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灵宝之战”的失败是为什么?唐玄宗为什么让哥舒翰去打安禄山?

“灵宝之战”的失败是为什么?唐玄宗为什么让哥舒翰去打安禄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4/2/8 12:47:16

“灵宝之战”的失败是为什么?唐玄宗为什么让哥舒翰去打安禄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七年多的内战导致大唐王朝生灵涂炭,百业凋零。此后唐朝国祚虽然仍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却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辉煌。不过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其实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唐朝总体实力远胜过安禄山的叛军。可是一场关键战役的失败却导致唐朝形势急转直下,险些酿成亡国惨剧。今天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场被称为“灵宝之战”的前因后果。

“灵宝之战”爆发前夕,唐军和安禄山的叛军已在潼关一带相持了近半年时间。叛军本想攻破潼关直取京师长安,可是潼关地势险要,加上唐军主力皆驻守于此,所以叛军只能望关兴叹。

然而随着时间地流逝,形势却对叛军越来越不利。一方面,叛军西进无望,在经过长时间的对峙后士气开始逐渐低落;另一方面,叛军分兵攻打南方却又遭到唐朝地方守将的顽强抵抗,结果也是止步不前。安禄山在叛乱爆发初期带出了15万大军,可是经过战争损耗再加上多次分兵,此时潼关的叛军主力已不足10万。

更让叛军感到担忧的问题是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军队在敌后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叛军时刻面临着被切断与河北基地联系的风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安禄山打算放弃已占领的洛阳,撤退至河北老巢死守。不过要是形势朝这个方向发展,叛军的末日恐怕很快就会降临。因为当时即便在河北,对唐朝保持忠诚的还是大有人在,安禄山的事业一旦出现挫折,叛军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就从内部自行瓦解掉了。

然而就在安禄山濒临绝望之际,唐玄宗却命令驻守潼关的唐军主帅哥舒翰带着20万大军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结果唐军在灵宝西原的黄河河岸与群山之间狭隘地带遭遇到叛军伏击。唐军在发现中埋伏后立即乱作一团,相互踩踏,死伤无数,20万大军仅剩8千人逃回潼关,“灵宝之战”以唐军惨败告终。

“灵宝之战”结束后,叛军乘胜追击迅速攻下潼关,兵锋直逼长安。“安史之乱”这才演变为一场真正危及大唐帝国生死的浩劫。那么问题来了,原本明明能躺赢,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呢?

后世许多人将“灵宝之战”的失利归结于唐玄宗老糊涂,听信奸臣谗言(宰相杨国忠极力建议让哥舒翰率军出征),放着躺赢的机会不要,偏偏选择去“送人头”。结果不但葬送掉了自己一生的名望和帝王事业,也险些葬送掉了大唐王朝的百年基业。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唐玄宗要求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的要求确实很愚蠢,因为结果证明了一切。然而要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首先,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唐军与叛军的力量对比呈压倒性优势。唐朝在陇右、河西、朔方这三大藩镇的驻军原有约21万。“安史之乱”爆发后,三大藩镇只留下少量部队维持地方治安,主力皆赶至潼关,再加上潼关原有守军及新招募的军队,总兵力达到了20万。值得一提的是,陇右、河西、朔方三镇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边防军,其战斗力完全不亚于叛军(叛军原为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边防军),因此唐军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兵员质量上,都远胜过叛军。

其次,自从安禄山叛变后,唐玄宗对将领的信心几乎坍塌。他任命哥舒翰为潼关唐军的主帅,但也未必对哥舒翰就彻底放心。尤其是当他得知哥舒翰手下竟然建议哥舒翰“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留三万军队镇守潼关,带着其余人马前往长安要求皇上诛杀杨国忠),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造反逼宫信号。虽然哥舒翰没有采纳手下的这一建议,但要说唐玄宗没心有余悸,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谁站在唐玄宗的位置上,恐怕都不会希望这种局面长期保持下去。

最后,作为帝国的统治者,唐玄宗如果长时间对叛军束手无策,那显然是有损他的帝王权威。尤其是当大多数人觉得安禄山仅以三镇兵力,就可以将整个帝国搅得鸡犬不宁时。如果让战事继续拖延下去,国内对唐玄宗的质疑之声将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唐玄宗急于想通过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迅速击溃叛军,以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

