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房玄龄世孙谈老祖宗:房夫人挖眼决心不改嫁

房玄龄世孙谈老祖宗:房夫人挖眼决心不改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81 更新时间:2024/2/18 13:58:09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吃醋”成了忌妒的代名词,特别是在男女关系上,“吃醋”一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受冷落者那种微妙的心理。有人引经据典,考证出“吃醋”的鼻祖是大唐名相房玄龄的夫人。于是,“醋坛子”的名头,这位房夫人一顶就是1400年。近日,房玄龄的68世孙房哲生和69世孙房渊钊联合出书《大唐名相房玄龄乱世奇缘·唐魂》,在用现代的手法演绎房玄龄传奇人生时,其中就有那段先人趣史。不过,在他们笔下,一代名相房玄龄有情有义,而他的“醋坛子”夫人不仅温柔貌美,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贤内助。

“醋坛子”夫人为表真爱自挖一只眼

据考证,吃醋的典故,最早出自唐人刘餗的《隋唐嘉话》一书。

《隋唐嘉话》中记载,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房玄龄辅佐,想赏赐几位美女给他,房玄龄却屡屡推辞。原来,惧内的房玄龄宁可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夫人。皇帝知情后,召见房夫人,力劝她答应收下美女,谁想房夫人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皇帝来火了:“若宁不妒而生,宁妒乃死?(你是想丢掉嫉妒心好好活着,还是想带着嫉妒心去死?)”这位胆大包天的房夫人居然回答:“妾宁妒而死。”(我宁可带着嫉妒心去死。)于是,皇上命人拿来一杯毒酒,当场命令房夫人喝掉。房夫人面不改色心不跳,接过来喝了个一干二净。这下子,连皇帝也服了:“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连我都怕房夫人,何况房玄龄呢!)”

网络配图

皇帝给房夫人的“毒酒”,其实是一杯醋,“吃醋”的说法就此传开。对于这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房哲生另有说法,“世人眼里,房玄龄夫人是个善妒的妻子,按照古代的标准一点儿也不贤惠。我却觉得,房夫人是一位刚烈仗义的奇女子。房玄龄14岁时,他父亲遭人陷害坐牢,他被迫流落街头,后来寄养在一户姓岳的人家。这户人家对他非常好,岳家的女儿与他情投意合,后来结成夫妇。所以,房玄龄的惧内,其实是一种深沉的爱。”

为了说明房夫人的刚烈仗义,房渊钊向记者展示了《太平广记》中的一段记载,大致意思是:房玄龄发迹前,一次大病,料定自己时日不多,便嘱咐夫人改嫁。房夫人听后痛哭不已,躲进帐子挖掉自己一只眼,表明不再嫁的决心。在夫人的照料下,房玄龄渐渐痊愈,与夫人恩爱到老。

这段记载显然是用夸张的手法,但房夫人的美德不容否认,房玄龄的惧内也惧得令人肃然起敬。“醋虽然是酸的,他们的生活确是甜滋滋的。”房渊钊如此评价自己的两位老祖宗。

千古名帖《兰亭序》被当成行贿工具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后人眼中,房玄龄的耿直刚烈,其实和夫人有得一拼。

房哲生告诉记者:“古书中记载‘房谋杜断’,实际上,房玄龄不仅善于谋略,而且正直敢言。比如,他曾弹劾过位居宰辅的萧瑀。为什么弹劾萧瑀呢?说起来还和千古名帖《兰亭序》有关。”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在唐朝初年,传说真迹已经失传多年。李世民一直对《兰亭序》梦寐以求,多次流露出希望得见其面目的心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门道的人很快打探到,《兰亭序》原本并没有失传,而是保存在辩才和尚手里,就藏在越州永欣寺。而这位辩才和尚,则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大师的弟子。

可是,怎样才能得到《兰亭序》呢?据说智永大师圆寂时留下遗言,如能得到梁元帝《百兽图》作为永欣寺镇寺之宝,就可拿出《兰亭序》相换。无巧不成书,《百兽图》恰恰就在萧瑀手中。萧瑀从哪里得到《百兽图》呢?原来萧瑀正是梁元帝后人。于是,萧瑀顺理成章把《兰亭序》献给了李世民。

网络配图

给皇上献宝算不得大事。可是,唐初一直有个坏风气让李世民头疼:官场行贿成风。李世民责令百官讨论,如何止住行贿之风。谁知道,房玄龄毫不客气地指出,行贿的源头其实起于皇帝自己,并举出《兰亭序》一事为例。不肯善罢甘休的房玄龄更进一步指出,就在萧瑀献上《兰亭序》之前,他的亲侄萧湘在任河东监察使时,曾刑讯逼供,制造50多起冤案,搞得民怨沸腾。而因为叔叔的献宝,萧湘不仅没有获罪,反而被晋升了。

