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庾亮吃薤菜时巧妙“做秀” 化解陶侃对他的多年怨恨

庾亮吃薤菜时巧妙“做秀” 化解陶侃对他的多年怨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62 更新时间:2023/12/28 16:42:03

建康城破前,庾亮目空一切、傲视天下,以为挥挥手中的羽扇,叛军就会被刮得七零八落、胆战心惊。没想到,苏峻上来一顿乱拳,揍得他鼻青脸肿,落荒而逃。

曾经掌控的千军万马如同暴跌的股市一样,转眼几乎化为乌有,庾亮沦为了江边上的一个乞丐。

他又能靠什么翻盘、完成惊天逆转呢?

温峤热心帮助庾亮

他有一个生死之交的朋友——温峤,富贵也好,落魄也好,都和他不离不弃。

许多年前,温峤在赌船上输得精光,在船头大声呼救,庾亮无数次替他偿还赌债。没想到,当时出于友情的慷慨解囊成了他一辈子最为划算的“风投”,获得了巨额回报。

此时,庾亮同样输得精光,大声向温峤呼救。

得知建康陷落,在浔阳(今江西九江西)的温峤悲痛欲绝,天天哭泣。不论哪个来拜访,他说着说着,就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不久,狼狈不堪的庾亮逃到这里。为了不至于太窘迫丢人,庾亮带来一份“见面礼”,声称有太后的懿旨,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这是请求温峤伸援手的一点心意。同时,为了能吸引更多的“融资”,他先让温峤罩上更耀眼的光环。但在温峤看来,他和庾亮之间谁都不欠谁的,只有友情永远刻在心中,根本不需要来这一套。

温峤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把苏峻灭了,怎么还没有立下功劳,就受赏赐呢?庾亮见他拒不“收礼”,又推他做盟主。温峤坚决不同意,反而推举庾亮为盟主,并且把自己江州的部队,分出一半给庾亮。两人争执不下,温峤的堂弟温充恰好在旁边,说:何必推来推去呢?荆州的陶侃高望重,兵强马壮,不如推举他。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温峤赶紧派部下去找陶侃。

经反复劝说陶侃入伙

在江陵的陶侃看着来使,面如冰霜,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对皇室和庾亮,陶侃五味杂陈,旧愁新恨一齐涌上心头。明帝驾崩前,没有任命他为顾命大臣。既然皇室不赏识他,他何必热脸贴冷屁股,去多管闲事。庾亮上台后,像防贼一样防着他,现在落难了才堆起笑脸,像个势利商人,难道自己挥之即去,招之即来?更让他悲痛的是,他的儿子陶瞻在城破时被叛军杀死,他恨不得把苏峻千刀万剐、剁成肉酱。但如果说罪魁祸首,那是庾亮,是间接凶手。他回复温峤说:我是在外守边的将领,不敢超越自己的职分。

温峤派人去了几次,都碰了一鼻子灰。温峤也恼火了,没有张屠户,就没有猪肉吃啦。愤恨之下写了一封信给陶侃:那你守卫荆州,我出发东进了。他的参军毛宝听说后,求见温峤,说:举大事的人,应当与天下人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温峤赶紧把送信的人追了回来,另写了一封信送去,再次恳求。陶侃的妻子龚氏劝他别再犹豫。陶侃才下定决心,穿上戎装登舟往东,昼夜兼程,连陶瞻的丧礼也没有来得及参加。328年5月,陶侃率部到达浔阳。此时离苏峻攻陷建康已经三个月。

陶侃原谅了庾亮一开始,陶侃和温峤在船上见面,温峤让庾亮躲在船舱后面。陶侃说:这次祸乱就是由庾亮兄弟引起的,不杀他们两人不足以谢天下。庾亮听了,浑身冒汗。陶侃离开后,温峤把庾亮拉出来,说:你只要听我的,我保证你没事。庾亮连连点头答应。

第二天,庾亮一见到陶侃,立即下拜谢罪。这一拜让陶侃非常惶恐。庾亮是北人,陶侃是南人,北人一向是看不起南人的;更重要的是,庾亮是高门,陶侃是寒族,这在东晋来说,高门和寒族不相往来是士人们的底线,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庾亮相当于完全卑躬屈膝,不要脸面了。一时让陶侃不知所措,急忙说:庾元规怎么拜我陶士衡呢?两人落座后,庾亮又坐在下首。陶侃大惊,急忙拉着他同坐。坐下来后,庾亮不停地检讨自己的错误。陶侃心中还是有怨气,仍然不忘奚落庾亮几句:你以前修石头城来防备我,怎么现在反过来求我呀!瘐亮讪讪地回答:哪里哪里。庾亮知道陶侃素来节俭,在吃薤菜(就是野蒜)时,特地留下根,陶侃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庾亮说:因为根可以再种。

