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渡之战袁绍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袁绍至少避开了六次机会

官渡之战袁绍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袁绍至少避开了六次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30 更新时间:2024/2/12 10:39:33

你真的了解官渡之战和袁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打少,兵力明显占据优势,袁军士气也很高,将士也不可谓不用命,但结果却惨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

袁绍的失败,不得不归究于其本人在指挥上的严重失误,因为在整个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取胜的机会原本很多,即便有一两次失败,都不至于影响战争结局,可所有取胜的机会都被袁绍“完美”地避开了。被袁绍浪费的机会,少说有6次之多。

一、不听劝阻急于发动决战

建安五年(200年),基本统一了黄河以北四州的袁绍志得意满,决定主动发起对曹操的全面决战,对此其内部有一定分歧,以田丰沮授为代表的本土派们表示反对,双方矛盾一度公开化。

田丰、沮授并不是一味反对袁绍用兵,而是认为时机不成熟,北方四州虽定,但时间尚短,应该再巩固一下,发展经济,进一步积蓄力量,把握更充足之后再战也不迟,但袁绍不想多等,他急于统一天下。

田丰反对的意志很坚决,袁绍一气之下将田丰下狱,对沮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沮授在袁绍手下以奋威将军的名义任监军,权力很大,在郭图等人的建议下袁绍将沮授监军之权一分为三,分别由沮授、郭图和老将淳于琼担任。《献帝传》说,袁绍出发前,沮授把本族的人招到一块,把家财分了分,对他们说:“势如果在则威无不加,势如果不在则不能保一身,悲哀呀!”他有一个族弟说:“曹操怎么能是袁公的对手,您何必担忧?”沮授说:“以曹操的明略,加以挟天子以为后盾,我们又刚刚打败公孙瓒,士兵疲弊,主将骄纵,成败已经很明显了。”

二、派颜良进攻白马

建安五年(200年)2月,袁绍亲率大军由邺县南下,兵指黎阳,曹军无意在黎阳与袁绍作战,因为在这里自己的部队难以接续,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有被敌军全歼的危险,所以曹军未作抵抗,迅速撤到黄河以南。

袁绍占领黎阳后,派部将颜良为先遣部队渡河攻击南岸的军事要地白马,这项决定遭到了沮授的反对,沮授劝袁绍:“颜良这个人生性偏狭,虽然骁勇,但不能独立担当大任。”但是,袁绍不听。颜良的情况不详,却很有威名,当时在军中的地位和名望远远超过关羽、张飞等人。

袁绍曾经对沮授很倚重,几乎言听计从,但这次却不接受沮授的建议,大概与沮授之前反对出兵并四处散布“失败论”有关,然而事实证明沮授是正确的。4月,颜良率部渡过黄河,直指白马,曹操亲自北上解白马之围,双方发生激战,袁军大败,颜良被在此战中被关羽临阵斩杀。

三、急于寻找曹操复仇

曹操虽然解了白马之围,但自知袁绍的大军随后便到,于是决定从白马撤军。袁绍果然指挥主力渡河,对此沮授又表示了不同看法。《献帝传》记载,沮授建议不管白马,而拿下已经喘手可得的延津,凭借这里的渡口优势,将主力源源不断运过黄河,之后巩固延津,使其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进可以直取许县,退可以从容撤回黄河以北。

沮授的话袁绍特别不爱听,在袁绍看来此行压根没有战败撤回这样的选项。同时,首战即在白马挫败让袁绍失了面子,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袁绍非拿下白马找回面子不可。沮授闻知,站在黄河边上叹息说:“黄河啊黄河,我知道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于是以身体原因请辞,袁绍很生气,把沮授所部交由郭图来统率。

曹操料定袁绍会命主力来攻白马,他下令白马军民全部随军撤离,向延津方向运动,文丑率军紧追不舍,结果被曹操在延津打败,文丑又“壮烈牺牲”了。

四、否决两路夹击方案

这时许攸提出一个分兵进攻的作战方案,具体是:以主力的一部在正面吸引曹军主力,然后分另一部主力悄悄绕到曹军背后直接进攻许县,把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中,奉迎天子反过来讨伐曹操,曹操即使不溃败,也会首尾难顾。

类似的方案沮授也曾给袁绍说过,袁绍曾进行过一个小规模尝试,派出韩猛绕行南下,但由于兵力有限,所以没有成功,但袁绍认为此路不通,就不再提了,许攸提出类似的方案,袁绍想都没想,直接否决。

其实许攸的建议有很大价值,袁绍应该认真考虑,曹操将精锐都压在了官渡正面,背后及两翼是软肋,应该继续在曹军薄弱的地方攻击,但袁绍过于自信,认为正面战场足以战胜曹操,不必多此一举。

许攸的合理化意见被否决,心里大概挺不痛快,恰在此时许攸家里出了点事,审配又一直在找机会收拾许攸,许攸又气又怕,干脆叛逃到了曹营,这一下袁绍麻烦大了。

五、不全力救援乌巢

许攸叛逃到曹操那里,提供了乌巢有袁军大批军粮的情报。正苦于找不到突破口的曹操抓住机会,亲自率兵攻击乌巢。负责防守乌巢的淳于琼很有经验,加上袁军的总人数是曹军的一倍以上,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迅速组织反击,双方展开激战,淳于琼同时派人向大本营求救。

乌巢距袁绍在官渡前线的大本营只有40多里路,骑快马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到达,袁绍得报后立即召集儿子袁谭以及审配、沮授、张郃等人商议对策。袁绍认为,曹操攻击乌巢,他的大营必然空虚,此时不如置乌巢于不顾,直接进攻官渡正面的曹军,让曹操有出无回。

