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儿媳妇甄洛为什么遭曹操父子惦记?

袁绍儿媳妇甄洛为什么遭曹操父子惦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4/2/14 11:29:11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是个好主意,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网络配图

甄氏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去世,二嫂很悲伤的同时还要做些琐事,照顾孩子却非常慈爱。甄氏母亲性格严厉,对几个儿媳妇不是很好,甄氏几次劝母亲:“二哥不幸早死,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照顾唯一的孩子,道理上讲,您对待她要当成是儿媳妇,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母亲听了甄氏的话惭愧得流泪,之后对待二嫂的生活起居就像对待甄氏一样,平时也多有走动,关系密切。

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纳甄氏为妻。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夫人。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父子领兵攻打邺城,袁绍的军队抵挡不住,邺城很快失手。曹操攻打邺城,固然是为了将袁绍势力连根拔起,还有一个原因,他早就听说过美人甄洛的名声,想占为己有。可惜,首先攻进邺城的却是曹操的大儿子曹丕,曹丕也早就对甄洛垂涎三尺。邺城城破时,曹丕带人径直走进袁府后宅,发现两个披头散发、尘灰满面的贵族女子抱头痛哭。曹丕走近一看,见她们虽然蓬头垢面,但十分美丽,拖近洗干脸一看,年轻的便是甄洛,年长的妇女是她的婆婆刘氏。待到甄洛梳洗齐整之后,曹丕看到恢复本来面目的甄洛那艳丽的面容,顿时神魂颠倒。随后,曹丕向父亲曹操请求把甄洛赐给自己。曹操内心中,虽然他对美丽又才华出众的甄洛早就倾慕不已,可惜被儿子抢先下手了,只好作罢,摆出了父亲的姿态,点头同意。

不久之后,甄洛被曹丕明媒正娶为妻。当时,甄洛芳龄二十三岁,正是光彩夺目、韵味十足的年龄。曹丕虽然只有十八岁,但他借助其父的威势,大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因此志得意满。贤淑温良的甄洛嫁给他,也算是有所寄托。然而,甄洛虽然善良虽然美丽,却早就嫁给袁绍的儿子成了袁家的儿媳妇。当时的情况是,甄氏家族是河北大族,而雄踞在北方的袁绍是河北一带最大的军阀,因此便派人到甄家为自己的二儿子袁熙提亲,那时的袁绍手下兵强马壮,意气风发,被世人认为是可以夺得天下的枭雄。甄家不敢得罪,因此,甄洛就成了袁绍家的儿媳妇。这桩婚姻,似乎让甄洛幼年时"贵不可言"的预言走向现实,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枭雄曹操的手下,袁绍一败涂地。

网络配图

那么,为何曹操父子会对袁绍的儿媳妇甄洛这样的二手货垂涎三尺?曹植在《洛神赋》中写的为之倾倒的美女居然是袁绍兵败成为曹营俘虏的传奇美女甄洛。历史上就有"江南有二乔,河北甄氏俏"的民谣,说的就是甄氏家族是河北大族,甄洛的聪慧与美貌在河北一带人尽皆知,与江南著名的美女大乔小乔比肩而称。而且这样一个如洛水般的女人,居然让曹操、曹植和曹丕父子三人同时为之倾倒,真的不可思议。甄洛出身于东汉末年的名门望族,她的先祖是汉朝太保甄邯,甄洛是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母亲张氏是常山一带有名的美人。甄洛自小就聪明可爱,惹人疼爱,甄逸夫妇将她当做是掌上明珠。甄洛一出生,她的身边便有种种异象出现,比如,她在睡觉时,家人总会在恍惚间看到有人给她盖上玉衣,因此后人揣测,甄洛的美丽惊人,如同仙女下凡,家人产生的幻觉,是因为她的肌肤白如玉。

不幸的是,甄洛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张氏在痛苦之余,内心十分惶惑,便请来当地有名的相士刘良到家中位儿女们看相。刘良一派仙风道骨,当他看到甄洛时,便断定甄洛贵不可言。而甄洛天生就懂事,母亲生性又十分严苛,因此,甄洛年幼时十分文静,但心灵手巧,喜欢读书,做女红,但不喜欢看戏,因此她很有才华,在乱世中苦劝母亲广施恩惠,开仓放粮,甄氏也在乱世中得保平安。传说中的甄洛不仅天生丽质,而且善于精心打扮,甄洛自被曹丕占有之后,曹丕家中养有一条很有灵性的绿蛇,口中含着一颗红色的珠子。甄洛入宫后,非常喜欢这条蛇,每天清晨都对着蛇梳头打扮。久而久之,绿蛇一看到甄洛梳头,就会自动盘成各种发髻的样子,甄洛也模仿绿蛇盘结的样子梳头,后来,这种"灵蛇髻"的发式在魏晋时期流行开来。

