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历史上宇文赟有几个皇后?

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历史上宇文赟有几个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75 更新时间:2023/12/25 22:49:26

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沉毅有智,灭掉北齐,进攻南朝,是北周难得的好皇帝。而他的儿子北周宣宇文赟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在短短两年时间就把北周搞垮了,其中最荒淫的一件事就是“皇后并立”。那么北周宣帝宇文赟共有几个皇后?他们各自的结局是什么?

北周宣帝宇文赟共有五个皇后,并让这五个皇后并立,这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他的五个皇后分别是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五位。

天元大皇后——杨丽华

杨丽华为隋文帝杨坚长女,是隋文帝与独孤皇后所生,隋炀帝杨广的亲姐姐,在573年时嫁给当时的太子宇文贇为妃,时年十三岁。578年时,随宇文贇即位而成为皇后。杨丽华性格温和,无妒忌心,即使五后并立也无怨言,所以受到其他皇后及嫔妃的敬重。

宇文贇即位之後,宇文贇越来越显得喜怒无常,有一次责备她,想要入她于罪,但是杨]丽华却仍然一派安闲,毫无惊恐之貌,使宇文贇大怒,要赐死她。她的母亲独孤氏听闻此事,立刻赶到宇文贇面前谢罪,叩头到头破血流,才使宇文贇免去她的死罪。

580年,宇文贇病重,於是刘昉郑译假诏让杨坚领受遗命辅政。後来宇文贇逝世,而北周静帝宇文阐还很年幼,朝政遂由杨坚把持。杨丽华虽然原本并没有加入这场夺权计谋当中,不过一想到皇帝年幼,如果由别人掌政,恐怕不利于己,得知刘昉与郑译的举动之後,心里曾经有些高兴。後来杨坚将自己的意图展露出来之後,杨丽华反而言行举止中都表达出她的忿忿不平之气。等到静帝禅位给杨坚以後,杨丽华极为愤怒,悲痛惋惜不已。杨坚既不能表面上谴责她,私底下也对她感到相当惭愧,便在586年封她做乐平公主。後来又一度要她改嫁,她誓死不从,於是才停止改嫁的计划。

609年,她在随同隋炀帝西巡张掖时在河西过世,享年四十九岁。

天大皇后——朱满月

朱满月,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静帝宇文衍之母。生于547年,因家人有罪而没入宫中,分派到东宫,为当时还是太子的宇文赟职掌衣服管理,受到召幸,生宇文衍。由于朱满月的比宇文赟大十二岁,加上并非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身份地位都相当卑贱,宇文赟将皇位让给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因朱满月身为皇帝母亲,而册封她为“天元帝后”,后来改为“天皇后”,再后来又改为“天大皇后”,地位仅次于宇文赟的元配杨丽华。宇文赟过世后,宇文衍尊称她为帝太后。杨坚称帝后,朱满月出家为尼。开皇六年(586年)逝世,年四十岁。

朱满月(547年-586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的五个皇后之一,静帝宇文衍之母。吴人,因家人有罪而没入宫中,分派到东宫,为当时还是太子的宇文赟职掌衣服管理之事,受到召幸,因而生宇文衍。

由于朱满月的年纪比宇文赟还要大十二岁,加上并非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身份地位都相当卑贱,因此宇文赟对她实在没有感情可言,在当上皇帝以后并没有给她尊贵的封号。后来宇文赟将皇位让给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因朱满月身为皇帝母亲的身份,而在大象元年(579年)四月封她为“天元帝后”,七月又改称为“天皇后”,第二年二月又改称“天大皇后”,地位仅次于宇文赟的元配杨丽华。宇文赟过世后,宇文衍尊称她为帝太后。

