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唐草莽福将程咬金传奇:长矛穿胸居然不死

隋唐草莽福将程咬金传奇:长矛穿胸居然不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00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15

“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之传奇

随着盛唐繁荣留在人们心中的深刻记忆,初唐英雄的形象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传到了喜剧化、脸谱化、甚至漫画化的程度,有的已经变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俚语。譬如:“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与“程咬金的三板斧”,就是其中的经典。前者是说程咬金劫皇纲和在瓦岗寨当混世魔王时,总喜欢埋伏在半路,突然杀出,吓退敌人,用来形容某事本来进行得很顺利,但冷不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结果把事情给搅黄了。后者是形容程咬金梦中学斧七十二路,醒来只记得前三十六路,其中前三斧最厉害,凡挡不住前三板斧的,只有死路一条,若三板斧失灵,程咬金便虚晃几斧,拍马便逃,以此来形容某人办事“虎头蛇尾”。但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却也屡屡能绝处逢生,成为民间津津乐道的一员福将。

其实,这只是民间对隋唐草莽英雄的一种调侃和幽默,也是民间对名人最早的“恶搞”,历史上真正的程咬金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程咬金,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人,史书记载为程知节。程咬金青少年时就很骁勇,善用马槊(马上长枪),而不是传说中的六十四斤八卦宣花斧。他生于隋末乱世,最初出道,可不是跑到瓦岗寨去当混世魔王,而是聚众数百,建立民团,立马横槊,保卫乡里。换句话说,程咬金当初非但没有当强盗,反而是率领乡民抗击盗贼的民团首领。

网络配图

隋末各地纷纷起事,程咬金这支保卫乡里的非正规军,生存非常艰难。不得已,程咬金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率领数百人的小部队,依附了当时很强大的瓦岗军。在李密手下,程咬金如鱼得水,和秦叔宝一道,成了李密最精锐的八千贴身卫队的头领,官衔是内军骠骑。从此,程咬金便把名字改成了文绉绉的程知节。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与隋军的北邙山大决战中,程知节大出风头。当时,瓦岗名将单雄信率领外军驻扎在外围,遭隋军王世充偷袭。单雄信向李密求援,李密派程知节和另一员号称“万人敌”的大将裴行俨(即小说中的隋末天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前去驰救。裴行俨奋勇当先,不幸被流矢击中落马,正危在旦夕。程知节飞马赶到,连杀数人,所向披糜;连忙从地上抱起行俨,横在马上,往自己的大营撤退;隋军随后追赶,程知节抱着裴行俨,行动不甚灵便,只觉胸口一热,一柄长槊透胸而出,只见知节大喝一声,撅断长槊,并调转槊头刺死杀手,吓散追兵,这才与裴行俨平安回营。一柄长槊透胸而出,居然没死,且还杀死敌人,救回战友。这一举,便奠定了程咬金是福将的传奇人生。

不过,这一仗打下来,失败的还是李密。程知节、裴行俨、秦叔宝、单雄信等都成了王世充的俘虏。李密死里逃生,投奔了李渊,不久因叛唐被杀。

王世充对这批勇猛的降将十分看重,优渥有加。封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不料,瓦岗降将却瞧不上王世充,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世充不但器量狭小,而且说大话打妄语,还喜欢发誓赌咒,简直就是巫师老妇的做派,哪里是拨乱反正,平定天下的明主!”明主是谁?当然是正在招贤纳能的秦王李世民了。估计李世民早已派人与秦、程等人暗通关节了。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王世充与唐军战于九曲,双方列阵对峙,程咬金与秦叔宝等皆率军在阵前。突然,程、秦与其他数十骑向西急驰百多步,然后,程咬金在马上向王世充作了一个揖说:“仆荷公殊礼,深思报效;公性猜忌,喜信谗言,非仆托身之所,今不能仰事,请从此辞。”(见《资治通鉴.唐纪三》)说完率领数十名同伙打马奔投唐军,慑于秦、程的威名,王世充的人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蹄扬起的烟尘,而不敢追赶。这就是程咬金和秦叔宝归唐最为的戏剧性过程。

