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李唐王朝复兴能在武则天死后是狄仁杰的功劳?

揭秘:李唐王朝复兴能在武则天死后是狄仁杰的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1/27 10:53:18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励大臣们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狄仁杰的勤勉施政,又对狄仁杰给予厚望,成为武则天心目中选拔高管的标准版本。

狄仁杰不负皇帝的褒奖,忠于皇室,为李氏、武氏均能竭心尽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后人评价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难怪狄仁杰故去,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狄仁杰从小就见识不凡,出语惊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在默默无名时要语出惊人,引人注意,方能得到名人的推荐与关注,才能获得提拔,一展所长。初唐虽有科举,但受魏晋南朝影响,推荐式的人才选拔,依然大行其道。如大诗人李白便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狄仁杰虽没有李白的张扬个性,却也知道如何出人头地。

他是山西太原人,祖、父都做过官。幼年时父亲做夔州长史,《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幼年时他家中有门客被杀,官吏来查,大家都接受了讯问,只有狄仁杰在那里读书,置之不理。官吏责怪他,他说,正和书里的圣贤对话,哪里顾得上你。这就是见识不凡,出语惊人。且不论他的见识言论对与不对,但这种风度是很为当时人所推崇的。

所以,在他中了明经科举,做了一个小官员汴州判佐后,就有朝廷大吏、大画家阎立本赏识他了。“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果不其然,“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同府法曹郑崇质,该当出使远方,但其母老而患病。狄仁杰说,“伯母有病,怎么可以让她为万里之外的儿子忧心?”于是请求长官让他代郑崇质出使。

青年成长时期的狄仁杰,聪明,获大人物赏识,德才兼备。既能得到上级(阎立本)的高度赞誉,又能为同事(郑崇质)分忧解难,由此,打下了他的事业基础。自然,人生当中总会有低潮,成长道路上总会有风险。狄仁杰在官场上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于酷吏来俊臣

他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转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上了宰相,位极人臣。但福兮祸之所伏,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未几,为来俊臣诬构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协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既承反,所司但待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冤,置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察。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以告变。则天召见……故得免死。”这是狄仁杰生死一线之际。他被酷吏来俊臣构陷而入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他说:大周革命,什么都想换新的,我是唐朝旧臣,心甘情愿被杀戮,说我谋反没错。但狄仁杰并未坐以待毙。他向看守讨得了笔砚,偷偷写了密信藏在棉衣里,跟来俊臣下属王德寿说,“现在天气热了,请交给我家人抽出衣服中的棉絮。”他儿子收到衣服,取得密信,向武则天鸣冤。武则天召见了狄仁杰,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说,“要是不承认,这时已经被打死了。”于是武则天免了狄仁杰的谋反死罪。

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出狄仁杰的智慧与城府,不是品行高尚,却不知见机行事之辈。他以退为进,被捕后先承认罪名,在对方放松警惕之后,再想出办法,为己脱罪。这等人生低谷中的从容不迫,值得学习。狄仁杰这一生了不起之处,还在于他能推荐、提拔、任用其他了不起的人物。狄仁杰选拔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有一次,武则天让宰相各举荐一个人来做尚书郎。就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郎中、员外郎这些官职,相当于今天国务院内各司司长,地位很重要。狄仁杰推荐的,是自己的儿子狄光嗣。后来狄光嗣果然当上了地官员外郎(户部司的副长官),非常称职。武则天很高兴:“你就像古代祁奚一样,能举自己儿子为官。”

狄仁杰也能冒着风险举荐人才。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来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狄仁杰却别具慧眼,认为李楷固是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一定能感恩效节。这个提议也被武则天接受了,授以官爵,委派他专征契丹。果然,李楷固大败契丹余众,得胜而归。武则天为此设宴庆功,宴会上,武则天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因为狄仁杰知人善任,而武则天也充分信任他,在短短几年之内,他推荐的人遍布朝野。因为他为国举贤,并无私心,而且所推荐的确实都是人才,所以很多人后来一直任职到玄宗朝,位登台阁,成为朝廷精英。《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

