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不为人知的真实关系!

解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不为人知的真实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3 更新时间:2024/1/24 16:21:15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第三,众所周知,刘备对二弟关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但是最终却导致了惨败的局面。如果刘备当时把关羽调入川中,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留在荆州的话,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第四,当关羽失掉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一些学者们认为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经常会有分歧。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两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结孙吴,北伐曹操,这样才能兴复汉室。而且其中维护孙刘的联盟,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但刘备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他缺乏一定的战略思想,只想割据一方,能够称王称帝足矣,对诸葛亮的联吴想法不太重视,以致发生了夷陵之战。第二点便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居要职,并且作为吴国的使臣来讨过荆州。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刘备在任用人才时,也不会忽视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在其史学名著《读通鉴论》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也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写道,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

而白帝托孤事件,刘备允诺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应该说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在刘备去世的前后阶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刘备所带入蜀的荆、襄旧部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后主刘禅又是平庸之主,很难处理好蜀国大臣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刘备所能够依赖的人就只有诸葛亮一人了。而且当时刘备白帝托孤的对象,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他还让益州大族李严同受遗诏。

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关系,只是《三国演义》留给后人的一种表面印象罢了。

标签: 三顾茅庐

更多文章

  •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是否可助蜀汉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荆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诸葛亮可以算的上是一悲剧人物。“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出隆中,草船借箭、取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等,这些事迹都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和策略家。不幸的是,诸葛亮北伐未成,三国未统一·,病终于五丈原,令人惋惜。《隆中对》中便给进取天

  • 刘备死前还留了一手防诸葛亮,8年才彻底清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

    在三国中刘备去世前,为了让蜀汉的政权稳固,刘备除了任用诸葛亮作为辅政大臣之外,还留了一手,为此,诸葛亮用8年才彻底清除!说起托孤的重臣,就三国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托孤重臣当数司马懿,魏明帝曹睿去世后,留下司马懿和曹爽等人辅助曹芳,先是曹爽专权,给魏国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后内斗不止,司马懿杀死曹爽,最终司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出兵打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刘禅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群雄割据,可谓是天下大乱,这时候一些军阀趁着中央衰弱,纷纷起兵,有曹操、孙权这三大军事集团,他们占据一方,有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在这三大军事集团中,曹操一直都是最强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而刘备有着诸葛亮的帮助,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我们都知道

  • 三国的这位奇才,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却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蜀汉

    三国时期,诸葛亮有雄才大略,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江湖中笑傲群英,比他更优秀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奇才,诸葛亮对他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还由衷地公开称赞他:“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初”,就是刘巴。刘巴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人。出身官宦世家

  • 刘备东征孙权竟然这么重要,为什么还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马良

    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蜀汉初定,纠集六万大军东征孙权,这就是三国历史上三大战役中的夷陵之战。最后孙权赢得了胜利,刘备一方损失惨重,自此,蜀汉只能龟缩在蜀川一地,丧失争霸天下的主动权。毫无疑问,夷陵之战是蜀汉由兴转衰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争伤亡约五万人,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凋零。刘备也因此一病不起,最后命丧白

  • 诸葛亮死得早,得了什么病?现在很常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三国后期,诸葛亮成了最耀眼的主角。诸葛亮活了五十四岁,前27年在南阳种地读书,后27年兢兢业业地辅佐刘备父子。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诸葛亮一直忙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北伐攻魏国,最后倒在了北伐的路上。劳累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当时身体有病。在战争年代,劳累是必然的。但是很少有累死的事情发生,

  • 诸葛亮与辛毗谁强谁弱,真相竟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毗

    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北方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得以恢复。那么就算整个南方加起来,也没办法抗衡。诸葛亮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就这样了。可一旦中原缓过气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辛毗的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王连人物生平简介,王连为什么劝诫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王连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初为刘璋的梓潼县令。后刘备起兵平定成都后,加入刘备麾下,所治地方都有政绩。又识人有术,如吕乂、杜祺、刘干等,这些人后来都官居要职,都始自王连提拔。建兴元年(公元223年),王连任屯骑校尉,兼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官至江阳太守。守义不降王连,本为南阳人。刘璋时期

  • 刘备入川时,为什么只带庞统随军而留诸葛亮镇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国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带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这次入川,刘备带了庞统随军,却留下诸葛亮和关羽一同守荆州,这种安排引起了一些人的不解。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进围雒县时,年仅三十六岁的庞统身中流矢,不幸去世。于是有人认为,刘备入川时带庞统随军而不带诸葛亮,

  • 诸葛亮为何喜欢坐在轮椅上指挥作战 难道是腿上有隐疾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三国,轮椅,战车

    说到西汉三国时期,就不得不提一个著名的军事,名为诸葛亮。如果没有他,刘备根本无法在蜀川称帝,与孙权、曹操二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足以论证的了诸葛亮非凡的军事才能,足智多谋的特点。今天我们来了解了解诸葛亮这个人。诸葛亮因幼年丧父,兄弟三人跟着叔叔诸葛玄居住于隆中。当时的诸葛亮虽然没有涉政,却凭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