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每天吃一斤米 司马懿为什么敢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诸葛亮每天吃一斤米 司马懿为什么敢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54 更新时间:2024/2/14 4:10:05

诸葛亮吃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后,休兵劝农、练兵讲武、秣马厉兵,经过三年的筹备,于公元234年二月亲率数万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出斜谷道,在渭水南岸的武功五丈原扎下营寨。

这一次,他的对手依然是司马懿

前几次北伐,蜀军暴露出运粮不继、后勤供应不及时的问题,司马懿认为这次也如此,因而率领魏军渡过渭水,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草,令蜀军自行撤退。

但诸葛亮吸取经验教训,一方面制作木牛流马用于运输粮草,另一方面在渭水、滨水附近屯田种粮,做好了长期交战的准备。

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是先拿下北原,再据此进军,为了迷惑魏军,作出想攻西围的假象。

但司马懿和另一名曹魏将领郭淮看破了他的心思,司马懿派郭淮抢先在北原驻防,没多久蜀军果然来了,被早有防备的郭淮击败。

之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小型战事,诸葛亮的总体战略思维是进攻,司马懿的则是防守。

某次,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北,忽然水涨,阻断了孟琰和大本营的联系,司马懿趁机攻孟琰,诸葛亮则命工兵架桥,同时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

眼见桥快架好,司马懿竟然不做更多安排,赶紧撤军了,之后坚壁拒守,绝不出战。看起来是不是很怂?但就是这种怂战术,阻住了诸葛亮数万大军。

两军对峙三个多月,期间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硬是将乌龟精神发挥到极致,说不出,就不出。

为了让司马懿出战,诸葛亮真是什么办法都想尽了,派嗓门洪亮的士兵破口大骂?司马懿装听不到;亲自叫阵,司马懿还是不出。

后来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裙和头巾,嘲笑他胆子太小,不是个男人。主将受辱,同行的魏将们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给蜀军一点颜色看看。

司马懿打定主意不战,但为了安抚手下大将们,他假意上表向魏明帝曹睿请战。估计君臣二人事先已经沟通过,曹睿派大臣辛毗持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

然后他们演了一出好戏,司马懿假装要带兵出击,辛毗就持节站在营门口以天子使者的身份拦住。

那么,司马懿是怕了诸葛亮吗?倒也不是。他不出战,是看出诸葛亮已在两军之间布置好阵势,魏军要是去了,那就是中计。这也是诸葛亮千里来攻,却不去打别的魏国城池,非要激司马懿出战的主要原因。

陷阱已设下,司马懿却不跳,诸葛亮很着急。正在这时,传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曹睿御驾亲征,打败了孙权的进攻。

早在出兵之前,诸葛亮就派遣使者前往东吴,动员孙权共同攻魏。曹魏对东吴也是极大的威胁,因而大部分时候东吴和蜀汉是一条线的,孙权积极响应,趁势提十万精兵进攻曹魏所占的合肥,这是他北上的阻碍,甚至已经成为他的执念。

前面已经打过3次,没一次拿下合肥。这次也没成功,才听说曹睿亲征,孙权立刻就退了,十万大军如同出来旅了一次游。

孙权一退,蜀汉这边的压力无疑更重。虽然曹睿认为司马懿完全可以挡住诸葛亮,没有必要增兵,但若是出现意外,他立刻就能调动大批兵力进行增援。

反观蜀汉,精锐尽出,又路途遥远,援兵没指望。

诸葛亮的设想中,本就是让孙权牵制住一部分曹军主力,谁知孙权不顶用,诸葛亮就更急于与司马懿分出胜负。蜀军来此等于客场作战,不可能长久对恃下去。

某天,诸葛亮又遣使求战,司马懿与使者拉起了家常,像关心老朋友一样问起诸葛亮的饮食起居,使者很老实地说诸葛公早起晚睡,凡二十军棍以上的责罚都亲自过问,每天吃一斤米。

使者走后,司马懿很高兴地对周围的人说诸葛亮快要死了。

他因何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说穿了就不奇怪。刘备死后,蜀汉人才不济,几乎是诸葛亮一个人撑起这个政权,耗费精力无数。用脑过度的人,寿命本就不长。

