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浩差点害死夏侯惇 曹操为何还要重赏他?

韩浩差点害死夏侯惇 曹操为何还要重赏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91 更新时间:2024/2/2 17:24:10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诡诈之道横行。曹操最好的兄弟张邈背弃了当年的友谊,投靠了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曹操让夏侯惇率军进攻吕布,双方交战,互有损伤。夏侯惇估计吕布也必然撤兵休息,没有多做防备,不料吕布在陈宫的建议下快马突袭夏侯惇,成功劫夺许多粮饷辎重。不但如此,吕布还派遣一只敢死队,假装逃兵投降夏侯惇,到了晚上的时候这伙人突入夏侯惇大帐,竟然劫持了夏侯惇。堂堂曹魏第一重臣,竟然被当成肥羊,被索要财物交换。

网络配图

夏侯惇部下将士,本来就刚经历一场大败,军心不稳,此时竟然主帅被劫持,恐惧和愤怒顿时弥漫整个军营。军队一旦失去了斗志和纪律,必将随时面临死亡。此时,一个小人物闪亮登场,让部队迅速恢复了正常,得以从死亡的边缘走过。这个人就是韩浩。韩浩站到人群的最前面,喝令将士不得惊慌,带领自己的部下把守住夏侯惇大帐入口,并让士兵召集所有将领共同议事。韩浩告诉诸位将军,只有严格约束手下士兵,千万不要冲动,更不能扰乱军队的建制,如果此时吕布率军进攻,那后果不堪设想。诸位将领觉得有理,立刻传令下去,整个部队立刻安定下来。然后韩浩来到夏侯惇的大帐,在大帐前高声大喊:“你们这些亡命之徒,竟然敢劫持大将军,还想要活命吗?况且我们接受命令讨伐乱贼,又怎么会因为一个将军而放走你们吗?”韩浩说的很硬气,就算是绑匪抓到了夏侯惇又怎么样?即便绑匪杀死夏侯惇又怎么样?都不可能改变绑匪必死的命运。此话一出,不但是绑匪目瞪口呆,连夏侯惇手下的各位将领也大惊失色,韩浩到底要搞什么?这么说,不是想把夏侯惇往火坑里推,逼着绑匪杀掉将军吗?

确实,当绑匪劫持人质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安全,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才会去估计人质的安全。韩浩这么说,完全违背了基本的人质谈判的原则。韩浩流着泪对上司夏侯惇说:“不是我不顾念将军,实在是不能违背国法!”韩浩然后下令士兵进攻,就算是劫匪杀了夏侯惇也在所不惜。那些绑匪看到韩浩竟然如此凶恶,连上司的性命都不顾了,那劫持夏侯惇还有什么意义呢?几个劫匪都吓得连忙磕头,放弃抵抗,说他们不过是想多要些钱,拿到了钱就会离开了,希望给他们一条生路。手下士兵也很快抓住了劫匪。韩浩不和他们客气,下令全部处死。

网络配图

等到夏侯惇被救之后,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是感慨,对韩浩这个人也另眼相看,曹操说:“你的这个做法应该成为后世的榜样!”于是,曹操下令,只要是以后有人敢劫持人质,都应当共同击杀劫匪,不必顾惜人质的性命。从此之后,劫持人质的事件竟然就没有再发生了。其实,韩浩的这个做法并不值得推崇,劫持人质的事件也根本没有消失。韩浩之所以能够成功,有合理的一面,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过,当劫匪意识到劫持人质不能挽回他们必死的命运,有两种常见的选择,一种是像吕布的几个逃兵一样,放弃抵抗,企求生存,但最后的结局大都是被斩杀。当绑匪劫持人质的时候,或许人们会许下一些诺言,但是城下之盟哪里有什么真诚,一旦人质相对安全,劫匪必死无疑。另外一种就是撕票,拼个鱼死网破。反正都是一死,拉个垫背的也好。可以说,想韩浩一样行事获得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不过,曹操为什么会赞扬韩浩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在汉代末年,绑架盛行。战乱时节,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一些战败逃亡的士兵或者啸聚山林,或者突入城镇,抢夺财物,劫掠人口,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曹操治理下的兖州、青州,更是治安不好,劫掠盛行。很多时候顾惜人质往往使得劫匪逍遥法外,助长了不良风气。曹操借助表扬韩浩,告诉世人,我曹操对绑架抢劫是绝不会手软的!这道命令颁布之后,绑架事件就算不会绝迹,也必然大大减少。

网络配图

第二个原因,是保护人才,保护韩浩。虽然说夏侯惇为人忠勇,和韩浩感情也不错。当初就是夏侯惇听说韩浩品行出众才去拜访韩浩,并让他在自己的部下为将。可是韩浩对夏侯惇如此无情,夏侯惇不可能心中没有任何想法,高度表扬韩浩,更可以让夏侯惇不敢轻易出手。当然,韩浩的做法对夏侯惇个人确实有些冷血,但是对稳定大局非常有利。于是,曹操借韩浩的刀,镇压那些妄图不轨的人。后来,曹操把韩浩调到自己的身边,担任全军的中护军,负责武官的选用,并亲领中护营。韩浩做事不顾忌权贵、只看重国法,遵循军纪,正是选拔军官,负责主帅安全的最佳人选。