网络配图

甄洛虽然有被曹丕强占为妇的幽怨,但她生性善良,对曹家人十分孝敬,曹丕又生性风流,英俊潇洒,文采斐然,因此,甄洛也爱着曹丕。只是,甄洛也很聪明,她深知自己是因为美貌才受到宠爱的,毕竟她曾经是袁绍家的媳妇,而且又比曹丕大五岁,因此她百般顺从,不敢任性骄纵。曹丕本就好色,看到甄洛这样低眉顺眼,自然十分高兴。也正是这样,甄洛作为一个传奇女子美貌闻名于河北,与江南的大乔、小乔被世人所称赞,曹操父子才会在攻打邺城时垂涎于其美色,都想占为己有,虽然当时甄洛已是袁绍的儿媳妇,曹丕比其父亲抢先得手也是得了二手货,但甄洛的美貌和贤惠温良却与曹丕十分合拍,在曹家才得以稳定下来。

标签: 袁绍甄洛

更多文章

  • 枭雄曹操也经常流泪:到袁绍墓祭拜时失声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绍,曹操

    核心提示:袁绍于建安七年病死。建安九年,曹操来到袁绍墓前祭拜,失声痛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写道:“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曹操也许是为少了一个老朋友、老对手而伤心吧。网络配图世人皆云刘备爱哭,殊不知曹操也常流泪。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一向以硬

  • 东汉名将袁绍身世以及袁绍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绍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

  • 东汉末年最有资格统一天下的家族 袁绍一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

  • 实力悬殊!曹操为什么还能击败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官渡之战是袁绍、曹操为争夺北方主导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胜则整合中原,具备一统天下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败则从此退出逐鹿游戏,在台下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看戏人。战前,曹操听说袁绍没有带谋士田丰出征,大喜过望,胸有成竹的断定:袁绍一定会失败。战后,袁绍向北败退,曹操以少克多,艰难取胜,仍心有余悸的说:如果袁

  • 曹操上位之路:与袁绍玩老鼠戏猫的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太尉为三公,后汉以来,都是安排老干部的虚位子,这让袁绍很不爽。曹操听说袁绍不爽,心里暗喜,只要你在乎这个,认我的红头文件,咱就能玩你。于是再下诏,自己退一格做司空、车骑将军,把大将军这顶大帽子送给了袁绍。别看这一段只是任命的诏令飞来飞去,其实是曹操在玩老鼠戏猫的游戏。曹操迎奉献帝,本不待劝。谋士荀彧

  • 袁绍的悲剧人生:本该大放异彩的官宦才俊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的悲剧人生

    袁绍早年还是还是一个县令,以精明能干被朝廷征召,但是袁绍隐退不去,实际上是自己在家聚集有识之士。东汉末年朝中宦官专政,何进就号召天下王师进京讨贼,董卓依仗着自己兵强马达便肆意专横,废除少帝,另立刘协为献帝。自此洛阳成了董卓的天下,袁绍于之不和,出逃京师,被董卓追杀。之后袁绍率领的声势浩大的联合军算是

  • 袁绍四大谋士一点也不弱 怎么就败得一塌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四大谋士

    沮授:才气纵横,连曹操都说: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虑也,可见其才。沮授清晰地看到了抢占汉献帝的政治利益,并明确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比荀彧还要早一年。田丰:此人不用多说了吧,天下第一的股票分析师,当大家都认为袁绍会赢时看出袁绍为何会输。见解独到,如果袁绍听他的话相信北方的霸主就不会是曹操了

  • 官渡之战前曹操进攻刘备,袁绍为何又不偷袭许昌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官渡之战,曹操

    俗话说成王败寇,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胜结尾,所以他便被刻画成一个谋略过人的英明雄主。相应地,袁绍则变成了一个优柔寡断、骄傲自大的无能之辈。这在官渡之战前曹操东征刘备的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

  • 揭袁绍儿媳妇甄洛为什么遭曹操父子惦记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绍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

  • 田丰之死不是因做错事 被袁绍的小心眼怼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绍

    三国时期田丰是袁绍的手下,可以算是袁绍军中最厉害的谋士。但是袁绍和田丰的性格都有缺陷,导致了田丰之死。不过田丰之死也间接导致了袁绍的灭亡。毕竟给出谋划策的人没了,不败才怪。田丰之死怪袁绍不听建议还小心眼田丰之死有一半原因怪袁绍。最初,田丰曾劝谏袁绍不可急于同曹操交战。袁绍不听,结果无功而返。接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