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名臣诸葛亮在出山之初为何会屡屡犯错

解密名臣诸葛亮在出山之初为何会屡屡犯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850 更新时间:2024/2/9 15:44:09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

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

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从建安十九年入蜀之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的日子就进入了漫漫黑夜。

虽然在政治的地位上,诸葛亮并未遭贬,反见荣升,但在权力上,他已经无法贴近蜀汉中心。

对于“治实不治名”的诸葛亮而言,实质权力的外落是很痛苦的。诸葛亮也很清楚刘备的想法,要东山再起到入蜀前的荣光只怕不易。

所以,诸葛亮此时把法正当成了自己的绊脚石和拦路驴。法正每获得一点成绩,一点功劳,就会让诸葛亮倍感失落。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传急书让诸葛亮发兵。诸葛亮非但没有马上执行,他甚至还有了抗拒命令的想法。

那时诸葛亮的职务是军事将军,署刘备之府事。刘备外出时,诸葛亮负责“足食足兵”。也许当时成都城里本来就缺兵,城内治安力量匮乏,外派军队恐怕会引起后方混乱。

而且,即使汉中战役赢得胜利,主要的功绩也算不到诸葛亮的头上。此时出兵,相当于是在帮法正的忙啊。

从事后来看,诸葛亮的这一招确实是一步昏招,不但没有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反而反手取刃,给别人留下了把柄和口实。

总结起来,一向给人胸襟坦荡之印象的诸葛亮,这一次出招至少有两点错误:

一,口是心非。之前蜀汉有人希望诸葛亮出头惩戒法正,但诸葛亮则说“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非但不同意,还把法正夸了一顿。但话音未落,他就在背地里出手了。

二,时机不当。当时法正在前线和曹军作战,是为了帮老大刘备打江山,并非干私活。这时诸葛亮留守后方,对前线的法正耍小动作很不可取。说小了是公报私仇,说大了,就是耽搁了刘备的江山社稷,罪莫大焉。

如果诸葛亮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而要调动人马非得有蜀郡太守留在成都,那为何刘备决定带法正出征时,不提出要他人代任蜀郡太守,出征后也不提,偏偏在刘备“急书发兵”之时提出。这同韩信有何区别?难道不是逼宫之举么?

因为口是心非,因为时机不当,最终诸葛亮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按照法正睚眦必报的性格,他会吃这个暗亏吗?

所以,当法正帮刘备打下汉中之后,法正名正言顺的当上了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了。诸葛亮呢?非但没有获得任何晋升,反而引起了刘备更大的疑心。

而那个杨洪在当了几天蜀郡太守后,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就转为了“益州治中从事”。可见法正回来之后就发起了反击。但在刘备死后,诸葛又将杨洪抬了出来,“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领郡如故”。杨洪从刘备时期的默默无闻,到诸葛时期的“外统都畿”的蜀郡太守,可谓是青云直上。

当然,杨洪确实很有能力。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为了提拔他不惜得罪刘备和法正这两大巨头,是不是得不偿失呢?诸葛亮为什么犯下这样低级错误呢?

因为在那几年是诸葛亮人生中最黑暗的几年。无论是在事业上,在爱情上,在家庭上,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我们分开了好好说说。首先,在事业上,大家已经知道,法正的风头完全盖住了诸葛亮。而就在汉中战役打响的同时,诸葛亮又接到一个坏消息:鲁肃死了。

鲁肃死就死了吧,对诸葛亮的影响很大吗?当然,对诸葛亮的打击犹如釜底抽薪。

众所周知,诸葛亮为刘备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联合东吴打了一场赤壁大战。而在东吴方面,也极力主张孙刘联合的就是鲁肃。而鲁肃一死,诸葛亮就失去了和东吴联合的纽带。他赖以生存的最大功绩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事实也确实如此。鲁肃死后没多久,孙权就派人夺回了荆州,杀死了关羽,与刘备在大干了一场。诸葛亮“孙刘联合”的心血也毁于一旦了。

