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褪去“神话”光环 揭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褪去“神话”光环 揭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60 更新时间:2024/2/10 9:20:02

导读:我们了解诸葛亮大多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让我们褪去他的“神话”光环,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真实的“三顾茅庐”

有关诸葛亮最出名的典故就是三顾茅庐了,还原真实的诸葛亮,首先要从他的出山——“三顾茅庐”说起。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常被对手贬损地称作“诸葛村夫”,是说他出身村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是汉代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他的父亲诸葛做过太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是东汉末年的豫章太守。诸葛亮年幼时父母双亡,他和弟弟诸葛均只得投靠到叔父诸葛玄门下。诸葛玄素来与荆州牧(荆州的最高官员)刘表交好,便前往依附,诸葛亮于是又随之来到了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过着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他志向不凡,常自比古时的名相管仲乐毅,在荆州一带的文人中小有名气。

网络配图

当时,刘备屯住在新野。由于事业的坎坷不顺,刘备很想找一位能为自己谋划方略的贤士,谋士徐庶便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刘备立即亲自前往请教,于是上演了古今君臣知遇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

根据《三国演义》,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无功而返,却从多个侧面了解了诸葛亮的才能。一心求贤的刘备不辞辛苦第三次登门造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他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诸葛亮于是道出了后世闻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谋划了立足荆州、西进蜀地,继而“三分天下”的方略。刘备听后大为赞叹,便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

小说中,“三顾茅庐”被浓墨重彩地渲染,但正史《三国志》对这一段的记载却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这里的“三”不一定是指“三次”,而可能是多次的指代词,我们只能确定历史上刘备曾“多次”造访了诸葛亮。其次,史家如此简单地描述,可见其中并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曲折情节。在魏晋时期,文人崇尚隐居和清谈,推脱出仕是一种风尚,并不见得是故意的矜持。因而,真实的“三顾茅庐”只是那个时代平常的一种访求罢了。至于令后人称奇的《隆中对》,其实鲁肃和周瑜也早有相似的方略,因为当时的天下已分割殆尽,只有西蜀可做文章,于是也就不免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嫌了。

“三顾茅庐”被后人渲染成一个传奇故事,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成功的出仕经历和卓越的名声,使其成为了后代文人眼中理想的形象。“学而优则仕”,文人们都渴望有明君的知遇,而高姿态的出仕又是一种无比的荣耀。所以,“三顾茅庐”实为千古文人心中一个梦想。

身居后方的总调度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时势的转折点。自此,三国的历史几乎成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个人表演。“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赤壁之战俨然成为诸葛亮的一副棋盘;“智取南郡”、“三气周瑜”——更使刘备得以稳固后方,进兵西蜀。

然而,真实的情况显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传奇,甚至可以说,两者相差甚远。在最初的岁月中,真实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刚刚出道的“谋士”,不仅没有在赤壁之战中叱咤风云,而且根本没机会参与刘备的军务。

诸葛亮出山后不久,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只得南撤。危难时刻,诸葛亮主动请缨到东吴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到达东吴后,诸葛亮面对孙权慷慨陈词,使孙权坚定了联合抗曹的信念。促成孙刘联盟,这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最大也是唯一的功劳。至于“舌战群儒”、“借东风”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实为子虚乌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奇谋则是张冠李戴。赤壁之战在东吴都督周瑜的统筹指挥下大获全胜。诸葛亮虽未贡献于具体战事,但因游说有功而被刘备破格提拔为“军师中郎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职位只是一个品级不高的“杂号”,与“军师”相去甚远,与关羽、张飞等人的地位也不可相提并论。

网络配图

立足荆州之后,刘备开始按照诸葛亮规划的方略进军西蜀,但并未将军事进攻的事务交给诸葛亮,而是带上了新来的军师庞统一起前往西蜀。诸葛亮被放在大后方,“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说白了就是在后方协调粮草,输往前线。

刘备夺取西蜀后,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前者仍为“杂号”,后者才是“实职”。这时,诸葛亮才开始有了军国的实权,但他的主要职责仍离不开粮草供应一类的事。据史书记载,刘备外出时,诸葛亮常常负责镇守成都,供应前线部队的粮食和兵力。不久,刘备与曹操在汉中(今属陕西)进行关乎存亡的军事对决,在如此关键的一仗中,刘备带在身边的仍旧不是诸葛亮,而是投靠不久的军师法正

为什么刘备作战从不带上“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呢?刘备的“识人”才能是后世公认的,他不用诸葛亮领兵打仗必然有其道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考虑诸葛亮为人持重、擅长内政却不善机变的特点。那么,诸葛亮是否具有军事才能呢?他在军事指挥中的表现怎样呢?

“六出祁山”的功与过

诸葛亮真正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是在他指挥对魏国北伐的战役中。这是检验诸葛亮军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实,也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多的焦点。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权。为了实现先主恢复汉室的宏愿,诸葛亮亲自率兵数次北伐,与魏国交锋。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六出祁山”。但实际上诸葛亮率蜀军多次北伐魏军,路经“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

诸葛亮率军首次北伐是蜀汉建兴六年(228)。他命令赵云、邓芝等人从斜谷道(渭水支流的河谷)出兵吸引魏军,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攻。这一计策果然奏效,魏国的主力部队被调离后,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今属甘肃)见诸葛亮的大军压境,纷纷投降。一时关中大震,魏国上下惊恐,魏明帝曹连忙派名将张颌前往抵抗。诸葛亮派马谡督军在前,与张颌在街亭交战。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指挥不当,被张颌打得大败,大好的战局尽失。诸葛亮无奈之下,“挥泪斩马谡”,收兵回师,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同年冬天,诸葛亮出兵散关(秦岭北麓),第二次兴兵北伐。蜀军包围了陈仓(今陕西宝鸡),魏国大将军曹真率军来救。蜀军粮草用尽撤兵,却被魏国将领王双追击。诸葛亮率军一战,击退敌军,斩杀了王双。此后不久,诸葛亮派将领陈式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将领郭淮救援。诸葛亮闻讯出兵支援陈式,打退郭淮,攻下二郡。

