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吓得朝鲜国王连连谢罪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吓得朝鲜国王连连谢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3/12/6 6:11:28

在统治前期,朱元璋极少杀臣。到了洪武中期,天下已如磐石之安,朱元璋对自己的流氓本性不再刻意压制。他对文臣,一方面要任用他们安邦治国,另一方面,因为知识分子到处都是,用不过来,稍不高兴,就随手杀掉,毫不可惜。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死于朱元璋的文字狱。虽然朱元璋越来越看不起知识分子,但他对知识分子的防范戒备心理却丝毫没有放松。

朱元璋不仅对本国臣子的表笺深文周纳,对外国来的表笺亦是如此。文字狱因此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走出国界,走向了世界。

网络配图

那是在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废黜高丽国自立,毕恭毕敬地上表明廷,请朱元璋赐他一个国号。朱元璋批准他用“朝鲜”国号,李成桂又赶紧派文臣李恬为谢恩使,来感谢更国号之恩。在谢恩表中,李成桂为了表示恭顺,没敢用朝鲜国王的名义,而用了“权知国事”这个头衔,朱元璋疑忌顿生,认为李成桂这是对他的不尊重,命人将谢恩使李恬按在地上痛打,“棒恬几死”,在他回朝鲜时,又不给他马骑,让他忍着伤痛,步行回家。

李成桂得知此事后更为害怕,于是又专门巴巴地派人来谢罪,在《谢罪表》中这样解释:

“照得小邦僻处荒远,言语不通,闻见不博,粗习文字,仅达事情。其于制作,未谙体格,以致错误,非敢故为侮慢。”

就是说朝鲜国文化水平不高,对明朝文件格式不熟悉,犯了这个错误,绝对不是有意的。朱元璋这才饶了他。

这事刚过去不久,洪武二十九年朝鲜恭贺新春的表笺又起祸端。朱元璋认为表文中有“侮慢之辞”“轻薄戏侮”“不停当的字样多有”,扣押朝鲜使臣不许回国,还命朝鲜马上把起草表文的人押来问罪。朝鲜马上老老实实把作者金若恒送到南京,在给明朝礼部的信中说:

网络配图

小邦僻居海外,声音语言,不类中华,必凭通译,仅习文意,所学粗浅,措辞鄙陋,且不能尽悉表笺体制,以致言词轻薄。何敢故为戏侮,以生衅端。

就是说,因为语言不通,要借助于翻译,所以出现“言词轻薄”的错误,并不是有意为之,请大皇帝原谅。

这一风波还没处理完毕,紧接着又一个表笺惹了祸。洪武二十九年正月,李成桂派遣郑总到中国请求大明颁给他们诰命、印信。表文之中引用了商纣王的典故,朱元璋阅后,认为这是在讽刺他,于是说:

“近日奏请印信、诰命状内引用纣事,尤为无礼……以此来使未可放回。若将撰写校正人员尽数发来,使者方回。”

命朝鲜国将表笺的作者以及校对人员一起押送中国问罪。使臣郑总也倒了大霉,朱元璋不但将他拘留,还“遣人取家小”,命人到朝鲜把他一家大小都押来中国。

这两次文字狱的处理结果,是郑总以及表文的作者金若恒、卢仁度都被朱元璋杀了头。朱元璋还在圣旨里这样教训李成桂:

网络配图

“如今两国之间,秀才每戏弄,不直不正。以小事大,事事都要至诚。直直正正,日头那里起,那里落,天下只是一个日头。”

李成桂以权臣篡位,极度希望得到朱元璋的承认,所以他对朱元璋一直毕恭毕敬,忍气吞声,极力讨好。不论从哪个角度,他都不可能在表文中故意讽刺朱元璋。朱元璋郑重其事地在外国表文中大挑病,只能说明,他的心理变态已经严重到十分极端的程度了。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这座山有多牛?一般帝王连膜拜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泰山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整个国家都是他的,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就是有这么一座山,一般的帝王都没有资格膜拜,除非是建立了丰功伟绩。它就是被称为“五岳之首”的泰山。泰山,又被称为又名岱山、岱宗、东岳等。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头颅幻化而成,自古就被认为是神山,被世人所崇拜。

  • 揭秘: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一向宠信的侍从学士宋濂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宠信,宋濂,明朝

    导读:金华府浦江县人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坛翘楚,据说他“六岁能为诗歌”,先后游学于吴莱、柳贯、黄溍,文名满海内。元末,当局延聘他为翰林学士、国史馆编修,他婉言谢绝,遁入仙华山当了道士,道号玄真子。至正二十年(1360),他接受正在打天下的朱元璋邀请,出山前往金陵。他是一个纯儒,没有刘基的谋略,甚至也提不

  • 宋仁宗向宠妃施“苦肉计”:大臣唾沫留脸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仁宗,苦肉计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

  • 张裔一生有哪些成就?三国张裔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裔

    张裔研究《公羊春秋》,广泛涉猎《史记》、《汉书》。汝南人许文休进入蜀地后,认为张裔干练敏捷,是中原一带像钟繇一类的人物。刘璋时期,张裔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张飞从荆州由垫江进入蜀地,刘璋授予张裔军队,让他在德阳陌下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张裔作为刘

  • 三国时期的倒霉蛋张裔,有多倒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时,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张飞入蜀地,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刘备答应他对刘璋以礼相待并安抚刘璋部下,张裔

  • 解密:蜀国俘虏张裔是如何巧妙地羞辱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国,张裔,孙权,

    张裔是三国史上一个不太知名的人物,但在蜀国的职务还是比较高的,不然《三国志》也不会给他立传。张裔出生于165年,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博学多才,又精明能干,深得当时刘璋的器重。后来刘备占据四川,也很重用张裔,任命他为巴郡太守。张裔有段时间运气不太好,任益州太守时,在赴任的路上竟然被叛贼俘虏,送到东吴孙

  •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杨洪人物生平简介,诸葛亮为什么看好杨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洪

    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杨洪曾在益州多个郡中任职,刘备夺取益州以后,犍为太守李严任命杨洪为功曹。后来因李严意欲搬迁犍为郡的治所,杨洪极力劝谏未被采纳,于是辞去功曹职务,请求退居。李严打算推荐杨洪到州府,任蜀部从事。刘备前往征夺汉中时,急信要求朝中发兵援救,军师将军诸葛亮以此事询问杨洪,杨洪说:“汉中之地为

  •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发生动乱,杨洪一人就平息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

    夷陵之战是刘备军事生涯里最为惨败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损失了当时蜀汉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战败之后的刘备聚拢溃兵扼守在白帝城企图阻止东吴的军队深入蜀地,不过还好孙权见好就收并没有将蜀国赶尽杀绝的意思主动派遣使者求和,刘备有了一个台阶下当然就答应了孙权请和的要求。刘备和孙权讲和暂时是缓解了外患的问题,但是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费诗简介,为什么一生默默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

    费诗是犍为郡南安县人,刘璋占据益州时,以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交恶,双方兵戎相见。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备在涪县击败刘璋军的抵抗后,领兵进逼绵竹,费诗率先举城归附。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夏,刘璋战败投降,刘备自领益州牧,以费诗为督军从事。后出任牂柯郡太守

  • 费诗直言不讳,得罪了刘备,最后结局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

    其实说话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方法就不同,一些很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着自己的老大讲的时候,更是要委婉一点,要是让自己的老大觉得没面子了,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三国时期,是人才涌现的主要时期,当时的代表人物曹操、孙权、刘备每个人手下都是人才济济。今天讲的这个人是刘备的手下费诗,刘备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