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魏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丕:《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三国魏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丕:《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4/3/14 19:23:55

《饮马长城窟行》是在一次伐吴阅兵之时,盛大场面激起了曹丕的豪情壮志,让他充满了无比的自信,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全文

浮舟[1]横大江,讨[2]彼[3]犯[4]荆虏[5]。

武将齐贯甲[6],征人[7]伐[8]金鼓[9]。

长戟[10]十万队,幽冀[11]百石弩[12]。

发机[13]若[14]雷电,一发连四五[15]。

作品注解

[1]浮舟:漂在水上的船。行船。

[2]讨:讨伐。

[3]彼:那。

[4]犯:袭击。侵犯。

[5]荆虏:荆州的敌虏。

[6]贯甲:穿上衣甲;擐甲。洞穿衣甲。

[7]征人:征伐之人,远征之兵士。

[8]伐:敲。击。

[9]金鼓:鸣金和战鼓。

[10]长戟:古兵器名,长柄的戟。

[11]幽冀:幽州和冀州。

[12]百石dàn:一百石。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百石弩,千斤重的弩机。诸葛亮发明制造的是十石弩。

[13]发机:拨动弩弓的发矢机。

[14]若:如同。

[15]一发连四五:一次击发可射四五枝巨箭。

作品赏析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划着船横渡大江,去讨伐侵犯荆州的敌人。犯荆虏:侵犯荆州的敌人,指孙权。虏,敌人。

武将齐贯,征人伐金鼓——武将们穿戴整齐,手里拿着箭。出征的战士们敲击着钲和鼓。贯:穿戴。(pī):一作甲。箭,箭头较薄而阔,箭杆较长。伐:敲击。金:指军中作信号用的乐器钲。

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十万战士手里拿着长戟,幽州和冀州的士兵佩带着威力达百石的弓箭。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略似戈,兼有戈之横击、矛之直刺两种作用,杀伤力比戈、矛为强。幽: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冀:冀州,今陕西和山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山东西北和河北东南部地区。石百弩:威力有百石之强的弓箭。石,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发机射出石头像雷电那样迅速,一下子就射出四五颗石头。发机:古代武器名,用以发射石块。电:一作迅。

诗歌借乐府旧题写伐吴之事。通过写战争声势之浩大、队伍之齐整、武器之精强,将伐吴将士们强烈的自信心和为国献身的决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慷慨激越,悲壮昂扬,令人振奋。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更多文章

  • 曹丕让曹植写一首《死牛诗》,却没七步诗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植,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不少人为了能够成为皇帝,开始了尔虞我诈的斗争,就连亲情,也逐渐开始显得冷漠。而魏国的开国天子曹丕,他为了继承权,也不顾一切的想要开始铲除对手。曹丕继承曹操爵位,多少有些巧合的意味

  • 揭秘:曹丕曾三次拒绝登基的背后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丕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献帝刘协算是我国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之一了,他当初一登基,就成为了董卓的傀儡。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好不容易赶走了董卓,又弄来了更加老奸巨猾的曹操。可以说,汉献帝的一生都没有当过真正的皇帝,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皇权,

  • 三国时期文学家魏文帝曹丕:《燕歌行二首》原文及创作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燕歌行二首》

    《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的诗作,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诗,虽然它句句用韵,还存在用韵单调的缺点,但是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代胡应麟说:“子桓《燕歌》

  • 三国时期文学家魏文帝曹丕:《陌上桑》原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陌上桑》

    《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诗是以汉乐府为题的后代创作,内容上较著名的“秦罗敷”篇变化较大,作者为魏文帝曹丕。作者通过对行军中的恶劣环境,以及征夫朝不保夕的命运的描述,控诉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

  • 三国时期文学家魏文帝曹丕:《芙蓉池作》创作背景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芙蓉池作》

    《芙蓉池作》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中描述了芙蓉池畔的优美夜景和作者的怡悦心情。此诗反映了当时诗风的某些重要变化:如写景成份的增多,对仗句的使用,辞藻的华丽,景象的壮观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署

  • 曹丕继位真的是用尽手段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曹操

    你真的了解曹丕继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乱世三国的真正开启时代是在曹丕称王之时。而不是人们意义上的曹操、孙权、刘备的时代。曹丕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个子承父业的开国皇帝。也许这个说法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在曹操的那个年代,他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顶峰。在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不甘失败的

  • 三国最刻薄无情的皇帝是谁?为什么说是曹丕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丕是谁?曹操的儿子,曹魏的开国皇帝,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三曹”之一。后世对曹丕的评价还不低,但我却对曹丕这位皇帝不怎么欣赏,甚至觉得他是三国时期最刻薄寡恩、冷酷无情的皇帝!这是因为曹丕在位期间,杀死结发妻子,残害受阻兄弟,甚

  • 曹操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曹植而是传给曹丕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三国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历史上的曹操有25个儿子,这二十五个儿子中有著名的几个,比如最聪明的是曹冲,我们从小学就知道的《曹冲称象》,文章中充分体会了曹冲的智慧,虽然曹冲很聪明,但是谁能想到曹冲不识字?大字不识一个的曹冲在《三国演义》中把它写为

  • 曹操临死前,为曹丕留下了哪几位辅佐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魏,曹丕

    曹操为曹丕留下了哪些辅佐大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汉末年,曹操从宦官出身再到统一北方,他经历了成功的喜悦,击败袁绍,一统北方,也经历了失败的痛苦, 赤壁之战,一把火烧掉了曹操十年的心血,曹操想要给后代留下一个安稳的国家。然而最终三分天下,也为之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

  • 此人一句话让曹丕继位,贾诩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贾诩,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贾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时期,要说著名的谋士,很多人都会想到司马懿以及诸葛亮两人,前者隐忍多年,夺取了曹魏的胜利果实,建立了晋朝,但也让中华文明进入了黑暗的历史时期。后者帮助刘备拿下益州,建立了蜀汉。不过在《唐会要》中,有一个人被称之为魏晋八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