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八大“食人王”:石邃 朱粲 诸葛昂

中国历史上八大“食人王”:石邃 朱粲 诸葛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58 更新时间:2023/12/15 4:33:44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食人王”

在整个的动物世界里,不仅兽类一直有着相残相食的历史,人类的相残相食也早已屡见不鲜。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几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食人王”,并希望通过对他们灭绝人伦的兽行的回顾,能够使我们更加珍视每一缕朗照在我们头顶的人性的阳光。

后赵国太子石邃

后赵国太子石邃不仅酗酒好色,而且还是个情性极为残暴的禽兽。

在宫中,石邃经常让宫女先梳洗打扮,然后再将其头割下,分块分段地烹食。吃腻了,就命人从庵里掠来美貌的尼姑,供己淫乐后,再将其洗净、杀死,然后与猪羊肉合起来煮熟与属下分而食之。

后石邃因有反意被父王石虎察知,石虎于是遣人杀了石邃,并诛其一家男女26人葬在同一口棺材里。

东晋孙思

东晋时期的孙思是琅琊(今南京句容县北)人,士族,于隆安三年(399年)起义,后战败身亡。

孙思天性凶残,每当义军擒获一个县令,他就命人将其剁成肉酱,然后再将其妻子和女儿杀死吃肉。属下若不肯吃,就会被一起支解处死,连他的肉也一块被吃掉。

后汉刘信

后汉蔡王刘信,曾为更始政权效命,后刘秀从河北夺取天下,刘信又投入刘秀帐下。

刘信是一个极端残忍的家伙,掌管禁军时,每当手下有人犯罪,他就会当着犯罪者的面杀死他们的妻子和孩子,然后让犯罪者吃自己老婆孩子的肉。

当这些妇女和孩子被零割的时候,刘信还要举杯饮酒,并让乐队之伴奏。

后汉赵思绾

赵思绾,河北魏州人。五代后汉时任永兴节度使。

赵思绾领兵占据长安时,就专杀妇女儿童为军粮,每当犒军时,就杀上百人。赵思绾爱吃人的肝,他经常把美女绑在木柱上,剖腹取肝然后煮而食之,有时直到他已开始“美餐”,木柱上那被割下肝脏的美女还在惨叫。

后来赵思绾准备投蜀,被后汉枢密使郭威擒而斩于闹市。

隋末诸葛昂

隋末诸葛昂乃深州人,与渤海的高瓒是好朋友。

诸葛昂与高瓒经常以争强赌富为乐。一次高瓒宴请诸葛昂时吃双胞胎的“双子宴”。诸葛昂回请高瓒时就将自己的一位爱妾整个放在大蒸笼里蒸熟,并摆成盘腿打坐的姿势,放在一只特大的银盘子里。席间,诸葛昂不仅亲手撕下爱妾大腿上的肉给客人吃,自己还爱妾美女胸上的肥肉大吃大嚼、尽饱而止。

隋末朱粲

朱粲,安徽亳州谯城人。原为隋朝县佐吏,后聚众十余万人,从安徽转战到湖北、陕西、四川,自称楚帝。先降唐封为楚王,后依附王世充。621年,被李世民所擒,杀于洛阳。

朱粲起兵时,曾对军士们说:“世上最美的食物,莫过于人肉,只要国中有人,我就不担心军粮。”于是下令,让部下四处捕获妇女和儿童,蒸熟分配给士兵。每攻下一座城镇,朱粲就传命把弱小的女人和儿童分给各部,需要时就杀着吃。

北宋王继勋

王继勋,宋庆州华池人,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孝明王皇后胞弟。

王继勋生性残暴,经常强行买得民间少女作奴仆,稍不如意,就把她们杀死,烹食其肉。

宋太宗赵炅继位后将他罢官治罪,他供认共杀食婢女百馀人,因罪状确凿,被斩首于洛阳。

南宋林千之

林千之,平阳人。南宋嘉定年间任钦州知州。

林千之在任钦州知州期间,得了一种怪病,有个医士告诉他,吃童女的肉可以强筋健骨。于是,林千之便派人在本州境内抓捕很多少女,并将她们杀死制成肉乾,当药食用。

嘉定十年,林千之的恶行终被告发,朝廷将其罢免。史书记载,林千之“秩满归里,宋亡,以翰墨自娱。”

标签: 食人王朱粲石邃

更多文章

  •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 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建安七子,曹操,曹植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

  • 王粲身为建安七子之首 受赏识却不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刘备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

  • 建安七子王粲的简介 王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建安七子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建安七子画像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

  • 曹植墓出土新款组玉佩 系王粲新款玉佩最早实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墓

    日前,山东东阿曹魏东阿王曹植墓出土了新款组玉佩,并被认为是目前所见王粲新款玉佩的最早实例。网络配图考古资料显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颇为流行组玉佩,新款式的组玉佩正是在此时期所创制的一类玉器。组玉佩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西周时期,此后历经春秋和战国时期,至西汉时期趋于衰落和简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 古怪的曹丕:曾在王粲葬礼上组织大家学驴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就因为欺负老弟曹植这事,曹丕被国人鄙视到如今。网络配图其实,曹丕并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曹植与他有

  •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为何又与曹植并称曹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为何又与曹植并称曹王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

  • 相公称呼的演变:王粲拍马屁拍出了相公一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

    新版的《神雕侠侣》18集,杨过和陆无双重逢,杨过自称“相公”,喊陆无双“媳妇”,小儿女天真烂漫,让观众不禁莞尔,但是,在宋朝,即使是开玩笑,这样的情景可能会出现吗?可惜不会,再过一百年才有可能。网络配图“相公”这个称呼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尊崇的称谓,而且是专属的,属于史上奸雄、枭雄榜能排进前三的人

  •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

    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什么官话、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曹丕率先学起驴叫。在场的其他人也跟着学起来,一时间,王粲墓前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驴叫声。网络配图魏晋时代

  • 曹操为何建造铜雀台?曹丕竟在王粲坟前学驴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时期最卓越的大文豪,关于曹操求贤若渴、曹植才高八斗的典故和传说不胜枚举。其实大阴谋家、政治家曹丕的文学造诣也很高,而且和父亲一样,曹丕也是个爱才、惜才之人。网络配图曹操曾造铜雀台,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这样恢弘的铜雀台绝非为“锁二乔”而建,而是专供建安七子(孔融、陈琳

  •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年少成名,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王粲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年少成名,后来怎么样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汉末不只是烽火连天战乱不休,这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有着数不胜数的职业,以及琳琅满目的典籍。本篇要聊的是王粲càn,字仲宣。王宣是兖州山阳人,他的家世很好,祖父王畅、曾祖父王龚都官至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