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生前为什么没有铲除宦官黄皓?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没有铲除宦官黄皓?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12 更新时间:2024/1/13 6:43:56

宦官黄皓权倾朝野,诸葛亮生前为何不除掉他一绝后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宦官乱政是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例如明朝时期因皇帝疏于朝政,再加上皇权强化的结果,使得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有了干涉朝政的权力。这就说明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只有皇权在有空隙的情况之下,宦官才会乘机而入,导致宦官手上的权力越来越大。

蜀汉时期,诸葛亮身为宰相,对待朝中政务一丝不苟,为了更好的稳固蜀汉政权,无论是朝中战略决策的大事,还是一些小事,他都身体力行、鞠躬尽瘁。这时的大权掌握在诸葛亮和刘禅手中,其他人并没有插足的机会。黄皓没有参与朝政的机会,更没有决策的权力,所以此时的黄皓根本不构成威胁。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没有必要除掉黄皓。

诸葛亮在位时期,看到刘禅并没有处理大事的魄力和胆量,任何事情都由诸葛亮一手操办,并在朝中安排郭攸之、董允等人帮助皇帝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宜。在军队统领方面,向宠被安排为禁卫军统帅。这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刘禅的安全,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利用当时的军队实力。凭借这些忠心臣子的努力工作,逐步扩大蜀汉军队的实力。黄皓是刘禅身边的一个小小的太监,最多也就是服侍一下刘禅的生活起居,政治上的事他是无权过问的,也没有机会参与过问。

一直到诸葛亮逝世之后,强化皇权之事被刘禅修补提上了日程。首先在人事变动上让蒋琬费祎分别担任大将军和益州刺史,并且废除了诸葛亮曾经担任的丞相一职。由此可以看出,刘禅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改革,他所重用的人都是诸葛亮生前器重的大臣。

黄皓看到此事有机可乘,他便对刘禅阿谀奉承,用尽各种方法讨得刘禅喜欢。赢得喜爱以后,开始着手在政治方面发力,他开始利用刘禅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操作,但是这些行为被董允等大臣看在眼里。董允这些老臣对这种行为一直很抵触,所以黄皓基本上没有可乘之机。

董允死后,陈祗继承了董允的职位,他为了自己的仕途和黄皓结成团伙,排除异己,将很多的忠臣用莫须有的罪名发送到边疆,一时间朝廷中五人敢惹黄皓。陈祗向黄皓靠拢,得到了刘禅的重视和赞赏,而黄皓在很多外力阻碍减少的情况之下,也开始插手政治事务。

费祎掌管着军事大权,在他死后,刘禅任命姜维为掌管军权的大将军,任命陈祗为尚书令以及镇军将军,掌管内政。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文武的权力分开,形成权力制衡的场面,自己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将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无形中运用权力的制衡原理控制了大臣。

其实皇权的加强与分散一直是中国古代难以解决的矛盾,也是皇帝和大臣之间一直争斗的重点,维持秩序更好的一个法宝。皇权的过于加强和过分松散都有可能成为阻止一个朝代继续发展的障碍,只有将皇权的集中程度调整在大臣和皇帝都能接受的一个天平之下,朝廷和政府才能行稳致远,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黄皓靠着服侍刘禅的机会和陈祗的帮助,逐步上位,他的官职也是步步高升,从最开始的黄门令升为中常侍。随着官职的升高,权力也在逐步增大,他的权力欲望也在逐步攀升。尤其在陈祗在朝中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

最开始黄皓只是掌握了内政,当时担任卫将军的诸葛瞻担任最高的行政长官一职,但是对于倚仗皇帝的黄皓他却没有丝毫的办法,也就是说,从实际情况上来看,黄皓已经掌握了内政。但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借着姜维北伐失败的事情,在朝中弹劾姜维穷兵黩武,认为他再也没有能力去担任大将军,甚至想用其他人来替换大将军姜维的职务。

姜维认为黄皓是宦官乱政,要求皇上处死黄皓,然而刘禅只是让黄皓道歉,由此可知黄皓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宦官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有时候甚至还有依赖,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皇帝个人的情感依赖有关系。皇帝身居高位,出于公务的考虑,身边真正可以倾诉心事的人很少,除了一些妃子就是身旁的太监,而且这些宦官日夜服侍,还能够时不时地逗皇帝开心,对皇帝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可以提供给他们情感表达和娱乐诉求的人。

