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草根的三国名将邓艾:放牛娃出身又患有口吃

最草根的三国名将邓艾:放牛娃出身又患有口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3/12/21 17:30:39

邓艾,是南阳郡人。家里草根。经济情况太穷。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碰上战乱,出来逃荒,逃到几百里外的襄城县。被政府收容了。因为当时襄城是曹魏的屯田区。曹魏大规模屯田,民屯中,把因战乱到处流浪的人驱去耕种。采取军事化管理,称典农部民。与自耕的农民有区别。他社会地位太低,曹魏屯田区的农民,与自耕农比,身份更低。相当于半农奴。受到的剥削程度重。用公家耕牛的,只能六四分,用自己的,就对半分。人身上,不像自耕农,基本自由。他们不能随意离开土地。想逃跑,一旦抓到就砍头。邓艾做过各种苦工,发奋读书。邓艾比吕蒙更厉害一些。吕蒙是孙权强迫读的。邓艾是自觉学习。没人督促。邓艾更难得。邓艾升为都尉学士。相当于学位证书。他就可以管理了。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的生理上的缺陷,成了阻碍。说话不利索。稻田守丛草吏,秋天稻草堆成堆。用途广,不能抛弃。

所以,弄成草堆,就得有人看。这个职务安排有点挖苦人,邓艾就想办法改结巴。就改学习方向,今后当将军去。于是从此后,读书就着重放在学习兵书上。学习后,每走到一处,就观察地形,指点。别人就有了闲话。邓艾与司马懿的相遇:人一生奋斗了,就有了改变的机会。机会一旦来临,就有可能抓住。邓艾就是如此。机会来了,他抓住了。这与当时的制度有关。当时全国上百个郡。曹魏时,每年,每个郡都要定时派人去中央汇报一年的最基本的经济数据。最重要的是人口的增长等。这个数据叫上计。每年上计时,得能力强、口才好、忠心的人去朝廷。这种人叫计吏。

朝廷的执政大臣一般都会来参加。还有私利的考虑。因为当时三公具有政治特权,开府自辟僚属。开设自己名下的独立办公厅。自辟,就是要自己选择任命。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三公把这个上计的活动作为重要的途径来扩张自己的势力。重要人才也得通过上计来使自己显露出来。邓艾的命运转变就与此有关。邓艾的襄城,郡的长官在选择计吏时,犯难了。因为这样的人难找。无奈下,只好找到邓艾。口才不算好,能力却强,能忠心。派去,不会有大间题。哪知道,邓艾一到,不仅得了满分,还被任命为自己办公厅的下属。这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正在朝中当太尉。看到邓艾对屯田区情况的熟悉,如数家珍。知识面广,许多书读过,有自己的见解。恰好这时司马懿,正与政敌曹爽争权。司马懿要邓艾进太尉府当幕僚。于是邓艾一下子从地方来到中央任职。

大战之前邓艾接到烫手任务:邓艾到了司马懿的太尉府,并不是要在这儿长期做下属。只不过是跳板。司马懿推荐他们到各个职位上控制权力。邓艾不久就到了尚书台,这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当时尚书台是曹爽控制。曹爽有心腹在尚书台。司马懿用各种手法让邓艾去当尚书郎。邓艾一到,就做了贡献。当时准备策划对孙吴用兵。首先要做战略上的前期准备。首先是军粮。曹魏要屯田。这有战略性的挑战。邓艾适合这个。这一套他太熟悉了。一直做实地考察,一直从黄河到淮河。

工作仔细深入,写出了考察报告。史料有详细记载。急需的是将河道加宽加深加固。河流多,浇灌不是问题,不过大水来了,得防洪。如果动兵,河流还可以漕运。派五万人的军队,按每年五分之一一万人来休整,实行轮休。常年四万人在屯田区。六七年间就可以积十万兵马可以吃五年的粮食。这样去进攻孙吴,可以稳交胜券。司马懿大为赞赏。邓艾的心事:邓艾上任汝南郡,是为了报恩。汝南郡与当年屯田的襄城相邻。当初当屯田农民时,家穷,就有一伙伴,家里稍好点。

父亲常对他资助。邓艾接到帮助后,初不称谢。初,指的是毫不。或许是觉得恩惠大,用语言无法表达。现在要来报恩了。一上任,就到襄城寻访。可惜资助的父亲去世了。他就派下属在墓地上祭拜。给朋友大批钱财与物品。向地方官员推荐,让他当计吏。然后回到汝南。可见邓艾真不简单,心中有感恩。受派去陇西战场对付姜维。这时司马懿死了,司马昭接位。姜维进攻陇西的狄道县。