陶侃赞叹说:庾元规不仅风流倜傥,也有为政的实际才能啊。这一做秀的举动彻底打动了陶侃,两人终于冰释前嫌。陶侃安慰他说:自从王室丧乱以来,地方大将掌握了不少权力,也不是只有苏峻一人为患。这次不全是你的责任。

“三巨头”终于同心协力,温峤原来只有7000多人,陶侃来了之后,一下子增加到了4万。雄赳赳、气昂昂踏上了收复建康之路,旌旗绵延700多里,战鼓之声响彻百里。这一年,陶侃69岁,温峤40岁,庾亮39岁。

标签: 庾亮陶侃名将东晋名将东晋

更多文章

  • 盘点东西晋吝啬鬼的故事:太尉庾亮吃菜留着种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吝啬,晋朝,宠臣,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的几个名士都是出名的吝啬鬼,其吝啬程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最著名的四大吝啬鬼:葛朗台、泼留希金、夏洛克、阿巴贡相比,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底有多吝啬呢?且听胖子一一道来。—王济砍树首先来看看和峤。作为晋武帝的宠臣,这哥们吝啬到了什么地步呢?《世说新语》上说,他家里有一棵好李树

  • 张昌简介 西晋时蛮族起义军领袖之张昌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昌,晋朝,蛮族领袖

    张昌(?-304年),西晋义阳(河南新野)的蛮族。303年,新野庄王司马歆(司马懿七子扶风武王司马骏的儿子)根据壬午诏书,强行征兵,讨伐益州李流,侵扰了荆州的民众。张昌聚集了几千人,改换姓名叫李辰,在安陆石岩山招募百姓,各方流民和逃避戍守劳役的人大多都投靠了他,遂举兵反晋。江夏(湖北安陆)太守弓钦派

  • 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简介:张易之和张昌宗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古代男宠

    导读:张易之(?-705年)与其弟张昌宗是武则天的面首,时劝则天,使则天滥杀无辜,戮及宗室,705年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驰禁军入宫,易之、昌宗以逆臣罪被斩杀。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氏兄弟是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为唐太宗宰相张行成的族孙,貌美而且善于音乐词律。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张昌宗经

  • 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简介 张昌宗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武则天的男宠

    张昌宗(?-705年)唐朝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与其兄张易之都是武则天的男宠。美姿容,人称六郎美如莲花,在神龙政变中被张柬之等大臣起兵杀死。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向武则天推荐了哥哥张易之,兄弟一起入寝宫侍奉。朝内高官、宗室并称易之、昌宗二人为五郎、

  • 郗超简介 东晋时期开国功臣郗鉴之孙郗超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郗超,晋朝,东晋大臣

    郗超(336—378),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人,东晋大臣,是东晋开国功臣郗鉴之孙,书圣王羲之的夫人是他的亲姑姑。郗超吸引人之处就是对他没法定性,无法把他归结为君子还是小人,他是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第三类人,在他身上,高尚与卑劣,残忍与温情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又爱又恨。祖父郗[xī]

  • 女灸学家鲍姑首创艾灸:晋代著名女医学家的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灸学家鲍姑

    要说这鲍姑可是个了不得的女性,她是晋代著名的炼丹术家又是一位女灸学家,医术高超,与她老公著名的医生葛洪因为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那是比翼双飞伉俪情深。咱今天不说葛洪的故事专说鲍姑的传说,其实吧关于鲍姑传说有很多,今天咱就说其中的一个。鲍姑画像话说这一天啊,风和日丽的,鲍姑她老人家采药兼义诊回来,走到

  • 鲍姑传说 鲍姑与葛洪被人们称为中医夫妻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鲍姑,葛洪

    要说这鲍姑可是个了不得的女性,她是晋代著名的炼丹术家又是一位女灸学家,医术高超,与她老公著名的医生葛洪因为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那是比翼双飞伉俪情深。咱今天不说葛洪的故事专说鲍姑的传说,其实吧关于鲍姑传说有很多,今天咱就说其中的一个。鲍姑画像话说这一天啊,风和日丽的,鲍姑她老人家采药兼义诊回来,走到

  • 女名医鲍姑简介 第一位女针灸家鲍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鲍姑,女医,名医,晋朝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耳濡目染 学有所成鲍姑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父亲鲍靓,亦名静,字玄,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

  • 东晋著名医学家葛洪:预防医学的先驱和传播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医学家葛洪,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他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的炼丹家,还是一位有名的医学家。他是三国时期方士葛玄的侄孙,世人都称他为小仙翁。葛洪曾经受封做过关内侯,后来受其师傅遁世思想的影响隐居在罗浮山炼丹。葛洪画像葛洪是中国古代东晋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先驱和传播者,著有一部著名的著作《肘后方》

  • 葛洪简介 东晋时期者著名炼丹家关内侯葛洪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葛洪,晋朝,东晋炼丹家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