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智举背后竟也埋下了后患?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智举背后竟也埋下了后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42 更新时间:2023/12/8 2:37:58

这个故事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一个人心服口服。诸葛亮愿意陪一个人玩七次这样的游戏,可见这人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文中简述他自己的一生,向蜀国表明忠心,为幼主安排好所有的事情。

刘备去世之后,整个大汉基本就是在依仗着诸葛亮,但是无论怎么样,诸葛亮也只是一介文人,只能在帐中出谋划策,却是难以冲锋杀敌。但是在这种旧主去世,新主年幼的时候,各方有点儿野心的人都要冒出来。其中最难搞的就是南中地区的土著和汉人。诸葛亮决定亲自带兵去收复这块地方,在临行前,参军提醒诸葛亮那地方的人不好驯服,不能强攻硬拼,要攻心为上。在之后的对战中,可以见得诸葛亮是完全运用了这一点。

先行军先到南中地区将旁边的小打小闹的给收拾掉了,随后诸葛亮的大军赶到,安营扎寨。经过事前的调查,诸葛亮知道在当地孟获还是有点儿影响力的,因为其战斗力的强大,相当于这边的核心骨,收服了他,这计划就成功了一大半。

孟获在第一次进攻诸葛亮之后,失败。强词夺理说自己是不小心中计,不服气。诸葛亮没说什么就放了他。期间还带着孟获在自己的军营中来回的逛,这基本上是把内部消息都给他了,但是第二还是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孟获让弟弟出马;第四次问人家借了十万牌刀獠丁军;第五次请了秃龙洞洞主;第六次让自己媳妇儿出马;第七次还借了藤甲军。结果不用猜全部失败。此时诸葛亮还想再把他放回去,但是孟获说什么也不肯,心甘情愿归降。

诸葛亮南征孟获

“诸葛亮南征”是在诸葛亮治理蜀国的史册上记录的重要一笔,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在南征的时候七擒孟获,收获了孟获这一猛将。

诸葛亮南征孟获其实总的说来就是,诸葛亮用兵将孟获抓住,但是孟获不服,诸葛亮便放掉孟获,重新抓住孟获,最后,诸葛亮七擒七放,使得孟获最终心服口服的被诸葛亮收服。

“诸葛亮南征擒孟获”是《三国演义》的重要桥段。但是,毕竟是文学作品,没有相关文献来的真实,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首先,诸葛亮在南中平定战乱的时候,采取的是“攻心为上的方法”,并且,诸葛亮在途中一直采取的都是“儒家的思想”,充分的表示了诸葛亮对待南中少数叛乱的,所谓的“宽仁之心”。同时,也在收复南中人民——“南蛮人”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在孟获被诸葛亮所降俘之后,更多的是被诸葛亮这种“聪明”、“智慧”、还有这种“仁义”。

可以说,是诸葛亮的这种政策最后使得孟获归于自己。这其实埋下了一些隐患,虽然诸葛亮在擒孟获的时候,采用的是“以夷制夷”的方法,但是其实在威慑力上是大大减小的,最后,为了彻底的使孟获归顺,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兵力,毕竟,七次战争,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不过,总的说来,诸葛亮最后将孟获收服,并且,诸葛亮此次南中平定战乱也是很有成效的。

诸葛亮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诸葛亮派马忠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孟获退回益州郡。五月,蜀兵渡过沪水,进入云南,于孟获交战,生擒孟获。

首次抓住孟获,诸葛亮好酒好肉招待,并且故意让孟获观看蜀军军队实力,孟获看了并不服。诸葛亮就放他回去。之后却找来孟获副将,称孟获把罪名全部怪在他身上。副将十分生气,诸葛亮故意把他也放了。副将回去后,心中愤愤不平,就把孟获绑了送至蜀营。孟获第二次被抓,心里更是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这次孟获回去也想出一计谋,其弟孟优假装来蜀营投降。诸葛亮识破其计,故意灌醉孟优。等到孟获来劫营的时候,再次被诸葛亮擒住。这第三次擒拿孟获,孟获仍不服气,认为不过是遭人暗算被计谋陷害,并不臣服。诸葛亮仍然放孟获回去。第四次孟获以为诸葛亮独自出来堪察地形,带兵欲偷袭诸葛亮时候,又中计被抓。第四次孟获部下感恩诸葛亮宽厚,竟然灌醉孟获,亲自把孟获送至诸葛亮军营。第五次被抓的孟获仍然是觉得被内贼陷害,于是诸葛亮又放回孟获。

