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诸葛亮在阴曹地府遇到刘备会说些什么?

当诸葛亮在阴曹地府遇到刘备会说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37 更新时间:2024/2/2 1:33:35

导读:小纵昨晚偶得一梦,梦中诸葛亮在五丈原归天之后,魂归地府,在奈何桥边遇到了先帝刘备!两人推心置腹,一番言谈,让小纵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小纵梦醒之后,赶紧奋笔疾书,记录下此次奇遇!

01

诸葛亮去世后,晃晃悠悠,来到了地府,脑子里还在想着杨仪是不是能治得了魏延,万一压不住魏延怎么办。

“孔明,你来了啊。”

网络配图

诸葛亮抬头一看,先帝刘备正在奈何桥边,眼神复杂的看着自己。

“主公……”诸葛亮眼圈瞬间红了,一时间百感交集,他想到了三顾茅庐,他想到了白帝托孤,但是他却一直低着头,根本不敢直视刘备的眼睛。

02

那一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两个小弟三顾茅庐,刘备当时望着高谈阔论“隆中对”的诸葛亮,自己差点没跪下,他感觉自己终于看到了汉室复兴的希望,费尽千般周折,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后来白帝城,刘备又恩威并施,感动中夹杂着威胁,但还是把诸葛亮给牢牢套上了,为儿子刘禅留下了一个忠臣良相。

刘备给诸葛亮倒了杯酒:“孔明啊,你辛苦了!可是你这么有才,为什么还最后是输给了司马懿?”

诸葛亮不禁语塞,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因为你有私心!曹操僭越欺君,自封武平侯,丞相,领冀州牧。孔明你也是封武乡侯,丞相,领益州牧。孔明,你跟曹操挺像啊?”

“陛下言重,臣万不敢当!”诸葛亮吓得汗流浃背,跪倒在地上。

“你不敢?好,孔明,那我问你,我生前除了你之外,托孤的大臣李严现在何方?我生前倚重的汉中大将军魏延,如今又在哪里?他们到底是因罪获罚,还是因为看不惯你独揽大权,就被你刻意的疏远,排挤?”

诸葛亮的汗流得更多了......

网络配图

“孔明啊,我白帝城托孤,希望你忠心辅佐我的儿子。但是我从没有说过让你把他当一个摆设,对吗?你北伐那么大的事,你竟然敢不请示皇帝,自己就拍板定了,等到三军马上要出发的时候,就写了个所谓的《出师表》通知一下我儿子,你是忠臣还是权臣?我托孤的时候,刘禅还小,但是后来刘禅已经成年了!你为什么不还政与他?你说他没有经验?废话,你永远不还政于他,他不是永远没有经验么?你若真的是忠臣,你应该慢慢让他熟悉政事,允许他犯错成长。可是你呢?刘禅长到20多岁,你竟然让他连皇宫都不能迈出一步,你所谓的事必躬亲,是忠还是奸?你安的什么心?”

03

刘备气急,一下抽出了他的雌雄双股剑,指向了诸葛亮。

“最可笑的是,我蜀汉的高官,我儿子的文臣武将,如姜维、蒋琬费祎、杨仪、马谡等人,他们不是你的学生,就是你的朋友!才华排在第二,关系排在第一,那个马谡,你的学生,他是个什么东西?你让他镇守街亭!为什么不用赵云、王平?魏延镇守汉中多年,我活着时对他依若长城,这么说吧,他要想反早就反了,对我对蜀国,魏延都可谓是忠心耿耿!结果呢?你不断排挤他,甚至临死时,竟然让一个素不知兵的文官杨仪去统领三军!孔明,你告诉我,你自己告诉我,你这么做到底是忠心体国,还是私欲作祟?!你亲口说!”

“主公,你死之后,我一直恪守臣节,从无逾越之处。北伐期间,鞠躬尽瘁,事必躬亲,以至我积劳成疾,病重不治!身故之后,我诸葛氏家无余财,只有几亩薄田而已,难道我这样干还错了不成?”诸葛亮不服。

04

“你没错?孔明,你恪守臣节,为什么军中高官全都是你的亲信?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是你自找的,我听说就连给司马懿的衣服,也是你亲自选的款式?”

“我……”

“木马流车、孔明灯、诸葛弩……这些东西是不是你该研究的?我大汉需要的是一个国相,而不是一个十八级木匠!”

“至于你不置余财,死后家里只有几亩薄田”,刘备冲孔明笑了笑,“这还需要我给你点明吗?”

网络配图

“臣愚钝,望陛下明言。”诸葛亮伏地叩首。

刘备此时看着跪在地上的诸葛亮,却突然慢条斯理起来:“我听说人生于世,必有所图,有人求名,有人求利。先秦时,王翦伐楚,大军刚出函谷关,就向始皇帝连续3次索要金银田亩,以贪婪之态,来彰显自己只想做个富家翁,绝无贪图天下的至诚之心。至于孔明你,我倒是觉得你和王翦正好相反,你早已经看不上所谓的良田千亩了,你看上的是这个天下啊!”

