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都曾栽在他手里,赵俨的实力究竟如何?

关羽都曾栽在他手里,赵俨的实力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3/12/28 23:30:26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俨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代历史上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发展规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既有过秦汉唐元明清这样的大一统朝代,也有过春秋战国、三国时代、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割据混战时代。在这几个割据混战时代,三国时代的历史最为后人所熟知。

三国时代,群雄争霸,逐鹿天下,战争成为那段历史的主流常态。持续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烽烟战火,给黎民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但另一方面,也成为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摇篮和沃土。一大批名将在连绵征战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一段段辉映千古的战场传奇。

仅仅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蜀国的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国的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郃、夏侯惇、许褚、典韦,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黄盖、甘宁等等,多不胜数。

三国时代,各国的军事人才虽然都不乏其人,但要论及武将人才储备的厚度,恐怕非曹魏莫属。东汉末年十三州,曹魏一方占据中原腹地,独得九州,疆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都无与伦比,从而吸引了最多的文武人才前来投奔效力。

魏国武将集群中,以“五子良将”最为卓越。张辽、徐晃、乐进、张郃、于禁,都是谋勇兼备、屡立战功的出类拔萃之辈,能力之强丝毫不逊色于蜀国的五虎上将。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五子良将却都对一个人心服口服,俯首帖耳,他就是三国“名将之王”赵俨。

赵俨,生于公元171年,卒于245年,河南颍川人,出身书香门第,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与辛毗陈群杜袭合称汉末四大名士。赵俨虽是儒生出身,为人却慷慨有奇志,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分析预判能力,多谋善断,“每料事多奇中”,颇有军事天赋。

建安二年,曹操还是个兵微将寡毫不起眼的一方诸侯,赵俨就已准确判断出曹操必成大事,“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于是前来归顺曹操。

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将广,实力全面碾压曹操。曹操部下人心惶惶,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暗中写信投靠袁绍。赵俨的好友李通等人也想与袁绍通信,赵俨果断阻止他们,“为陈绍必败意”,向他们仔细陈说袁绍必败的道理,事情发展果然如他所料,众将都对赵俨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俨在魏国文物群臣中威望极高,不仅才能出众,且人情练达,颇有知人之明,很善于“调和诸将”,处理众将之间关系。曹操手下名将众多,彼此之间互不服气,矛盾重重,严重影响作战效率,曹操为此很是头痛却无可奈何。

有一次,曹操派张辽、乐进、于禁三人出征,结果三人“诸将任气,多共不协”,闹得鸡飞狗跳。曹操于是派赵俨出任督军,“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赵俨本人才干卓异,威望素著,很懂得管理之道,驾驭这些名将颇有章法,恩威并施,晓以大义,诸将无不心服口服,关系日渐和睦,问题迎刃而解。

此后,赵俨就俨然成了专职“名将之王”,魏国每逢组织大的军事行动,必定让赵俨担任大帅,督导众将。赤壁之战中,赵俨“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此后,又担任“监荆州诸军事”“监豫州诸军事”“监雍、凉诸军事”,成为曹魏皇帝驾驭众将的不可或缺的二把手。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攻打樊城之战,水淹七军,曹军连连败退,形势危急。曹操派赵俨和徐晃担任先遣队奔赴樊城,关羽在与赵俨斗法中栽了大跟头。抵达前线后,众将纷纷求战。赵俨却胸有成竹按兵不动。

赵俨认为,此时曹魏援军数量太少,根本不足以击败关羽,如果盲目出战,再遭败绩,局面会不可收拾。应该一方面等待后方援军大部队,一方面与樊城守将互通声气,遥相呼应,对关羽形成内外夹击的威胁之势即可,关羽必不敢孤注一掷猛攻樊城。等到大部队赶来,再对关羽发起总攻,“表里俱发,破贼必矣”。事情发展果然如他所料,关羽在占领先机的绝对优势情况下,也未能攻克樊城。

关羽败退后,曹军众将主张穷追猛打,活捉关羽。赵俨深谋远虑,制止众将,他分析认为,此时关羽败局已定,如果曹军继续追击关羽,则孙权不愿眼看曹魏势力向南延伸危及东吴,甚至可能会故意放跑关羽,转而与曹魏开战。

