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姜维作为继承人 死后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诸葛亮用心良苦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姜维作为继承人 死后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诸葛亮用心良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89 更新时间:2024/2/14 7:23:3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继承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姜维,字伯约,本来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受到太守马遵的猜忌,迫不得已投降蜀汉。诸葛亮对姜维非常器重,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是“凉州上士”。演义中,诸葛亮将姜维当作继承人来培养,他临终前,将一生所著的兵书、八卦阵都传给了姜维,还传给他诸葛连弩制造之法。可以这么说,演义中的姜维就是诸葛亮的衣钵弟子。

正史上,姜维虽然没有演义中那样受到器重,却是从一个降将,迅速受到诸葛亮重用。可知,在诸葛亮的眼中,姜维是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那么,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前途无量的姜维当作自己的继承人呢?当时蜀汉众将比较疑惑,在诸葛亮死后20年,世人才知道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姜维虽然受到诸葛亮器重,可是他是一个刚刚投奔不久的降将,资历最浅。这虽然是一个表面原因,是一个很浅显的原因,真正原因如下。

第一,姜维如果在诸葛亮刚去世,掌握兵权,可能“穷兵黩武”,损耗蜀汉有限的国力。

姜维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诸葛亮活着时,受到诸葛亮的重用,从一个降将迅速成长为蜀汉大将。诸葛亮对姜维的重视,是一个方面,姜维也不负众望,和曹魏交战胜多负少。以诸葛亮的军事造诣,五次伐魏,才勉强和曹魏打了一个平手。第五次在五丈原,蜀汉大军和曹魏司马懿大军僵持不下,由于诸葛亮劳累过度,身体太差,最后病逝,蜀汉才不得不退兵。

在诸葛亮去世后,如果继任者是魏延、姜维等好战将领,可能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北伐。此时的蜀汉,诸葛亮经过五次北伐,国力消耗殆尽,已经担负不起沉重的北伐战争了。如果姜维此时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却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可能葬送蜀汉大军。

因此,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需要休养生息,需要一个理政人才,而不是一个铁腕统帅。因此,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推荐了蒋琬费祎两个贤臣。这两个贤臣,实行的政策都是发展蜀汉生产,致力于恢复蜀汉国力,尽量避免发生大战。

此时,姜维想要带领大军讨伐曹魏,无奈受制于掌权费祎。每次出征,费祎仅仅给姜维几千人马。试想,几千军队,能干啥?也就骚扰一下曹魏边境而已,不可能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费祎向姜维说道:

“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汉晋春秋》)

是的,费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自认比诸葛亮差远了。现在,费祎等人只需要保国安民,采取守势,给将来的继承者打下基础,就可以匡扶中原了。

姜维在费祎遇刺后(公元253年),也就是诸葛亮死后19年后,才取得大权,才开始大规模北伐。此时的蜀汉,经过19年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国力。此时的蜀汉,有了和强大的曹魏相抗衡的实力,所以姜维大规模北伐,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事。

第二,姜维如果在诸葛亮刚去世,掌握大权,可能成为类似于曹操、司马懿那样的权臣。

姜维说到底,是一个军人,想要掌握军权,带兵大战。如果姜维在诸葛亮死后,掌握了兵权,可能和后来的钟会一样,轻易获得大权,迷失自我,狂妄自大,阴谋反叛。诸葛亮在临终前,为什么将兵权交给长史杨仪,而不是大将魏延和姜维,就是怕魏延和姜维尾大不掉,反客为主。

如果姜维过早地掌握了蜀汉兵权,很可能成为曹操、司马懿那样的权臣,轻则架空后主刘禅,重则取而代之。而在过了19年后,慢慢培养了姜维对蜀汉的归属感,培养了他对蜀汉的忠诚。这样,从公元228年姜维归顺蜀汉,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过了6年,他认可了蜀汉,到了公元253年,又过了19年,加深了姜维对蜀汉的归属感,把它当作自己真正的家。

此时的姜维,和蜀汉融于一体,无论你怎么引诱,他也是不会反叛的了。姜维也真心将后主刘禅当作皇帝,即使掌握大权,也不会架空皇帝,成为曹操第二了。如东吴重臣诸葛谨之子诸葛恪,掌握东吴大权之后,轻率北伐,遭到新城惨败。他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架空皇帝,嚣张跋扈,成为权臣,结局为惨死。