因此,当唐玄宗收到叛军实力已大幅削弱的消息后,下令让哥舒翰带着20万大军去找安禄山决战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这几乎是稳操胜券的事情。然而谁也想不到,身经百战的哥舒翰却在“灵宝之战”中出现了致命失误。短短一天之内,唐军20万主力灰飞烟灭,以至于唐朝这边连重新从后方调兵遣将,布置防线的时间都没有,这才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换句话说,如果哥舒翰没有一次性断送掉20万大军,那结果也不止如此,毕竟当时大部分人都是站在朝廷这边而不是站在叛军这边。

“安史之乱”在唐玄宗执政期间爆发,他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把“灵宝之战”失利的“黑锅”也全扣到他的头上,显然有失公允。

标签: 唐朝唐玄宗

更多文章

  • 唐玄宗饶了安禄山几次?“安史之乱”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禄山

    唐玄宗饶了安禄山几次?“安史之乱”是唐玄宗一手造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实安史之乱的爆发是有一定预见性的,但唐玄宗并没有当一回事。安禄山作为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他早年就曾犯下多次罪状,但每次都逃过一劫,这才让他有了反叛的机会。唐玄宗当了大半辈子的好皇帝,却在最后时刻掉链

  • 明明知道安禄山活不久为什么安庆绪还要杀他呢 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禄山,安庆绪

    明明知道安禄山活不久为什么安庆绪还要杀他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安庆绪弑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说:“庆绪立于户外,庄持刀领着李猪儿同入禄山账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头常有一刀,及觉难作

  • 大唐秘史背后的真相,安禄山真的爱过杨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大唐秘史背后的真相,安禄山真的爱过杨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回望历史,几百年光阴如浮光掠影,无数人在史书里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斯人已去,留下的故事却还在流传,杨玉环就是这样的女子。提到她,无数人脑海中想到的都是李隆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是爱她的,所以拼

  • 李猪儿跟随安禄山出生入死 为什么李猪儿还要杀安禄山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猪儿,安禄山

    还不知道:李猪儿为什么要杀安禄山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猪儿从十多岁就跟着安禄山,尽心尽责,一路上杀杀打打,每天过着刀刃上舔血的日子,就算这样,因为一点小事,后面安禄山还是把他生殖器官给阉割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安禄山这招做的太绝了!李猪儿要杀安禄山的几个因

  • 安禄山死后他的妻儿结局怎么样了 他们的下场有多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禄山

    安禄山死后他的妻儿结局怎么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读史的人肯定对安禄山不陌生,这个出身卑贱的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到了唐朝权利的巅峰。当时安禄山很不受朝廷上大臣的待见,但是杨贵妃却对他非常喜欢,这让他的仕途平步青云,如果说到打仗,他可是个能

  • 安庆绪登基称帝安禄山应该高兴才对 为什么他恨不得将儿子千刀万剐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禄山

    还不知道:安庆绪称帝为什么安禄山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史之乱”是大唐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动乱,安史之乱后大唐开始由盛转衰,同时藩镇割据的余毒也造成了大唐的最终灭亡。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原本只是一位市井讨生活的老百姓,后来偶然

  • 安禄山活不久了,马上安庆绪就可登位,为何还要急急忙忙杀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安禄山活不久了,马上安庆绪就可登位,为何还要急急忙忙杀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安庆绪弑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说:“庆绪立于户外,庄持刀领着李猪儿同入禄山账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头常有一刀,及觉难作,扪床头不得

  • 杨国忠到底做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安禄山谋反的事情和他有关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杨国忠到底做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安禄山谋反的事情和他有关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他一直担忧唐玄宗会相信杨国忠的谗言,而因为杨国忠跟杨贵妃的关系,他又没有扳倒杨国忠的把握。于是,安禄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铤而走险,干出谋反之举。安禄山之所以谋反,是因为他对杨国忠的恐惧到了

  • 安禄山和杨贵妃,当时传出很多风言风语,为什么唐玄宗不在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安禄山和杨贵妃,当时传出很多风言风语,为什么唐玄宗不在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

  • 明明能躺赢,唐玄宗为什么一定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明明能躺赢,唐玄宗为什么一定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七年多的内战导致大唐王朝生灵涂炭,百业凋零。此后唐朝国祚虽然仍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却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辉煌。不过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其实影响并没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