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汉 放过蜀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汉 放过蜀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03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2:08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死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读过三国史的朋友都知道,蜀国国相诸葛亮因急于匡扶汉室而频频挥师北伐,却因遇到老谋深算、旗鼓相当的司马懿而鲜有斩获。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殁之后,司马懿完全可以抓住蜀国政权动荡不安这样的好时机,加快发动进攻以便将蜀汉版图尽快收入囊中。

然而司马懿并没有这么做,有生之年再也没有攻打蜀国,这确实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听信佞臣之言,蜀国奸臣当道,杨仪等人还闹出了内讧。

虽然在朝野之外尚有能将姜维统领大军,保护蜀国的安全,可蜀汉连年出兵征战,国库和实力多有损耗,内忧夹杂着外患,的的确确是蜀汉最为虚弱的一个时期。

司马懿既然是一个军事家,自然是谋略过人、惯于高瞻远瞩,后人在评议司马懿之时,常常将司马懿与曹操进行比较,甚至还认为司马懿与曹操同属一类人——既对权力心怀叵测又善于掩饰真实性情。

如此看来,内敛冷静的司马懿没有选择趁蜀国力微之时发兵,“放过”蜀汉自然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进攻蜀汉之战不是不可以打,而是没有必要立刻去打。

其实,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数次交战之中,我们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司马懿并不愿意与诸葛亮两军对峙。

诸葛亮的军事谋略闻名天下,且那时诸葛亮继承刘备的遗命,怀揣着早日匡扶蜀国汉室的想法,出兵的攻势是很猛的。

司马懿在诸葛亮那里吃过亏,知道诸葛亮用兵出神入化、颇难对付,一不小心恐怕就会兵败被俘,司马懿可不愿意落到那样的下场。

诸葛亮死后,他的精神力量仍然在蜀国军队中存在着,难保此时进攻蜀国不会遭致蜀军的拼死抵抗。

熟知三国史的人都知道,司马懿之志不在于领兵打仗、建功立业,而是胸怀天下,想要伺机颠覆朝廷、执掌政权。

他赋予自己的使命是成为大权在握的王者,并不甘于成为一辈子任人驱使的所谓“贤臣良将”,也就更不愿意战死在两军阵前了。

曹魏王室其实早就开始忌惮智谋过人、还可能怀有野心的司马懿。

当年魏王曹操发现司马懿“鹰视狼顾”的特点之后,就开始对他心生忌惮,还一再暗中嘱咐自己的后辈儿孙,一定要对司马懿及其家族多加留意、小心防范。

为了不让司马懿拥兵自重,曹家的几代帝王均不敢将大宗兵权完全放心地交给司马懿,怕手握重兵之后的司马懿成为威胁曹家江山的祸患。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是没有进攻蜀国,就是怕引起魏王曹叡的猜忌。

司马懿掌兵多年,在军中的声望越来越显赫,曹叡不免猜忌司马懿,怕他真得夺走自己的江山。

可那时的魏室已然将才无几,曹叡不得已之中才把军权交予司马懿,只要战事一结束,曹叡立刻就收回司马懿手中的兵权,不给司马懿篡权的机会和可能。

司马懿对曹叡的想法心知肚明,他知道为什么每次自己试图向蜀军发起进攻之时都会被曹叡出言阻止。

曹叡就是希望司马懿与蜀军势均力敌,有了敌人的制衡司马懿就不会想着叛变夺权,也就不太可能一股独大、兴兵威胁魏室皇权。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深深地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因此摸清魏王意图的他屡次三番地假意出兵,专等曹叡前来劝止之时再退兵,表现出极大的忠心,成功地麻痹了魏王曹叡。

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国力已经和当初没法相提并论了,但蜀国的地形优势尚存。

蜀国与魏国的交界地带绝大部分都是山区,在山里行军非常困难,蜀地又阴湿多雨,此前曹军每次进攻蜀地之时,时常遇上下雨天,湿滑不堪的山路让军队更加难以疾行,总之就是施展不开。

蜀将魏延早已在汉中地区经营多时,已然倚仗山体的优势将汉中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可以说是易守而难攻。

再加上连续多年的战争,魏国的损伤了不少元气,曹军在西南地区的人力、财力都不充裕,即使出兵伐蜀,成功的几率也未可知。

魏明帝曹叡去世前放心不下自己尚且年幼的儿子曹芳,而曹芳贵为太子,肯定是要即位称帝执掌魏室江山的。

于是曹叡便临终托孤,命曹爽和司马懿二人辅佐曹芳治理国家。

而司马懿感到自己的期盼了很久的机会终于要来了,便暗中积蓄力量,预谋击倒曹爽,继而夺权。

公元249年,司马懿精心布局,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夺下了曹魏政权。

司马懿不仅将曹爽扔进了监狱,还痛下杀手,将曹爽满门屠杀殆尽,彻底清除了自己掌权路上的障碍。

此后,曹氏王族名存实亡,曹芳成为了司马懿的傀儡木偶,任其摆布。

倘若说此前司马懿是害怕触发曹魏帝王的猜忌而不去攻打蜀国,那他成功夺权后为何依然没有选择进攻蜀国呢?

