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备竟然通过“三顾茅庐”考核了诸葛亮

揭秘:刘备竟然通过“三顾茅庐”考核了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4/1/17 19:57:55

刘备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早年“贩履织席”之时,便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皇室攀宗亲,已有“我为天子”之语。及见黄巾起义,即生“上报國家,下安黎庶”之思,与关羽、张飞结拜,招兵买马,投军从戎,遂厕身政治。

厕身政治后,刘备先后依于刘焉卢植、朱隽、陶谦,甚至吕布也一度成为靠山。最后奔曹操,靠袁绍,依刘表,身边逐渐聚集了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孙乾、糜竺、简雍之流,初步赢得了一定的政治资本。

但是,这也让天下枭雄深刻地认识到了刘备的野心与竞争能力,曹操所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备乃人杰也,今若不击,待其羽翼既成,急难图也”, 将其视为必欲除之的对象之列。自此,刘备从依曹操,依袁绍,依刘表,最后被曹操追杀,被袁绍追杀,为刘表部下不容,受困在新野小县,已无立锥之地,随时面临曹操大兵压境的危险,到了诸葛亮所说的危难之时,前途难卜。

此种情形下,刘备寻找新的出路已迫在眉睫。恰值此时,刘备因荆州依刘表几乎被蔡瑁所害,亏得的卢马神勇相救,使得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水镜庄的司马徽。

司马徽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刘备所以“命途多蹇”就是因为“左右不得其人”,也就是缺乏人才。

网络配图

此前刘备对人才并无深刻的理解,他以为诸如孙乾、简雍这些“白 面书生”(司马徽语)之流便就是人才,所以纵观刘备此前战绩,可为人道者并不多,特别是灭黄巾后须直面实力强大的军阀如袁绍辈便只有逃走的份儿,更别说如曹操之流的枭雄。司马徽的提醒,让刘备如梦初醒,所以当夜“寝不能寐”,求贤之思已勃然兴起。

正遇徐庶相寻,立刻拜为军师,便大胜曹仁、李典两万五千大军,夺取了曹操的樊城,迫使曹仁、李典远遁,是平生第一次自己攻城掠地。这一大胜更增强了刘备对人才作用的认识,于是,当徐庶被曹操骗去之时,如遭灭顶之灾,大喊“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值此,刘备真正认识到了人才在决定命运方面的决定作用。

但刘备对于人才的寻求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徐庶以单福名初见刘备,为了考查刘备的人品,便以的卢马赠人相劝。刘备闻言甚不以为然,可以看出刘备用人的不苟。

刘备通过对司马徽和徐庶的询问了解到诸葛亮。三十五回司马徽告诉刘备说“伏龙、凤雏, 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闻其说便再三问询伏龙、凤雏情形,然司马徽却避而不答。致使刘备“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甚至半夜闻有人(单福)来,起床密听,闻之大喜,暗忖此人必是伏龙、凤雏。及在得而复失徐庶的情况下,徐庶又专程推荐并高度评价诸葛亮。

刘备要徐庶将诸葛亮请出,徐庶说“此人不可屈致, 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将诸葛亮的才干与姜子牙、张良相比。

姜子牙、张良是历史人物,难以把握,所以刘备又急忙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徐庶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司马徽为天下名士,徐庶的才干也已亲眼见识,这为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打下了基础,但是否二人所言果真,正如关羽以为诸葛亮自大的过份,不满地说:“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

网络配图

刘备也尚不能说心无疑虑,所以,当他再次见到司马徽时便有直言相问:“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且当司马徽说诸葛亮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致使众皆愕然。当然,这个“众”字中刘备必是其一。所以,刘备要借诸葛亮之助,对诸葛亮的考查势必继续下去,这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缘由。

刘备主要是通过对诸葛亮的亲属和友朋的观察、询问考查诸葛亮。

《三国演义》写刘备非常注意从一个人的交游判断人的贤能与否。如刘备为刘表手下蔡瑁追击,跃马过檀溪后,碰到了名隐士司马徽的牧童,询及司马徽的为人,便首先以其朋友相问道:“汝师与谁为友?”不必说,这是作者创作人物的一种构思方向。

因此,我们看刘备在前两次至隆中时,虽然没有遇到诸葛亮本人,但总是会有所收获,初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的乡人、童子与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再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诸葛亮的朋友孟公威与石广元。刘备试图通过对诸葛亮的亲友和朋友的观察了解来认识诸葛亮,因此刘备总是非常主动地与隆中地区的人物交往,所见之人无非诸葛亮。

刘备对诸葛亮周围之人的观察是全面的,如人物形貌体态,言谈举止等。

从人的相貌而言,司马徽“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崔州平是“容貌轩昂,丰姿俊爽”;石广元白面长须,孟公威清奇古貌;黄承彦暖帽遮头,狐裘蔽体。如众星捧月,再看诸葛亮便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其实,三顾茅庐,完全是刘备逐渐了解、接近诸葛亮的一个过程,每一次走进隆中通过对诸葛亮友朋的观察,对诸葛亮就多了、深入一些了解,实际上就是向诸葛 亮靠近了一步。从刘备先后接触的人看,作者确实也是这样布置。如初顾茅庐,所见是诸葛亮的乡人、朋友和童子,二顾茅庐见的是诸葛亮的朋友、胞弟与岳父,三顾方见诸葛亮草堂独卧。此层次深浅以家庭和血缘关系说。

