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士谢安是个好家长:“打赌”改掉谢玄不良习性

名士谢安是个好家长:“打赌”改掉谢玄不良习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3/12/27 6:19:09

在力挽狂澜、成为一代“风流宰相”之前,谢安在东山做了近20年“风流名士”。其“东山逍遥”的闻名程度,比起淝水之战毫不逊色,连元曲里都随口就唱:“你东山里做谢安”……

1700多年来,人们一向对于谢安的“东山逍遥”羡慕得不得了。但是,谢安在东山真的那么逍遥吗?其实并不是!至少他有一大摊子事儿必须得做,做好后才能跟他的名士朋友们饮酒作诗去。因为这个时候,谢家的“芝兰玉树”和“金枝玉叶”们,都还在谢安身边。

那么,谢安是怎么做个好家长、好老师的呢?

说起谢家这些“芝兰玉树”和“金枝玉叶”们,先得知道,对当时那个士族社会来说,子弟们成器不成器,直接关系着这个家族将来的社会地位,这可是件不得了的事。谢安在他的兄弟里排行第三,老大是谢奕,老二谢据,老四是谢万,老五是谢石,老六谢铁。这兄弟六人,除了谢安是个闲人,余下死的死,做官的做官,谁也没空教育孩子。于是,隐居东山的谢安就成了谢氏这一大家子的“贤内助”。

至于这个大家族中的这一辈小“玉树”到底有多少,有个统计数字:仅史书中有记载的儿子就有11个,女儿至少知道4个。而可以肯定的是,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守着这些怠慢不得的宝贝们,谢安如何能逍遥得了?他得给“芝兰玉树”们讲诗文,让他们懂得思考,明白做人的道理。他们渐渐长大,他还得给他们筹划前途,替他们求亲、物色夫婿……不过,谢安应当并不以为苦,因为他的确对这些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

而谢氏家族一直到了南朝,都被人们称为“德门”,也正是得益于谢安从小对家族子弟们的亲手调教与熏陶。

一次“打赌”,改掉谢玄公子哥习性

印象中,传统大家族的“家长”都是终日板着脸的,但谢安绝对是个温存的家长。他是从不训斥子弟们的,体罚那就更不可能。有一回,他的夫人刘氏管教儿子,结果她训了半天,谢安却在一边一语不发。夫人看他那么悠闲,不满意了,问他:“哎?我怎么从来没看见你教训儿子啊?”谢安倒也老实,笑答:“噢,我只是喜欢用自己来教育他们罢了。”

谢安这是十分典型的老庄人生观,也就是老子说的“行不言之教”,再明白点儿,就是以身作则。有一天,王献之来拜访谢安,正好习凿齿也在座,按理王献之是客人,应该跟人家坐在一张坐榻上。但王献之瞧不上习凿齿出身寒门,就不肯与他同坐,走来走去的,一直不坐下来。谢安看到这情形, 就让王献之跟自己对坐了,也没说什么。等到王献之走后,谢安告诉一直在一边瞧着的侄子谢朗:献之虽然清高超群,但这样矜持拘泥,会损害他自然的天性。

谢安亲手调教出来的子弟们中,最出名的当属谢玄。谢玄一生戎马,不过,他小时候却曾经是个标准的小纨绔模样:就喜欢华丽的衣服,手里拿个漂亮的紫罗香囊,腰上还要挂条别致的手巾。

谢安是一见他这个娇贵十足的公子哥儿模样就头疼。《世说新语》说“患之”,意动用法,就是“以之为患”,足见谢安心里有多烦。不过,谢安是一向不训斥子弟的,这回也一样。既要让谢玄改了这毛病,还不能伤他的自尊,为此谢安没少花心思。

有一天,谢安把谢玄叫来,说要跟他打赌玩。谢玄一听,立刻欣然答应。于是,叔侄俩就下赌注。谢安说,别的不要,就要他那个紫罗香囊。不一会儿,谢安把那香囊赢到了手。他思考一下,当着谢玄的面,轻轻把它扔到火里,烧掉了,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跟谢玄玩。小谢玄一下子明白了,原来那东西不是好玩意,至少叔叔是很不喜欢的。而谢安从没有为此训斥他,反倒让他觉得心里很惭愧。

