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顺简介:三国中最被忽略却又武力值惊人的武将

高顺简介:三国中最被忽略却又武力值惊人的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42 更新时间:2024/1/5 18:30:02

客观地评价高顺,将他排为三国中一流的武将应不为过。

先来看高顺的地位。在吕布军中,高顺和陈宫一武一文,应算是左膀右臂。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只是吕布的八健将而已(好比成吉斯汗的四鹰四狗)。“威震逍遥津”的张辽名满天下,众人皆知;臧霸后来被曹操委以方面之任,袁曹争霸时以类似游击战的战术牵制了袁绍的战略左翼。就是这么两个狠角色在吕布手下当时也只是"健将",由此可见高顺的厉害所在。

我们先从三国演义说起。

首先,高顺是吕布手下第一大将当是无疑。先看第11回,“高顺方引军到,杀将入来.....吕布自引救军来...背后高顺、魏续、侯成赶来",在危及时刻,吕布总是首先派高顺到最危及的地方;再看第17回,"高顺引一军进小沛,敌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敌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敌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敌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敌张勋",这里可以看出高顺总是独挡一面,而其他健将都是两将双出.

高顺勇武到什么程度,且来看这个片断:"布...令高顺领兵五万,袭玄德之后。玄德闻得此信,乘阴雨撤兵,弃盱眙而走,思欲东取广陵。比及高顺军来,玄德已去。"可见高顺威名所向,连拥有张翼德和关云长两员猛将的刘备都望风而逃.

若单论个人武力,高顺似乎也能入得一流好手.夏侯元让拔矢啖睛之前,就曾和高顺力斗四五十合,若以武侠小说的观点来看,那也是夏侯惇剧斗之后真元损耗,内气不继,才着了曹性的道儿,重创夏侯惇的功劳多半还是归于高顺的武勇.

再来看看三国志史书上真实的高顺是如何的勇猛.

"(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中,似乎除了可以看见七百视死如归的壮士,无数舍死还生的血战外,还有一位勇烈沉稳的将军.建安三年,吕布与刘备反目,派高顺统率大军攻击小沛的刘备军。即使是拥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也没有能够抵挡"陷阵营"的兵锋,高顺占领小沛,随即击破由曹营头号大将夏侯惇所率的曹操援军。这是高顺军人生涯的颠峰.

裴松之注〈吕布传〉引〈英雄记〉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短短十一字里,一位严毅威重,清廉自守,生活朴素严谨,善于自我克制的真正军人形象跃然纸上。汉末乱世,兵戈四起,朝不保夕,人多有世事无常,及时立业行乐之叹,加之汉人有豪饮之风,因此后汉三国人物多嗜酒无度。作为乱世中的军人,高顺放弃了血战之后无节制的放纵与欢乐而选择能够随时保持清醒与克制的道路,仔细想来,让人佩服的不仅是他的自律,更是为主君随时准备清醒状态的那一份忠义之心,换句话说是真正的"无我"。在骄悍暴虐,杀掠无度的吕布并州军团中,独善其身的高顺,使人感到分外的清新可敬。

高顺的冲锋陷阵,可以说无愧完美的军人称号,然而他更令人钦佩的还是那种高洁忠义的品格。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萌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舆性,送诣布"。深夜兵变这种险恶无比的形势下,吕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高顺不会背叛,于是逃往高顺营中。高顺确实没有辜负吕布的信任,详细询问了叛乱的细节后迅速确认了叛乱主谋,严兵整甲,半夜之内就平定了叛乱,而且亲手砍杀了叛乱主谋郝萌。

对吕布这个反复无常以怨报德的主人,高顺不仅为他冲锋陷阵,更是尽了自己的一切力量来辅佐他。某次吕布要亲自出军向臧霸索要财物,高顺劝他珍惜名声,不要为这等无谓的行为出兵,实际上是变相的劝谏吕布不要过于贪图小利。吕布自然不会听从。关于这个主人的本性,高顺是看的很清楚的,他常对吕布说:"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实际上就是含蓄的指出了吕布翻覆无常,轻狡刚愎的毛病.吕布呢?"知其忠而不能用"。不仅如此,郝萌反后,吕布开始猜忌诸将,甚至剥夺了高顺的兵权交给自己的小舅子魏续,直到作战时才赋予他临时指挥权,面对如此的猜忌与冷遇,高顺仍然无悔的为吕布作战直至最后。("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建安三年,曹操东征吕布,围城三月,吕布众叛亲离,开城投降的,却包括了吕布最信任的魏续。吕布势败被俘,张辽见大势已去,率领部曲投降,臧霸只身逃亡,而高顺则被降将所俘。关于这些人物的下场,史书与演义大致相差无几,看看演义中的描写:吕布多方乞命,自然不足道;陈宫慷慨就义,然死前不免挂念老母妻小;张辽破口大骂,与其说胆略,更不如说是明知必死后的破罐破摔。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顺,在曹操问起时一言不发,从容就义。无言中透出来的那种轻蔑,那是一种"老子不屑与你说话"的气魄!