杨坚受禅后,朱满月出家为尼,法号法净。开皇六年(586年)逝世,年四十岁,以尼礼进行后事,葬在长安城西方。

天中大皇后——陈月仪

陈月仪,565年生,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是大将军陈山提的第八个女儿,579年被选入宫中,封为德妃,一个月后,封为天左皇后,第二年改封天左大皇后。后来宇文赟又宠爱尉迟炽繁,便增加天中大皇后的位置,封陈月仪为天中大皇后。宇文赟过世后,陈月仪出家为尼,在唐高宗永徽初年过世。

陈月仪(565年-65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的五个皇后之一。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是大将军陈山提的第八个女儿。大象元年(579年)六月被选入宫中,封为德妃;一个月后,封为天左皇后;第二年二月,改封天左大皇后。因为宇文赟后来又宠爱尉迟炽繁的关系,便将皇后由四个改为五个,增加天中大皇后的位置,封陈月仪为天中大皇后。起初,陈月仪与天右大皇后元乐尚同时选入后宫,由于她们两人同年,加上宇文赟对她们的宠爱与礼数都相同的关系,两人又同时被册封,因此她们的感情相当好。宇文赟过世后,陈月仪出家为尼,法号华光。宇文赟的妻妾们在隋朝时便已相继过世,只有陈月仪与元乐尚两个活到唐朝,陈月仪在唐高宗永徽初年过世,享有高寿。

北周宣帝宇文赟的五个皇后之一

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蜀国公尉迟迥的孙女,本是西阳公爵宇文温之妃,容貌美艳,以皇族大夫妇人的身份入朝时,宇文赟赐酒将她灌醉,强行将其奸污。她的丈夫宇文温,被北周宣帝扣上叛变的罪名后处死,尉迟炽繁便被召入宫中,封为长贵妃。后来被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在北周宣帝驾崩后出家,隋朝开皇十五年去世,时年三十岁。

尉迟炽繁,蜀国公尉迟迥之孙女,北周宣帝宇文赟之天左大皇后。一开始她本是西阳公爵宇文温之妃。因北周定例,宗室命妇需例行进宫朝见,因而被北周宣帝宇文赟强灌醉并在宫中奸污了她,之後她的丈夫宇文温,被北周宣帝扣上叛变的罪名后处死,尉迟炽繁便被召入宫中,封为长贵妃。大象二年三月,她被册立为天左大皇后,之后在北周宣帝驾崩后,尉迟炽繁和另外皇后中的两位(陈月仪和元乐尚)一同出家,法号华首,隋朝开皇十五年薨亡,得年三十岁。

天右大皇后——元乐尚

元乐尚,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开府元晟的第二女,十五岁被选入宫,册封为贵妃,579年被册立为天右皇后,580年幼被册封为天右大皇后。在北周宣帝驾崩后,元乐尚出家,直到唐朝才去世。

元乐尚,是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之一,河南洛阳人,开府元晟的第二女。元乐尚十五岁那年被选入後宫,册封为贵妃,之后在大象元年(579年)七月,被册立为天右皇后,大象二年(580年)二月又改册为天右大皇后。她和北周宣帝皇后之一的天中大皇后陈月仪,同时间一同被选入宫中,又都被册封为相等地位的贵妃位号,而往后的升为皇后,和册后大典,元乐尚都和陈月仪同时同日举行,在加上北周宣帝宠擅两人,各方面的待遇和礼数都相等,两人又同龄,这许多的巧合和共通点,使的身为天右大皇后的元乐尚,和天中大皇后陈月仪,两人之间感情非常好。在北周宣帝驾崩后,元乐尚出家,名为华胜。

北周宣帝的五位皇后,在他驾崩后纷纷出家为尼,而天大皇后朱满月和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等几位皇后,都先后在隋朝时纷纷去世。而在北周宣帝所有遗孀中,感情最好的为天右大皇后元乐尚、天中大皇后陈月仪,两人出家后,都活到了唐朝。

更多文章

  • 北周宣帝宇文赟简介 史上立过五位皇后的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周皇帝,北周宣帝,南北朝皇帝

