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最有个性的皇帝:唐顺宗李诵最后怎么死的?

唐朝最有个性的皇帝:唐顺宗李诵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1/19 15:41:16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顺宗李诵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唐朝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

1.位居储君时间最长。

2.无论当皇帝还是太上皇的时间都非常短。

3.“永贞”的年号是在他退位以后才改的。

4.唐朝皇帝里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顺宗实录》。

5.初次所加谥号字数最多: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据史料记载,唐顺宗李诵只做了186天的皇帝,但是,在他短短的帝王生涯中,却推出了唐朝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

唐朝沿袭到李诵这一代,已经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君权旁落了,面对唐王朝的这种腐败黑暗的现象,李诵下定决心要革故鼎新。805年,李诵一即位,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旨在治贪、治宦和削藩,也就是整顿朝廷风气,打击宦官专权,抑制藩镇割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从唐玄宗时期宦官高力士擅权开始,发展到唐顺宗时,宦官已经掌握了军事大权。手握军权的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专权乱政日益严重,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对于唐顺宗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皇权旁落,所以,抑制宦官势力,夺回国家军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唐玄宗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失控,藩镇曾独霸一方,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直接与中央抗衡。地方乱政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抑制藩镇割据势力,重建中央集权,就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整顿贪官污吏,清除朝廷不良风气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时的唐王朝,贪污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大小官员为讨好皇上,都会向皇上进贡,而这些进贡财物又都是从民间掠夺而来,官吏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苛政如虎,百姓涂炭,朝廷腐败之风盛行。

那么,针对唐王朝如此黑暗的社会形势,唐顺宗的“永贞革新”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说起唐顺宗李诵,不得不说李诵是唐朝历史上最为悲情的一位皇帝了,光在父亲唐德宗一朝就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并且,还中风失言,好不容易登上皇位,却只做了一百多天的皇帝,就被迫禅位于太子李纯,自己称太上皇,可惜太上皇也没做几天就郁郁而终。

不过,李诵身为太子时就非常关心朝政,年轻有为的他立志要进行一场激进的改革,以此来挽救唐王朝岌岌可危的统治。他与同样有着变革新政之志的大臣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以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为核心的革新党派。唐顺宗一即位,时机成熟,这些革新党人就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永贞改革。

当时的唐顺宗虽已中风,口不能言,但是,他重用革新派的核心成员来变法:

首先,取消了宫市和五坊,百姓不再被宦官无端掠夺和讹诈;

其次,又取消了进奉制度,除规定的常贡外,官员不许再向皇帝进贡,不得以进贡为名来搜刮百姓财富。

革新派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打击贪官污吏,制裁藩镇,抑制宦官,革除弊政。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遭到了宦官、藩镇、贪官的强烈反对。俱文珍等人纠集宦官集团,胁迫唐顺宗退位,拥立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在宦官势力挟制下的新皇帝,开始大肆诛杀改革人士贬斥拥护改革的朝臣。

最终,历经一百多天的永贞革新终以失败而告终。而唐顺宗的死因,根据《旧唐书》、《资治通鉴》等书的记载是病死的,长期以来人们都这么认为。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史学界经过对正史和笔记小说的研究后,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唐顺宗是被暗算致死的。

那么,导致永贞革新失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改革的领军人物,唐顺宗中风失音,失去执政能力,面对宦官俱文珍等人发动的政变,没有能力反驳,这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太子李纯对父亲唐顺宗心存积怨,唐顺宗发起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太子的利益。太子非常仇视革新派,以致于,一当上皇帝就将改革人士诛杀殆尽,革新派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也是改革失败的主要方面。

到唐顺宗即位时,国家权力已经长期掌握在宦官和藩镇手中,唐王朝统治基础薄弱,改革派势单力薄。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改革者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这也是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改革的节骨眼上,唐顺宗的身体状况非常的糟糕,改革人士担心其将不久于世,于是,就加大了改革力度,仅仅100多天内就推出了33条改革措施,结果,欲速而不达,这同样也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

永贞革新失败了,但是,它是唐朝历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改革,也是一次轰轰烈烈的爱国革新运动。革新党人改革的精神和勇气非常值得敬佩,他们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打击了地方的割据势力,抑制了专横的宦官集团,客观上改变了中唐以来的许多弊政,给老百姓也带来了一些实惠。改革期间,国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也有所提高,为以后唐宪宗的中兴局面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永贞革新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革新运动被扼杀后,唐朝的政治变得更加黑暗。但是,我们不能以失败来否定永贞改革的成就,永贞革新是历史发展的需求,非常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

