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厉害吗?和张飞不相上下只能互骂“黑脸”

“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厉害吗?和张飞不相上下只能互骂“黑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756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1:00

高览(?—200),一名高奂,字元伯,河北名将,本属袁绍部将,后官渡之战淳于琼被曹操击破,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三国演义》里,曾与许褚徐晃大战不分胜负,后刘备败走荆州时,高览奉命追杀,被冲阵而来的赵云刺死。

高览与颜良文丑、张郃被后世并称为“河北四庭柱”。

个人传记

臣裴松之案语:《武帝纪》以及《袁绍传》都云袁绍使张郃、高览攻太祖营,郃等闻淳于琼破,遂来降,绍众於是大溃。是则缘郃等降而后绍军坏也。至如此传,为绍军先溃,惧郭图之谮,然后归太祖,为参错不同矣。

官渡之战,曹操率军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请,仅以轻骑救援,而命高览、张郃率重兵攻曹营,营坚不能下,粮谷被燔,郭图惭其计失,复谮于绍,高览等忿惧,遂焚攻具,率众降于曹操。

演义传记

官渡之战,高览曾和许褚、徐晃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却被赶来的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评话三国

在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高览为柱河北四庭(河间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之一,武力与张飞相若。

相关原文:

张国良《评话三国·长坂坡》

张飞边跑、边杀、边找。突然,一员大将骑着马从他左边擦肩而过。张飞知道定是曹将,因为刘备手下一共只有几个将。一看就有数的。其实,这员曹将非是旁人,正是高览。你在找刘备,他也在找刘备;你要救,他要捉。高览倒未曾注意到张飞。张飞眼快手快,勒住马匹,回身向高览右腿一矛刺去。未知高览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张飞向高览右腿一矛刺去,若是一般的角色,早就中矛落马了,高览毕竟是名将,久战沙场,对突如其来的行动他知道如何应付,只见他坐在马上高举巨斧,钻子朝下,矛尖刚到右腿边上,他这一对铜铃大眼的余光已经带到。高览想,刘备手下的将都是刁滑之辈,打仗专讲发冷枪的。高览动作极其敏捷,立即圈起右腿,起斧钻往矛尖上“当啷……”点上去。一时哪里点得开!张飞矛上吃到分量,双臂用足十分力气,“当啷……”往上抬。两柄武器卡住。

张飞这条矛,三国中称为一杆秤,五十斤起花,六十斤也可以称,一百斤时称秤砣到秤梢上。许多名将的武艺都要到他这杆秤上来衡量一下,如:虎牢关的吕布,西凉的马超,古城时自己二哥云长,包括三国的百万曹兵的头队正先锋高览,等等,都在这杆秤上掂过分量。如今高览的分量足足一百斤,张飞心想,大哥若然遇到这曹将,一百个刘备死掉五十双。高览也在想,刘备的手下蹩脚将多,如今后面这个是谁?我用足力气竟点不开他的武器!如果此人保护刘备,我难以生擒玄德。瞪着钢铃大眼回头一看,正好张飞也抬起头来,睁大环眼对他看,四只大眼睛碰头。高览一看,原来是张飞,怪不得厉害。张飞一望,原来是高览,果然不错。大家心里都佩服。但张飞是在拣外快,戳一矛试试看,戳得到赚,戳不到就算,没有心思多打,找大哥要紧。高览也不高兴多打,心想,如今先要捉刘备,捉牢刘备后,再同你打上一日一夜!张飞想,救到大哥后,同你打三天三夜!大家收回武器,背对着背跑开。跑了一段路,高览心想,张飞到底不错。回过头来看看。张飞想,高览真乃河北名将,话不虚传。也回过头来望望。自己人看见了是“再会再会”,敌人相见怎么样?骂山门!高览骂一声:“呔!你这黑脸张飞!”

“嘿,你也是黑脸!”