后来姜维希望刘禅能够加强防务以抵挡曹魏的侵扰,但是这份奏章被黄皓半路截胡之后,让巫师给刘禅跳了一段大神,认为巫师预测曹魏是不会发兵蜀国的,可不成想在后来曹魏在发兵蜀国的时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蜀国。在黄皓被关押的过程中,他使用钱财买通了当时的邓艾的手下得以逃命,但是司马昭最终将他处死。

皇权强化和刘禅的平庸是黄皓得以乱政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皇权强化让黄皓能够得以接受皇权,而刘禅对他的个人扶持则是他能够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的直接因素。这两个因素有任何一个因素得不到满足的话,黄皓乱政是不能够实现的。

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皇帝个人的决策和决断,一旦出现皇权集中,就更加依赖于皇帝的决策。像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英明决策的君王,在他们在朝执政期间,做出了很多贡献,在发展封建王朝的经济和政治决策上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而一个朝代得以兴盛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和人的统一,只有当两者能够和谐共存,制度设计适合当时的朝代,引导和规范很多人的行为规范,皇帝本人能够励精图治,通过高级决策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改革,才能够使一个朝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对于东吴的复仇战争,刘备没有带上诸葛亮一起出征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云长败走麦城,在东吴和曹魏联合打击之下,身首异处。刘备得到消息,就要着手为关羽报仇。张飞身先士卒,却又因为鞭打了手下而被害,出师未捷而大将先死,这原本就不是什么好兆头。但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情同手足的兄弟,刘备更有理由要为这两位兄

  • 诸葛亮火烧司马懿时,天降下雨的他为什么没有选择放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天降大雨时,孔明为什么不放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之时,差一丁点就烧死了老狐狸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瞬间浇灭了熊熊大火。诸葛亮仰天长叹:“司马懿命不该绝,此乃天意啊!”不久之后,诸葛亮灯油耗尽,病逝五丈

  • 诸葛亮在蜀汉好好发展不行吗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北伐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给刘备详细的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局势,认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两方是东吴的孙权和北方的曹操。除了这两个人其他军阀都不足挂齿,刘备应该趁现在天下的局势还没稳定的时候,争取得到巴蜀和汉中,有了这两个地方再再加上荆州地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点灯 续命之说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点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在观星象以后看出了自己将在不久以后去世,所以他选择了用49盏灯续命。特别巧的是,司马懿通过观星象,也看出了诸葛亮将在不久以后去世。但是不敢确定这是否是真的。所以他就派手下的人去诸葛亮这边偷偷的调查。但是却被魏延给发现了,所以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什么不再伐蜀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曹魏

    司马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三国时期,有两个传奇人物,虽然是敌人,但从每个人的心里,这些都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谈论司马懿的故事,许多人开玩笑说他的长寿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故事实际上是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司马家族开始的,他们在宫廷中掌权,曹丕和马懿在汉代更突出的家庭

  • 诸葛亮《诫子书》的主旨是什么?它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诫子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良相诸葛亮智慧的化身,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无数天才引领风骚。千百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敬仰丝毫没有衰减,这不仅是对诸葛亮的智慧才能的敬仰,还有他逝前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诫子书》,《诫子书》整篇86字,言简意赅,简短的一封家

  •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而不向南扩张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诸葛亮

    离这时候还有几百年呢。另外,刘备当时进入西川之后虽然实力大增,但还是实力最弱的。这时候北面有曹操,东面有孙权,根本没有实力去探索西面的未知领域。而向南的南中地区孟获等南蛮部落,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彻底的开化,所以西面高山地带对当时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蛮荒之地。刘备所占据的地盘最北边是汉中郡,也就是今天陕西

  • 汉桓帝的历史评价怎么样?连诸葛亮都说他“无可救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桓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桓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丕成功篡汉,汉献帝将玉玺绶印全部交给曹丕禅让,至此结束了两汉400余年的统治,汉献帝刘协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傀儡皇帝”,不过在整个东汉时期,汉献帝并不属于最特别的那

  • 他们是诸葛亮欣赏的武将 里边并没有张飞和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武将

    对诸葛亮欣赏的武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提到关羽和张飞的名字,相信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是三国蜀汉时期屈指一数名将,难得他们还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感情甚好。早年他们两个跟着刘备颠沛流离,而关羽生的雄壮勇猛,张飞在武方面是非常过人的,两人合称为万人难敌。虽

  • 东征比北伐要容易的多 诸葛亮为什么北伐曹魏而不是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曹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三国时期的刘备可谓诸葛亮的“伯乐”,然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选择继续对东吴用兵,反而第一时间想方设法和孙权方面修缮关系。诸葛亮如此重情重义之人,有今日之地位皆为刘备所赐,诸葛亮没有为刘备报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