要知道司马懿一点也不傻,他初夺大权,政局尚且不稳,朝中内外依然有一些势力在暗中试图匡复曹氏天下。

司马懿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他不敢贸然兴兵进攻蜀地,因为他深知,一旦自己领兵在外征战,朝中发生一些意外之事弄不好谁都掌控不了,万一这好不容易夺来的权力和江山再横生枝节,凭自己已经开始老迈的头脑和身躯恐怕很难再度摆平局面。

司马懿虽然没有灭掉蜀国,但他却为自己的儿子司马昭打下了一片江山。

而司马昭也继承了父亲司马懿的遗愿,不仅领兵灭掉了蜀国,还陆续灭掉了吴国以及曹魏王族,成功结束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司马家族也随后达到了巅峰时期,统一了天下。想来,如果当初司马懿心急之下就去攻打蜀国,可能就没有后来司马家族如此鼎盛的命运。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

更多文章

  • 韩信被困蜀中都能暗度陈仓 诸葛亮为什么只能“六出祁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在成都探访武侯祠后,怀着深深的敬意与遗憾,为诸葛亮写下的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千百年来传唱不绝。诗中的“出师“主要指的是诸葛亮多次率军北伐。刘备在章武三年(

  • 诸葛亮当初和关羽镇守荆州的话 荆州能不能守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诸葛亮和关羽一起守荆州,能否守住?对于这个假设,尽管没有意义。为了娱乐,还是有说的必要。诸葛亮假如与关羽一起守荆州,荆州还是会丢失。为什么?山野老人以为,这是关羽性格决定的。关羽这个人太傲慢,特别瞧不起士大夫。如果诸葛亮

  • 诸葛亮明知夷陵之战会战败,到最后为什么他一句话都不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三国

    明知夷陵之战会战败,诸葛亮为何一言不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命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镇守阆中,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赵云跟随自己坐镇益州。同年7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斩杀曹军大将曹仁,又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曹操认为许昌离荆州太近,怕汉献帝受

  • 诸葛亮一生与司马懿的三次交锋,结果分别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纵观诸葛亮一生,在军事方面有着卓越贡献,可以说指挥的惨败战役屈指可数,为说不多的也仅是失街亭一役。但并不是说诸葛亮无所不能,三国时期能人辈出,独领风骚的现象并不存在,再以诸葛亮举例,其一生短短50余载,和司马懿交锋数次,均是败

  • 诸葛亮为什么惧怕郭嘉?背后真正原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嘉,三国

    大家都知道,当年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的一句话“奉孝不死,卧龙不出”,使得很多人都以为诸葛亮十分惧怕郭嘉,那么这到底是为何呢?众所周知,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极其的出名,而郭嘉本人是一个非常擅长心理学之人,在战术上向来都是直戳对方的要害,郭嘉之所以可以得到一代枭雄曹操的重用,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身的

  • 三国最聪明的人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司马懿,而是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禅,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刘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席间问刘禅:“你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是这

  • 诸葛亮火攻到底用了多少次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为何感叹折阳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导语:诸葛亮的才能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顶尖选手,他年少的时候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时就获得了“卧龙”这个称号,水镜先生认为谁能得到他的辅佐就可以安定天下,刘备听到后不惜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果然不负众望,先是促成了

  • 诸葛亮如果北伐胜利的话 诸葛亮会将刘禅赶下台做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北伐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文明,你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这些历史是由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构成的。但是,很多人对这些已经过去的历史故事并不感兴趣,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但是,过去的一些文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去理

  •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败笔是什么?直接葬送蜀汉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要大家评论处一个自己最为欣赏喜欢的王朝,那么三国一定名列前茅,而这要归功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精彩纷争的故事。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的读者。在整本演义小说里面,作者罗贯中都是在比较同情的口吻来

  • 街亭失守诸葛亮就撤退了 这个地方对诸葛亮真的很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街亭,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街亭对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兴六年(228年)春,在平定了南中叛乱以及休养生息了几年后,蜀汉的国力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诸葛亮终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曹魏用兵上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因为曹魏之前的主要精力在东线和东吴争战,加上西线较长时间内无战事,所以曹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