高览想,我倒忘记了,我自己也是黑脸。骂了一句,大家各走各的路。

标签: 河北四庭柱张飞三国

更多文章

  • 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能和许褚大战300回合 为何会被赵云一枪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高览

    高览是袁绍大将,河北四庭柱之一,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员大将武艺高强,都是河北名将,同时,也是袁绍的底气所在。高览曾大战许褚不落下风,没输,为何一合就死在赵云枪下?高览既然是河北四庭柱,武艺至少一流,和许褚大战,演义中描写的非常精彩。当时,袁绍和曹操在阵前对话,曹操对袁绍说,我

  • 高览简介 袁绍手下大将高览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高览,三国

    高览,字元伯,一名高奂(《檄吴将校部曲文》)。本为袁绍部将,后在官渡之战因遭郭图谗言,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官至偏将军、东莱侯。在一些民间艺术中,高览被誉为“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之一。官渡之战,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

  •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杜恕是什么出身?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杜恕,三国

    京兆杜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杜姓士族,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关中郡姓的代表之一。京兆杜氏历朝多为官,名人辈出,东汉时有杜笃;西晋有军事家杜预。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并不是杜预,而是他的父亲杜恕。杜恕,字务伯,京兆杜陵人,出身京兆杜氏。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后,尚书仆射杜畿之子。太和年间(22

  • 杜恕是什么人?杜恕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恕

    杜恕于太和年间(227—232)任散骑黄门侍郎。杜恕为人诚恳朴质,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从小就没有什么名声。等到在朝中作官,也不结党营私,一心办公事。每当政策有失误,他总是引用纲纪法度来规谏,因此很受侍中辛毗等人的器重。当时自公卿以下,官吏们都在议论制度的增减,杜恕认为“古代的刺史,奉行宣示朝廷的六条

  • 杜预的父亲是谁 杜预父亲杜恕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预,高陆公主

    杜预的父亲是谁 杜预父亲杜恕简介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 曹操是杜畿的伯乐吗?东汉末年太守杜畿的历史事迹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杜畿,东汉末年,将领

    遇上伯乐杜畿在张时手下干不出味道,干脆又弃了官,跑到京城许都,再寻找做官的机会。他结交了侍中耿纪,晚上就跑到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经常谈到天亮。而且,谈论时声音宏亮,隔壁人家都能听见。 隔壁住的是谁呢?曹操的心腹谋臣、著名的荀彧!杜畿一谈论,他就在隔壁支着耳朵听。听了几次,他了解到杜畿的才能,就派

  • 杜畿怎么读,杜畿是谁?东汉末年将领杜畿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畿,东汉末年,将领

    杜畿 【jī 】(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吏及将领。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曹丕受禅登基后,封杜畿为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后在陶河试航

  • 苏则: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敢于直谏,曹丕深惮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则,曹魏

    苏则(?-223年),字文师,扶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曹魏大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以学问品行,闻名于世,历任酒泉、转安定、武都太守,所在皆有威名。曹操征伐张鲁,使为军导。张鲁降国,苏则徙为金城太守,政绩卓越,并多次参与镇压凉州军阀麴演叛乱。后征为侍中,

  • 曹魏大臣苏则在曹丕继位之后为何会被降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则,三国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正式拉开了三国的帷幕。伴随着曹丕的登基,这意味着东汉王朝的彻底灭亡。在此时有一位魏国大臣,却为汉朝灭亡痛哭即金城太守苏

  • 刘放有哪些成就?三国曹魏大臣刘放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放,三国曹魏

    刘放是汉广阳顺王的儿子西乡侯刘宏的后代,曾在郡中担任纲纪官员,被举为孝廉。时值汉末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前去依附他。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平定冀州,刘放劝说王松说:“过去董卓倒行逆施,英雄同时起事,拥兵自立,擅自发号施令,只有曹公能够拯救危乱的局面,拥戴辅佐天子,尊奉朝廷的辞旨讨伐罪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