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曹丕皇后郭氏给曹奂改名暗藏哪些天机?

解密:曹丕皇后郭氏给曹奂改名暗藏哪些天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4/1/25 8:56:47

曹奂,原名曹璜。在登基为帝前,“太后诏常道乡公更名奂”(《资治通鉴》)。有人说,郭太后这样做是为了避讳。可笔者对这种看法并不以为然,认为避讳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在笔者看来,郭太后这样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郭太后给曹奂改名究竟暗藏了哪些天机呢?

先说为什么不是避讳。何为“避讳”?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对于避讳,可分为三类,即第一类,国讳,主要在全国范围内避讳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讳;第二类,家讳,主要在家族内避父祖名讳;第三类,内讳,主要在家庭内避母祖名讳。笔者认为不是避讳的理由有两点。其一,史书无记载。如果是避讳,而从史料记载中又查不出来,到底是因何避讳,所以是避讳的可能性不大。其二,改名太突兀。早不改,晚不改,偏偏在登基之前,由太后给他改名。这样做,怎能不让人起疑?

这样做,如果不是为避讳,就另有所图。那么,郭太后这样做又暗藏哪些天机呢?笔者认为,她这样做,目的有三。

其一,先给曹奂一个下马威。“甲寅,常道乡公入洛阳,是日,即皇帝位,年十五,大赦,改元。”(《资治通鉴》)郭太后在登基前,给他改名,就是为了警告他,你本就只是“燕王宇子也”(《三国志》),千万别忘记是谁给你今日的荣耀与富贵。我可以让你从丑小鸭变白天鹅,也就可以让你从天蓬元帅变猪八戒。郭太后这样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给曹奂一个下马威。

其二,实际上不承认曹奂这个皇帝。曹奂,本名叫曹璜。曹,姓也,无须解释。何为“璜”?“璜,半璧也。”(《说文解字》)最重要的是,“璜”与“皇”同音。郭太后给他改名,其实就是不承认他这个“璜”,也就是不承认他这个皇帝。由此看,郭太后给曹奂改名确实是煞费苦心。郭太后历经三朝,对付曹奂这个青春年少,还是有些手段,有些对策的。曹奂为做这个皇帝,还是付出惨痛代价的。

其三,为日后司马氏取代曹魏做好铺垫。有人说曹奂是个彻彻底底的傀儡皇帝,如此说一点都不为过。连给他改个名,这样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都是别有用意,就更别说其他事情了。那郭太后为什么要用“奂”代替“璜”?在笔者看来,这就要看这个“奂”字。何为“奂”?“奂,取奂也。”(《说文解字》)即交换,换掉之意。交换,换掉,真可谓一语双关。表面上,代表这是新改的名字;实际上,为曹髦禅让、司马家族改朝换代做好了准备。

郭太后这样做,是因在她看来,力量逐渐强大的司马家族取代曹魏是迟早的事情。公元260年,曹髦在对司马氏拼死一战前,对臣子这样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汉晋春秋》)”曹髦在位时,司马家族就飞扬跋扈、无所顾忌,到曹奂之时更是对天子置若罔闻,对皇位越发垂涎。作为国君的曹奂,只能是尽可能满足,多次给司马氏加官进爵,如“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三国志》),“复命司马昭进爵位如前”(《资治通鉴》)。而司马氏都是先“固让乃止”(《三国志》),要不就是“又固辞乃止”(《三国志》),再不就是“又辞不受”(《资治通鉴》)。你要吧,我不要;你一定要,我真不要;你这次一定要收下,我真不能要。就这样,你来我往,循环多次。司马氏说话了,既然陛下这么有诚意,那做臣子的就接受了。司马家族就靠这样装腔作势的表演,一步步紧逼,朝天子之位越来越近。最后,仅差一步之遥,“又命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如旧仪”(《三国志》)。

给曹奂改名,郭太后是为了与司马家族更好的合作下去,却也为司马氏打好取代曹魏这最后一仗吹响了冲锋号。司马家族掏空曹魏,与当年曹操曹丕所采取的行动如出一辙,要不史书上会有“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三国志》)这样的记载。郭太后没有子嗣留给曹魏,也便不会对曹家的事情过于担待,自己能安享晚年,也便心满意足了。她知道曹魏政权存在的弊端,也了解司马家族这伙人的能耐,更清楚自己的寿命所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自己能平静过完余生,也就随了她所认为的天命。