归唐后,李渊将程咬金划归秦王府,李世民待之甚厚,授秦王府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就成了秦王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每次接战必身先士卒,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又领左一马军总管,以功封宿国公。

网络配图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在太子李建成集团和秦王李世民集团争夺太子之位的血雨腥风中,左一马军总管程咬金首先成为李建成的清洗对象,准备把他调到离长安十万八千里的康州(今广东德庆县)当刺史。程咬金着急了,对李世民说:“大王股肱羽翼尽失,身何能久!知节以死不去,愿早决计。”(见《资治通鉴.唐纪七》)六月初四日,在诸将领的拥戴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灭了李建成集团;两个月后,李渊禅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程咬金因为这场大功劳,先拜太子右卫率,再迁右武卫大将军,赐实封七百户。

太宗贞观年间,程咬金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又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再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也就在这一年,他的图像荣登凌烟阁唐二十四开国功臣榜。

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程咬金迁左卫大将军,并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八月,“葱山道行军总管程知节击西突厥,与歌遏禄、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知节引军至鹰娑川,遇西突厥二万骑,别部鼠尼施等二万骑继至,前军总管苏定方率五百骑驰往击之。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千五百余人,获马及器械,绵亘山野,不可胜计。”(见《资治通鉴》)。斯时,程咬金已经六十八岁,也有些英雄迟暮的感觉了。

因为苏定方的功劳引起了行军副大总管王文度的忌妒,他对程咬金说:“这场仗虽侥幸获胜,但我军也有死伤,乘危轻进,孤军深入,是失败的成因,我军不宜急进。如今之计,我军应结成方阵,辎重置于阵中,从容前进,遇敌则战,此乃万全之策。”同时还告诉程咬金,皇上有密诏说,程大总管一贯恃勇轻敌,委托王文度对其加以节制,程咬金信之。由是,唐军收军成阵,缓缓而行,不许深入。“士卒终日跨马,被甲结阵,不胜疲顿,马多瘦死。定方言于知节曰:‘出师欲以讨贼,今乃自守,坐自困弊,若遇贼必败;懦弱如此,何以立功!且主上以公为大将,岂可更遣军副专其号令,事必不然。请囚文度,飞表以闻。’知节不从。”(见《资治通鉴.唐纪十六》)

唐军推进到恒笃城下(今哈萨克斯坦东南),数千粟特人开城投降,王文度居然对程咬金说:“这些胡人是假投降,等我们一走,复还做贼,不如杀光他们,取走他们的资财。”苏定方反驳说:“如此一来,我们就成了盗贼,大唐正义之师还平什么叛?”

网络配图

可惜,程咬金没有听从苏定方的谏言,眼睁睁地看着王文度下令屠城,并抢光城中的金银财宝。而苏方定坚决不接受分给他的那一份。这场杀戮带来的严重后果是,西域各部再也不敢妄存降唐的念头了。由是,唐军孤军深入,又得不到支持,只好班师回朝了。

回到长安,王文度因假传圣旨应当处死,唐高宗李治特赦其免死,仅开除公职而已;程咬金则减死免官,没多久,又被授予岐州刺史。但程咬金自觉年纪太大,请求退休获准后,从此在家颐养天年。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七十七岁的程咬金寿终正寝,陪葬昭陵(太宗陵),走完了他福将的一生。

有人认为,程咬金征西域晚节不保,是老糊涂了。其实,程咬金才不糊涂,他打了一辈子仗,岂不知兵贵神速,秋毫无犯的道理?他之所以任王文度所为,完全是为了避祸自保。要知道,显庆元年早已不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了,高宗李治对开国功臣的防范之心已显露出来,武则天已从李治的昭仪变成了皇后,铲除异己的行动也已经开始了。因此,李治对王文度下达密旨并不是假的,只是后来事情败露,不好交待,才说王文度“矫诏”。要不然,“矫诏”怎么能可免死?且三年后,又将王文度起用为熊津都督(在朝鲜半岛),这就说明了密诏的奥密。也就是说,如果当年程咬金不听王文度传达的密诏,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寿终正寝了。故曰:程咬金虽老,却不糊涂。