标签: 名臣诸葛亮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备托孤的第一人选是诸葛亮 第二人选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托孤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网络配图危难之际:刘备的遗产《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一样,相似的

  • 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没将奇才诸葛亮收入帐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代枭雄曹操,诸葛亮

    看过三国的朋友,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这样的一个想象,诸葛亮要是投靠到曹操帐下,那三国是不是另一种演义呢?这只是个想象而已!下面来一起了解下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什么未能投靠强大的曹操呢?在三国中诸葛亮是刘备帐下的一名军师,他学识渊博、料事如神,这样一位完美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不投效曹操和孙权,而唯独看中了

  • 名相诸葛亮辅佐之人真的是个渣渣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现在,大家用来形容此人无用到一定地步都会说上一句心灰意冷的话:“你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见,这阿斗刘禅在咱们老百姓心中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形象!虽说,这刘禅在皇帝老爹驾鹤西去后,顺利登上了皇位,但也没过上太平的日子。先是从小就死了娘,再是刘备在一次战役中,把儿子刘禅搞丢了,被人贩子卖给一户土豪家当书童

  • 诸葛瑾与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诸葛瑾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瑾与诸葛亮,诸葛瑾的儿子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神话的人物,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让很多人敬佩不已;草船借箭,一招使以诡计著称的大英雄曹操艳羡不已;而诸葛瑾是诸葛亮之兄,为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两个人都是读书人,也都知道不在同一个篮子里放鸡蛋的道理,大家都各有各自己的圈子,只有

  • 诸葛亮的“交友圈” 为了少奋斗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不过此人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的,因为父亲死得早,他便跟着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玄也下世了,就跟着大哥诸葛瑾过活。诸葛亮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知道自己今后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就积极的“交圈”。网络配图诸葛亮避难在襄阳十四年,能够由一介书生成为大名鼎鼎的“卧龙”

  • 揭秘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后代历史学家对待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共总结出了两个原因,一是街亭失守,使得诸葛亮一招走错满盘皆输,马谡的玩忽职守让诸葛亮三次北伐都化作一堆泡影,第二个因素是因为后主刘禅懦弱无能,他不能给诸葛亮带来贡献反而拖了诸葛亮的后腿,使得诸葛亮5次北伐都失败。网络配图其实诸葛亮

  • 诸葛亮如何施计清除了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李严

    本文摘自《破译皇权的更替密码:帝王遗嘱》 作者:何木风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刘禅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太子教育,但跟随刘备多年,总有些耳濡目染,绝不至于如诸葛亮所言的那样,在朝政上一无是处。任何一个帝王的治国经验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诸葛亮不会笨到不知道这一点。他越是这样就越会让后人觉得他有私心,可诸葛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杀死儿子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刘封是刘备沦落荆州时收得一个义子。他本姓寇,是罗侯之子。刘封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作战非常勇猛,膂力过人。当年,刘备西进受阻,刘封与诸葛亮、张飞一起溯江西上,一路上斩将搴旗,立下了不少功劳。刘备得到益州后,封他为副军中郎将。网络配图然而,刘封却不怎么讨人喜欢,至少有一个人讨厌他。此人是谁?他就是刘备

  • 三国新论:诸葛亮一手造就马谡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刘备临死之前,曾经告诫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似乎将刘备的谆谆告诫当作了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就出去了。韬光养晦已久,至关重要的首次北伐,诸葛亮就重用了马谡,“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最后恰如刘备所担心的那样,马谡在街亭(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

  • 揭秘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没能坐上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瞻

    其一,刘禅的不允许。诸葛亮独揽大权,刘禅很不爽。你看出师表中,诸葛亮耳提面命,把刘禅说得很不堪。刘禅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不愿意臣子如此的放肆。刘禅公开的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国家大事都是你做主,我主要是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表明对诸葛亮大权独揽的不满。网络配图其二,诸葛亮肆意安排大臣,让刘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