再加上使者所言,诸葛亮吃得少又事务烦多,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怎么受得了!三国时所说的米是粟米,不是我们现在吃的大米,一斤的份量不足以供应一个成年男子一天所需。

但蜀军这次粮草比较充分,不存在省粮的可能,再说了就算缺粮也不会缺到诸葛亮头上,只能说明他的身体很差,消化不了更多的粮食。

因而司马懿判定诸葛亮阳寿已尽。

没多久诸葛亮果然去世,临终留下的计谋还吓退了多疑的司马懿,不敢追击蜀军,这就是“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所以,司马懿没那么神,他只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推断出诸葛亮的健康状况,并不能确定诸葛亮一定会死在五丈原。只因恰巧被他说中,这事儿才越传越玄乎。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要六出祁山?为什么每次都可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三国

    还不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可全身而退,其目的是为了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论是电视还是电影当中,我们所看到的诸葛亮一辈子都是在为北伐而努力,六出祁山不论成败均可全身而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无功而返,那么诸葛亮这么热心的进行北伐,其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 诸葛亮真的能借七星灯续命吗?七星灯能续命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七星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七星灯续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少食多劳还经常熬夜,久而久之身体早已透支。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的情况后,就更加不会主动攻击了,只要把诸葛亮拖死魏军自然就取得了胜利。诸葛亮太喜欢操心,不懂下放权力,大小事都要亲自过问,这样做虽然

  • 诸葛亮当初没有北伐会怎么样 蜀汉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北伐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人说诸葛亮穷兵黩武,六次北伐,六次失败,搞得蜀国民生凋敝,国力大损,倘若放弃北伐,一心一意抓生产,聚精会神搞建设,蜀国就不会这么快灭亡,事实真的如此吗?只能说某些人太异想天开了。远得不说,只说刘璋。当年益州是刘璋的,他奉行

  •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都有谁?连魏延都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刘备已经四十六岁了。刘备请一位从未出山,而且比自己整整小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可见为了恢复汉室,真是下功夫了。然而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昔日“寝者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张飞内心不平衡。刘备也

  • 诸葛亮死后姜维什么还能平步青云 因为蒋琬和刘禅两个人在背后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蜀汉

    你真的了解蜀汉姜维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同年秋天,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蜀汉大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众所周知,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续率领大军北伐中

  •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交代的四件事是什么?诸葛亮弄明白了三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白帝城托孤。公元222年,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东征讨伐东吴孙权,惨败于夷陵。他逃回白帝城后,憋气加窝火,从此一病不起,一年之后(公元223年)病重,交代后事,他一共交代了四件事,诸葛亮弄明白了三件事,只有一件事情没有听明白。那么刘备到底交代了哪四件事?诸葛

  • 诸葛亮斩了曾被自己选为接班人的马谡,他还有哪些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诸葛乔

    诸葛亮最初选定的两位接班人,结果在同一年相继去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公元214年,诸葛亮协助刘备夺取益州。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公

  • 为何诸葛亮怀疑魏延,还给魏延这么高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魏延

    魏延,字文长,是蜀国著名大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的时候,魏延因为和杨仪之

  • 濮阳清丰县籍曹魏三大名臣分别是谁?一人被诸葛亮族人所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乐进,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濮阳清丰县籍曹魏三大名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今的清丰县,是河南省濮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交界处。在三国时期,该县有三位名臣效力于曹魏集团。其中,一人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一人官至卫尉。第一位:乐进。乐进,字文谦,曹魏集团早期名将,名誉

  • 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计谋,到底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魏延

    三国时期的蜀国,大概是大多数人心目当中最喜欢的国家了吧。毕竟《三国演义》这本书几乎是以蜀国为主场来写的,对于蜀国人物的事迹也都有些赞美和夸大。我们比较熟悉的,五虎上将,卧龙凤雏。以笔者来说,最喜欢的是自然是诸葛亮。当然,就事论事,就算没有《三国演义》当中的夸大和美化,光是在历史当中,诸葛亮也算是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