从此,谢将军一改前非,再没做过那半男不女的装束,很是个男子汉的模样,为最后当上北府兵统帅保卫国家,打下了最最最早的基础。

不惜给自己背上“熏老鼠”的黑锅

“胡儿”谢朗的爸爸是谢安早死的二哥谢据。胡儿打小身体就很不好,因为这些原因,谢安对这个孩子一直特别疼爱。

谢据很小的时候,有老鼠常常跑到房顶来,他就曾经爬上房去,点起烟熏老鼠。后来,社会上的人说起这件事,都嘲笑谢据,觉得他这行为很愚蠢。有时当着小谢朗也会说,但只说“有人”,却不提是他老爸干的。所以谢朗傻傻的,一点不知道,还跟着人家一起加以嘲笑。这样的事还发生了不止一次。

后来谢安觉得,这事得告诉胡儿了,老跟着人家嘲笑自己死去的爹,他自己还得意呢。于是,有一天,等谢朗又说起这事来,谢安就很温和但又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知道吗?人们常拿这个来嘲笑你父亲,并且还说是我跟他一起干的……

谢安不愿意让胡儿小看他父亲,就宁愿背黑锅,把自己也一起扯上,好让胡儿早点明白。《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写到这里,忍不住跑出来,写下了自己的评论:谢公假托事情是自己干的,以发诱导胡儿,真可谓是‘德教’啊。

胡儿听了谢安的话,一下子就怔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想起自己从前的行为,羞愧得跑进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

而后来,当再听到别人嘲笑什么人什么事,谢朗都不再随意地附和了,他已经认识到,无论怎样,嘲笑别人都是不对的行为。

耳濡目染,调教出“堪怜咏絮才”

说起魏晋时的女性,“贤媛”实在不少,但谢道韫无疑是最杰出代表。

谢道韫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女儿,谢玄的姐姐。谢奕曾经当过豫州刺史、安西将军,不过他的确是没啥才能,而且当安西将军没一年,就死去了。这样,道韫和谢玄都变成了没爹的孩子,就一直跟着谢安。所以,道韫的故事,留传下来的,都是在跟着谢安之后。

林黛玉“咏絮才”的典故,就是源于谢道韫。道韫大约7岁左右,有一回忽然下起了大雪。在江南,大雪还是不多见的,谢安就把孩子召集起来,给他们讲文章义理。这时,雪下得更大了,谢安兴致大起,欣然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胡儿谢朗立刻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小道韫想了想,“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十分欣赏,笑得合不拢嘴。

谢安的临危不惧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而他这气度,领悟得最深的孩子,正是谢道韫。道韫晚年遭逢大难,丈夫王凝之被杀,她竟然十分镇定,率婢女们拿起武器拼死反抗。被擒后,匪徒想杀了道韫手里抱着的3岁外孙,她义正词严地说,要杀他,就先杀了我吧!

不能不相信,有时一个人的气度,真的能够改变事情的结果。匪徒看着道韫凛然的神气,竟然有些畏惧了,竟然就改变了态度,恭敬地放了他们。

这故事看起来,和当年谢安赴桓温的鸿门宴,无所畏惧而最终保住晋室天下的事,真是十分相像。看来,道韫的确是深得叔叔的真谛……

谢安教孩子们读书,《诗经》自然是必修课。有一回,他问大家,《诗经》里面,你们认为哪一句最好啊?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于是孩子们纷纷说起来。谢玄的回答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真是伤感,也很温情啊。这时道韫回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一句明显比谢玄要更深沉,更有高境。于是,谢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后来,谢安说,他最喜欢“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这一句意思是说:“把宏伟规划审查制定下来,把远大的谋略传达给众人”。这毫无疑问是政治家的思想啊,果然,后来当他做宰相执政时,就是这个思路噢。

“芝兰玉树”,是有风度的美男子的代称,原是用来指代谢氏子弟的。而它的最早出现,就是在谢安和谢玄的一次日常对话中。

那天,谢安像往常一样,把子弟们叫到一起,跟他们闲谈论道。这天,他突然问了个问题,大意是,你们打算怎样面对人世间的事情,来让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呢?

