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后半生为何选择北伐至死也没放弃

诸葛亮的后半生为何选择北伐至死也没放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43 更新时间:2024/1/17 11:29:16

诸葛亮是一个中国人皆知的历史人物,他是三国中的名人。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有名的谋略之战,都是成功之战。但是,他也有没有取得重大成功的战役,就是北伐,他一生之中北伐了5次。

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的春天,当时,魏国新皇帝刚刚上位不久,而蜀国国力却是在诸葛亮的扶持下恢复得差不多了,而且,蜀国也将南部平复的。所以,诸葛亮就开始北伐,采用了子午谷计划,这次行动中,虽然有人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进行,但还是有所成功。

第二次距离第一次北伐差不多就是一年,当时,诸葛亮几乎是不战而胜,他仅仅用自己威名就将魏国的大将吓走,占领了两个郡。

而第三次发生在公元230年,这次的主动权是在魏军手中,是他们先发起进攻,攻打汉中,但是由于这个地方的地势,天气等的影响,魏军只能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围攻祁山,在此次围攻中,司马懿想先拖时间以便让蜀军耗尽粮草。于是,诸葛亮就用激将法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出战后一直战败,所以,司马懿就不再出战。此次战役是诸葛亮的部下因为对粮草的判断失误,提早将诸葛亮叫回而结束。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准备了三年,到了公元234年才再次出战。这次诸葛亮甚至劝服了孙权一起出战魏国,但是,孙权早早就被魏国打败了。只留下诸葛亮大军继续作战,这次战役又是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再次严守不战,两军僵持了上百日,最后,司马懿抓住诸葛亮生病而不能率军的机会,开始对蜀军发起进攻。蜀军无奈退兵。诸葛亮也在此次北伐中逝去。

诸葛亮北伐真正目的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国刘备的军事,他算无遗策,才智过人,为汉室基业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了军营中。关于他的一生,最受争议的恐怕要数北伐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呢?

有一个说法是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帮助刘备光复汉室。因为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也就是他之所以出山,是为了帮助刘备统一天下。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刘备已经死了,所以可以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帮助刘备完成光复汉室的遗愿。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诸葛亮是为了完成他对刘备的承诺。因为刘备死的时候,将刘禅托付给了他,让他代为照顾,同时还说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有余,能够定国安邦。如果愿意辅佐阿斗,就用心辅佐,如果不愿意,汉室的江山就拱手送他。当时的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的信任,表示自己愿意以死效忠。

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就说过,想要统一天下,最好是先夺取荆州,在进攻西川,取一上将,从荆州北伐但是在诸葛亮出山实现自己的抱负,想要一展雄才时,刘备却为了给关羽报仇而攻打了吴国,破坏了诸葛亮的计划。等到了刘禅继位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的实际掌权人,并于吴国结盟,共同多抗曹军。再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认为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夙愿了,所以才会出师北伐!

这三种原因说不好哪一种才是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或许三者都有,但是随着北伐的失败,他的目的终究也是不能达成了。

诸葛亮北伐路线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诸葛亮北伐是由于当时蜀国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为了平定其他的几个政权诸葛亮决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打下一片江山,因此制定了好几个北伐的方案,也因此有了4条诸葛亮北伐路线,在这几个诸葛亮北伐路线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一个,这也是最长的一条路线。

诸葛亮北伐路线的第一条路线是从成都出发,经过汉中到达天水,再从天水往西到西平关,这条路刚开始的时候失败了,由于手下将领指挥无能,诸葛亮被迫退回成都,而且第一条路线所耗费的时间也太长,诸葛亮从成都走到天水就用了半年的时间,再加上中国南北跨度比较大,生活在南方的军人们大多不熟悉北方,所以导致了这次北伐的失败。

诸葛亮北伐路线中的第二条是从安定出发,安定在现今甘肃省的南部,走西平关和岐山一路直接到祁连山,这条北方路线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中间要经过很多地形危险的地区,尤其是西平关这一带山势比较险峻,所以诸葛亮这次北伐也没有成功。诸葛亮设计的第三条路线是从街亭出发到列柳城,然后绕弯儿往东去阳平关,这条路线上发生了后来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件,正是因为马谡玩忽职守丢了街亭这个地方,使得诸葛亮全盘皆输,整个计划都成为一堆泡影。