狄仁杰推荐人才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他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于是张柬之再被提拔为秋官侍郎(刑部副长官),很快就当上了宰相。也就是这个张柬之,在后来武则天病重的时候,联合了桓彦范、崔玄、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完成了所谓的“唐室中兴”。史书认为:“柬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之推荐也。”唐室中兴或许没有狄仁杰什么功劳,可是狄仁杰做到的这一点:“天下桃李皆仰慕,域中豪杰尽归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标签: 唐朝名相狄仁杰

更多文章

  • 狄仁杰凭什么能成为武则天信任一辈子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狄仁杰

    远征高句丽的战争刚结束,狄仁杰已为中心所召,担任大理丞一职。大理寺是主司惩罚的衙门,长官为大理卿,次官为少卿,丞在其下,职位约等于今天的查看厅局长。尽管高宗照旧上朝,但健康状态已大不如前。每次他坐到王座,帘幕的后边必定有武则天在那儿。也就是说,武则天才是真实的主政者。曩昔的“皇帝”、“皇后”之名已被

  • 狄仁杰靠肉体上位 最后他真的出卖了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武则天

    今天咱来说说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克星——狄仁杰。说起来狄仁杰和武则天还是老乡,都是山西人,前者在并州,后者在文水,两个地方没相距多远。不过狄仁杰可不需要靠关系上位,武则天也不是吃这套的人。有许多奇闻野史哄传狄仁杰和武则天有一腿,说狄仁杰是依靠肉体上位的。事实第二次任相时狄仁杰已经六十九岁了,武则天虽然喜

  • 揭秘狄仁杰:一个既当过囚犯又做过法官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唐朝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狄仁杰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据说一年内裁断羁押案件无数,涉及1.7万人,没有喊冤的。他甚至敢跟皇帝据理力争。当时大将军权善才和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唐太宗陵的柏树,高宗怒道,“这是让我当了不孝子,必须杀!”但最后被狄仁杰说服,免了他们死罪。之后,在豫州刺史任上,

  • 《大唐狄公案》简介:狄仁杰系列故事的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唐狄公案,狄仁杰,小说,

    《大唐狄公案》(Celebrated Cases of Judge Dee)是荷兰伟大的汉学家、外交官、小说家高罗佩的英语文学巨著。作者用十五年时间写成,全书有十六个长篇和八个短篇,翻译成中文后约140万字。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被译成十余种文字,是美国芝加哥

  • 解密:狄仁杰如何做到在一年之内断案一万七千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断案,唐朝

    影视中的狄仁杰,大都身手不凡,断案入神,“狄仁杰‘神探’称号主要来自他在地方和中央大理寺担任司法官员时候的业绩。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有说他一年断案一万七千起,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史籍中没有留下他断案的详细细节,有野史说他断案效率高,担任大

  • 狄仁杰一生有四个闪光点:品德高尚是其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品德高尚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狄仁杰一生的四个闪光点之一:品德高尚。狄仁杰一生一身正气,为官清廉且勇气十足,他的所作所

  • 历史解密:狄仁杰如何在一年之内断案一万七千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狄仁杰,断案

    影视中的狄仁杰,大都身手不凡,断案入神,“狄仁杰‘神探’称号主要来自他在地方和中央大理寺担任司法官员时候的业绩。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有说他一年断案一万七千起,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史籍中没有留下他断案的详细细节,有野史说他断案效率高,担任大

  • 武则天登基整顿吏治:为何要长期重用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狄仁杰,唐朝,

    隋唐时期,科举制开始取代九品中正制,成为士子入仕的主要途径。武则天当政后,在推行科举制的同时,又大开其他的选官门径,如自举、举报恶官、试官、殿试以及开武举等。这种多途径选官求才的做法对当时的吏治产生了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说,它为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从消极方面看,则使官员队伍鱼龙混

  • 宰相狄仁杰的事迹简介 狄仁杰是个是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狄仁杰,宰相,唐朝

    狄仁杰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那么狄仁杰哪个朝代的呢?翻看资料,我们发现狄仁杰应该是属于唐朝时期的人,但是又有点特殊的地方就是,那时候的唐朝,是武后掌权。武后曾经改国号为“周”,因此狄仁杰又可以说是武周时期人。狄仁杰出生于公元630年的并州太原。公元630年是贞观三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期间,因此狄

  • 唐代名臣狄仁杰:据墓志考证其祖先并非汉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狄仁杰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别无它物。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