“臣万死不敢!”诸葛亮又一次汗流浃背,浑身都哆嗦了起来。

“孔明,寡人记得,在很久以前好像有个叫王莽的人,他跟你差不多,好像也是誉满天下,不置私产,最后却篡夺了整个大汉江山。”

诸葛亮沉默了。

这时,奈何桥边的个体专营户孟婆倒了一碗酒过来。

“二位,说了那么多,想必也是口渴了,先干了这碗酒再说吧。”

诸葛亮一饮而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5

小纵梦醒之后,不胜唏嘘。或许历史的真相,后人已经难以考证。但如果小纵昨晚梦到的事,不幸都是真的,还是希望刘备,诸葛亮能够放下,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毕竟大汉朝已经亡了……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亮墓历经1700年为何始终无人敢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墓

    诸葛亮是民间的传奇人物,不仅品行被后人称颂,更是以神机妙算闻名于世,诸葛亮生前为蜀汉帝国刘备刘禅父子可以说是费尽心血,他自己都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为了报答昭烈帝的知遇之恩,一生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可惜刘禅不争气,诸葛亮在前边拼死拼活,刘禅在后方花天酒地,由于诸葛亮常年在外征战,也没有太多时间

  • 刘备率兵打仗为什么带智谋无双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这位三国顶级智者之后,诸葛亮就成为了刘备最为看重的一位助手,可以说从刘备开始创业,到后来蜀国的建立,刘备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诸葛亮绝对是居功至伟。而令很多三国迷疑惑的是,诸葛亮这样妖孽的人物,刘备打仗却为什么从来不带呢?难道是因为刘备不信任诸葛亮,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呢?这

  • 魏延弄灭七星续命灯是故意不让诸葛亮活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延

    在三国里面诸葛亮就像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虽然他的本领高强,但是他生前的抱负还是没有达成。网络配图他本来可以有续命的机会,但是因为魏延的匆忙闯入,失去了先机,最终导致了无力回天。其实他未能成功续命,和他生前放的三把大火脱不了干系,第一场大火,他将曹操的几万大军都烧死了,阳寿就要折一点。第二次他借着东风

  •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 骗了世人将近2000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上下五千年历史,其中丧葬文化也颇为璀璨。自古以来,帝王陵也是多不胜数,但是历经风雨的洗礼,多数都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少数了。然而,就连盗墓贼和专家都找不到的陵墓。因为这些墓是不立碑,不留任何记号,一年就成为荒野,想要找到真实墓地所在是非常困难。例如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未能找到,诸葛

  • 诸葛亮为何到死都斗不过司马懿 原因2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时期,司马懿和诸葛亮他们是对手。而整个三国中最悲剧的是,曹操没有赢,枭雄刘备没有赢,孙权没有赢。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懿家族,但是司马懿为什么赢了?网络配图事实上,司马懿的战略只有一个,那就是“拖延”,而不是与诸葛亮决战。每次诸葛亮北伐与粮草不多,往往只是北伐取得了一些胜利,因为粮食是没

  • 诸葛亮临死之前给自己设下一局 至今无人能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聪明是人所共知的,不过让人更加振奋的,视它为此后之后设下的一个局,困扰了2000年之后,依然没有人解开,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以后也不可能有人解开这个谜题了。网络配图盗墓这个活动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由于很多的贵族在安葬的时候,都会选择陪葬很多贵重的物品,这对于一些贫穷的人来说是非常的宝贵的,他

  • 诸葛亮为何出卖自己的妻舅蔡瑁帮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当然自己自己的妻子的舅舅蔡瑁一直厌恶刘琦,甚至想害死刘琦,虽然现在还没有动手,可一旦荆州之主刘表去世,刘琦立刻会有血光之灾,蔡瑁可不是什么善人,当年辅佐刘表平定荆州,杀的人实在太多了。可是,翻遍历史,也找不到诸葛亮和蔡瑁,这位妻子的舅舅有任何直接关联。就连黄承彦和蔡瑁之间的交往也无迹可寻。最可

  • 诸葛亮天纵奇才 为什么会连续五次北伐失败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为中兴刘氏、再造炎汉,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可惜大势在魏,即使诸葛亮是天下英才也没有办法扭转大局。只能用主动进攻代替消极防守,借此延续国祚。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战略、战术都有问题。网络配图荆州,东汉十三州里人口最多,有六百多万。其中,南阳一郡就有二百四十万,几乎等于关中加洛阳。南阳郡治宛城商业发达,

  • 历史解密:诸葛亮最推崇的三国名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提起诸葛亮,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存世不多的作品《出师表》、《诫子书》等都是影响世人的名篇。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君主三顾茅庐邀请出山救民于水火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出茅庐就能够预测天下大势并能按照他的意愿改造整个世界的人。在他的身

  • 诸葛亮那么神机妙算 为何没有帮刘备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得确,无论是草船借箭还是火烧赤壁,又或者是七擒孟获,诸葛亮在我们心中无疑是智慧的代表。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成为敬业的标杆。网络配图但是蜀国却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复汉霸业,相反成为了三国最先落没的一个。这原因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