姜维取得大胜,陇西局势对曹魏不利。这时,司马昭选中邓艾去。邓艾当中央禁卫军将领。一到陇西,就扭转了局势,打断了姜维处于上风的局面。256年,姜维出兵进攻祁山。邓艾到任后,做事踏实,对姜维用兵做了预测,一交手,姜维三次进攻,邓艾都防守成功。在祁山布置重兵防守。姜维回头向西北,准备袭击南安郡,邓艾在途中的武城山设兵等待。二军接触,姜维趁夜色渡过支流,偷袭上天水,没想到邓艾也有防备。在段谷处布防。姜维被打了埋伏,大败,损失十几员将领,上千人马。陇西局面得到扭转。姜维再发两次进攻,都被邓艾击退。

标签: 邓艾三国司马懿

更多文章

  • 灭蜀第一功臣邓艾为何被冤杀?邓艾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邓艾,魏国,三国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字士载,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

  • 凌统的父亲是谁?凌统之父凌操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凌统,三国,凌操

    凌统的父亲是东汉末年将领凌操。凌操,(?—203)东汉末年将领,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凌统之父。早年跟随孙策转战江东。孙权统军后,凌操随其征伐黄祖,被甘宁射杀。《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父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兴,每从征伐,常冠军履锋。守永平长,平治山越,奸猾敛手,迁破贼

  • 凌统怎么死的?三国吴国名将凌统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凌统,吴国

    凌统怎么死的?三国凌统活了多少岁凌统是病死的。凌统(189-237)字公绩,三国时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名将。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凌操之子,官至偏将军。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之柱偏将军凌统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凌统,三国,吴国大将

    凌统(189-237,一说217),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父亲凌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时兴兵,每次凌操从征,经常作先锋首当其冲。守永平任永平长,奔驰山越,奸猾之徒也收敛,后迁升为破贼校尉。后来到孙权统军,

  • 东吴名将徐盛:破刘备退曹丕 以两百人打退千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吴,徐盛,三国

    他曾出濡须,与曹操军大战,孙权赞赏;他也曾打败曹丕,使曹丕暗叹:“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此人就是东吴名将徐盛。孙权执掌江东的时候,徐盛领兵五百,守卫柴桑,拒黄祖。黄祖的儿子黄射,有一次带了几千人攻打徐盛。当时徐盛身边加上官员不到二百人。但一场防卫战打下来,徐盛居然伤了黄射一千多人。更厉害的是,

  • 徐盛简介 三国江南极少数文武全才之徐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盛,三国,吴国大将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在汉末因战乱客居江东,由孙权所设“招贤馆”登用,从而开始辅佐孙权。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

  • 揭秘:诸葛亮死后杀死魏延的马岱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三国,马岱,魏延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杨仪没办法,只能打开丞相留下的锦囊,里面说让魏延在阵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自有杀他之人出现。杨仪如计而行,对魏延说你大声说三遍谁敢杀我,我就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大叫了三声,身后一人忽然拨马冲了上来,厉声喝道:“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把他斩于马下。此人正是马岱

  • 马岱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从弟马岱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岱,三国,蜀汉猛将

    马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生卒不详。三国时期蜀汉武将,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早年他曾经从曹操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马岱(中国·地方志《陕西省扶风县乡土志》中有“马岱字伯瞻腾之从子

  • 朱然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名将朱然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然,三国,东吴

    朱然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名将朱然活了多少岁朱然(182年—249年),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其曾任山阴令,临川太守,受到孙权赏识,有平定山贼的战绩。后来跟随吕蒙讨伐关羽并且捉拿关羽父子。吕蒙临终,孙权问继任者是谁

  • 三国朱然简介:戎马一世 胆守无惧的东吴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吴,东吴名将

    一提到三国英雄,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刘关张。不过在那个乱世争霸、群雄逐鹿的年代,有一个人虽然不是十分张扬,但也是一个富有传奇的名人。他,曾受到吴主孙权的赏识,有平定山贼的战绩;他,曾跟随吕蒙讨伐关羽并捉拿关羽父子;他,曾被吕蒙临终前推荐为继承其东吴大都督的不二人选;他的离世,让孙权伤心至极而素服举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