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武宗李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唐武宗简介

唐武宗李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唐武宗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4/3/7 14:19:42

早年经历

唐武宗李炎生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是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文宗李昂之弟。继文宗为唐代第十六任皇帝。公元814年(元和九年),宣懿皇后韦氏生李炎于东宫,初名李瀍(chan)。公元821年(长庆元年)穆宗封为颍王。公元836年-公元840年(开成年间),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文宗即位以后,一度想立长兄敬宗皇帝的儿子晋王普为嗣,可是晋王普于公元828年(太和二年)六月5岁时夭折,文宗追赐他皇太子的名号。一直到了太和六年十月,他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永为太子,第二年八月举行了册礼。文宗的杨妃不满意太子永,一直谋求废掉他,因为朝廷上阻力重重没有成功,但太子永在公元838年(开成三年)十月暴死,使此事划上了句号。太子的死使文宗很是伤感,认为自己枉为天子却不能保全儿子的性命,他除了追赐儿子为“庄恪太子”外,还把火气发到太子身边的宫人身上,从此文宗也抑郁成疾。公元839年(开成四年)十月,文宗没有同意杨妃立弟弟安王溶的提议,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陈王成美为太子,还没有来得及行册礼,文宗就患病了,太子之争也由此开始。

登基帝位

公元840年(开成五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是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宰相李珏据理力争,也奈何不了手握神策军的仇士良、鱼弘志,他们假传圣旨,将文宗的五弟颍王瀍立为皇太弟,从十六宅迎入宫中。太子成美仍然以陈王的爵位退居藩王府邸。

文宗驾崩之后,颍王柩前即位,这就是唐武宗。武宗即位后,将已过世的生母韦氏追册为皇太后。次年改年号为“会昌”。会昌二年四月丁亥(二十三日,公元842年6月5日),群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五年正月初一,群臣上徽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皇帝”。会昌六年三月壬寅(初一日,公元846年3月31日),下诏改名为炎。

知人善任

武宗迷信道教,周围经常有一批道士相往来,比起纯粹生长在深宫中的王子来说,他多了一些观察社会的机会。与文宗不喜欢声色歌舞不同,武宗经常骑马游乐,还常常带着他宠爱的那位邯郸舞伎出身的王才人到教坊饮酒作乐,与乐人谐戏,就好像老百姓家的宴席一般。

但武宗又和敬宗无节制地游乐不同,他并没有沉湎其中,声色自娱过程中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因此耽误了国家大事。他读书虽然不如文宗,但是他更能知人善任,而且也似乎少了一些书生意气和迂腐,能够面对现实,很多时候他敢于向宰相当面认错,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使得他们君臣在会昌年间内忧外患交织的时刻,能够沉着应付,度过难关。

加强皇权

武宗即位之初,在仇士良等人的胁迫下,大开杀戒。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均被赐死。在公元840年(开成五年)八月为文宗举行的安葬典礼上,仇士良又把枢密使刘弘逸等杀死,以解除对其权势所造成的威胁。

宰相李珏、杨嗣复被罢相贬往外地,武宗本来已经下令将二人处死,但在李德裕的强烈请求下,赦免了他们的性命。公元843年(会昌三年),仇士良以老病为由提出退职,武宗也就顺水推舟,解除了仇士良的军权。仇士良退职不久,就在自己的府邸死去,这样,武宗剪除了宫中的宦官势力,加强了皇权。

会昌中兴

唐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公元845年(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这段唐朝中后期较为平稳的一段时间,被史学家称为会昌中兴。

因病去世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改名之后的12天,武宗驾崩。他的妃子王氏殉节自缢而死。武宗成为太宗、宪宗、穆宗、敬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葬于端陵。

标签: 唐武宗唐朝李炎

更多文章

  • 唐武宗与唐宣宗的死有何相同之处?都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唐宣宗

    唐武宗(814—846,李炎),是唐穆宗第五子。会昌五年(845),他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僧尼还俗者达26万余人,史称“会昌灭佛”。但这个不信佛的皇帝,却笃信道教。早在下诏灭佛的前两年,他就下令在宫禁中修建望仙楼,幻想在楼上与神仙相会。他在诏令灭佛的同时,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让他

  • 唐武宗为什么会下令大肆灭佛?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

    一、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笔者认为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其深层次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存在着矛盾,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被佛门收留。武宗之所以毁灭佛教,一方面是为了追杀宣宗,另一方面是对保护宣宗的佛门泄恨。唐宣宗在朝野内外颇有声誉,武宗一直将其视为劲敌,对其百般迫害。

  • 唐武宗李炎的重大政治措施是什么?为何要灭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李炎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本名□。长庆元年(821)封颍王。文宗曾立鲁王李永为太子,后李永暴死,乃另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疾甚,命知枢密刘弘逸、薛季□引杨嗣复与李珏至禁中,欲奉太子监国。另一派宦官神策中尉仇士良及鱼弘志认为太子

  • 唐武宗李炎原名叫什么?唐武宗李炎有何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李炎,唐朝

    唐武宗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病重,宦官、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其实李炎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与皇位的距离如同北京到纽约那么远。27岁

  • 唐武宗李炎简介:唐武宗李炎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他是唐穆宗第五子,他在位时,开创了历史上的“会昌中兴”,使得唐朝出现了中兴局面。唐武宗有着怎样的人生,最后是怎么死的?唐武宗李炎简介网络配图李炎生于814年,是唐代第16个皇帝。840年,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因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陈王成美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

  • 皇帝背后的女人:唐武宗被绝色妓女推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生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最初的名字叫李瀍。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做王爷,尽情地四处观光旅游。在一次去邯郸自助游的过程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让李瀍喜欢得不得了。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里金屋藏娇。网络配图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

  • 唐武宗李炎会昌灭佛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渐进地进行毁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于会昌六年(846年

  • 金屋藏娇:唐武宗被绝色青楼女推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生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最初的名字叫李瀍。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做王爷,尽情地四处观光旅游。在一次去邯郸自助游的过程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让李瀍喜欢得不得了。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里金屋藏娇。网络配图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

  •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后,一直是蓬蓬勃勃发展着。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网络配图会昌五年(845年)七月,唐武宗下令灭佛,筛汰寺院僧尼。先是拆毁在

  • 灭佛之谜:唐武宗为何突然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后,一直是蓬蓬勃勃发展着。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网络配图会昌五年(845年)七月,唐武宗下令灭佛,筛汰寺院僧尼。先是拆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