标签: 程咬金

更多文章

  • 隋唐好汉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最后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为隋唐好汉之一,是为唐朝开国功臣,生性豪爽勇敢,作战决绝霸气,曾为李密部下因战勇被器重,为李密赞为“此人可当百万军”。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一代英雄程咬金怎么死的。《隋唐演义》中关于程咬金怎么死的是这样描述的,他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被杀害而亡的,而是笑死的,情绪过激而导致心律不齐,一代大将如此死去也

  • 程咬金出身草莽?其实人家是“官四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看过有关隋唐系列电视剧的朋友,都会记得程咬金这个有趣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程咬金虽然武功不高,但却机智过人,凭借“三板斧”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无论是小说作品,还是影视剧中,程咬金被塑造成出身草莽的江湖英雄,甚至曾经做过响马,劫过皇杠。但影视剧毕竟只是经过加工艺术作品,并非真正的历史。其实历史上的

  • 三国打不死的程咬金文武双全 因一句话被黑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廖化

    三国时代,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三国前期人才辈出,魏、蜀、吴底下能人一大堆,但是到了三国后期,几乎就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人才,特别是蜀国,已经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其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个成语,用来形容没有杰出人才,平庸者也侥幸成名。但是,这句成语可把廖化给害惨了。网络配图按照

  • 程咬金曾干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竟 弄得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自幼就勇猛过人,善用马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厉害的三板斧,程咬金是一名福将。隋末时期农民起义,程咬金投瓦岗,属为内军骠骑。程咬金在隋末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后来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开国功臣肖像画于皇宫凌烟阁,程咬金排名第十九。我们认识程咬金的生平一般来自小说、影视作品。而“半路杀出个程咬

  • 程咬金用的并不是斧头 而是富二代的专属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隋唐时期的一个风雨人物,我想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隋唐天下大乱的时候,他曾先后加入瓦岗军、投靠王世充,还跟随着唐太宗一起打战,最后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大将。这个人就是程咬金。其实程咬金自己也是做过皇帝的,只是时间不是很长。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唐朝大将的武器。有句话说得好,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作为一个

  • 程咬金“三板斧”: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历史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首先,变形的是他的兵器。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马上用的长矛,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如果用刀去砍,能发出金属的声音,那就说明制作成功了,必须是出身武

  • 程咬金出身竟如此高贵 使用武器根本不是斧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在中国民间,程咬金是个知名度颇高的人物。程咬金的三板斧还成为了人们经常使用的俗语。但是,程咬金到底出身如何?他的武器真的是那么low的斧头吗?很多人了解程咬金主要源于小说《隋唐演义》,或者与之相关的电视剧。在小说中,程咬金变成了出身贫苦的农民,外号“混世魔王”,后来以贩卖私盐起家,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 程咬金有12年的天子命为什么只坐了一年的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三板斧的故事源于隋唐演义,书中描述程咬金在梦中遇到了他的师父,学斧头技法之时被人叫醒,只学了三招,就这三招威力还是很强的,让程咬金一生受用无穷!为何程咬金的三斧头有那么大的威力?书中描述其三板斧分别为:劈脑袋,小鬼剔牙,掏耳朵,最后的半斧头就是捎带脚了!网络配图 程咬金每每与人交手打仗,总是不

  • 程咬金用的武器不是三板斧 而是一种贵族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的三板斧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俗语。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程咬金用的武器是个大斧头,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的程咬金所用的武器根本就不是斧头,不得不说,咱们都被骗了。网络配图很多人对程咬金的认识大多来自小说《隋唐演义》,小说中的程咬金是农民出身的一介武夫,于是小说家信手拈来,用农民用的斧头作为

  • 李世民不大肆加封秦琼程咬金等武将 是有原因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瓦岗寨群雄,窦建德,刘黑闼等实力不俗,最后,他们都被李唐给打败,李渊建立了唐朝,其中,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等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网络配图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的军功比较大,地位也蹭蹭的往上涨,甚至超过了太子李建成在很多大臣心中的地位。李渊也多次说过想要立李世民为太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