    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鲜卑族,北周第四代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李太后。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北周国势日渐衰落。大象元年(579年)禅位于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权。次年

  • 三国趣闻,相士朱建平断人生死堪比阎王,改变曹魏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建平

    俗话说的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当人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的时候,都爱找个相面的问问,就连皇帝也不例外。三国时期,魏蜀吴鼎足而立,各路能人异士纷纷出山相助,若说其中最能忽悠人的,当属三国第一铁嘴朱建平。朱建平(生卒年不详),汉末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省)人。精通相术,于街巷之间为人相面,效果非常灵验。

  • 相马名人朱建平:敢断言曹丕死期的三国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丕

    导读:伯乐是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伯乐当属春秋时代的孙阳,古有“伯乐相马”的故事,说的就是孙阳,然而,在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也有一位善于相马的人。《三国志·方技传》里介绍了一位叫朱建平的人,此人“善相术”而且经常走街串巷为人相面,因有一技之长被曹操聘为侍郎。《三国志》说此人相术

  • 史上相马名人朱建平:敢断言曹丕死期的三国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相马,朱建平,曹丕,死期

    导读:伯乐是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伯乐当属春秋时代的孙阳,古有“伯乐相马”的故事,说的就是孙阳,然而,在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也有一位善于相马的人。《三国志·方技传》里介绍了一位叫朱建平的人,此人“善相术”而且经常走街串巷为人相面,因有一技之长被曹操聘为侍郎。《三国志》说此人相术

  • 三国首席音乐家杜夔,技压群雄为什么最后孤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杜夔,三国首席音乐家

    曹操让杜夔任军谋祭酒,在太乐手下任职,并命令杜夔创作雅乐。杜夔精通音乐,聪明过人,各种乐器无所不能,只有唱歌跳舞,不是他的特长。当时散郎邓静、尹齐擅长唱雅乐,歌师尹胡也能唱宗庙郊祀的乐曲,舞师冯肃、服养知晓以前和当时各种舞蹈。杜夔主管此事,深入研究。对前代经书所载,知道很多,近代掌故也多方收集,教授

  • 徐邈人物生平简介,徐邈是什么人?轶事趣闻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邈,三国

    徐邈是燕国人。丞相曹操平定河朔时,任其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县令,后任东曹议令史。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允许其设置尚书、侍中和六卿等官。徐邈被任命为尚书郎。后来,徐邈出任陇西、南安两郡太守。为政有方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建立曹魏政权。此后,徐邈历任谯国相、平阳太

  • 三国趣闻:中圣人徐邈、机智的简雍、疯癫的刘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趣闻

    贤人有云“无肉不欢,无酒不兴”,《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有句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足见这本奇书对酒水的重视。也是,三国题材被翻来覆去各种炒作,其中的人物故事都已被人熟知。酒桌上兴致起来,几个上头的朋友也难免会捡其中几件说道说道,最后大家哈哈一笑,多少意味都付笑谈中。不仅三国是

  • 【三国志·徐邈传】原文及翻译,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邈传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於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 胡质是什么人?胡质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质

    胡质,字文德,寿春(今安徵寿县)人。胡质年轻时与蒋济、朱绩齐名。在长江、淮河一带很有影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出使见曹操。曹操问:“胡敏年岁较大,该有子孙了吧?”蒋济说:“有个儿子叫胡质,处理大问题不如父亲,但处理细小事情心细超过父亲。”于是曹操召任胡质为顿丘(今河北馆陶县)令。县里有个叫郭

  • 胡质父子是怎样的人?人称父子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胡质

    魏晋时期,胡质、胡威父子皆以为官清廉著称于世,人们赞颂他们是“父子清官”。胡质一生历任高官,清廉爱民,从不看重钱财,不置家产.嘉平二年(250年),胡质病死时,“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后来,朝廷追思清节之士,赐“谷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远离家乡未带家眷,又从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