听了房玄龄的话,又经过核查后,皇帝明断:萧瑀罢官思过,萧湘不仅被罢官,还被治罪。而房玄龄本人,也因“犯上”,被李世民赌气一并罢官了。

“不过,据史书记载,皇后知道李世民的做法以后,苦心劝谏,结果李世民又派人把房玄龄请回去了。”对于老祖宗的遭遇,房哲生颇感欣慰。

朝廷争斗祸及死去多年的房玄龄

在研究家族历史时,房哲生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梳理清楚了心中的很多疑问。然而关于老祖宗的墓葬地点,他却一直没有搞清楚,因为族谱上的记载和史书记载的完全不一样。

“《资治通鉴》上记载,房玄龄死后赐葬昭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陵墓,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北部。昭陵周围,有多达274个贞观之治时候的臣子陪葬,魏徵、高士廉、房玄龄等都在其中。”

房玄龄陪葬于昭陵,史书有明确记载。但在房家的族谱中,却另有说法:“我们的族谱最初修订于明代,后来不断续编。里面交代,房玄龄死后葬在‘柏社里子孙家’。柏社里位于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市,分为东柏社里和西柏社里。而在柏社里旁边,还有个房庄,我老家就是房庄。”

从陕西咸阳昭陵到河南荥阳柏社里,距离有500公里左右。房玄龄到底埋在哪里呢?

关于这个问题,房哲生做了大量的推测:“我一开始也想不通,后来渐渐琢磨出来一点头绪。古时候,给皇帝陪葬的官员不少,这些官员的后代,为了祭祀方便,肯定会为祖先再建一座坟墓,这座坟墓有可能只是衣冠冢了。按照这种习俗,我们族谱所说的房玄龄墓,应该是衣冠冢。不过,我又注意到了史书中的另一段记载。房玄龄死后,他的家族发生了变故,这个变故有可能导致后人将他迁葬河南荥阳。”

《资治通鉴》记载,房玄龄的二儿子、散骑常侍房遗爱,娶了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房玄龄死后,公主就撺掇房遗爱和哥哥房遗直分家产,然后诬陷说是房遗直提出分家产。房遗直向皇帝如实反映情况,皇帝很生气,自此高阳公主逐渐失宠。不久,皇帝又得知,高阳公主不仅与辩机和尚私通,还派了两个女的同时侍奉房遗爱。皇帝一气之下,下令处死辩机。

李世民驾崩后,高宗李治继位,公主又挑唆房遗爱夺取房遗直的爵位,并向李治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房遗直于是将二弟和公主谋反的秘密告发。高宗大怒,定房遗爱死罪,同时“罢房玄龄配飨”。高阳公主自知暴露,自杀谢罪。而房遗直也被贬谪为铜陵尉。

房哲生分析:“高宗罢了房玄龄的配飨,也就意味着房玄龄不再享有陪侍先帝的权利。这时候,住在荥阳的房玄龄后人,可能就把他的坟墓迁到了荥阳。”

韩国南阳房氏是房玄龄二儿子后代

就在房哲生、房渊钊父子俩梳理家族历史时,韩国来的房氏后人也来到中国寻根。

房哲生介绍说,2008年,韩国南阳房氏曾组团参加首届世界清河房氏宗亲联谊大会。“他们的族谱记载,贞观十七年,经高句丽宝藏王奏请唐朝,唐太宗派遣由几位朝廷重臣后代组成的‘八学士’代表团,赴朝鲜考察并教导文化礼仪。‘八学士’中就包括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这些人到了朝鲜以后,都建了府邸,有的人还在韩国留下了后代。其中,房遗爱第九代孙房季弘开始在南阳开基,并形成大宗。韩国南阳房氏在明以前曾四修族谱,都是中文版。明朝以后,修订的族谱开始中韩文混用。”

网络配图

韩国南阳房氏的族谱内容,与中国的房氏族谱相互印证,“比如,都追的儿子丹朱为远祖,丹朱的子孙中有一支于公元前32年至公元元年前后,因房雅在河北清河郡做太守而落根,并逐步形成大族。唐初三支重要房氏均自称“清河房氏”,唐太宗宰相房玄龄便来自清河房氏,他的父亲是济南人、曾在临淄做官,死后就葬在那一带。因此,韩国的南阳房氏,都来山东认祖归宗。”

让房哲生父子感叹的是,相比较而言,韩国房氏保留的族谱,甚至比中国留存的更为珍贵,“国内的族谱,历经宋末、元朝、文革,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明朝以前的族谱内容至今已荡然无存。”

