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枣祗首倡的屯田制主要内容是什么?枣祗的历史事迹

枣祗首倡的屯田制主要内容是什么?枣祗的历史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96 更新时间:2023/12/11 2:17:42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因他英年早逝,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有限,但他所首倡的"屯田制",却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以军队戍边屯田,西汉时就常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汉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此一方法用意,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乃一举两得之构想。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所有屯田的构想与实施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不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

而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则是曹操麾下的枣祗,此外还有韩浩,而实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时期的邓艾等。曹操与他奠基的曹魏政权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

早在随曹操镇压黄巾军馀部时,枣祗就对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曹操于是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

枣祗的最大贡献,在于他首倡实施的屯田制,为曹操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粮食问题。自东汉灵帝以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长期不断的豪强兼并战争,使广大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到处都是"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后汉书·仲长统传》)的局面。不仅广大农民生活在饥饿之中,就连以抢劫来维持的地主武装也抢不到粮食,只有靠河蚌和桑椹来充饥。许多军阀,因为严重缺粮而在战争中失利。曹操在最初几年的征战中,也经常因粮食接济不上,被迫中途撤兵,放弃即将到手的军事胜利。枣祗在随曹操镇压黄巾军余部时,对起义农民亦战亦耕的兵农合一的做法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从中受到了发。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就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枣祗在许昌,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于是曹操就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地推行。枣祗首倡屯田制的实施,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生产,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稳定了下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许多荒芜的农田也被开垦,政府也积存了大量的粮食。"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三国志·魏书·任峻传》),使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屯田制的实施,不仅为曹操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军粮问题,而且还为他争取了大量的人口,从而加快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枣祗也因此被提升为陈留太守。但可惜的是,枣祗不久就因病去世。事隔多年,曹操对枣祗还念念不忘,追封枣祗为列侯,并让他的儿子袭其侯位。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由枣祗首倡实施的"屯田制",是在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势力急剧膨胀的历史条件下,封建国家同豪强地主争夺对无地流民的控制权,限制豪强地主无限度地夺取土地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制度。它不仅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为后来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同程度地仿效,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曹魏时期实行屯田制

屯田制自古有之,并非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关于曹魏兴办屯田,史书皆有记载:是岁(建安元年),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三国志》)

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魏书》)

起初招募人民屯田时,人民一怕得不到实惠,二怕军事编制的束缚,因此多有逃亡之举。于是曹操采纳了袁涣的建议,即变强迫为自由应募,新政策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屯田得以顺利进行。

近代史家把曹魏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二者都是战争时期的产物,为供应军粮而兴办,必要时参加民屯的劳力同样需执戈对敌。不同之处在于,屯田民主要从事农垦生产,而军士以攻防为主。从时间来看,民屯始于建安元年(196年),军屯始于建安之末,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民屯。

标签: 枣祗"屯田制"东汉末年

更多文章

  • 枣祗是谁?东汉末年首倡"屯田制"的枣祗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枣祗,"屯田制",东汉末年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因他英年早逝,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有限,但他所首倡的"屯田制",却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投奔曹操枣祗的出生时间已无法考证,对其活动最早的记录

  • 三国演义有吕绮玲这个人物吗?她是吕布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绮玲,吕布,三国

    “吕绮玲”是日本KOEI(现KOEI TECMO)公司出品的游戏《三国志11》和《三国志战记2》里的原创武将,人特设为吕布之女。吕布之女,日本人所创造的人物。吕布之女,正史中并无记载姓名,为吕布与严氏所生,与袁术之子曾有政治婚姻之谈,但于前往寿春途中被带回。吕布死后,家族迁往许昌。吕布与严氏所生之女

  • 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是缓兵之计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公孙渊,三国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

  • 辽东公孙渊主动向孙权投怀送抱:后反悔大杀吴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公孙渊,孙权,吴国,

    孙权打下交州(今两广等地区)后,尝到了荔枝的味道,但孙权的胃口还没有得到满足。他异想天开,踮起脚尖眺望遥远的东北。当时东北和东吴隔着千重山、万重水,平时过惯了杏花春雨江南的生活,为什么会突然梦到冰天雪地的塞北呢?原因很荒唐,辽东的公孙渊想脱离曹魏,自立山头,要找另一个人当靠山,找的人就是孙权。公孙渊

  • 三国时期人物——诸葛尚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尚,三国

    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诸葛尚,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蜀汉之将,字号不详。生年延熙七年(公元244年2月),卒年炎兴元年(公

  • 诸葛尚是谁?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为何年仅十九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尚,诸葛瞻,诸葛亮

    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景耀六年(263年)冬,邓艾攻入蜀中带兵由江油南下时 ,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交战,身为蜀汉军先锋随父诸葛瞻迎

  • 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公元263年,三国中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开打了,这一战对于三国谜,特别是喜欢三国演义的网友们来说显然难以接受,因为这一战,'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一起战死了(此战险让诸葛亮绝后,仅剩诸葛瞻次子诸葛京,后任江州刺史。),张飞的孙子张遵也被魏军所杀——让诸葛亮这绝后的三国最悲情一战诸葛亮是三

  • 为何说曹操谋士戏志才是被三国演义忽略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戏志才

    真正被《三国演义》忽略的一个三国牛人,曹操长跪请教,曹丕说没他皇帝当不成。他是曹操身边最神秘的一位谋士,曹操曾长跪请教他兵家之事,他死后郭嘉成了他的接班人,可是到曹丕称帝之时还在赞叹,没有这个人,他的皇帝都当不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三国演义里竟然没有。在正史上来说,戏志才刚投靠曹操时就被委

  • 戏志才是曹操第一谋士 他不死 郭嘉都没机会出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戏志才,曹操,郭嘉,三国

    颍川郡阳翟县,即今河南省禹州市。传说是夏王大禹之都,即是春秋时郑风、楚风交汇之地,此地出过吕不韦、韩非子、张良等人。颍川郡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谋士戏志才,便是出于此处。戏志才,此人善于谋划,深有算略,智虑千里。虽身怀奇才,却不得明主,直到荀彧遇到并相识曹操,荀彧这才把戏志才这个好友举

  • 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完全被三国演义忽略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戏志才,曹操,三国,

    真正被《三国演义》忽略的一个三国牛人,曹操长跪请教,曹丕说没他皇帝当不成他是曹操身边最神秘的一位谋士,曹操曾长跪请教他兵家之事,他死后郭嘉成了他的接班人,可是到曹丕称帝之时还在赞叹,没有这个人,他的皇帝都当不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三国演义里竟然没有——在正史上来说,戏志才刚投靠曹操时就被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