月初三,李重润和武延基被武则天赐死。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等五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禅让,李显复辟,史称神龙政变,韦氏也重新当上了皇后。韦氏重新成为皇后以后,便像武则天在高宗朝那样干预起朝政来了。

当时昭容上官婉儿屡次劝说韦后行武则天的故事,于是上表请求规定全国士民百姓一律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又请求规定天下百姓二十三岁时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劳役,改易制度,用来收取人心民望,李显都准许了。上官婉儿又向韦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唐中宗让韦后与武三思一起玩一种叫作双陆的游戏,自己则坐在一旁为他们数筹码;武三思于是又开始与韦后私通,武氏的势力因此又强大起来。

网络配图

随后武三思便下令文武百官重新恢复执行武则天时期的政策,凡是拒不趋附武氏集团的人都被排斥去位,那些被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贬逐的人又重新得到起用,朝政大权全部落入武三思之手。不久,韦后与武三思又日夜不停地诬陷敬晖等人,当时与敬晖等一起诛灭张易之、张昌宗而立下功勋的人都被当作敬晖等人的同党而受到贬职处分。

公元707年(景龙元年),韦后认为太子李重俊不是她自己亲生的,所以很讨厌他;特进、德静王武三思尤其忌恨太子李重俊。上官婉儿因为与武三思私通的缘故,在她所拟定的制书敕令中,常常推崇武氏集团。安乐公主与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经常欺凌侮辱太子,甚至有时称太子为奴才。武崇训还唆使安乐公主向唐中宗建议废掉太子,立她自己为皇太女。太子心中积愤已久,无法平静。

同年七月,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重俊之变,杀韦后亲信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于其门第,李重俊本欲杀韦后,却在玄武门受阻,士兵倒戈,事败。不久,李重俊为左右所杀。八月戊寅(十三日),韦后及王公们已经下表,向李显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请求将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将玄武楼改名为制胜楼。宗楚客又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加封韦后的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李显全部同意。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及韦皇后的妹妹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

公元710年(景龙四年)六月,李显突然驾崩(一说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用有毒的蒸饼毒杀李显),韦后秘不发丧,将诸位宰相召进宫中,又调集各府兵共五万人驻扎在长安城中,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

网络配图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韦后惶惑中逃入飞骑营,有一个飞骑兵将韦后斩首,并把首级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画眉,被士兵斩杀。此外还将武延秀斩首于肃章门外,将内将军贺娄氏斩首于太极殿西。不久追贬韦皇后为庶人,葬以一品之礼。

“韦氏淫而且贱,仇若三思,甘为所污,忠若五王,反恐不死。有武氏之淫纵,无武氏之材能,其鄙秽固不足道。”“韦氏婉儿等,益张威焰,愈逞淫凶,母女可以通欢,文臣可以私侍,深宫浊乱,无出其右。”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临死时终于醒悟 竟留下遗言和李治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

    不管你喜不喜欢武则天,都不可否认的是她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从一介小小的才人到昭仪到皇后,再到万人之上的女皇帝,这条路她走的比别人远,也走的比别人久。历史上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或许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评价自己吧,才会给自己设了虽巨大而又精美绝伦,却无半字碑文的无字碑。武则天这人颇有些冷血,对

  • 蓝颜知己?揭秘狄仁杰和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狄仁杰,武则天

    狄仁杰,很多朋友都知道他是个神探,其实,狄仁杰不但治国理政是个高手,战场上运筹帷幄也不比诸葛亮差,毕竟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也没打赢,而狄仁杰在边境上一坐,就能让契丹捐甲束手。要说起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应该说是绝对的“铁哥们”——起码武则天是这么认为的,否则,也不会允许狄仁杰当面羞辱自己最喜欢的小情人

  • 武则天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男人 最爱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个男人,分别是李世民,李治,薛怀义,张易之。这几个人分别陪她度过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那么她到底最爱哪一个呢?李世民是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大叔级别,强势而温暖,用现在流行语就是霸道总裁。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以自己的妖媚多才深得李世民赏识,李世民是把她当做皇后候选人培养的。她跟了李世

  • 女宰相被武则天灭了满门 为什么还尽力侍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上官婉儿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上官婉儿,大唐名臣上官仪的孙女,当年上官仪因为被诬告勾结太子李忠,图谋叛逆,所以连同儿子上官庭芝被武则天处死。至于上官婉儿因为母亲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所以才幸免于难。网络配图上官婉儿的母亲不想自己的女儿一辈子碌碌无为,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上官婉儿学习诗书绘

  • 女皇武则天为何能当上皇帝?遗传基因太过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漫漫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位男性皇帝,而武则天,却与其它皇帝不同,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而她不仅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同时也是即位时年龄最大(67岁即位)、在世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的一位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十分传奇了,不过她的母亲一生也很传奇,却很少人知晓,要说武则天为什么能

  • 武则天解密:揭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宠幸男宠,从登基后一直未绝。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岁,之前的大多数时光一直忙于政治斗争,帝位稳固后,武则天终于开始享受“爱情”生活。有历史记录的武则天公开宠幸的第一个男宠,是僧人薛怀义,俗家名叫冯小宝,原本是洛阳城一个卖药的,早在武则天做太后时(公元685年)他就得到了武则天的宠幸,而后飞黄腾达

  • 武则天是入寺为尼:还是被金屋藏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幸亏当时的王皇后嫉愤萧淑妃有宠,听到高宗和武氏在感业寺互泣之事后认为有机可乘,暗中令武氏将头发留起来,并劝高宗纳武氏入后宫以夺萧淑妃之宠,武氏这才再度入宫。可是遍查唐史,我们发觉一件奇怪的事,就是找不到感业寺的其他记载和具体位置,按理说感业寺既然是尽度太宗嫔妃为尼,规模必定不小,这么神秘难寻着实有点

  • 深受武则天赏识的四大杀手 有个共同的上位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不够柔情,作为一位帝王,其实也能算得上杀伐果断。为利益连自己的儿女都能下杀手,就不要说挡在她统治路上的绊脚石们了。为了铲除这些绊脚石,当然要有锋利的刀为她所用。在屠杀李唐宗室和功臣上,武则天不遗余力。这些锋利的刀出力很多。与其称他们是酷吏,不如说他们是杀手。女皇手中这样的刀至少有过

  • 女皇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是人为还是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武则天亲自撰写5000字,为唐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文;东侧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由武则天在世时所立,可是却没有一个文字。网络配图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碑文内容来自两种方

  • 一代女皇武则天以退为进 成功躲过生命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对于武则天,使人只知道其争权心性残忍的一面,殊不知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想要拥有至高的权位,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在这一历程中,要经历多少艰难和挫折,要历受多少痛苦和失败,似乎只有武则天本人才能真正体会。武则天14岁时,已经是艳名远播,她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唐太宗十分宠爱她,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