谢安这时候问孩子们这个问题,多少是有点儿用意的。当时正是大权臣桓温的势力急剧膨胀的时候,篡位之心更加显现,有表现出不支持他的,都被整得很惨。而谢家的这些孩子不少都过了20岁,开始到四处去做官了,谢安不放心啊,生怕这些孩子干些蠢事,不但帮不了朝廷,还会搭上自己的小命。所以他才这么隐晦地问,好听听他们的态度。

不少孩子们一下被问住了,这时,谢玄开口了,他说,就该像那“芝兰玉树”,在自家门庭前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谢安微笑,觉得他答得很妙。因为谢玄正是借“芝兰玉树”来自比,隐晦地说明,这时的谢家子弟,最应该的就是韬晦自处,少说多做。

后来,谢玄的第一个官职是在桓温帐下当司马。那时,他就是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绝不参与什么党争,不支持桓温,但也从不当面跟他做对。其实如果他不是这样的话,他也许就等不到后来成为北府兵最高统帅的那一天了。

标签: 谢安东晋名士

更多文章

  • 谢玄简介 东晋时期军事家大司马桓温部将谢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玄,晋朝,东晋军事家

    谢玄(343—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文学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

  • 西晋杜预:灭了吴国堪比诸葛亮、王阳明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预,三国,西晋,晋朝,司马炎

    三国后期,灭吴名将杜预堪称当时最牛的全能型人才,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读《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要是早生二十年,和关羽肯定有的聊。爷爷官至尚书仆射,杜预是个标准的官三代。但人家既不坑爹,也不坑爷,相反,他比很多出身低微的人还要努力。杜预不仅在军事上有着高深造诣,在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甚

  • 司马道子简介 司马道子一生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道子,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奸相,赵高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东晋晚期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 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一支,在当时被委以朝政大任,又排挤当国的陈郡谢氏士族,皇族权力得以提升。然而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皆嗜酒

  • 司马道子简介 东晋时期皇族会稽王司马道子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道子,晋朝,东晋皇族

    司马道子(364~402年),字道子,时称司马太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东晋皇族,会稽王。简文帝司马昱幼子,母亲为孝武文太后李陵容,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简文帝子,孝武帝亲弟。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

  • 出身寒门的陶侃如何成为东晋名?寒门也能出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陶侃

    西晋末、东晋初,是一个典型的乱世,外有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侵扰,内有统治集团不问势力间的你争我斗,还有不堪忍受残暴统治的流民(农民)起义,战火几乎从没有停止过。在这纷攘局面中,陶侃脱颖而出,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伐张昌、平陈敏、讨杜弢、征苏峻,安定广州、镇守长江中游,不仅对东晋初年政治局面的稳固

  • 解梦故事之陶侃飞上天伤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解梦,故事,陶侃飞上天伤翼

    导读:陶侃曾有一梦,梦中的情景是这样的:一面墙壁上挂着的梭子突然变成了燕子飞上了天,而自己也成功地飞上了天。在梦中他看到天门有九道,他走进了八道,只剩最后一道门即可入天堂,然而就在他要进门时,却被守门人打落到地下,一翼被打伤。自此便猛然惊醒,忽然感到自己的一个臂膀十分疼痛,这才大悟,此梦是为提点自己

  • 陶侃简介 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长沙郡公陶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陶侃,晋朝,东晋名将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为县吏,后至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他一生东征西讨,稳定东晋

  • 慕容熙:痴情的皇帝 死后竟连尸体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燕,慕容熙,苻皇后

    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一个皇帝,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公元384-407年)末帝慕容熙——不只荒淫,还荒唐。慕容熙荒唐到什么程度呢,竟然荒唐到“奸尸”的地步,对象是自己皇后苻氏的腐尸,不可思议!慕容氏属鲜卑族。后燕与慕容皝(huàng)所建的前燕(公元337-370年)相对应,慕容熙是慕容皝的第五个儿子慕容

  • 十六国宫廷之乱:为篡权慕容熙盗嫂偷情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十六国,慕容熙,皇位

    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各族争夺统治权的战场。参与这一斗争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建立的主要国家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夏,史称“十六国”。其实在这一时期参与斗争的民族除“五户

  • 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惊悚的痴情皇帝:后燕君主慕容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皇帝,痴情皇帝

    后燕君主慕容熙——最让人惊悚的痴情皇帝古往今来有很多痴情的皇帝,不过,痴情到惊悚的地步就不多了。慕容家就出了这么一位痴情得丢了江山、丢了尊严,最后丢了性命的皇帝。这哥们儿叫慕容熙,这家伙风流倜傥、多情温柔,他得到王位是因为女人,最后失去王位也是因为女人。公元402年,慕容熙将中山尹苻谟的两个女儿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