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仓之战诸葛亮为何会无功而返 从这个地方出关被人料到了

陈仓之战诸葛亮为何会无功而返 从这个地方出关被人料到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74 更新时间:2024/2/19 13:45:1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陈仓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陈仓之战中,诸葛亮手中有10万大军,而对手只有1000多人,凭借一座孤城,却打退了诸葛亮的进攻,这都是事实。之所以如此,是以下几点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兵出陈仓被对手预料到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出陇右,第二次选择兵出大散关,直插关中西部的门户陈仓。陈仓就是今天的陕西宝鸡,现在也是西部重镇之一,陇海铁路和宝成铁路在此交汇,往西通甘肃、青海,南下通四川。

汉中通关中,除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外,还可以由汉中盆地往西,再折向北,在那里翻越秦岭,过大散关出陈仓。韩信当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的就是明里修整秦岭中的栈道,暗地里却从陈仓的大散关出兵,打了关中的敌人措手不及。

诸葛亮这次兵出大散关,大概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蜀军在陇右新败,再兵出陇右大家心里会有障碍;二是此次北伐更重要的是为了策应孙权在合肥方面的行动,必须抓住战机迅速得手,再出陇右显得过缓。

可惜,诸葛亮的这一计划被对手事先就想到了,第一次北伐后,魏军在西线的统帅曹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所以曹真命令魏将郝昭、王生死守陈仓,并“治其城”,做好了防守的准备。

二、对手郝昭并非无名之辈

提到郝昭,往往会认为他因陈仓一战而成名,此前是无名之辈,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三国志》中没有郝昭的传,但不能就此说郝昭是横空出世。据《魏略》记载,郝昭为人雄壮,年轻时入军籍,数立战功,由部曲督等一步一步升为杂号将军,相当于军长,并不是无名小卒。

魏文帝称帝前后凉州叛乱,曹魏武威郡太守毌丘兴向金城郡太守苏则求援,苏则率兵相救,郝昭驻兵于金城,他协助苏则将叛军打败,叛军后又多次起事,郝昭带兵一一将其平定,郝昭“镇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

郝昭为什么名气不大呢?因为他长期在河西服役,不为众人所知,但他是一位在一线长期摸爬滚打的将领,作战经验丰富,又敢打敢拼。

三、陈仓城虽小却异常坚固

陈仓是关中的西大门,兵家必争之地,所以长期受到重视,城池修得十分坚固。据清朝《宝鸡县志》记载,陈仓城建在一块台地上,后倚原麓,前横高岸,依势所筑,地势险要,城池坚固。

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11月,凉州人王国起事,曾率重兵包围陈仓,结果攻了80多天没有打进城,只得退去,说明陈仓的确易守难攻。

郝昭接到驻守陈仓的任务后,立即着手加固城池,他修了一座新城,比原来的陈仓城更坚固。《元和郡县志》说陈仓故城在宝鸡县以东,新旧两座城池相连,“上城秦文公筑,下城魏将郝昭筑”,这一点被考古发掘证明,这里的确有2座城池,相距仅1000多米。

在冷兵器时代,最难打的就是攻城战,守城的一方只要粮草准备得充足,弓矢等器具富裕,守上几个月都不算长,守上一年两年也都是可能的。

四、郝昭等将士守城意志坚决

诸葛亮率10万蜀军前来,开始没有在意陈仓这座小城,想一战而下,或者让敌人望风而逃。

敌人没逃,诸葛亮也知道攻城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找了个叫靳详的人,跟郝昭是老乡,让他去劝降。

郝昭坚决不降,他在城楼上对靳详说“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曹魏法律很严,我降了,我的家人、族人都会遭殃,所以我不能降,郝昭说的都是大实话。

这样以来诸葛亮只能硬攻了,蜀军动用了最先进的攻城设备,云梯、冲车都用上了,但守城人的很顽强,用燃着火的箭逆射云梯,又用绳栓上石磨去砸冲车。

诸葛亮只得用更笨的办法攻城,下令起“百尺楼”,楼成后,蜀军站在上面向城里射箭,但效果不佳,这主要是距离太远,射出的箭威力不足。

诸葛亮干脆下令工兵作业,把护城河填平,但郝昭不断加固城墙,蜀军到了城墙下面却攻不进去。

蜀军简直崩溃,使出最最笨的办法:派工兵向城里挖地道。但这一招也不行,郝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其具体攻防情况,可以参考电影《墨攻》。

五、曹魏的援军陆续开来

诸葛亮率蜀军攻了20多天,没有将陈仓城攻下,这其实很正常,不能因此说蜀军战斗力不行,更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一般。

曹操围攻雍丘,打了好几个月,袁绍围攻东武阳,打了一年多,刘备围攻成都,也打了相当长时间,诸葛亮才攻了不到一个月,什么问题都说明不了。

让诸葛亮继续攻下去,陈仓当然是能攻破的,但这时传来消息,曹魏的援军到了。

呆在长安的曹真一开始没敢马上救援陈仓,他担心蜀军多路出击,主力离开长安后,蜀军给他来个“子午谷偷袭”,问题就大了。

但魏军总体势力很强大,魏明帝急调驻扎在方城的张郃,命他率3万人马救援陈仓,如此以来,想快攻快打的诸葛亮就不得不考虑撤兵了。

总的来说,陈仓之战打得中规中举,攻的人也尽了力,守的人也很出色,攻与防都是正常发挥,没有出现意外,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攻防战。

那么,既然知道短时间内打不下陈仓,既然也知道魏军肯定会驰援,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发动这次北伐呢?战术上即便没什么不对,但战略决策上岂不是明显失误了吗?