初顾听到的是诸葛亮乡人所唱诸葛亮的歌“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再顾得听诸葛亮胞弟歌诸葛亮之作“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见诸葛亮的手书:“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顾亲闻诸葛亮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此层次深浅以距诸葛亮心灵距离远近说。

网络配图

所以,刘备每顾一次茅庐,约请诸葛亮的态度便坚定一层,一顾茅庐临别仅仅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再顾方留下字据表明殷勤的心跡,最终 刘备实现了登堂入室面请,与诸葛亮促膝而谈,聆听诸葛亮治国方略,对诸葛亮有了深刻了解,洒泪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刘备对诸葛亮的考查甚至还注意到了诸葛亮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如初顾茅庐,刘备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刘备闻歌,便勒马唤农夫问“此歌何人所作”?

又初顾茅庐,刘备向隆中进 发,作者写刘备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有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诗曰:“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势若困 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墓为何没人敢挖?竟因坟头有颗黄果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墓

    诸葛亮墓,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衣冠冢,因为东汉末年盗墓之风横行,为了防范被盗,一般都有秘葬和薄葬两种形式,比如关羽的墓地就有三处,而三国枭雄曹操更是号称有七十二墓。网络配图相传真正的诸葛亮墓,是诸葛亮临终前安排四位年壮士兵,抬着棺出成都城一直向南走,绳断即为埋葬之地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竟带人去挖了诸葛亮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茅庐中就能的出“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世人称赞,以至人人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周瑜,司徒王朗......?他们大多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认为自己比孔明更胜一筹

  • 三国诸葛瑾为何不能说服诸葛亮一同效力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瑾,诸葛亮

    诸葛瑾是诸葛亮一母同胞的长兄,一直为东吴的孙权效力。当诸葛亮为了联合抗曹而离开刘备,独自来到东吴时,东吴军事统帅?瑜发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有意将其延揽,为东吴效力。但当诸葛瑾受命以手足之情去劝说诸葛亮来投时,却遭到了失败……诸葛瑾为什么没能说服诸葛亮同为东吴效力?网络配图——对等立场反制策略诸葛亮

  • 诸葛亮为什么不背叛阿斗?刘备生前做了一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他不光足智多谋,还忠心耿耿。刘备死后,他一心辅佐后主刘禅。蜀汉能硬撑过那十几年,诸葛亮的功劳可以说是最大的。可这也给很多人带来一个疑问,凭借诸葛亮在蜀中的声望、势力,他完全可以取代阿斗,自己当上皇帝。再加上刘备在临终前,曾对他说过。如果阿斗可以辅佐,那就辅

  • 一代贤相诸葛亮为什么46岁才生下诸葛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蜀汉建立,除了一代人杰刘备的个人努力,还离不开麾下武将和谋臣的共同扶持,其中最典型的一位就是军师诸葛亮。诸葛亮出道之前,一直定居在南阳隆中,而且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并且娶了黄承彦的女儿。然而诸葛亮直到46岁的时候,才生下诸葛瞻,这是什么原因呢?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

  • 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据点,在各大诸侯之间反复的依附,最后在刘表的帮助下,入驻新野。在这里一待,就是数年,同时也吸引不少荆州豪杰归附,其中比较有名的徐庶。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在徐庶的提议之下,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那么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网络配图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会说当

  • 曹操为何总喜欢抢别人老婆?诸葛亮是这样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

    曹操是三国里面人物性格最突出的一个狠角色,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可谓是凶狠毒辣。不得不承认,曹操在军事上面的造诣可谓是非常高,但是他却有一个当时人们都知道的兴趣癖好,那就是喜欢睡别人的老婆和寡妇。就因为此事,曹操可谓是害死了典韦大将。那么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面,曹操这种位高权重之人,为

  • 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埋没的不是魏延而是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马超

    在三国演义里,马超的身世是非常悲惨的,他全家三百多口被曹操诱骗屠杀。在讨伐曹操失败后退回甘肃,自己的两个儿子又被信任的部将杀死,最后投靠了刘备,总算是见了天日,得到了刘备充分的信任,一直担任着把手汉中的重任,并且被授予了骠骑大将军的显爵,在荣誉和恩宠中幸福的度过了最后的岁月。让不少人在同情他的同时又

  • 诸葛亮为何总拿着羽扇 仅仅只是为了装酷甩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不晓得是什么让大家对风流倜傥、妙计连串的诸葛亮印象深刻呢?我认为是诸葛亮手里不停地摇着那一把无人不晓的羽扇,可这羽扇源于何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要从诸葛亮跟随叔父逃乱来到襄阳说起,话说到了襄阳诸葛亮躬耕苦读,经常结交朋友拜见师长,见识和学业大有所长。诸葛亮与很多当时的襄阳名士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

  • 论聪明谁比得上诸葛亮?他的陵墓至今无人能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可谓是受到了众人的认可,他不仅能够将其生前事算出来,而且还能够算出自己的身后事。在诸葛亮生前,他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备。未出山前,诸葛亮便就声名远扬。而在出山辅佐刘备之后,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智慧帮助刘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助其建立蜀国,成为三国之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