但张郃却认为不妥:“曹操敢攻乌巢,率领的必然都是精兵,淳于琼将军肯定会被攻破,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大势已去了,不如先去救他。”然而郭图支持袁绍的想法,认为应该先攻曹营,张郃还想坚持:“曹营很坚固,之前已经打了很久也没有攻破,现在仓促之间能不能拿下实在没有把握。而淳于琼将军如果被曹操俘虏,我们也都得当俘虏啊。”

只到这时,如果袁绍头脑很冷静,他仍然不至于失败,因为从总体实力上看他仍旧比曹操强大。但袁绍思维已乱,又急于一战定胜负,所以坚持已见,仅以少部分轻骑驰援乌巢,结果可想而知,乌巢被曹操最终攻破。

六、派张郃进攻曹军大营

乌巢丢了,但这还不是压垮十万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到了这时袁绍仍有翻盘的机会,他应该迅速收缩防线,由进攻转为防御,同时急调后方军粮来前线,稳定下来后再与曹操决战。即便这样做有一定难度,最差的也可以向后撤退,退至黄河以北,休养一两年,待元气恢复后再来,从双方综合实力比较看,曹操仍不如他。

但袁绍慌乱之中又走出一步昏招:下令由张郃、高览率所部对曹军大营发起攻击。这道命令太有问题了,因为作为主将的张郃思想与自己很不统一,虽然“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但由于不理解,执行效率就大打折扣,再加上曹军准备充足,其大营果然短时间内无法攻破。

面对这种情况张郃非常忧虑,他知道自己这位领导一向疑心很重,害怕事后被追究,干脆来了个“战场起义”,这一下子袁军才彻底崩溃。

标签: 袁绍官渡之战

更多文章

  • 韩馥到底有多窝囊?被袁绍吓得跑进茅房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馥,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最窝囊的诸侯韩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群雄纷争,诞生出了无数的风云人物,最终还是曹刘孙三家笑到了最后,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和曹操同样也是最受读者喜爱追捧的两个角色,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不得不可以说是励志,曹

  • 官渡之战前袁绍为什么会拒绝田丰的建议 袁绍有没有实力能打败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绍,田丰

    对袁绍和田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田丰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此人博学多识,能力出众。在汉朝末年,他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御史,因看到朝廷的混乱,弃官归家。后来他应袁绍的征召,担任了袁绍的別驾。他为袁绍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绍正是用了他的计谋,才讨平了公孙瓒

  • 能够强势一时的袁绍,他所依仗的到底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鞠义

    袁绍强盛时期,除了“河北四庭柱”,看看还有哪些武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朝廷三公。袁绍早年曾在朝廷任职,并指挥诛杀宦官。到了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进入洛阳,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所以袁绍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

  • 曹操是靠着哪股力量和当时的袁绍抗衡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为什么会建立青州军?这是他变强的资本,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时期,自从曹和袁打了一场战争之后,袁的实力算是一天比一天弱,曹正好相反,这一战,他算是把老本都押上了,赢了以后,算是为他占领北方打下基础,一天比一天强,最后统一北方,要说后来的3个国家,哪个厉害,没有疑问,曹操

  • 袁绍本有机会取得天下,他到底错过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袁绍

    袁绍错失五位顶级大将,曹操得其三刘备得其一,最后一位最可惜,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谈到三国演义各诸侯争夺霸权,我们肯定会想到曹操、孙权、刘备、袁绍等人,说到袁绍,很多人都为他感到可惜,因为在东汉末年,袁绍的起步要比曹操、孙权等人高得多,但他最后还是被曹操打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其

  • 田丰曾在公孙展、袁绍手下,他是如何辗转到曹操帐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田丰

    我们今天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操的手下田丰。田丰这个人是非常传奇的一个人,他在公孙展手下做过谋士,他也为袁绍做过事情,但是他最后是归于那曹操。并且为曹操带来了整个幽州的所有兵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田丰从真正做一个谋士,道他归顺曹操之前,大概经历了八年,这八年期间是非常

  • 袁绍为什么没有迎奉汉献帝号令诸侯?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绍,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被后世人无限推崇的关键操作。普遍认为,曹操将汉献帝弄到了自己的地盘,从此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管是对内管理百姓还是对外征战讨伐,都有了非常强大和无可争议的正统性,这才成为了霸主。而相比之下,袁绍

  • 刘备为什么会投靠袁绍?真的只是求生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三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刘备的故事。公元199年年初 ,被困囚笼之中的刘备,终于用自己的人和时间,使曹操放松警惕,让自己成功的逃脱了曹操的大本营许县。并且还借此机会,控制了徐州的部分周边地盘,解决了当时曹操委任徐州刺史

  • 袁绍为何会三番五次地忌恨自己的发小张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邈,三国

    你们知道张邈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袁绍之所以三番五次地忌恨自己的发小张邈,主要与两件事有关。具体如下:其一:张邈面责袁绍此事的根源,乃是与董卓之乱有关。众所周知,何进死后,董卓率军进入京师洛阳,开启了专权干政的时代。面对此种形势,袁绍、曹操和张邈等山东豪杰纷纷起兵,形成了一个讨

  • 袁绍死后河北百姓大哭,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绍,东汉

    你们知道袁绍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纵观汉末三国时代,最有机会一统天下之人是袁绍,而最为可悲之人亦是袁绍。自关东起兵以来,袁绍逐渐吞并冀州、青州、并州和幽州,成功占据四州之地,史称他“并四州之地,众数十万”。然而,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此战之中,占尽出身、威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