成龙认房玄龄为祖有根有据

在考察家族史时,房哲生父子注意到了大名鼎鼎的香港明星成龙。

“很多人都知道,成龙的儿子叫房祖名。成龙的儿子为啥不姓成?因为成龙本来就不姓成,那是他的艺名。成龙的爸爸叫陈志平。陈志平的原名则叫房道龙。”

据媒体报道,2004年,成龙曾公开宣布,他是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后代,并在同年前往山东临淄寻根,认祖归宗。然而,成龙此举,却有人发表不同意见,“有人说,成龙认山东临淄为祖籍是个错误,因为他的父亲是安徽和县人,和山东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成龙到底是不是房玄龄后人呢?房哲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资治通鉴》记载,高宗李治平定高阳公主叛乱后,驸马房遗爱、也就是房玄龄的二儿子,被判死罪。房玄龄的大儿子房遗直,则被贬官到铜陵。这个铜陵,不就离和县很近吗?再说了,房玄龄的后人,既然在韩国都有,为什么就不可能在安徽呢?一千多年过去了,历史的变化是惊人的。”

标签: 房玄龄

更多文章

  • 宰相房玄龄位极人臣竟然以怕老婆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宰相房玄龄

    房玄龄又名房乔,齐州人。房玄龄少时聪明,不仅博览经史,书法、写文也是样样好。房玄龄不仅聪慧,还十分有孝心。隋末,李渊入关,房玄龄投身到李世民门下,跟从亲王出征。跟随李世民时,房玄龄献计献策,不为金银所动,却为人才所喜。房玄龄和杜如晦,合成房谋杜断,二人十分投机,齐心为国家效力。正是这位极人臣的房玄龄

  • 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李世民的“第一秘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房玄龄

    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说房玄龄是李世民的秘书可能过于狭隘了。但如果从秘书的本质含义来看,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房玄龄还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秘书。秘书是什么?秘书是辅佐领导出谋划策、撰拟文字、沟通上下、内外协调的参谋助手。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房玄龄成了宰相,是制定政策、执行诏令的人,是行政者而不是参

  • 吃醋的由来:千古名相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房玄龄

    唐朝宰相房玄龄是太宗李世民的智囊,在很多重要的国家大事上总是给李世民出了不少好主意,杜如晦则善于决断,他们二人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合称“房谋杜断”。房玄龄虽然官至宰相,位高权重,但在家里却是全由夫人说了算,惧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怕老婆,妻管严!有一次太宗李世民与杜如晦说起,觉得房玄龄怕老婆怕成这样

  • 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李世民的第一秘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房玄龄

    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说房玄龄是李世民的秘书可能过于狭隘了。但如果从秘书的本质含义来看,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房玄龄还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秘书。秘书是什么?秘书是辅佐领导出谋划策、撰拟文字、沟通上下、内外协调的参谋助手。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房玄龄成了宰相,是制定政策、执行诏令的人,是行政者而不是参

  • 名相房玄龄身边的醋坛子如何震惊李世民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相房玄龄

    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也成为唐宫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宫储存极多。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

  • 唐初名相房玄龄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唐代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房彦谦之子。唐朝初年名相。网络配图房玄龄,齐州临淄( 今山东淄博东北 )人 。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 。每平

  • 唐朝一代名相房玄龄为何那么怕自己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一代名相房玄龄

    房玄龄又名房乔,齐州人。房玄龄少时聪明,不仅博览经史,书法、写文也是样样好。房玄龄不仅聪慧,还十分有孝心。隋末,李渊入关,房玄龄投身到李世民门下,跟从亲王出征。跟随李世民时,房玄龄献计献策,不为金银所动,却为人才所喜。房玄龄和杜如晦,合成房谋杜断,二人十分投机,齐心为国家效力。正是这位极人臣的房玄龄

  • 吃醋的由来!房玄龄怕老婆竟然是妻管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房玄龄

    唐朝宰相房玄龄是太宗李世民的智囊,在很多重要的国家大事上总是给李世民出了不少好主意,杜如晦则善于决断,他们二人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合称“房谋杜断”。房玄龄虽然官至宰相,位高权重,但在家里却是全由夫人说了算,惧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怕老婆,妻管严!网络配图有一次太宗李世民与杜如晦说起,觉得房玄龄怕老婆

  • 房玄龄为什么反对征讨高句丽?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房玄龄

    房玄龄为什么反对征讨高句丽?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成功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接受李渊的册封。保持三国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但是,高句丽不安分,想要称霸朝鲜半岛。公元643年,新罗善德女王传书唐朝,

  • 与李世民配合很默契的臣子,房玄龄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英明天子,毫无疑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治下的“贞观之治”作为唐朝一大盛世也为后人津津乐道不已。李世民缘何能成为备受后世敬仰的一代明君?一方面源于他本人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