曹魏一方及时收手休兵止戈,孙权必然不肯让关羽逃脱留下后患,让孙权去给予关羽最后一击,如此一来曹魏就可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让吴蜀两国杀一个你死我活。不久后曹操传来命令,与赵俨意见完全一致。众将都对赵俨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不是赵俨的计谋,关羽很可能逃过一劫。赵俨非常长寿,扶保曹魏四代皇帝,一直活到公元245年才去世,享年74岁。

标签: 赵俨蜀汉

更多文章

  • 韩暨人物生平,韩暨是怎么出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暨

    韩暨是西汉诸侯王韩王韩信的后代。祖父韩术,曾任河东太守。父亲韩纯,曾任南郡太守。韩暨的同县豪族陈茂,曾经诬陷中伤韩暨父兄,几乎令他们被判死刑。韩暨表面上没有反应,但却暗地里储钱及寻找死士,最终杀掉陈茂,以他的人头墓祭祀父亲,韩暨亦因此出名。四处辗转韩暨后被推举为孝廉,又被司空征召,他都不应命。于是改

  • 韩暨:韩信后裔, 最后却成了冶金专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暨,三国

    此人是韩信后裔, 任侠豪气历经三朝, 却成冶金专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后汉三国时期的名人后裔不少,之前我曾经介绍过吕不韦的后人吕凯、张良的后裔张翼,今天再介绍一位西汉开国功勋的后人。这个人,叫做韩暨。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氏,其先祖是西汉开

  • 韩暨是什么人?袁术给官都不当, 一发明让曹操很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暨,三国

    此人是战神韩信的后代, 袁术给官都不当, 一发明让曹操很佩服韩信,中国古代史上绕不开的的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将领,他和萧何,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又和彭越,英布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韩信被封为韩王。可惜,“战神”韩信的下场比张良,萧何都要惨,韩信因被人污蔑造反而被杀。众所周知,在

  •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魏国廷尉高柔是怎样审理士兵借钱杀人案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高柔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魏国廷尉高柔是怎样审理士兵借钱杀人案的?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自古以来,借钱还钱都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总有一些不义之徒,就是借钱不还,耍无赖还似乎是理直气壮。三国时期魏国更有那么一个人,借钱不还还把人给杀了,真可谓是借钱不还者的无耻之极。不过,这个借给人钱者是个士兵,

  • 高柔为什么会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柔,三国

    高柔为什么会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孙吴、曹魏、蜀汉三国征战多年,都想独占这片土地,统一国家,成为唯一的霸主。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最后魏国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是好景不长,魏家皇位还没坐久,就被司马懿钻了空子,夺去了政权,开始了司

  • 高柔为什么会支持司马懿政变?西晋建立后子孙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柔,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高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中,孙吴、曹魏、蜀汉三国征战多年,都想独占这片土地,统一国家,成为唯一的霸主。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最后魏国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是好景不长,魏家皇位还没坐久,就被司马懿钻了空子,夺去了政权,开始了司马家族的晋朝。但是我们知道

  • 历史上首位杰出女书法家是什么人?钟繇的老师,王羲之的祖师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文姬,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蔡文姬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世间有一类女子,不仅有如花般的美貌,还有着传世才情。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书法界,不乏出众的女书法家,蔡文姬就是其中一位,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风采!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

  • 他是“楷书鼻祖”,揭秘钟繇的书法是怎么出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钟繇,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钟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出身于东汉望族,祖先数世均以德行著称。曾祖父钟皓 “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余人”(《三国志·;魏书·;钟繇传》引

  • 曹魏重臣钟繇,他在书法方面有什么成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钟繇,曹魏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人。钟繇生活在东汉末期到曹魏时期,他也从汉臣变为了曹魏的忠臣。下面着重给大家介绍的不是钟繇的政治功绩,而是他的书法成就。钟繇擅长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他的书法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缜密,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与张芝合称为“钟张”。历代对于钟繇的评价都极高,南

  • 卢毓为什么要杀死曹家后代上千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卢毓,三国

    还不知道刘备的师弟卢毓,处决了曹操子孙家族上千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这个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能去卖草席为生。他的叔父刘德然觉得刘备非比寻常,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一定会光宗耀祖,就资助刘备求学。刘备是涿郡人士,涿郡有一个大儒名叫卢植。卢植声著海内,朝