网络配图

蜀汉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次兴兵北进,兵出祁山,遭遇魏军统帅司马懿的迎击。魏军知道蜀军粮草不多,于是坚守不战。蜀军用“木牛流马”运粮,无奈还是粮草不济,最终退兵。退兵途中,诸葛亮设计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颌。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兵北伐。蜀军十万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魏国司马懿筑营阻拦,诸葛亮也分兵屯田,做长期对峙的打算。双方相持了百余天,到了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与世长辞。

诸葛亮数次北伐大都无功而返,因此惹来后世很多争议。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不善于用兵,一味地穷兵黩武,由此造成了蜀国国力的严重消耗,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诸葛亮不擅长军事,作战过于保守,因此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客观来看,诸葛亮用兵偏重稳妥,习惯步步为营,而不善于出奇兵。史书记载,蜀汉大将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多次向诸葛亮请战,愿仿照汉初韩信的故事,带一支人马作为奇兵。然而诸葛亮为慎重起见,始终没有采纳。过于求稳使得本已处于弱势的蜀汉局势很难有惊人的逆转,但也不能因此一概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纵观几次北伐,诸葛亮用兵虽未获得实质上的胜利,但也没遭到什么重大损失,这对于保存蜀国仅有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几次与魏国交手的细节来看,诸葛亮总能用计巧取一些优势,或斩杀对方大将,或夺取一两个城池。因此,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综合评价应为“合格”,但绝没有千古流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也许我们都是被小说欺骗的孩子,小说过分的渲染,把一个凡人描述的自带神话光环,其实真正的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他的能力综合评价应为“合格。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为何姜维能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

    导读:诸葛亮也算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并且在他死后还找了一个好的接班人,继续为刘备卖命。这个接班人就是姜维,诸葛亮为什么选他呢?网络配图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朝中大权有诸葛亮掌控。因为北伐支持者甚少,所以诸葛亮内心忧惧,曾经两次给后主刘禅上表,阐述北伐的意义。诸葛亮在慢慢寻找着继承人,谁能够承

  • 诸葛亮砍断青石!宝泉涌出救回千万兵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青石弯山山峦起伏,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很久以前,有一座以青石弯山紧紧相连的小山,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率兵到过此山,在此扎过营盘,故名诸葛寨山。有一日,夕阳西下,只见一支溃败的骑兵奔驰而来,后面的追敌也尾随而至。网络配图前面的那支军队原是诸葛亮所率的骑兵,他们快马加鞭,很快就占领了地势险要

  • 另眼看三国人际关系 诸葛亮放任终害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放任终害关羽

    《三国志》评价张飞、关羽时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孔明的联吴方针,他执行不力,就是一证。虽然关羽远在荆州,但这个人从来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马超投蜀以后,为解决益州问题立下功勋,获

  • 揭秘威龙诸葛亮为何要隐居于襄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襄阳现如今为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诸葛亮本是山东人事,为何要隐居于襄阳呢?网络配图诸葛卧龙原籍山东。据说在原籍,原来有两支姓葛的名门望族。为了区别,诸葛亮的家族就改成了诸葛氏。首先,一个山东人被作为襄阳的标志,说明了这个山东人的成功。其次,诸葛卧龙的老婆黄秀英是襄阳人。虽然长得不太好,但是诸葛亮就是服

  • 揭秘为何诸葛亮娶一个拿不出手的丑女做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毛宗岗说《三国演义》有三奇,也可以称作三绝,即诸葛亮智绝,关云长义绝,曹操奸绝。也就是说,诸葛亮、关云长、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三大主角。这三大主角中,男一号无疑是诸葛亮。拜《三国演义》所赐,诸葛亮被刻画成了智足多谋、能掐会算,甚至可以呼风唤雨的“古今来贤相中

  • 他的战略思想不下诸葛亮《隆中对》是曹操手下令曹操雄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曹操

    在三国这个将星云集,名臣若雨的年代,有很多战略家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大放光彩,其中又以诸葛亮的《隆中对》而闻名于天下。网络配图一文《隆中对》,从此让刘备势力的奋斗有了前进的方向,又因赤壁之战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除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事实上,在刘备的老对手曹操的部下还有很多战略家,比如荀彧、刘晔、

  • 他是刘备错过的最大人才没有之一 其能力胜十个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诸葛亮

    在汉末三国时代,蜀昭烈帝刘备在起家转战天下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了许多曾经跟随他的人才流失,比如魏国的名将田豫、两次打败孙权的陈登、名臣袁涣,东莱太史慈等人,这些人在后来,以时间充分证明了这些曾经跟随过他的人,能力有多么的强悍。网络配图今天,我们看了《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的文治武

  • 诸葛亮离皇位只差一步 为何不夺权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离皇位只差一步了,但诸葛亮却丝毫没有夺权称帝的意思,令世人感到不解,诸葛亮究竟真的是没有野心,还是有别的打算呢?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

  • 刘备托孤之谜:并非真心让位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诸葛亮

    导读: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刘禅其实当时并不在场,所以感情的色彩实际上并不那么浓厚,至少没有了去抱诸葛亮脖子的角色;而刘备在托孤现场的言行就完全是针对诸葛亮和李严赵云等人的,充满了政

  • 诸葛亮最怕的人究竟是谁?竟不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关羽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网络配图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