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机书法:非中古人根本就不可能下的了笔

陆机书法:非中古人根本就不可能下的了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5:28

西晋陆机

陆机出生于261年,卒于303年,字士衡,是吴群吴县的人,就是如今的江苏苏州人。他是父亲是陆抗,作为家中第四个儿子,跟自己的弟弟陆云被后人称之为“二陆”,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但是他从小就对儒家学术感兴趣,能够写出不错的文章,并且按照礼来处理日常行为。在274年的时候,他的父亲陆抗去世,他就跟自己的四个弟弟一同统领军队,担任牙门将。在陆机20岁的时候,他所守卫的国家东吴举国投降,于是,他就隐退回家,在家闭门勤学,经过10多年的积累,有所成效,创作了《辩亡论》。

在289年的时候,他跟自己的弟弟陆云一同前往洛阳,刚到洛阳城,兄弟俩心高气傲,自认为自己出身贵族,看不起那些低贱的中原人,只是拜访那些有名之士。他在跟张华初次见面之后,就对其德望感到敬佩,以师长的礼仪来对待张华。之后,张华将其兄弟两推荐给诸公,让他们两个在洛阳城名气大振。

之后在朝中担任祭酒、著作郎等职位,在之后的日子里,司马颖曾救过他一命,他就投奔到其帐下,担任平原内史,替司马颖出谋划策,后人称其为“陆平原”。

在303年的时候,司马颖联合河间王准备攻打长沙王,让陆机担任后将军一职。由于陆机非常得宠,让司马颖帐下其余部将不服,多次跟司马颖面前说其坏话,但是司马颖沉默不语。

在这次交战中,司马颖战败,而司马懿旁边的佞臣多次进言,说陆机已有背叛之意。最终陆机惨遭杀害,其三族被诛杀。

陆机作品

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虽然在早期他曾统领过一只部队,但是并没有在战场上打过多少胜仗,反倒他在回归故乡之后,文学上增进显著,为日后成为一名文学家埋下铺垫。

陆机在死前,曾留下众多作品,文学上,根据《陆机传》对其的记载,他创作了诗歌、文章等共有300多篇,但是留存至今的诗歌有107首,而文章有127,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残篇,但是总的来说,其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还是众多的,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他最先创作的《辩亡论》具有一定的名气,讲述东吴为何会被灭亡的原因所在,约有2800的字,幸好在《三国志》中有所保留,不然其原文肯定会有所残缺。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还有《平复帖》,其书法价值和研究价值甚高,还有《文赋》一文,可以说是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集聚了他所有的文学理论,他对写作的认识,觉得虽然可以借鉴前人的惊艳,但是主要还得依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其文学作品在众多朝代史书上有所收入,在1982年的时候,曾出版过《陆机集》,收入了他所有留存下来的作品。

陆机在文学上留下的作品有很多,可见其博学多识,在史学上,其成就虽没有文学上,但也不弱,也是有一定的建树。他曾写过《晋纪》,一共有四卷,《吴书》只不过是写了一些,但是没有最终完成,还有《洛阳记》,一共只有一卷,关于他的史学作品还有很多,可见他对记载社会事件以及观察社会卓有见解。

在绘画上,他依旧有所建树。根据《历代名画记》上的记载,说陆机曾有《画论》这么一部作品,说明陆机对绘画还是有所见地的。

标签: 陆机书法西晋陆机

更多文章

  • 陆机简介 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陆机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陆机,晋朝,西晋文学家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

  • 《君九龄》楚九龄和陆云旗有没有睡过 楚九龄是哪一集被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君九龄》

    君九龄的前世就是楚九龄,之后才改名的!那么楚九龄是怎么死的?小说中有楚九龄和陆云旗大婚的剧情,两个人有过肉吗是不是睡过?重生之后的君九龄为什么恨陆云旗?陆云旗的妻子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她是大周国先太子殿下的女儿,九龄公主。曾有过一段幸福时光,然而在九龄公主得知父亲死亡的真相,冲进皇宫刺杀皇帝后,一切

  • 探索魏晋时期陆逊、陆抗和陆云祖孙三代的文才武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陆逊,东吴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陆逊的故事。实际上很多人都小看了陆逊在东吴的地位和作用,陆逊跟随孙权四十多年,期间帮助孙权击败关羽夺取荆州,夷陵之战大败刘备,还曾击退曹休,可以说陆逊是吴国中期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陆逊才能不输周瑜,一生

  • 郭璞看上一婢女,用奇妙方术诓到手,主人还很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璞

    在温州有个郭公山,此山原名西郭山。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置永嘉郡。温州建城之初,著名学者和文学家郭璞刚好游历温州,他登临西廓山据传东晋郭璞曾登临此山察看地形,他看到滚滚的瓯江,中间有个江心屿,建议跨山筑城。因此,温州人视郭璞为开城鼻祖,并将西廓山改为郭公山,并在山下建郭公祠,面积7.5公顷,海拔

  • 郭璞简介 东晋著名学者中国风水学鼻祖郭璞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郭璞,晋朝,风水学鼻祖

    郭璞(pú)(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他还是中国风水学鼻祖,其所著《葬经》。西晋末年战乱将起,郭璞躲避江南,西晋末,被王敦任为记室参军。324年,敦欲谋反,命他占卜,璞言必

  • 竹林七贤的洛阳往事:刘伶醉酒只为了不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竹林七贤,刘伶,杜康,

    杜康村里刘伶池刘伶被罢官后,整日驾着载有美酒的鹿车,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边走边饮,留下“死便埋我”的典故。要喝酒,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据一些野史记载,刘伶被罢官后“沽酒当垆”,即开酒坊卖酒。他卖酒的地点有三个,汝阳县杜康村是其中之一。汝阳县杜康村是刘伶魂牵梦萦的地方。该村三山环抱,杜康河纵贯南北,

  • 刘伶简介 西晋武帝时期参军竹林七贤之刘伶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伶,晋朝,竹林七贤

    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刘伶曾写下《酒

  • 向秀简介 西晋时期黄门侍郎竹林七贤之向秀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向秀,晋朝,竹林七贤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

  •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镕,五代十国

    王镕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末五代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各路枭雄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混战二百多年。成德节度使王镕不懂军事,也不会领兵打仗,为何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割据近四十年而没有被吞并一.年少袭镇王镕出身武将世家,为成德军节度使

  • 雄踞成德的赵王王镕:五代前期梁晋平衡的砝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镕,后梁,后唐,

    王镕(873~921),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王镕是成德节度使王景崇的儿子,882年,王景崇去世,王镕继位为成德节度使。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封王镕为赵王。921年,赵国发生兵变,王镕被杀。家族背景王镕的祖上是回鹘阿布思部的遗族,名叫没诺干,在成德节度使王武俊手下担任骑兵将领,王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