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嫁妹妹嫁给刘备,为什么媒人非得是吕范?

孙权嫁妹妹嫁给刘备,为什么媒人非得是吕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47 更新时间:2023/12/7 1:29:51

吕范这个人在演义里面是个小人物,实际上是奠定孙吴政权基础的关键人物,喜欢的不妨看一看《三国志》,《三国演义》里周瑜设计招赘刘备

原话:

权看毕,点头暗喜,寻思谁人可去。猛然省曰:“非吕范不可。”遂召吕范至,谓曰:“近闻刘玄德丧妇。吾有一妹,欲招赘玄德为婿,永结姻亲,同心破曹,以扶汉室。非子衡不可为媒,望即往荆州一言。”

这段话就是题主所问的,孙权采纳建议后,沉思了很久,突然想到,这个媒人应该只有吕范可以胜任,而吕范也很快就答应了,那么东吴人才那么多,难道吕范之前做过媒人?要知道东吴有很多一流说客,比如骆统阚泽等人。

首先:要知道这次的女方可是孙权的妹妹,而男方又是一方诸侯,媒人肯定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即使此人有三寸不烂之舌也不管用。那么要什么?要的就是一种地位,而吕范恰好符合,吕范作为孙吴的元老重臣,孙策把他当亲戚看待,吕范出马,一个顶好几个,刘备知道对方派的是吕范,便可以知道孙权对这件事的重视。

其次:吕范不用孙权说出此行的目的,自己就可以心领神会,派这样一个人去自然是比较省心的,况且吕范不比那些一流说客差。还有一点得说明下,吕范和吴夫人(孙权的母亲)关系应该还可以,派他去刘备戒心不会太重,甚至有可能以为这是吴夫人的意思。

最后:虽然吕范地位显赫、也有能力,但是孙权考虑的恐怕还不止这些,都知道刘备比较喜欢帅哥,不是那种喜欢,就是对长相俊秀的人比其他样貌不堪的人会重视一些,而吕范又有“有容观姿貌”。最主要是吕范在孙权看来,他和刘备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像的,比如对漂亮的衣服不吝啬,不惜一切也会想买下。

其实东吴办事一直都有个特点,他们大多以亲情笼络属下,吕范作为亲信,也能守住秘密,派吕范去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正史里扣留刘备的主意不是周瑜提出来的,正是吕范提出的:“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可惜孙权没采纳,后来孙权领兵打关羽的时候对吕范说:“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

标签: 孙权,刘备

更多文章

  • 【孙权重用吕范】原文翻译,孙权为什么重用吕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重用吕范》

    吴王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初,孙策使范典财计,时吴王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吴王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王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孙权重用吕范》译文吴王任用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信

  •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据,东吴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

  • 曾击败曹魏大军的东吴名将,朱异怎么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东吴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对此,在笔者看来,和陆抗一样,朱异也出自东吴的武将世家。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一开始,朱异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兵

  • 从地痞无赖到皇帝宠臣,朱异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异,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异,梁武帝宠臣之一。出身官宦世家,其父朱巽官至吴平令,生母顾氏。朱异少年时期,喜好聚众赌博,曾为患乡里,是个令乡邻头疼的小痞子。朱异人如其名,确实很怪异。成年后突然勤学苦读,博览经史子集,涉猎博弈、书算等杂艺,尤精通《

  •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异人物生平简介,主要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朱异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爵嘉兴侯。赤乌四年(241年),朱异献计攻破吴国樊城

  • 三国时期的两个“孙虑”分别是什么身份?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虑,三国

    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以单字为名,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

  • 孙虑:16岁封侯18岁封镇国大将军,却在20岁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虑,孙权,东吴

    他是孙权的次子,16岁封侯,担任镇军大将军,却在20岁时英年早逝,感兴趣的读者快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虑生于213年,他是孙权的次子。孙虑自幼机敏聪慧、多才多艺,因此深得孙权的喜爱和器重。228年,年仅16岁的孙虑被孙权封为建昌侯,封地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一带。孙虑不仅有智慧,而且善听劝告

  • 陆绩是什么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陆绩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

    陆绩,字公纪,其父陆康为汉末庐江太守,时与诸侯袁术有来往。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

  • 三国虞翻为什么能预测到关羽败死和孙策遇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虞翻

    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桥段让诸葛亮的口才充分绽放了光芒,东吴的一干谋士,以张昭为首,当时在座的还有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秉等人,这些人都是东吴集团的智囊团精英,却被诸葛亮一一驳斥,成就了舌战群儒的佳话。不过演义终究不是史实,小说中的这些绿叶,在历史上却不乏顶级人物。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他就是

  • 《三国志·虞翻传》原文翻译,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志·虞翻传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①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翻出为富春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