最后一条诸葛亮北伐路线比较短,是从西城到达汉中地区,诸葛亮的大本营在成都,从成都到西城仅需要3天的路程,所以诸葛亮从成都出发到达西城,然后再去了汉中,这条路线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对诸葛亮来说,这条路线是下下策,因为它明显不如前面几条路线节省精力,不过可惜第四次诸葛亮北伐也失败了。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成中国历代丞相代表靠的是这种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六出祁山背后让人落泪的无奈总觉得丞相只有一个,权利特大。以前看电视康熙大帝,上书房大臣都被称为某相,什么索相明相听着觉得挺别扭,感觉像是王总李总似的丞相大泛滥。想想也是,如果丞相都是只有一个,大权独揽,那谁还当皇上呀,这天下到底是丞相的还是皇上的呀。大概是因为奸相权臣被塑造的太多了,才会有这种

  • 诸葛亮为什么不直取长安?这个人一语道破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很多人在阅览三国历史的时候,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采取魏延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而也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因为不会用奇所致,但是,原因果真如此吗? 诸葛亮为何不直取长安?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战略上的话题,相反,和蜀汉内部的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网络配图蜀汉势力内部都有哪些派系?

  • 东周春秋时期的战神 诸葛亮崇拜的偶像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先轸他的一生纵横战场未尝败仗,在三场大战城濮之战、崤之战和箕之战中均是大胜,但是最后因为过于自责而卸掉头盔铠甲,单人匹马杀入狄人的阵中战死。兵法祖师先轸,今山西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中国兵法的祖师爷,著有《孙轸》五篇(已失传),正是他,奠定晋国之两百年春秋霸业。《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列传,《左传》中对

  • 三国隐藏的第一高手:忽悠曹操还算计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

    核心提示:诸葛亮无疑是幸运的,他这只“千里马”遇见了真正的‘伯乐”,于是本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效命于英主。比起诸葛亮,司马懿则没有那么幸运!网络配图一在群英璀璨 、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如果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孙权是英雄的话,那么,司马懿可以称之为“隐雄”。司马懿过人的隐忍之术、伸屈之术、

  • 看看诸葛亮的“交友圈”:竟是为了少奋斗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不过此人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的,因为父亲死得早,他便跟着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玄也下世了,就跟着大哥诸葛瑾过活。诸葛亮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知道自己今后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就积极的“交圈”。网络配图诸葛亮避难在襄阳十四年,能够由一介书生成为大名鼎鼎的“卧龙”

  • 白帝城托孤是刘备与诸葛亮间的权力交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帝城托孤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典故,白帝城托孤便是其中之一。不过重庆学者蓝锡麟近日著书《三国十八扯》,通过详尽的史实考证,将白帝城托孤这一千古忠义佳话揭穿,称刘备演这出戏的根本目的是考验诸葛亮,防止被篡权。著名学者蓝锡麟创作的《三国十八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近日即将上架。记者昨日了解到,该书共21

  • 解密多智如妖的诸葛亮为何是三国第一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周瑜、陆逊、荀?、荀攸、田丰、李儒、庞统、徐庶等人,就如每个人心目中的三国武将武力值都有一个心目中的排行榜一样,喜欢三国的朋友自然也有心目中的第一谋臣是谁。个人依旧觉得诸葛亮才是三国第一谋臣。诸葛亮,出山时刘备几乎是到了绝境边缘,为刘表在荆州做了七年的看门狗,却一直未能有

  • 智慧化身的诸葛亮 最后得的是什么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象征,永远被老百姓记载了心中,还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遗憾,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谈论的话题。诸葛亮于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他27岁出山,追随先主和后主正好27年,是一个巧合。他的离去也标志着蜀汉从此走上了下坡路,今天我们不谈他的智慧已经令人遗憾的悲壮,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位智慧化

  • 诸葛亮没能扶起阿斗的真实原因:他没想过分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阿斗的“扶不起”,诸葛亮是第一责任人,其实诸葛亮根本没有扶阿斗,他一直是在“代”阿斗,所以最后难免最后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网络配图阿斗的个人品牌就是“扶不起”,无论民间还是正史,都觉得阿斗是个没用的废物。其实阿斗并不弱智,史书上记载阿斗投降后,封了个安乐公,司马昭请他吃饭,

  • 五丈原之战大谋士诸葛亮在这一战不幸病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丈原之战

    五丈原之战,这个真的没有什么可以争议的,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战役,也是诸葛亮人生的最后一场战役。开始于公元前234年四月份,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独自撑起一个国家奋斗的那几年。五丈原遗址在此之前,蜀国已经4次北伐,但是均因为后方粮草供给不足,基本是以失败告终,可想而知,北伐之战绝对是一场耐力站。而这第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