结语

诸葛亮在临终前,没有将兵权交给魏延、姜维等久经沙场的大将,而是委托给一个“文官”杨仪。当时好多人对诸葛亮临终前的决定感到非常疑惑,感到非常不解。在诸葛亮死后19年,世人才知道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才看透诸葛亮的用意所在,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原来诸葛亮怕姜维早早获得兵权,轻率北伐,可能败给司马懿,葬送蜀汉大军,也可能早早掌握蜀汉大权,架空皇帝,成为权臣。

诸葛亮临终前,还为蜀汉的未来考虑,值得我们敬重。

标签: 诸葛亮姜维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还能坐稳皇位近30年 事实证明刘禅并不是那般懦弱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刘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的皇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为其安邦定国出谋划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正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刘备去世之后,他任然坚定的奉行着“克复中原”的信念,辅佐少主

  • 诸葛亮功绩显赫为何在文臣中只能排第三?前两个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诸葛亮,许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诸葛亮只能排第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益州,实现了当年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战略规划。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又夺取了汉中,于是他自称汉中王。应该说在此期间,诸葛亮在群臣之中的功绩最大,堪称是股肱之臣。可是在刘备称帝前,诸葛

  • 诸葛亮为什么救不了蜀国 看看刘禅皇宫中的东西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蜀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救不了蜀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先灭亡的却是有着神诸葛的蜀国。很多人认为蜀国的灭亡,是因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只要诸葛亮活着,蜀国就不会灭亡。实际上,并非如此,刘禅投降后,邓艾在刘禅皇宫发现了一件东西,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也救不了

  • 他是曹操的克星 他若是不死的话诸葛亮一次北伐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法正

    还不知道:曹操的克星法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三国乱世涌现了众多的名人,三国时期有众多的武将,有众多的谋士,他们都是当时的杰出人才。曹操是当时的顶级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自从起兵以来,就挟天子以令诸侯,

  • 诸葛亮和庞统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庞统对战司马懿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庞统

    对诸葛亮和庞统差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运气最好的君主莫过于刘备了,虽然他所带领的蜀国的发展史十分的艰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的人十分多。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枭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身世十分高贵,他的哥哥留给他的也是一个局势十分好的国家,而

  • 七星灯真的是书中胡吹的吗 诸葛亮临死前摆七星灯是为了续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七星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七星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鲁班书》虽然说只不过是一个木匠写下的书,但是这可是一本禁书,因为在这书里面,写了多种术法,听起来就非常的玄乎,而这,里面的内容也不是没有人研究,比如说这其中有一个就是可以延长寿命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的七星灯,历史上,

  • 历史上司马懿真的穿过诸葛亮送的女装吗 事实证明并司马懿是不可能女装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女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懿女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新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逼迫司马懿出战,故意送了件女装来激怒司马懿,不成想他不但面不改色,还把这身女装穿在自己身上。而在《军师联盟》中,司马懿竟然身着诸葛亮赠送的女装,还当着诸位将士的面,大声朗诵《出师表》,气得诸葛亮吐血三升,

  • 关羽兵败之后诸葛亮的反应会如此平定 刘备看破却没有说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兵败诸葛亮反应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事情还得从刘备攻打益州时说起,当时他消化了荆州这块富裕的地盘,按着诸葛亮的战略计划整合兵马开赴益州,然后留下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益州刘璋虽然暗弱,但经过他们父子俩几十年的经营还是给刘备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于是刘备让诸葛亮从

  • 诸葛亮临死前留下遗言可保蜀汉江山 只可惜刘禅记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刘禅

    对诸葛亮遗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情还得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说起,这场战争他准备得很充分,事先在上方谷设下天罗地网,然后设计引司马懿大军前来。司马懿果然中了诸葛亮的圈套,曹魏大军差点在上方谷一地被歼灭,此刻天降大雨浇灭了上方谷的火焰,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带着

  • 诸葛亮空城计中的疑点是两个书童 司马懿为什么说退兵就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很多人都不了解空城计书童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空城计”,出自于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写道:“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城内无兵的诸葛亮竟然大开城门,镇定自若地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