如此反复几番,孟获并不臣服,最后孟获投奔木鹿大王还有乌戈国国王,两个大王虽然兵力强势却仍然被诸葛亮打败,孟获最后终于下跪起誓,永不反叛,效忠蜀国。至此,几次三番和南蛮征战,终于收复南蛮人心,保障了以后蜀国南境安宁。

两军交战必有死伤,为此南征回师途上,诸葛亮还命士兵制作了一种食用馒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

诸葛亮出战之前曾有部下阻止,称南蛮险恶之地,不宜一国丞相出师,以防意外。可是诸葛亮擅长外交权术,人心连结,当时诸葛亮就已有征服南蛮免除后患之心。在南蛮境内,诸葛亮闻之孟获在当地破有人心,于是想到制服孟获,以其来统领南蛮效忠蜀国。于是便有了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典故。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做事一向谨慎的诸葛亮,真的有过“七擒孟获”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政治史中少有的为不同政治地位、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政治风格的人们所共同称道而享有美誉的政治家,在民间,他又成为智慧的象征。诸葛亮自陈心志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一种献身精神的典范。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刘备死后,蛮王孟获联结南方各郡的大姓起兵造反,他们攻城略地,蜀汉边境地区扰

  • 孟获在蜀国存亡之际去了哪里?他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获,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孟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63年,也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38年后,司马昭下令三路大军伐蜀,由钟会为主帅,魏军攻入汉中,蜀汉大将军姜维从沓中虚晃一枪,退守剑阁。将魏军全部挡在剑阁,进退不得,由于补给困难,而又无法攻克,钟会已有退兵打算,但邓艾出奇兵,从

  • 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后,为何南中依旧叛乱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孟获,七擒七放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出自常璩《华阳国志》与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不算孤证,但还是有很多人怀疑这件事是假的,因为诸葛亮三月从成都出征,五月才打败三路叛军渡过泸水,秋天就平定了孟获开始还朝,十二月份回到成都,与孟获

  • 诸葛亮曾经收服孟获 蜀汉灭亡之际孟获为何不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获,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和孟获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之所以没有去救援,个人认为有三点原因:届时孟获可能已死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25年,而蜀汉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这中间相隔了38年。公元225年时,孟获就是一方族领,年纪肯

  • 诸葛亮曾经收服过孟获 蜀汉灭亡时孟获为何不前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孟获

    对蜀汉和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灭亡之际,感念诸葛亮恩情,曾被其收服过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前来救援?刘备刚刚崩殂,蜀地南中彝族就发动叛乱,彝族当时的首领名叫孟获。孟获想要利用彝族大军将蜀军打服,以图自治,对此诸葛亮深感忧心。只要将孟获收服,并让他感恩

  •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的吗 其实这背后是有目的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孟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七擒孟获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民间,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七擒孟获则是他为后人津津乐道、充分体现他高深智谋的一个经典案例。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陈寿的正史三国志却对此只字未提,只简单写到“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最早提到七擒孟获故事的是《华

  • 曾起兵反叛蜀汉,蜀汉灭亡后孟获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获,三国

    对孟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灭亡之际,感念诸葛亮恩情,曾被其收服过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前来救援?刘备刚刚崩殂,蜀地南中彝族就发动叛乱,彝族当时的首领名叫孟获。孟获想要利用彝族大军将蜀军打服,以图自治,对此诸葛亮深感忧心。只要将孟获收服,并让他感恩戴德南

  •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结果如何?七擒孟获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故事简介,七擒孟获的过程是怎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擒三纵孟获对弟弟孟优说,我们已知蜀军军情,你领百余精兵去向孔明献宝,借机杀了孔明。 孔明问马谡是否知道孟获的阴谋,马谡笑着将孟获的阴谋写于纸上。孔明看后大笑,命人在酒内下药,让孟优等蛮人吃喝

  • 蜀汉面临灭国之际 孟获为什么没有出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孟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和孟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是皇族,但是并没有什么权势,他的前半生没什么作为,一直到诸葛亮去请他,他才开始发挥真正作用。诸葛亮的作为自然不必说,其中有一个可以说是对蜀汉建设非常有用的,那就是七擒孟获。他也是通过这个收获了人心,他

  • 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 诸葛亮直接杀了孟获不是更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孟获

    还不知道:诸葛亮和孟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收复南中地区的人心。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领导者,他在南中地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望和影响力,诸葛亮想要保障南中地区稳定,就必须要收复孟获。一旦诸葛亮杀死孟获,南中地区立刻会变成一盘散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