或许曹操是更好的主人,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自己捍卫的旗帜倒下了,自己自然没有存活的意义。简单质朴清白的武人心理,人想苟活下去是可以找到各种大义凛然的借口的,不过至少任何人也无权指责贯彻自己信念慷慨赴义的殉难者。

标签: 吕布高顺名将

更多文章

  • 三国战将高顺是不是猛将 关羽是其手下败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人物,关羽

    三国战将高顺简介: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张辽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在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两把刷子的人物。我们先来看一下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

  •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历史笔下漏掉的名将高顺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三国人物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高顺简介统陷阵营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

  • 三国排名第一的枪神童渊 赵云也只能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

    核心提示:赵云虽然年近七旬,但却宝刀未老,在敌人面前枪法不乱、对韩德五员大将的五种不同器械,赵云采用了不同的枪法来交战。网络配图一枪的起源历史久远,《绍代丛书》 记载 “黄帝与蚩尤作战就有枪”。 枪在古代称作矛,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故称为 “百兵之王”。《三国演义》中的武将使用的器械各

  • 三国周不疑是谁?曹操为何要派人杀死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周不疑,曹操

    周不疑堪称三国二号神童,曹操却派刺客将其刺杀。曹操杀人一向是光明正大、明正典刑,为何要采取雇凶这种不光彩的手段呢?周不疑是谁?曹操为何要派人杀死神童周不疑?周不疑是谁?周不疑,字元直(或作“文直”),零陵重安人(今湖南衡阳县),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在十七岁时就著有文论四首。提起三

  • 三国著名天下名士刘巴为何不愿意教神童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巴,周不疑

    在汉代末年,有两大神童,一个是曹操的儿子曹冲,一个是荆州的周不疑。周不疑在荆州之乱后被曹操逮住了,当时只有十三岁,可是曹操第一次见面就非常吃惊,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周不疑以笼络其心,可是被周不疑拒绝。之后,周不疑一直和曹冲在一起,关系很融洽。可不久之后曹冲死了,曹操就下令把周不疑给杀了。当时,曹丕

  • 黄权是何许人也?刘备为何说辜负了叛将黄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黄权

    《三国志》评价刘备,说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英雄之器”。纵观刘备一生,跟着他奔波四海、纵横天下的人不少,用现在的话说,跟随刘备的人大多数都是“铁杆粉丝”,很少有人半路上“跳槽”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以说,这是刘备能够容人,善于检讨自己有直接的关系。黄权的离蜀归魏,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黄权

  • 解密:昭烈皇帝刘备为何会说辜负了叛将黄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刘备,黄权,

    《三国志》评价刘备,说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英雄之器”。纵观刘备一生,跟着他奔波四海、纵横天下的人不少,用现在的话说,跟随刘备的人大多数都是“铁杆粉丝”,很少有人半路上“跳槽”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以说,这是刘备能够容人,善于检讨自己有直接的关系。黄权的离蜀归魏,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黄权

  • 蜀中名士黄权多次易主为何被认为是忠臣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国,黄权,忠臣,

    三国臭名昭著的就是吕布,此人名声太臭就在于主子太多。莽撞人张飞骂他三姓家奴,从此吕布在人的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来。不过也有的人主子很多,但名声很好,比如刘备,曾经跟着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乃至刘表,大家都说刘备是个好样的。和刘备差不多,黄权也是这样的人,他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可是却在主子的心里位置很高

  • 三国奇女子文昭甄皇后真正爱的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昭甄皇后真正爱的人究竟是谁

    文昭甄皇后就是三国中的奇女子甄宓,也就是曹丕的妾侍,在她生前的时候并没有当上皇后,而是在死后她儿子曹睿加封为文昭甄皇后的。有关甄宓的感情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那么文昭甄皇后真正爱的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一下吧!据说甄宓一出生就带有一定的传气色彩,是一个美人坯子,她的感情也是比较丰富的,一开始

  • 历史上的文昭甄皇后甄宓之死是因失宠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甄宓之死是因失宠吗

    甄宓,也就是历史上的文昭甄皇后,又称为甄夫人。她少有文才,天生丽质。她本来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绍被曹操打败后,随行的曹丕见到美丽不可方物的甄宓,顿时惊为天人。后来魏文帝曹丕纳了甄宓为妾,生了东乡公主和魏明帝曹叡。相传,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她而写的。很多相士都预测她贵不可言。她小时候就很喜欢读书,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