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野史秘闻:唐高宗被称"昏懦"竟是因为武则天?

野史秘闻:唐高宗被称"昏懦"竟是因为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45 更新时间:2024/2/14 9:07:07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

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这个丑化的过程中,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政的政治现实相关。

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网络配图

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答案应该是后者,有几点可以证明。

其一,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已经跟武则天发生了不正当关系。那时候武则天是庶母,是母子关系。如果二人暧昧之事被唐太宗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至少要被废掉太子之位。他敢做这件事,可见他不胆小。

其二,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唐高宗不服,要夺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

其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

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种虚心求谏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

高宗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网络配图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从高宗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太宗最终由服食丹药而死,而高宗身体状况虽一直不佳,却能够客观坦然地面对。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单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来看,说他“昏懦”就很不客观公平。

高宗在处置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也不见昏懦。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欲推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另有一大批有牵连的人,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被流贬。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趁机专权,打击异己的情况,毕竟是假手皇帝。观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昏懦”挂钩。

网络配图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此外,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拓展,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说弱吗?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开拓前进,怎么能够给他一个“昏懦”的评价呢?

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

那么,高宗为什么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晚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患有类似今天的高血压、青光眼之类的疾病,不能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二是因为武则天自身素质高,而且与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从而取得了高宗的信任。再说,唐朝世风开放,女性参政的阻碍相对较弱,所以高宗委政于她并不稀奇。也就是说,武则天参与朝政应该是出于高宗的意愿,并非如历史上评价的“专作威福”。

另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自从麟德元年(664年),高宗处置了宰相上官仪以后,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无论政事大小,高宗都会与她商议,中外谓之“二圣”。从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起,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而此时距高宗撒手人寰还有约十年,可见,这种帝后同尊的政治格局是在高宗思维清晰之时确立的。

网络配图

高宗虽然委托政事于武则天,但不是完全放任。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亲自处理国政,即使到了弘道元年(683年)三月,即临死前的几个月,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与此同时,他还常常命令皇太子监国,代他处理国政,而不是完全依赖武则天一个人。所以,在高宗活着的时候,不存在武后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的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断定,说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是政治的需要,是后世史官的曲意刻画。

标签: 唐高宗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向宰相索要人才 狄仁杰说出的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把唐朝带到了顶峰。这主要是因为李世民善于挖人才、善于用人才。李世民当政之时,朝中大臣皆是人中之龙,济济一堂。等到了唐太宗的儿媳妇武则天主宰天下时,唐朝迎来了又一个盛世。在武则天时期,唐朝的兴盛不只是因为武则天的手腕强硬,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武则天找了

  • 两次上疏叫武则天退位竟还能保住活命的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说起武周时期的直臣,有一个叫苏安恒的给人印象深刻,他两次上疏劝武则天退位,有啥说啥,毫不遮掩。武则天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音轨,意为匣子)”,以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皇帝。铜匦,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武则天此举,主要目的是为告密之人提供方便,为铲除异己搜集证据。在这种高压气氛下,朝

  • 揭武则天迷恋和尚之谜:就连其面首都是和尚 !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她的一生可谓传奇。武则天养男宠也不是什么密事。其中有个男宠就是秃顶的和尚,那么武则天为何喜欢和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武则天迷恋和尚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唐朝之所以让后代中国人无限怀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气质和胸襟。事实上,有唐一代290年,21位

  • 武则天墓70年不挖的秘密:无字碑竟是镇邪神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墓之谜,武则天墓为什么迟迟不挖,武则天为什么会给自己立一个无字碑呢?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有传言说,武则天给自己立无字碑是别有用意,武则天墓不是不挖是挖不了,武则天墓的秘密,无字碑镇邪神器?小编揭秘。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生前是个谜,死后也给众人留下了无数的谜团。武则天在死后和

  • 女皇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竟是这四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死后,与李治合葬于乾陵,墓前立下一座无字碑。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给自己立下一座无字碑呢?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但却从未有标准答案,其中比较主流的说法主要是下面四种:网络配图1,武则天认为自己功劳太大,已无法用文字书写,一座墓碑装不下自己的功劳,也装不起,

  • 武则天最爱的两枚小鲜肉 为何下场极其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

    张易之也是世家子弟出身,靠着祖上余荫从了政,一直当到尚乘奉御。唐朝有个机构叫殿中省,下辖尚食等六局,每局置奉御二人,分掌各种进奉之事。尚乘奉御就是供奉皇帝车马出行的负责人。张易之长得身材修长面皮白净,用现在话说就是小鲜肉。好多乐器他都精通。网络配图武则天自从薛怀义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个合适的宠幸之人,

  • 一个可以媲美武则天的女人 死后尸体仅剩红内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低,所以说女性的政治家非常少,中国历史上四五百位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个女子,当然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一名女子也非常有名,这位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虽然不是皇帝,却是大清晚年实实在在的统治者。网络配图武则天能够在大唐盛世,凭借一己之力当上正统皇帝,确实非常有本事。慈禧太后能够在权利

  • 女皇武则天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14岁时因貌美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召入宫,封为“才人”(地位在妃嫔之下),赐号“武媚”。唐太宗死后,武则天一度削发为尼。654年,又被唐高宗李治看中,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和妃)。武则天通文史,多权谋,聪颖机敏,很受唐高宗宠幸。655年唐高宗废掉皇后,立武则天为皇

  • 武则天退位后 为什么武氏家族还能风光无限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笔者认为,武则天退位后,武氏家族还能风光无限的原因如下。网络配图的确,武则天到了晚年,在立儿子还是立侄子为太子一事曾左右摇摆不定。侄子毕竟隔着辈份了,毕竟不如儿子亲,一旦选择了侄子辈,她武氏江山是传承下去了,但李氏命脉也彻底断了,自己的儿孙辈也必然难逃毒手,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侄子上位后,会对自己这

  • 解密:武则天为何要亲手干掉美貌外甥女贺兰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贺兰氏那时最多不过二十五六岁,绮梦未醒,以为姨妈武则天可以和自己和平共处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于是不无感动地接过了这盘鱼。哪知道贺兰氏几口鱼下肚后,突然口鼻流血,大叫一声,倒地身亡!封禅活动把大唐上下闹了个鸡犬不宁,武则天以此树威的目的完全达到。不仅如此,她还借着这个机会,把令她十分难堪的外甥女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