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

“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4/1/20 13:34:56

892年9月27日即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末代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在长安宫廷里,初名李祚,是唐昭宗第九子。

唐哀帝李柷(zhù)(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

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柷即位。李柷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年仅17岁。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其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其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早年经历

乾宁四年(897年),受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二月,官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继承帝位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全忠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杀死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胁迫昭宗迁往洛阳)及其昭仪妃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次日蒋玄晖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改名李柷。中午时分,又由宰相柳璨、独孤损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年仅13岁的李祝登上皇位,是为唐哀帝。

利事未成

哀帝在位期间,对其有利或者说其本意主张的两件事,但都没有成功。

一件事是天祐二年(905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违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哀帝也只好依从。

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朱氏自封

然而,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白马之变

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天祐二年(905年)十二月,朱全忠因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诬告蒋玄晖“私侍积善宫(何太后居所),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处死了蒋玄晖,又密令蒋殷、赵殷衡在积善宫缢死何太后,并迫哀帝下诏称何太后是因秽乱宫闱而自杀谢罪,追废为庶人,以太后丧废朝三日,并以太后丧及宫闱丑闻故废除新年郊礼。不久,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被迫让位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哀帝被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及其亲信逼迫,把皇位“禅让”给了朱全忠,于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此灭亡。

惨遭鸩亡

唐哀帝“禅位”以后,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被安置在朱全忠亲信氏叔琮的宅第。但由于当时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奉哀帝,废帝的存在使得朱全忠不安,于是在天祐五年(开平二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3月26日),朱温派人赶到曹州毒死李柷。其死后谥号为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菏泽定陶县)。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因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并最终亡国,在后唐群臣议论下,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为政举措

唐哀帝当国,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标签: 光烈昭宣皇帝

更多文章

  • 唐哀帝李柷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唐哀帝

    【历史上的今天】892年9月27日“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892年9月27日即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末代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在长安宫廷里,初名李祚,是唐昭宗第九子。唐哀帝李柷(zhù)(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乾宁四年(897年),封辉

  • 唐哀帝李祝:大唐的亡国之君,他的后代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哀帝李祝,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唐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温弑唐昭宗后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并改名李柷。年仅13岁的唐哀帝李祝就这样登上皇位,成为了朱温手中的傀儡,也成了大唐的亡国之君。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了这一天,曾经辉煌强盛无比

  • 薛仁贵五万精锐为何被吐蕃全歼?大唐最大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薛仁贵,唐朝,吐蕃

    人们已无法想象,1300多年前的大非川经历过怎样一场血腥的战争,只知道战争结束后,10万唐军将士化为了尘埃。与士兵生命一同消亡的,还有大唐在亚洲创下的帝国神话,以及他们在“安西四镇”土地上披荆斩棘,用百年时间来创造的灿烂文明……当时,吐蕃军队大举入侵唐帝国统治的西域,并攻陷了西域十八州,使唐帝国安西

  • 苏定方和薛仁贵什么关系?苏定方薛仁贵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苏定方,薛仁贵,唐朝

    苏定方和薛仁贵什么关系?苏定方算是薛仁贵的老前辈,俩人没有特殊关系。若硬要说的话都是唐高宗手下大将,一起讨伐过高句丽。二人均是唐初名将,苏定方是全程参与了唐朝开国到贞观之治的,比薛仁贵年纪大了22岁。苏定方已经功成名就,薛仁贵才刚刚崭露头角。苏定方和薛仁贵都参加了太宗李世民的讨伐高句丽之战,双双建立

  • 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后人为何反唐参与了安史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薛仁贵,安史之乱,唐玄宗,

    在有关薛仁贵一族的民间文学中,除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外,还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薛刚反唐》。小说讲述的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刚因满门遇害,遂起兵反唐,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的故事。这虽然是小说之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薛仁贵的孙子确实曾叛乱,反抗李唐王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参与叛乱的薛氏后人

  • 大唐百胜名将薛仁贵大非川为何被论钦陵所击败?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薛仁贵,吐蕃,

    公元670年的大唐帝国,唐初的名将基本已经逝世,而薛仁贵则是唐二代将领中的领军人物,出征吐蕃,非他莫属。薛仁贵的对手论钦陵也非等闲之辈。论钦陵是吐蕃丞相禄东赞之子,禄东赞于公元667年逝世,论钦陵继承父位,成为了当时吐蕃的实际统治者,征西域、平吐谷浑,均是论钦陵亲率大军,论钦陵堪称吐蕃史上最杰出的军

  • 神武雄壮美名扬!万敌丛中的飞将军: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薛仁贵,将军,唐朝

    唐朝初年,边疆地区很不安宁,一些小国总想趁中原大乱初定、唐朝无力外顾之际扩充自己的势力,获得更大利益。这才有了东征高丽、西拒突厥、吐蕃之战,在这些征战中,一代名将薛仁贵脱颖而出。一、匹马单戟入敌阵公元644年,唐太宗为准备征讨高丽(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而在全国大规模招募兵勇,这个消息惊动了一个正处

  • 揭秘:薛仁贵真的是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薛仁贵,唐高宗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高宗在位时薛仁贵屡次击败高丽,契丹人。661年,以前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

  • 揭秘:名将薛仁贵之妻是王宝钏还是柳金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李世民,王宝钏,薛平贵

    其实和王宝钏有关系的人并不是薛仁贵,而是薛平贵,他们两人的名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又很大的区别,薛平贵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薛仁贵应该是京剧中杜撰的人物,所以,因为名字相似,很多人将他们混淆了。这里介绍的是薛平贵和王王宝钏的故事。相信很少有人没有看过《薛平贵与王宝钏》这部剧。在该部剧作里面济公浩民

  • 李道宗与薛仁贵有何恩怨?为何会陷害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道宗,薛仁贵,唐朝

    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王李韶。论辈分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叔父,但是他的年纪却又跟李世民相仿。高祖李渊登上皇位后,封李道宗为略阳郡公。 当时唐朝守军和贼寇刘武周在度索原交战,守军裴寂不敌,于是刘武周的军队就一直向河东城逼近。当时李道宗只有十七岁,跟在李世民身边一同讨伐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