公元264年,郭太后去世。郭太后在世时帮过司马家族不少忙,给曹奂改名就是其中之一。公元265年,司马氏取代曹魏,西晋正式建立,历史也由此进入一个新时代。朝改完了,代换完了,也没见司马氏提及她这位有功之臣,当然也不可能想起她来。那是因为,司马家族也喜欢忘恩负义,只会享受生活,早已把过去抛之脑后了。

标签: 郭皇后曹魏政权

更多文章

  • 从张绣张泉父子之死看曹丕夺嫡之争的政治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绣,张泉,曹丕,夺嫡之争

    序:后来在购买冯尔康先生的雍正传的时候,反复独到戴铎上书雍亲王以及夺嫡过程中,皇次子、太子胤礽被废以及皇长子请杀允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非常惊异,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若是得逞,后果严重。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

  • 曹丕凭什么让曹操传位于他:因他是长子嫡孙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操,曹植

    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对于东汉末年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的衰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亲小人,远贤臣”。的确,东汉到了汉灵帝时期,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老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公元184年,在东汉巨鹿郡,以天公将军张角为首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史称黄巾起义,从这时开始,各路诸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

  • 曹丕篡汉的牌坊:《受禅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受禅表

    此碑亦称《受禅碑》。三国·魏隶书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厘米,22行,行49字。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许昌南曹魏故城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古城村

  • 立下大功的吴质为何总得不到曹丕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质,曹丕

    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为曹丕最终被确立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曹丕称帝,对吴质似乎没有过多的赏赐,而且吴质去世后,皇帝给他的谥号是非常低劣的,难道曹氏祖孙三代都卸磨杀驴的主。 想当年,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待自…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

  • 魏文帝曹丕之孙曹髦究竟是被谁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髦

    曹髦算是一位天上掉下来的皇帝。他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死,有一个人难脱关系,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司马昭。虽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但是他在后人眼里还是有一定的美名的。曹髦剧照曹髦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业早成,给郭太后留下很好的温文尔雅的印象。当然这也成就了他走上傀儡皇帝的小路,导致了他悲惨的命运。但是初登皇位的他

  • 曹丕霸占曹操小妾:这事情闹得的确有点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丕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卞皇后气爆了,说他鼠狗不如!风流曹操死后妻妾竟全被儿子曹丕接收曹操一死,曹丕立即全部接受曹操的姬妾,一个也不

  • 三国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为何被母亲骂猪狗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

    曹丕,三国时期魏朝的开国皇帝,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按理说通晓诗词歌赋之人其人品应该是杠杠的啊,但是为何被其母骂

  • 三国第一剑圣曹丕 18岁见血封喉30岁打遍天下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

    核心提示:魏文帝曹丕说,我学过击剑,拜过很多老师,汉代灵帝、桓帝时有个人叫王越,剑术在洛阳举世无双。网络配图一剑术鼎盛于春秋战国,由于汉高祖刘邦用剑力斩白蛇,因此汉代历朝官民都对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谓是日日练剑、 家家藏剑,对剑总是爱不释手。但随着东汉后期骑兵的迅猛发展,剑逐渐被刀这种兵器工具所基

  • 《洛神赋》神女究竟是谁:曹丕妃子甄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洛神赋,甄后

    导读:位列“三曹”之一的曹植,素以文采见长,他的诗歌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着名的代表作之一了。《洛神赋》中那个在水上飘逸窈窕的女子着实令人神往,古今文人骚客不知有多少人曾猜测过这位“神人”的真实身份,那么到底《洛神赋》神女是谁呢?好事者猜测得最多的无外乎曹丕的妃子——甄后。网络配图人们会作

  • 如果曹操胸怀是大海 曹丕的就是针眼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在文学方面,曹丕不输其父,说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等名言,也写下“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等名句,然而在容人方面,曹丕就太逊色了。如果说曹操胸怀如海,那曹丕的心胸简直就是针眼儿。网络配图再看看曹丕都做了什么。于禁在樊城之战投降,关羽死后,孙权对于禁还是很敬重的,遣送于禁回魏国后,曹丕先是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