标签: 曹操韩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重赏差点害死夏侯惇的韩浩?韩浩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三国,夏侯惇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诡诈之道横行。曹操最好的兄弟张邈背弃了当年的友谊,投靠了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曹操让夏侯惇率军进攻吕布,双方交战,互有损伤。夏侯惇估计吕布也必然撤兵休息,没有多做防备,不料吕布在陈宫的建议下快马突袭夏侯惇,成功劫夺许多粮饷辎重。不但如此,吕布还派遣一只敢死队,假装逃兵投降

  • 韩浩简介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将领韩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浩,三国,魏国将领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将领。字元嗣,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汉末大乱,浩聚徒众护县。太守王匡辟浩为从事,领兵拒董卓于盟津。卓执其舅招浩,不从,因而知名。袁术任浩为骑都尉。后夏侯惇奇其才,使浩领兵从征伐。时荒乱乏粮,浩议急农救荒,曹操遂兴屯田,迁浩护军。从破柳城,改任中护军,置长史、司马,拜为万岁亭侯

  • 臧洪为何成为汉末诸侯盟主?臧洪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臧洪,汉末,诸侯,盟主

    臧洪少年成名,和刘繇、赵昱等三国名士一样,在汉灵帝年间年纪轻轻就被选拔担任县长职务。汉灵帝末年,臧洪看到宦官当政,外戚弄权,就辞官不做,回到家乡。后来,董卓废掉少帝,残暴不法,全国震动。但是大多数公卿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只要是不危害到自己,谁愿意当那个出头鸟呢?臧洪当时在广陵太守张超身边,就劝说张超,

  • 汉末时期的群雄臧洪:三国正史中最讲义气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正史,义气,臧洪

    三国第一义士当属臧洪!说起“义”,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堪称“义绝”,可是正史中的关羽就不尽然了。关羽有弃曹归刘不假,看重情义不假,但更多的还是对自己政治前途的反复权衡之后,做的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在曹操身边,关羽永远都只能是一个圈外人士,而在刘备帐下,关羽确实绝对的核心人物

  • 三国英雄人物志:在乱世中一直摇摆的昌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

    昌豨与臧霸等人,演义中称“泰山群寇”,实际上属于青徐一带地方豪强,乱世聚众自保,《武帝记》:“泰山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各聚众”(这种情形当时很多,许褚也是一例)。吕布占据徐州时,这几位都归附了吕布;吕布败,他们又都归降曹操,“布败,获霸等,公厚纳待,遂割青、徐二州附于海以委焉,分琅邪、东海、

  • 庞会为父亲报仇 打败蜀国后竟灭了关羽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

    比起庞德,虽然庞会没有他父亲的名气那么大,但是他所做的事情,确实让大家震惊。庞会,男,生卒年不详,三国时魏国将领庞德之子。“庞会勇烈,有先父之风。”庞会虽然刚勇猛烈,却远不如他的父亲那么出彩,因为其父当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最后,还抱着必死的信念,抬着棺木与关羽作战,最后以

  • 庞德和关羽有何冤仇?其儿庞会竟杀关羽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庞德,庞会,关羽

    三国中从来不缺少跳槽事件,跳槽在三国也不算什么丢人事情,有的是财帛动人心的主动跳槽,比如吕布每一次跳槽都还情真意切的认个干爹,为了赤兔马杀起干爹丁原来丝毫都不手软;有的是被动跳槽,比如徐庶,尽管被迫跳槽到了曹操的阵营,可终其一生都不为曹操出一计,当然,出计了也是挖坑给曹操跳进去,甚至眼看着曹操跳坑都

  • 柠檬初上孙妮谁演的?孙妮扮演者张杨果而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柠檬初上,张杨果而

    孙妮 (张杨果而 饰)她性格开朗活泼,是一个时尚的职场女神。她是左再骏大学的同学,因为喜欢左再骏而来到上海对其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她努力过。正是她的存在,才能让小檬看到了自己的内心,却又不敢正视自己对左再骏的感情。正是她的到来,才让郑磊看到了小檬内心喜欢的人究竟是谁而选择了退出。

  • 《少帅》第47集剧情介绍:张杨二人西安发动兵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少帅,张学良,西安事变,

    红军在山城堡全歼胡宗南的一个旅,击溃一个旅,中央军主力全线西撤。胡宗南给张学良送来一封信,说是从缴获红军的资料中看出他们对东北军了解得太过深入,怀疑东北军内部有人通共。张学良希望中共能拉拢胡宗南,但李伯汉说胡宗南是拉不动的铁杆,希望他能做一头狮子而不要做绵羊。张学良得到情报,蒋介石组织心腹人员在洛阳

  • 袁绍曹操争霸天下 张燕为何看好势单力薄的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袁绍

    不过,袁绍最强大的时候,也就是袁绍开始衰弱的时候。在袁绍夺取幽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00年,袁绍已经拥有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大州,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而曹操也在巩固兖州的势力之后,夺取了刘备(吕布)的徐州、袁术的扬州、豫州一部,而张扬等小小诸侯也逐一被曹操消灭。曹操已经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