倒也不是,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发生在第一次北伐结束的几个月后,之所以这么着急,主要是为了策应孙权的行动,能打下陈仓并进一步逼进长安,这样更好,即便不行,牵制西线战场的魏军主力也达成了目标,何况将中线战场的张郃所部调出,已超出了战役的目标。

所以,第二次北伐虽然没取胜,但目的也达到了,不是一场败仗。

标签: 诸葛亮陈仓之战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道荣曾经想设反间计抓到诸葛亮,最后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道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发生在三国时期,众人知晓刘备是三国当中一个著名人物之一,这个故事恰好主人公就是他,刘备在夺取荆州时候的一段。当然涉及的人物还有众多。道荣在荆州时,料定自己敌不过,所以做好了受降的准备。见到了玄德和孔明。玄德却大声说要斩首,孔明急忙阻挡了他,转身和道荣说:如果

  • 表面上诸葛亮是托孤大臣,其实暗地里赵云才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赵云

    三国时期,群雄四起,战火纷争不断,最终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是在影视《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的,所以,对蜀国的将领最为了解,例如: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等,前几期我们说过张飞、关羽等人,今天我们来说说赵云,赵云令我们最为深刻的战绩就是长坂坡之战中的七进七出,同时也救下了刘备的儿子

  • 记载中黄月英样貌丑陋,她能嫁给诸葛亮是有哪些闪光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黄月英

    三国里面有一个非常牛逼的人物,他的智慧在里面是顶尖,而且长得也是很帅气,是很多女人心中的偶像,这个人就是诸葛亮。他在没有出卧龙岗的时候,他的名声就已经非常的大,很多人都邀请他出山,最后只有刘备成功了。按道理这样帅气又有智慧有才华的男人,应该是很多女性追求的对象。不过他的老婆黄月英,却是一个长得非常丑

  • 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到底是什么来历,让诸葛亮爱不释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黄月英

    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小说当中还是影视作品当中,诸葛亮都是时常手拿一把羽毛扇子,不论春夏秋冬。那你知道诸葛亮这把扇子有什么非凡的意义吗?关于这把扇子,还有两个传说,有人说其实这把扇子本来不属于诸葛亮的,而是属于他的夫人黄月英的。相传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长得特别丑,但实际上这

  • 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人才,法正在历史上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法正,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法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他就是法正,法孝直,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据史书记载,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股肱(《先主传》云: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 庞统的聪明才智不落后于诸葛亮,那么情商方面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庞统

    《三国演义》是一部大家在茶余饭后都喜欢讨论的名著。都说有很多中国人虽然是文盲,但是说起三国却一个比一个厉害。《三国演义》为大家绘声绘色的描绘了许多较为经典的形象,比如说聪明过人的诸葛孔明,就比如说善用人才的刘备,但是在三国时期其实诸葛亮并不是无人能及的,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的确过人,但也有一些人和诸葛亮

  • 刘备得知关羽战死都崩溃大哭 诸葛亮为什么连一丝难过的表情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诸葛亮

    关羽战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是蜀汉的名将,更是蜀汉之主刘备的义弟。当关羽败走麦城,身死魂消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时,刘备崩溃大哭。但一边的诸葛亮却没有一丝难过的表情,这是为何呢?众所周知,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感情十分要好,不是亲兄弟而胜似亲兄弟。他们三人还

  • 诸葛亮北伐的真相目的是什么 北伐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北伐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北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作为西蜀第一谋臣,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刘备也并没有把他当一个臣子来相处,更多的是把他当作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再加上关羽,张飞的相助,蜀国才能由一个草根国家成为鼎立的三国之一。在刘备死之后,因为刘禅还没有独当一面

  •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动孙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自从董卓乱政以来,整个天下就炸开了锅,各路英雄都开始追随自己心仪的明主,整个天下可以说是狼烟四起,第一股狼烟肯定是为了除掉汉贼,虽然大汉天下名存实亡,但仍然有不少人怀念大汉,而刘备,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董卓被灭之后,

  • 诸葛亮迟迟不还政于刘禅,到底出于哪些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禅

    谨慎的诸葛亮深得刘备父子信赖,仍有两件事让人怀疑其有不臣之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诸葛亮作为蜀汉重臣,深得刘备父子信赖,但他从未恃宠而骄。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如果刘禅无才,诸葛亮可以自行取度”,此话几乎有将江山拱手相让之意。但诸葛亮却并未忘本,依然进退有度,只是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