标签: 唐顺宗李诵唐朝

更多文章

  • 唐顺宗废除“宫市”和“五坊小儿”,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顺宗,唐朝

    在唐代时期,曾出现过一位特殊的皇帝,他虽在位时间不长,却为民间百姓做了两件好事,令民众感激不已。这位皇帝究竟是谁?他又会施行哪些德政?如果您想知道,就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为您揭秘: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一个最繁盛的王朝,与此同时,大唐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唐代的诸位皇帝之中,不仅有英明神武的

  • 当了26年太子的唐顺宗,为何当了8个月皇帝就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顺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顺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顺宗朝的“永贞革新”,是朝廷革新派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而进行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持续时间共100多天,由于触动了多个利益集团,他们联合起来逼迫唐顺宗逊位,拥立太子李纯上位,改革失败。力

  • 唐顺宗李诵:当了25年的太子,刚登基一年就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顺宗李诵,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顺宗李诵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位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他的父亲是唐德宗李适,母亲昭德皇后王氏。李诵出生于761年1月8日,那个时候,安史之乱还在继续。他也亲眼见证着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弱,也看到千疮百孔的唐王朝。李诵的太子生涯公元779年五月,李诵的爷爷

  • 唐宪宗李纯怎么死的?唐宪宗李纯陵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皇帝

    唐宪宗李纯怎么死的?唐宪宗李纯陵墓在哪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李淳,唐顺宗长子,唐代皇帝,805年―820年在位。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李纯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力图中兴

  • 中兴之主唐宪宗:如何使大唐再延续了1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宪宗,唐朝皇帝

    通观唐代中晚期的君主,最有闪光点的,当是唐宪宗。在对付藩镇割据的历史问题上,他审时度势,连连用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在形式上将帝国重归一统,被称为“中兴之主”。唐宪宗名李纯,为唐顺宗的长子。在六七岁时有一则近乎传奇的故事:祖父唐德宗因他聪慧,很是宠爱,有次将他抱坐在膝上,逗着玩的问道:“你是谁家

  • 如何客观评价唐宪宗李纯?唐宪宗是个好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皇帝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李淳,唐顺宗长子,唐代皇帝,805年―820年在位。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李纯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

  • 唐宪宗是吃丹药死亡的吗?唐宪宗死亡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宪宗,唐朝

    唐宪宗(778—820,李纯)号称唐朝中兴之主,比起那些昏君庸主来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但他后来自以为功绩已着,天下太平,便渐渐骄侈起来,不但大兴土木,建造宫室楼宇;而且笃信佛教,欲求长生,曾下诏遍求天下方士,搜寻偏方,使其实现长生不老的宏愿。诏书一下,朝臣中便有人积极响应,江湖骗子接踵而来。宰相皇甫铁

  • 唐宪宗李纯有何政绩?唐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

    唐宪宗李纯(778~820)唐朝第十二代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顺宗即位,重用王□、王叔文、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政治改革,抑损宦官势力。宦官俱文珍等对此大为不满,谋夺朝柄,乃于三月逼顺宗立淳为太子,改名纯。八月,顺宗在文珍与节度使韦皋、裴均及严

  • 唐宪宗李纯没有皇后吗?唐宪宗李纯为何不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

    唐宪宗李纯为什么会被有些人称为小玄宗,这是因为他在政治上作出的贡献,开启了一段元和中兴的好时光。唐朝中晚期一直是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皇权时常被威胁,甚至有不少皇帝的生命都被宦官掌控,但彻底解决宦官隐患的机会也曾经出现过,只不过没有被重视和实施,把握这个机会的就是唐宪宗李纯。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

  • 揭秘:唐宪宗李纯为什么没有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宪宗

    唐宪宗名李纯。他一生没立皇后,后来的太后郭贵妃,是醉打金枝的升平公主的女儿。宠爱的女子还有才女杜秋,写金缕衣的那个。唐宪宗为了“性福”,不立皇后,虽然满足了一己之欲,却使后宫空虚,皇子们没有威信,无形中淡化了人们对于皇权。唐宪宗虽然创造了元和中兴,但和唐玄宗一样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李纯取得一系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