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陈仓之战”进攻失利 为何却蹊跷的讨伐成功

诸葛亮“陈仓之战”进攻失利 为何却蹊跷的讨伐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26 22:04:35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爆发了陈仓之战。经过十余日的鏖战,诸葛亮始终无法攻破郝昭的防御。徒有数万雄兵,却奈何不了郝昭的一千余人,最终只能无奈地撤出战场返回汉中。

这场战争,是诸葛亮数次北伐中力量对比最为悬殊的一次较量。为什么打不下陈仓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在冷兵器时代,攻城的器械仅有云梯、冲车、木栏等少量设备,除了强攻别无他法。只要城池的防御工事坚固,兵力配置合理,以千余人挡住万人大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还有不少类似的例子。除此之外,诸葛亮的粮草储备不足,也是造成无功而返的另一个原因。

说到这次的陈仓之战,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这个故事发生在诸葛亮撤兵之后。

当时,诸葛亮大军向汉中撤退。突然间有个曹魏将领出兵追赶。这支军队究竟是陈仓守军还是曹真另外派来增援的,史料上毫无记载。率领这支军队的将领叫王双。这个王双又是谁,同样没有记载。对三国历史较为熟悉的应该知道,史料中除了在西北战场出现了王双之外,在东南战场也曾有个王双,同样是曹魏的将领。他曾参加过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正月曹丕的三路伐吴之战。当时他隶属于大司马曹仁,负责向东吴在长江一线的要地濡须发动进攻。结果并守将朱桓活捉。此王双是不是彼王双呢?同样也没有一个答案。不过战斗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王双孤军深入,追击诸葛亮大军,结果中了埋伏,被诸葛亮杀死。从此,有关王双的历史记载嘎然而止,再也没有出现过。

陈仓之战诸葛亮是否打赢了,这点没什么可争议的,勉强算打成了平手。因为尽管诸葛亮没有拿下陈仓,却斩杀了曹魏的大将。不过在返回汉中后,诸葛亮做了一件蹊跷事儿:专门命人铸造了定军鼎以纪念这次的战绩,并在蜀汉国内大肆进行宣传。莫非如诸葛亮这样的智者也玩起了文过饰非、丧事当成喜事办的把戏?

答案是否定的。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尽管此次出征诸葛亮动用了数万大军,但其主要战略意图是为了吸引张郃所部回援雍州,减少东吴在曹魏东南部战线的压力。因此,这场战役的规模并不大,双方伤亡有限。张郃所部离开东线回援雍州,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也就没有必要在陈仓城下与郝昭死拼。尽管自己没能取得胜利,但东吴大军在东线大捷。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此次北伐目的也达到了。故此,诸葛亮才有了铸造定军鼎庆功这项安排。

其次,经过街亭之战后,蜀汉的军心、民心都受到严重打击。如果此次的出征又被渲染成一次败仗,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诸葛亮决定以斩杀王双作为典型进行宣传。如此一来,蜀汉国民都以为诸葛亮凯旋而归,自然欢欣鼓舞。军心、民心都提振了。尽管有丧失当做喜事办的嫌疑,但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就是政治。

标签: 诸葛亮陈仓之战

更多文章

  • 解密:司马懿终其一生为什么不主动攻打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诸葛亮,三国,

    司马懿跟曹操是建安十三年,据说是被强召去当丞相府文学掾的。这年他三十岁。不久之后的赤壁之战,司马懿没有参与;而魏武后期那些战事——建安十四年战孙权于合肥,十六年战马超于潼关,十八年战孙权于濡须,司马懿也都没有参与。如果有,想必晋书是会大书特书一笔的。所以,问题不在于他太年轻。而且实际上,司马懿第一次

  • 揭秘:三顾茅庐是刘备和诸葛亮玩的调情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刘备,诸葛亮

    刘备和诸葛亮,早在见面之前,便已经彼此闻名,互有好感,情愫暗生。本来,神交于千里,相忘于江湖,也是一桩浪漫之事。然而,刘备并不愿以此为满足,他率先采取了行动,前去拜访诸葛亮,希望和诸葛亮发生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关系。我们先分析刘备的心态。刘备第一次前去拜访诸葛亮时,自然是带有某种期望值的。《笑林广记》闺

  • 武神赵子龙第48集剧情介绍:诸葛亮用计取雒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神赵子龙,赵云,诸葛亮,

    公孙宝月跟到树林里看到赵子龙在与人厮杀,她心急之下根本连对方是谁都不看就一箭射中了那人的胸膛,走近一看竟然是马超。公孙宝月替马超送药,她不解地问马超这一面约赵子龙单挑,一面又把劫了的粮草送回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马超道他就是想会一会赵子龙,看他凭什么让自己的妹妹茶不思饭不想,又让自己喜欢的人心甘情愿

  • 汉武帝草创何种制度导致诸葛亮坐大刘禅被架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诸葛亮,刘禅,

    话说回来,上海滩的“南京”路虽多,却未能穷尽历史上的南京名称。758年,唐代以江宁位置重要,取“升平之地”之意改置“昇(“升”的繁体字)州”,但如今沪上并无“升州路”(不过南京还有)。再说到“昇州”之“州”,在中国的地名变迁里实在是个有趣的物事。自古就有九州的说法,但“州”真正在政区里出现则要到汉代

  • 诸葛亮与刘禅复杂关系?曾当刘备面称其天资仁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刘禅

    在刘备还没有死的时候,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对于刘禅

  • 揭秘:三国史上堪比诸葛亮的曹操手下四大历史能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曹操,诸葛亮,郭嘉,荀攸

    因为一本三国演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成了军师、谋士的象征性人物,但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加上武功超强的张、关、赵、马、黄等猛将为何最终没能帮助刘备统一天下呢?而是让天天上当受骗,满地逃跑的曹操占了先机,最终由他所创建的军团实现了一统中国的大业(曹魏是灭了,但那只是政变,实际上最终三国还是曹魏的军队笑到了最后

  • 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没能扶起阿斗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刘禅

    阿斗的个人品牌就是“扶不起”,无论民间还是正史,都觉得阿斗是个没用的废物。其实阿斗并不弱智,史书上记载阿斗投降后,封了个安乐公,司马昭请他吃饭,就演奏蜀地的乐舞,跟着阿斗归降的人都流泪了,阿斗却嬉笑自如,司马昭回头就跟贾充说:“这个王八蛋真是没心没肺到了极点!”看阿斗似乎是个白痴嘴脸,实际上最狡猾不

  • 蜀汉里还有谁能阻止诸葛亮进行征讨南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蜀汉,征讨

    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兴初,诸葛亮亲征南中,朝中却有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劝其莫往,因其言辞恳切,致使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进攻南中,最终平定南中。那么这位竟能阻止诸葛亮征伐南中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的王连。王连

  • 千古传诵的智慧化身:蜀汉丞相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人称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汉末徐州琅

  • 大奇才刘巴:令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三国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奇才,刘巴,诸葛亮

    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见《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彻”,就是刘巴。刘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